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 第31章 一相无相分(1)

第31章 一相无相分(1)

小说: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作者:董子竹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 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须菩提菩。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 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 言。不也。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 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 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 阿兰那行。

释迦为什么提“四果”?

这一段经文,真正分段,应分到第十品的“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非身之大身”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它与众生,乃至佛、菩萨,不是一,也不是二。哪怕你是菩萨、佛,只要认为你独立于这个系统,你就什么也不是。但你与这个系统也不是绝对同一,你是它的幻化身,既然是幻化身,你就不能认为你是菩萨、佛,乃至众生。“宇宙—生命”系统,具备一切身,但一切身都不是它,“说似一物皆不中”。

这道理不搞明白,《金刚经》便是天书。

《金刚经》的主旨就是“灭度”一切众生,这不光是由于第三品重点详细地讲了,到了第十七品,须菩提再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释迦牟尼佛的回答还是“我应灭度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也就是说在两个关键地方,释迦的回答都是同一的语言,同一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同一法。虽然一个是从如来的角度讲的(第三品),一个是从众生的角度讲的(第十七品),内容完全一致。

南老对于 “灭度” 的要领始终没有讲清。在南老那里,“灭度”完全等同于“救度”,甚至等同于“教化”。人们可以认真查一查南老的全部着作,尤其是《金刚经说什么?》一书,“灭度”一词,一直是讲得似是而非。

“灭度”等于“救度”,为什么不直接用“救度”,而用“灭度”呢?是的,“灭度”是有“救度”的含义,“救度”只是解了一个“度”,而“灭”字没有着落处。

其实,灭度不光是救度。众生之为众生,一具备人之相,物之相,相对说就是“宇宙—生命”系统的一个“果”。“果”本身,在一段生死中,因缘是定了的。譬如一个熟了的苹果, 你能救它什么?必然是“灭”, 这个“灭”也包括“死”的意义,但重要的不是肉身的“死”,而是随着肉身的“死”,这一段因缘就要转换存在方式了。这便是俗语中说的“转世”。灵魂转世是胡说,但因缘的连锁关系不会断, 佛法不说断灭法。 你的因缘一定会转化为另外的存在方式。充满了“四相”观念的人,充满了“人见”、“我见”、“边见”的人,其因缘也必然带有“我执”的特点,善善恶恶的必然报应便永远跟随,转换成什么存在方式,也得报。因果不报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如来发愿灭度一切众生,学佛的人也发愿灭度一切众生,“我”的因缘便与一切众生结了缘了。一切众生,也就是“宇宙—生命”系统大海,也就是回到本体。本体本无善恶之说,如一滴茶入了大海的海咸一味之中,茶的特点没有了,但不能说是完了,绝了。茶入了一切海水中,说“在”不对,说“不在”也不对,这就是“灭”的本意。即《佛说无量寿经》说的,众生皆入海咸一味的“本愿大海”,也即是《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的“本愿大海”。

凡没有达到这个地步,都不算圆满,但这个地步,又不是修不修的结果,“修”反而是障碍。唯一的解脱之路是恒顺“灭度”之本愿,救人的同时也救己,灭人的同时也是灭我。

佛学与儒学、道学根本不同处就在这一点。细查儒、道、释,基本立场观点,大半是相同的,但只有佛家一家进入了这种大圆满境界。南老之所以解《金刚经》抓不住主脑,搞得支离破碎,根本原因不在于他并不真懂东方文化。儒道两家的东西,他是真懂一些了的,但佛家进入了这一步,他就不懂了。每到这些地方,他老人家只好含糊其词,什么“救度”,什么“教化”,就是不敢直讲“灭度”二字。

《金刚经》第三品揭示了“本愿”之后,四、五、六、七、八品是从各个角度说明本愿的运动状况。从第九品起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本愿的来历,一直到第十一品,都是讲除了“灭度”一切众生之外,别无其他的“解脱”之路;而“灭度”一切众生的本愿,也不是某人头脑中主观生出的奇念,而是总结了自“燃灯”佛以来的一切求解脱者的经验得失,而得出的必然结论。

关于小乘四果: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以至阿罗汉的具体解释。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已经作了比较准确的解释,本书不再重复。但是南老没有说明,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此处要单提小乘的四种果。如果仅仅是为了说明小乘四果不过是释迦牟尼佛“黄叶止啼”诳哄小儿的方法,这是完全不够的。

这里有一个文化背景问题。从现存的古印度《奥义书》看,“解脱”,主要是战胜死亡。生死问题是古印度文化中的普遍课题,各文化派别都在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而动脑筋。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印度人对这个问题有着众多的学说,但主要的手段是依赖瑜珈术,一直到今天,印度还有不少瑜珈大师。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顿悟成佛(觉悟)后,绝大多数的瑜珈行者无法理解释迦的学说,释迦牟尼不得不对机接引,这便是后来人们称为小乘佛教的内容。小乘四果是释迦为接引小乘佛教的人们,制定的四种果位。《金刚经》重提此四果,不光是表明小乘四果不过是成佛的四个阶梯,并没有达到究竟位,更重要是,要阐明小乘四果与大乘佛学的承续关系。

昭明把第九品断在须菩提的表白上,是有问题的。我们只要看一下第十品的经文内容,马上就会发现,两品是不能分的。第九品讲了小乘四果,第十品讲佛本人,应该是连通的。这个连通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并非只是说从四果到佛是一个有顺序的修行次第,而是有宏观上的承续性。

佛者,善护念众生,善咐嘱众生。降伏众生心的基本方法,是他的大愿,“灭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而灭度之,而实无众生灭度者。

这一段经文,是告诉你小乘四果皆是“小法”,“乐于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好像释迦牟尼早就预料到,人们会把他的佛学解释为个人修行的“小法”,所以在这里特别提出小乘四果为例子。这四种人,在功夫上,在用心上,可以说是修到了一定的水平,但都不是究竟。究竟的东西是什么呢?接续下来的第十一品以至以后诸品,反复强调真正的究竟位是“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名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十一品、十二品、十三品、十四品、十五品、十六品,讲了各种各类的修行状况,最后都要落脚到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更进一步说明,进入究竟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己。而无一众生灭度者。”

第十七品就不再提“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这一句了,而是进一步详阐大愿的本质。这是因为,释迦认为,你自己不知什么是究竟位,那也是可以的,那就如我一样发愿:“灭度一切众生”。

十七品之后,是讲大愿在“宇宙—生命”系统中的作用方式、运动方式。直至第三十一品第三十二品,又进一步肯定:劝说众生与《金刚经》结缘“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其福胜彼。”

这样一来,《金刚经》结构的完整性就显示出来了。

第一段介绍法会因由,第二段介绍问题的提出,第三品也就是第三段,介绍大愿,这是全经的核心。四、五、六、七、八是粗略讲大愿的本质特征。第九品开始直到第十六品,告诉你一切修行方法都不是究竟,只有和大愿——《金刚经》结缘才是究竟。十七品更明确地重新提示大愿的内容。十八品以后详讲大愿在“宇宙—生命”系统中的运行方式,也即救度众生的方式。三十二品进一步劝人们与此经结缘。

一切修行方法与大愿的关系

一切修行方式,小乘的四果,十一品提到的众生的布施、恭敬、供养、修五眼六通等等,都不如和《金刚经》结缘,与大愿结缘。但是释迦并不否定这些修行方式。这是东方文化古典作家的普遍学风,绝不断然否定什么,对于一切文化现象,哪怕是丑恶愚昧的东西也要找到它的历史合理性。

就印度的古文化说,释迦牟尼佛几乎是肯定了他以前的全部文化。这一点在后世引起了不少误会,以为条条道路通罗马,大家也就如释迦介绍的那样去修行,就像现在还有人要按《楞严经》中前二十四位菩萨的修行方法去苦修一样,人们认为这是可以修出来的,这是极大的误解。文殊(智慧)明确否定了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不能得“圆通”,都不是究竟法。

为什么释迦又不全盘否定他们呢?

一是,这些人陷在“小法”中,不是谁去纠正就可以纠正得了的,这是因缘所致。释迦牟尼之所以一再告诫小乘四果的人,即便真有成就,也不能说是自己的成就。因为某一个人修成某法,都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都不过是法身本有之德显化的过程。你修成了罗汉果,只不过是说,“离欲”在“宇宙─生命”系统是可能出现的一种生命存在现象。即便是你修成了“飞行母”,也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中的这种德,因缘巧合在你身上而已。

也许正是古印度各色各类的修炼奇迹,使释迦牟尼佛悟到了“宇宙—生命”系统中千奇百怪的生命存在方式,所以才有了对生命最后归宿的感悟,所以才有了“本愿”的发现。

本愿出现前的一切修行方式都可以说是对“本愿”铺垫。如果没有过去那些为解脱的修行,“本愿”也不会产生。难怪在《佛说无量寿经》中他会说,阿弥陀佛是摄取了二百一十亿佛国的庄严景象,才汇成本愿的。

“本愿”不是某个人的奇想,它来自“宇宙—生命”系统,本愿产生以前,一切修行、修炼、修养都是“本愿”的闪光。“本愿”在释迦牟尼出世之前,无一刻不在显示自己。“本愿”不是“空穴来风”。

一步到位, 包揽一切修行、 修炼的成就,并且普及到一切众生,这便是“大愿”、“本愿”。不到这一位,就没有达到究竟位。但是,当“宇宙─生命”系统中有一个网结达到,就意味“宇宙─生命”系的“帝网珠”,全部解体,同时也无体可解,只不过是一切众生都会享受一切过去的修行人所享受的一切福报而已,“帝网珠”还是“帝网珠”。

这样,“本愿”和过去的各色各类的修行、修养、修炼就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矛盾的统一,二者的关系是“宇宙─生命”系统自身的运行次第。但是,当一条大河的水已经流到大海之后,要求这些在大海中的水,还要如溪水那样去穿山越谷,就是一个虚妄的笑话。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就是不知众生已经进入了本愿的海咸一味中,还要人们去重复是江水、溪水、臭水、毒水……的自我修行。

重复也好,南老是教我们作游戏。不过,时至今日,这游戏有点无聊,也无用,还不如去旅游、去玩电脑、去看电视、去谈恋爱、去吃海鲜……尽情的游戏总比关在笼子里的游戏有意思,好玩!是吗?朋友!

世间善恶与“至善”的关系

本来应是无话可说了,但是南老的名望太大,受他影响的人太多,也就是“乐小法”的人太多,我们就不能不把一个个问题弄清楚了。

三界六道是怎么回事?

喜欢《《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吗?喜欢董子竹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