知秋小说网 > 纪实文学 > 精彩吴仁宝 > 第29章 农民艺术家(1)

第29章 农民艺术家(1)

小说: 精彩吴仁宝      作者:彭征,冯至

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说过这么一句话:“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会和语言。”

农民?艺术?当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时,我们会想到什么?是陕北老农坐在窗台前剪窗花?是燕赵之地的农民画?这些当然是艺术,但这种艺术相比起华西特色的艺术来,它们的缺陷主要是不能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而吴仁宝在品玩艺术的同时,又在想着如何使这些艺术形式与生活工作结合起来,使艺术为其服务,并能够在华西人心中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于光远先生用精炼的语言,把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深化到了核心的位置。而吴仁宝深谙此道,默默地践行着同这句名言,继而创造了华西独特的艺术文化。

一、自封的艺术团团长

华西村有60多家企业,吴仁宝从未担任过任何一家企业的领导,而对华西村那个年轻的艺术团,他却“情有独钟”。

不懂艺术就不能当在艺术团当领导?吴仁宝偏偏要给自己封个艺术团团长的头衔!农民出身就懂不了高雅艺术?吴团长偏偏三天两头就去“探班”,并且看完表演还毫不客气地给专业演员们提意见!

政府领导兼职担任事业单位的领导只是徒有虚名?吴仁宝偏偏就把艺术团搞得有生有色!

1999年底的一天,吴仁宝派人接来70多岁的张左一,两人聚到了一起,吴仁宝开门见山地就对张左一说:“老张啊!这次你来帮我办个艺术团,我来当团长,你做常务团长,你觉得怎样?”

张左一被这个提议弄懵了,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样的艺术团呀?”

吴仁宝说:“没有谁能包打天下,你问的问题恰好就是我需要请教你的问题。咱华西村怎么能没有艺术团呢?我们一定要搞,并且还要搞得高档点,最重要的是,要有华西的特色,要宣传华西的改革发展,要宣传社会主义。我们也就避繁求简,将它取名叫‘华西特色艺术团’吧。”

吴仁宝的这番话,让张左一心头为之一热:在当今这个鱼龙混杂、追名逐利的世道里,吴仁宝想到的却是办艺术团,说他是图钱?艺术团显然更像是个吃钱的主儿;说他是图权?党委书记的官衔比艺术团团长不知风光多少倍。

事实上,华西村也确实太需要一个专业的娱乐机构了,虽然是一个村,但华西村的经济发展程度之高已无庸置疑,闲下来的农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专门组织高雅艺术的机构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佐料。

正所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就这样,他们的一番对话代替了艺术团的筹备会。后来他们分头在南京、北京招兵买马,不出一月,艺术团开张了。全团50多人,全是不到20岁的青年人,都是省戏校、歌舞团、杂技学校和市艺校的大中专毕业生。

华西村是一锅浓汤,艺术团的作用就是为这锅浓汤里恰到好处地放点盐调味,于是这碗“汤”顿时变得更鲜美了。有人评价说,华西特色艺术团是华西村“思想教育的手段,陶冶情操的创举,净化灵魂的熔炉,人人喜欢的文化大餐”。

几年来,吴仁宝哪怕在闲余时间也喜欢去艺术团走走看看,看演员们排练,他总能及时指出每场节目的好坏和演出中的问题,关照如何改正。甚至小到连杂技演员的筋斗这一场不如上一场翻得圆,他都从不漏掉加以指正。

虽然吴仁宝常自嘲自己是“不懂艺术的农民”,但做一个艺术团团长,他认为自己还算比较称职。华西村有60多家企业,老书记从未在任何一家兼职挂名做直接领导,只有对艺术团,他一开始就“自封”团长,一开始就倾注了莫大的心血,并且直到现在还想继续把这个团长当下去。

二、凝固的艺术

包括著名的华西金塔在内的华西建筑凝聚着吴仁宝的心血和审美追求,既没颂今非古,也没颂古非今,既没重中轻洋,也没重洋轻中,而是冶古今中外于一炉,追来溯往,抽丝剥茧。排比参照,取其精华,融会贯通,浑然一体,揽天下珍奇入我襟怀。神而化之,不蹈故常,构筑成卓然一家,中西合璧。而这些建筑也包含着深深的寓意:“天人和一”,自然与人和谐一体,沟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顺。以“孝”、“和”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精神生活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流佚,吴仁宝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1.另类解读“三国”

1986年,吴仁宝在闯亿元关,资金相当吃紧的情况下,仍投资10多万元,在村西南的张家港河畔,挖地为湖,建造了一座农民公园。农民公园体现着设计师吴仁宝匠心独运的构思:传统与现代结合,乡村与城市结合,让农民喜闻乐见,又能吸引城里人来看。农民公园的确很美,吴仁宝借用文化的巨椽,在一片方寸之地勾勒出江南田园的千种风情,万般娇态。

吴仁宝创造的一座精巧玲珑的农民公园,同整个吴文化的人文大背景勾织得是如此和谐。

进农民公园大门,往右拐,越过议事厅,即是“桃园结义亭”。亭内一棵繁花压枝的大桃树干上,坐着莽张飞、义关羽,树下正襟危坐着刘皇叔。刘、关、张塑像逼真动人,栩栩如生。

“有人问:三结义,怎么爬树了?华西农民有个传说,当年张飞提出,树作证,谁爬高,谁为长,说完一窜到顶,关羽蹲在中间,刘备坐在树根上,张飞说:看来我是哥你们是弟。刘备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吴仁宝和华西人民在调侃中,说出了自己对“三国”的理解。

不仅如此,下边的解释更能体现出吴仁宝把传统文化现代化,古为今用的良苦用心。

“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挑园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贫;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华西人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是要建成一个具有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西。因此,人人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同向,发展集体经济同心,实现共同富裕同德,加速现代化建设同步。”

《三国演义》以“三结义”为开端,不仅是罗贯中的正统观点使然,其中还贯串了儒家的“忠信”与“仁义”道德思想。这是《三国演义》的一条主线。吴仁宝去其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糟粕,取其“忠”和“义”的精华,加以革新和现代诠释,要求华西人人人要做到“四同”,旨在教育干部群众永远团结一致,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去开拓华西大业。这为继承、革新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可喜收获。

从桃园结义亭往前走,就到了三顾茅庐的景点。这组雕塑雕得不凡,刘、关、张和诸葛亮四人神态各异、静中欲动,吴仁宝和华西人的解释也更具现代色彩:

“从现在来看,刘、关、张没有‘文凭’,诸葛亮有‘文凭’,为了谋大业,刘备求贤若渴,择吉日,斋戒三日,薰沐更衣,不避风雪,三顾草庐请诺葛亮。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共论天下事。体现了一腔求才之诚,爱才之心,用才之尊。人才是企业最根本的资源,我们竭诚欢迎天下人才来华西献计献策,在2000年内华西要引进技术人才1000名,这里有实现您人生价值的最佳理想选择。”

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一组造型美观形神兼备的雕塑。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袒露了吴仁宝广纳四海良策的胸襟,传播了自己广招天下贤才的信息。

2.诙谐风趣,妙用“古今”

1995年5月23日上午,在华西出席“江苏浙江农村发展模式比较研讨会”的代表参观游览了坐落在华西村东北角的景色迷人的华西公园。

刚出华西,就远远望见3里多长的砂山。婉蜒起伏,苍翠如黛,郁郁葱葱。山不高,却拔地而起俊俏英武,颇有气势。

离山还有百步之遥,一座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的牌坊——华西公园的大门闯入眼帘。正中门额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华西公园”,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字体飘逸雅致,遒劲流畅,是难得的墨宝。

踏进华西公园大门,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一座座人文景观,依山势梯次而建。和那漫山遍野的松柏、青竹和各种杂树相互俺映,融为一体。

山下,一座巍峨壮观的孔庙坐落在正中。大成殿中,孔子正襟危坐,仿佛在向人们传授着古文化的精髓。人们走近他时,肃穆、怀古、追慕之情油然而生,感到了他的恢宏气度,文化意蕴的深厚,接受着他创立的儒学的普照。

“我们建孔庙,不仅仅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要让华西农民和游览者都懂得,孔子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几千年后的今天,后代人仍在瞻仰他,纪念他,只要我们在有生之年多创业绩,多做贡献,子孙后代同样不会忘记我们这一代。”

“这仿古建筑内还放着一架飞机,协调吗?”人们禁不住发问。

“孔子坐车周游列国,又慢又累,叫他换乘飞机,不是既免了旅途劳顿之苦,又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泛些吗?”

这亦庄亦谐的回答,令在场人员哈哈大笑。后来笔者了解到,这飞机将来要放进山上的国防教育馆,智慧的吴仁宝不过是即兴发挥,临场幽默风趣了一下。

3.让农民认识世界

在华西北边砂山脚下是世界公园,美国白宫兀立在人们面前。和山下的英国式建筑、巴黎凯旋门、德国天文台等世界各国著名建筑物构成犄角之势。站在这些建筑物下,人们如临他国,领略着异国风情。如果这些世界著名建筑物仅具有观赏性,还体现不出吴仁宝的精明。

任何一位导游,也不如设计者能把景点的构思意图介绍得生动透彻。请听听吴仁宝的解说:

“这些建筑物,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建筑物内部就是一个豪华的宾馆,能吃、能住、能玩,从设施、菜肴、环境、情调,到服务人员的穿着打扮,礼仪接待,将全部具有所在国特色,使人置身其间,仿佛到了异国他乡。这一工程完工之后,能容纳3000人的食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到曲阜看孔府有上千里,到美国去观光,飘洋过海,路程更远,手续更多,花费更大。华西公园竣工后,农民进山一天可以游览几十个“国家”。可以早饭在印度吃,住宿到日本去。时间短,也可到美国或某一国吃了早饭回去上班。来一周,可以住7个国家。不仅免掉了出国手续,而且节省了大笔开支,还领略了西方现代文明,等于上了堂跨越时空的史地课,提高了自身文明程度,为走向世界做了准备。华西公园今后还要逐步发展到每一个省都建有一幢标志性的建筑物,都有自己的著名景点,拳头产品的微缩,真正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农民了解世界。许多海内外客商看准了华西公园的发展前景,纷纷前来洽谈合资合作。”

关于巴黎凯旋门,吴仁宝介绍说:

“请外边的人来雕刻,要80多万元人民币,我们华西的土画家、土工程师赵望高不干了,他自己动手,资金就节省下了。华西公园、华西农民公园和村里许多景点都是他动手画、动手雕塑,免费施工建起来的。”

在华西景点建设上,赵望高可说是吴仁宝的得力助手。他说“老书记吴仁宝就像个政治家,经济学家,艺术家,脑子快得不得了,他懂文化艺术,能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推陈出新,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华西文化建设上的点子都是他出的,他讲构思,讲要求,我认真听,细琢磨,画出平面图,立体图,交他审查,然后再拿到领导班子会议上三堂会审,经过几上几下的认真讨论修改后,形成规划方案,再分解成一张张施工图纸,由我负责施工。赵望高用画笔和工艺——把吴仁宝对华西文化建设的巧妙构思,化为了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化作了一幅幅光彩夺目的画卷,化作了一处处意味深长的景点。”

对于龙砂山的发展,吴仁宝兴致勃勃地说:

“山上将建设可容万人观光、健身娱乐的游乐场、网球场、斗牛场、斗鸡场、赛马场、儿童乐园、茶园、水上万人餐厅、登山缆车、陈设飞机大炮的国防教育馆和拦坝而建的钓鱼馆等。山顶造南天门,雕玉皇大帝塑像;要敢于和泰山媲美。山腰建纪念馆,塑像既有海瑞、包公,又有焦裕禄、雷锋;既有历代皇帝,又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思来、刘少奇、朱德等近现代领袖。”

吴仁宝为他们塑像,旨在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溶于一园,把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这笔财富的积极作用,激发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叫不同信仰、不同层次的人来到华西公园,都能净化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祛除邪恶,与人为善,稳定社会,发展经济。

三、吴氏语言艺术

有人说吴仁宝是“无师自通的演说家”。曾有一位教授在听了他的讲演后,情不自禁写下两句话:“聆智慧老农讲经,藐天下学者论道”。

吴仁宝自己对这样的评价,解释说是因为自己大大小小的演说太多,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在听众面前讲话。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吴仁宝相继接受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等各地的邀请,做了上百场专业性和学术性讲演,喝彩声不断。

吴仁宝尽管在商场、政界摸爬滚打多年,但因为在村里的老百姓面前说话说惯了,所以至今哪怕是他站在金碧辉煌的讲坛上面对众多的领导和专家,他也没办法做到“唱高调、喊口号、堆术语”。

在讲坛上,他总习惯运用民间最生动活泼、最简朴的语言,把华西之路活灵活现地表述出来。例如,中央讲“一国两制”,他则提出“一村两制”(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讲到小康,吴仁宝要求100户实现“大康”,1000户实现“中康”,其余都实现“小康”……

三言两语,却是入木三分。这些质朴的话语是吴仁宝长期和农民打交道养成的习惯。在他看来,自己主持的是农村工作,面对的是文化水平不高、讲求实际的农民,所以自己在向他们宣传政策、讲解时政的时候就应该用他们都方便理解的语言。唱高调、喊口号、堆术语都是些空架子,起不了实际作用。

华西村是全国的明星村,因此各类的媒体常常会将话筒对准吴仁宝,有备地或是即兴地要他说点什么。在吴仁宝的眼里,要说自己的生活和中国其他的村官相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和媒体打交道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召开“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招待会”、接受记者采访、到各地讲演……这在他的生活里是家常便饭。

有人评价说,吴仁宝之所以在华西村有号召力,和他的演讲才能不无关系。但显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毕竟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演说家,缺的是能坚持把演说变为现实的实干家。

1.老书记的特色语言

喜欢《精彩吴仁宝》吗?喜欢彭征,冯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