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纪实文学 > 精彩吴仁宝 > 第9章 常青树:“吃透两头”的小村官(1)

第9章 常青树:“吃透两头”的小村官(1)

小说: 精彩吴仁宝      作者:彭征,冯至

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诞生过数以百计的先进典型。可是,当我们站在2007年的门槛上,再来审视中国农村当今这些顶尖人物时,又还剩下几个呢?

王国藩和他的“穷棒子社”,诚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自身的不足淡出了历史舞台;陈永贵和他的大寨村,也是由于陈永贵登上了中国权利的高层而脱离了农民的土地,自然也不可能做出更多的事情来;禹作敏和他的大邱庄,对中国农村的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搞发展劳苦功高;但袒护罪犯国法不容,也令人扼腕痛惜。

而吴仁宝呢?他无疑就是这样一种野草,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既能适应上级的风风雨雨,又能根植于村民实际情况,成为两头都不得罪而又左右逢源的“小村官”。用他的话说,就是“吃透两头”一方面要吃透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的精神实质,从而才能坚持原则,有处理问题、制定措施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则要吃透工作实际,吃透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实现政策运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两头不吃透就会吃夹生饭。不吃透上头,工作没准头,不吃透下头,工作没势头。”吴仁宝如是说。

一、“亦土亦洋”的为官之道

吴仁宝这样总结他的村官执政特点:面对各级不同领导对华西村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协调各方面,兼收并蓄。后来,这种特点被李瑞环同志评价为“亦城亦乡,亦土亦洋”。其实这种理念,隐含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道理,不仅在城镇建设上我们要搞出两种风格,在为人处世和处理实际问题上面,我们也要运用中庸的哲学思维,兼顾各方利益和意见。

1.机灵仁宝:来点“形式主义”

当有人问到吴仁宝为什么一直以来都那么受关注,吴仁宝却坦言他“几十年来从没把政治明星当作追求。”“我不看重名声,我是一个从不想当‘先进’的人!”

正是吴仁宝的“不想当‘先进’”,才成就了今天的华西。先进的不一定是适合的,落后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在他的理解里,只有实事求是才是亘古不变的。

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他的“法宝”就是与上下两头保持一致,既能使上级领导满意,又不影响华西自身的发展。

1998年4月中央领导同志到华西村视察。吴仁宝在汇报时提到,华西的“两手抓”搞得很好,一手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一手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当时有人提醒他“讲错了”,应该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吴仁宝却说:“没讲错”。中央领导同志听到这个颇有新意的“两手抓”,略加思索后,连着说了三个好:“好,好,好”

在吴仁宝眼里,同两头保持一致,这样华西才能“健康长寿”。如果一手只抓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不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这不是个好干部;如果一手只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不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这干部是当不长的;如果‘两头’都不保持一致,就是一个危险的干部。因此,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他与华西村总能够一次次避开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

一头要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头要和老百姓保持一致,两者协调起来并不容易,如果上下两头发生矛盾怎么办?

“那就只好对上搞一点形式主义,目的是要保住实事求是。”吴仁宝回答:“因为形式主义可以对付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也比较喜欢形式主义。”

显然,吴仁宝打心眼里是为了和“下面的一头”保持一致,而“只好对上搞一点形式主义”是吴仁宝为了保护村民的一种“对策”。用他的话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

2.中庸仁宝:“亦土亦洋”

因为亦土亦洋,有人说吴仁宝这是在“打自己耳光”,把华西弄得特色全无。而多年以后有人评价,如果华西走的不是这样一条亦土亦洋的道路,也许今天的华西就会和中国大多数的普通乡镇一样平庸无奇。

兴许,华西没有“亦土亦洋”的特色,那才是真正的“特色全无”。

在华西村有座叫做“金塔”的建筑,造型颇为奇特。说它是中国传统印象上的塔式建筑,那现代感十足的落地玻璃墙似乎又多了那么些欧式的风格;说它是欧洲现代派的建筑,那些道观风味的雕梁画栋又分明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元素。

从外面看,华西塔金碧辉煌。进入华西村,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米,7级17层的“华西金塔”,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是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

在金塔15楼,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华西金塔”四个字,格外醒目。金塔之名得于塔顶的金色葫芦,镀层共耗去3.5公斤黄金。

站在15楼观光台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在这江山环抱之中。在华西塔四周,有好几百对石狮,蔚为壮观。据说这些石狮是金塔落成时友好单位和人士送的礼品。塔顶上有金光闪闪的财神,上面写着这样的说明:市场经济的今天树立财神像,为的是让大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公正公平合理合法管理好家庭、企业和国家的财政。

当初在金塔建成开放的时候,就有人嘲笑吴仁宝是“不懂艺术的农民”,因为据说这“塔”是吴仁宝亲自设计的。

说自己“不懂艺术”,吴仁宝同意;说自己是“农民”,吴仁宝也同意;但要把这两个词结合到一起,吴仁宝就有意见。其实在他看来,所谓农民,特别是华西村这样一个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之地的农民,这几年来钱包鼓了,每年能够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走走瞧瞧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老百姓们眼界的开扩,大家的观念也必然发生着变化,不拘于“中国特色”,同时,也没有盲目跟风西方。这个就恰好是华西的特色,是属于华西“农民”的“艺术”特色。

有一次,一位从外地来的城里人,来到华西参观金塔后,也问了吴仁宝同样的问题:“这塔怎么不土不洋呀?”吴仁宝当时就笑了,卖了个关子说:“你不是就住我们华西的金塔宾馆吗?这几天你就带着这个疑问好好参观参观我们华西,等你把我们华西的人文风情了解透了,你自然也就明白了。”

华西村发展到现在这规模,按照一般思路就得有非常气派的行政大楼、业务大楼、综合大楼什么的,可吴仁宝不搞那些,他想的是,华西追根结底还是农民的华西,因而要有农村特色。农民对塔建筑容易接受,喜欢塔。所以,吴仁宝就主张建塔,以塔代替各种大楼。

每次被人说金塔是“不土不洋”,吴仁宝心里就偷偷地笑:“华西和我吴仁宝要的就是不土不洋。这不土不洋就是一个形式,专门对付那些官僚主义!如果当初我把塔建得特别洋气,就会有领导指着我鼻子问我搞那些洋气干什么?他们还会说华西是中国农村的先进典型吗?洋气就是脱离农民呗!反过来同样道理:我把塔建得太土了,人家又会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吴仁宝和华西村再富也是农民,就是土。你说说,这难办吧!所以,我干脆来了个不土不洋。这不正好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华西村取经,“金塔不洋不土的哲学”开始在全国传播开来。现在一提到城乡建设问题,华西村的建设经验就常常被作为典型。就连李瑞环同志视察华西村时,也曾经题词“亦土亦洋,亦城亦乡”,这是连吴仁宝也没想到的。

其实吴仁宝的初衷,是想“两头讨好”。不土又不洋正好,可以符合各种人的眼光,还能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一头不会被老百姓骂,另一头不会被城里的领导骂。说这塔土,也不算土;洋也不算洋。中国人看了,还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外国人看了,外面是中国特色,里面是外国格式。所谓“洋为中用”也许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3.直爽仁宝:我就是“两面派”

几十年来,面对无数人的怀疑、劝告,甚至打击,他只坚持一个道理: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东说东倒,西说西倒。所以,吴仁宝最痛恨人云亦云。

“对上搞一点形式主义”是吴仁宝常说的一句话。这算不算是“两面派”做法?他坦然地说:“我这就是‘两面派’。”

吴仁宝最反对的就是“一刀切”。对于这个“一刀切”,他是吃过苦头的。小时候,他在别人家做雇工,为了回家过年,他得备好几天的牛草料。本来长草、短草应该分别割的,但他急于早早干完,来了个“一刀切”,由于稻草长短不齐,加上他个子小用不上劲,结果左手大拇指给削了一块肉,直疼得他流眼泪,这次他算是尝到了“一刀切”的苦头。

还有一则故事,县里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决定开挖疏浚张家港河。要求各个公社、大队都要出劳力,并下达人数指标。任务层层传达下来就又变成了“一刀切”,各个村里不管你农活是否紧张,不管有没有什么急办的事情,一律要全体劳力齐上阵。

吴仁宝看到田地里空荡荡的,工厂的机器也停转了,心里就觉得不对劲了:大家都上阵了,农活还干不干?副业还抓不抓?明年吃什么?年终分配什么?

于是“全体上阵”刚实行了三天,吴仁宝就召集干部开了个大会。他说:“上边切下来,我们当干部的可不能切下去,因为地还要有人耕种、管理,明年要保丰收;机器还要转、副业要留人、明年分配还靠它!”

有的干部问:“那可怎么办呢?和上级反着干显然不可能,县上每十五天来检查评比一次,场面上的人要少了,会给村里惹来麻烦的。”

吴仁宝说出了自己的主意:“我这次也来个‘一刀切’,挖河的人切掉一半,顶住大队的农副业生产。但是我们也不能明着来,我们要把生产安排在晚间,以免兄弟大队的猜疑,影响人家的士气。”

就这样,华西村的建设两头都没耽误。为了对付上级检查,吴仁宝还作了精密的安排,他安排专人掌握住县上、公社来检查的信息,每逢十五天检查的头一天,他就把在村里搞生产的人马,拉到水利工地上“演戏”。

1959年5月,张家港河开通了,华西村的三麦丰收了,稻子丰收了,副业也丰收了,年终分配社员们又分到了钱。与此同时,吴仁宝在挖河上的“谜”,也揭开了谜底……

有外地的干部知道了吴仁宝挖河事件的前因后果,笑称吴仁宝是“两头讨好,结果还真让他讨到了甜头。”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小平同志说的这句话针对的是姓社姓资的问题,但“猫论”在吴仁宝身上却另有一番解释。他有一套理论:风险,风险,有风才有险,不能避风,险就会找你。

党的十五大以后,苏南乡镇企业改革提出“抓大放小”。吴仁宝想:既然改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效益。那么就应该以达到这个目的为衡量标准,至于具体举措,不必拘于“抓大放小”。于是,他在民主会议上说,“抓大放小”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乡镇企业面广量大的是中小型企业,正是这些企业以它灵活的机制,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吸纳了农村大部分劳动力。

为此,他根据村办企业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要‘抓小放大’”的改革思路。对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等关系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它们的竞争力;对原来准备投资10亿元的造纸厂和炼钢厂,则果断放手,让客商加大投入,华西只用土地和配套的水、电、气等入股。经过调整后,如今华西大小几十家企业没有一家不赢利的企业。

当华西村和吴仁宝成了明星,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时,他偏偏要收参观者十元钱的讲解费,有人大为不解,认为华西真是“掉进了钱眼”,后来,华西这个小小的接待站变成全国前20名的旅行社,旅游业年收入超亿元……

1999年,江苏省政协在华西召开理论研讨会时,原江苏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孙颔这样点评吴仁宝:“吴仁宝谁的话都不听,就是根据华西的实际,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4.滑头仁宝:“顶”的智慧

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埋头苦干,事业有成绩时,有人却把一个无形的十字架竖在了他和华西人的面前,有人说“吴仁宝目中无人,骄傲自大,搞独立王国”。

其实,是吴仁宝在经受了50年代“听”的磨励,“听”的升华后,已掌握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不符合华西村情的事,以大无畏的精神,敢说敢顶。

上边来人到华西田野里转了一圈说:“仁宝同志,你这里废塘废墩多,适宜植树造林,要都栽上树。”

“树是要栽的,但只能栽在河渠旁,大路旁。我们大队地少人多,那些废塘荒墩不能栽树,都栽上树,口粮解决不了,我们要削墩填塘把它们改造成良田。”吴仁宝不藏锋芒,直来直去。

上边又有一拨人来到了华西。

“仁宝同志,我们这次是来检查突击积肥生产,每亩地要施土杂肥400担,你是样板大队要带好头啊!”

“这个头我带不好,也不能带”。

“为什么?”

“我一亩地施400担,到哪里能积到这么多土杂肥,搞不好又要学五八年,铲房基,挖院落,劳民伤财,把人累死也没多少肥效,我不愿干,也不能让别的大队跟着干这种累死人不见效的蠢事。”

第三批人又来到了华西。

“仁宝同志,你们搞了个15年规划,你知道外边怎么议论你们大队吗?”

“我知道,我们大队的人外出,就有人在背后指指戳戳,说这是‘吹牛大队的。还有人和我开玩笑,摸着我的头问:‘仁宝,你是不是热得又发昏了’?说我们吹牛,无非是说我们步子太大了。如果眼睛朝后看,同过去的小农经济比,步子是大了。如果眼睛朝前看,同大寨比,步子着实还小哩!我们说了话做不到,当然是吹牛,说到做到,就不是吹牛,你说呢?”

“好啦,好啦!我们不给你打嘴皮官司,规划要订也要干,但不能影响县委布置的中心工作。”

“我们按规划搞农田基本建设,有阶段性和突击性,县委布置的工作有时往后推了一点,但我们还是完成了”。

“问题就在这里,你搞规划,连县里布置的任务也敢拖延,你这个样板大队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吴仁宝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听话”,惹恼了上级领导。1965年一纸令下,撤销了华西的样板大队,样板工作组也转移到别地,别地的干部确实听话,可就是工作搞不上去,半年之后不得不又回到了华西。

30多年过去,吴仁宝回顾自己从不实事求是走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过程时说:“50年代听,听对的多,听错的少,可错的造成的损失可不小,于是就转变为60年代‘顶’,开始‘硬顶’,一听不符合华西实际的事,就当面顶回去,坚决不执行。结果上面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独立王国,这还了得’,眼看实事求是,‘明顶’、‘硬顶’要吃亏,自己丢乌纱帽事小,农民吃苦头事大,遂改‘硬顶’、‘明顶’为‘软顶’、‘暗顶’,当面坚决答应,谢谢领导关心,背后决不执行,因官僚主义高高在上,鞭长莫及,‘口头落实’就等于‘行动落实’。当然,过去办事缺乏实事求是精神不能全怪上级领导,下面基层干部也有责任,汇报讲好的,视察看好的,参观路线定好的,上面不按指定的路线参观,心里还有意见。”

“硬顶”、“明顶”也好,“软顶”、“暗顶”也罢,都说明吴仁宝肩负着致富的重任,带着求知求真的渴望,在探索中日益成熟。

二、以民为本:有福民享,有难官当

喜欢《精彩吴仁宝》吗?喜欢彭征,冯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