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32章 园林名胜文物古迹(13)

第32章 园林名胜文物古迹(13)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佛前经跋刻石2石。林汉聊题,薛益书。明崇祯十六年(1643)刻。

严禁寺僧盗卖山木以重胜地碑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承宣布政使宋荦署立。

永禁虎丘染坊碑记清乾隆二年(1737)元和县、长洲县、吴县奉宪勒石。碑文已漫漶。

重修三泉亭文昌阁记碑清乾隆四年(1739)沈慰祖撰,沈志祖书并篆额,李士芳刻石。

陈眉公先生三泉亭记刻石2石。陈继儒撰,沈志祖书。清乾隆五年(1740)申厚曾跋,李士芳刻。

文昌阁第三泉五字以志刻石2石。清嘉庆三年(1798)潘奕隽撰并书,刘征刻。

申禁放生官河网捕碑清嘉庆三年(1798)立。碑文已漫漶。

为禁止重利盘剥事碑清嘉庆八年(1803)元和县、长洲县、吴县立石。

严禁私开小押为盗贼销赃事碑清嘉庆十六年(1811)江苏提刑按察使司立石。

严禁地保差仵借尸骚扰事碑清嘉庆十七年(1812)江苏提刑按察使司立石。

冷香阁记刻石民国八年(1919)金松岑撰,萧蜕书,王桂轩刻石。

【白公堤石幢】位于山塘街775号五人墓旁。白公堤即山塘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时所筑,故名。明万历三十八年610),白公堤因年久失修多次被水冲塌,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精诚所至,苏州官绅士商千余人捐资助修。大功告成后,范允临、王稚登各写一篇《重修白公堤记》,分别勒石立于青山、绿水两桥之间,前者为碑,后者为幢。时隔近四个世纪,如今碑已下落不明,幢则于1981年文物调查中在甘露律院遗址被重新发现,1982年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迁移到五人墓旁建方亭保护。

白公堤石幢俗称方碑,作方柱体,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通高3.16米。幢身正面镌《重修白公堤记明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612年1月)王稚登撰文,文从简楷书,如今字迹大都依稀可辨。碑文有“记”和“铭”两部分,叙述万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重修白公堤的经过,赞颂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的精神和长洲县知县韩原善带头捐俸助修的善举。背面上镌木铃和尚所画线描大势至菩萨像,下刻木铃长跋八行及捐助修堤功德人申时行、张凤翼、文震孟、冯时可、刘弘道等千余人姓名。然字迹漫漶,大部分已难以辨认。左侧面为五百罗汉线描像,题刻“弟子周廷策拜写,木铃衲子勒石”。右侧面镌薛明益所画寒山拾得像,上方有陈元素和薛明益所书寒山子诗。幢顶中心立雕弥勒佛坐像,四边各浮雕坐姿佛像四尊。基座雕饰须弥山和卷云纹。白公堤石幢造型独特,雕刻精致,内容丰富,撰文、书丹、画像、题诗及捐助修堤者又多为当时吴中名士,因而是珍贵的具有佛教色彩的明代文物,也是记载白公堤(山塘街)历史的重要古迹。

【五人墓碑】12方

五人墓记碑张溥撰,章美书,文震孟隶额,马士鲤刻。明崇祯二年(1629)立石。

五人义助疏碑明崇祯七年(1634)文震孟撰,张树清书,杨念如侄杨世英捐资镌勒。

五人墓诗刻石清顺治十八年(1661)李继白题。

五人赞刻石清康熙七年(1668)金之俊撰。

吴葛将军墓碑清康熙十二年(1673)陈继儒撰,周靖书并篆额。

过五人墓诗刻石闻华作,沈春祖书。清乾隆五年(1740)勒石。

五人墓满江红词刻石清乾隆十二年(1747)韩骐撰,钱襄书,林范岐刻。

五人墓诗刻石清嘉庆十三年(1808)陈文撰。

奋乎百世刻石清道光十年(1830)韩罸书“奋乎百世字并识。

张溥五人墓碑记清道光十六年(1836)吴云书,吴松泉摹勒。

五人之墓碣明崇祯元年(1628)韩馨书“五人之墓”字。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韩崇补识。

金阊忠义诗刻石清虞景星撰,虞宗海书。

【郝将军碑】2方

郝将军卖药处碑在上津桥南堍。清光绪三十年(1904)立,刻吴县知县李超琼书“故明郝将军卖药处”8字并题记。1989年建碑亭。

郝将军墓碑在广济路石灰中弄居委会前。

(第三节)寺庙碑刻

【寒山寺碑】88方

岳飞题词刻石有“岳飞”落款及印信。刊年不详。

岳飞书联刻石2石。有“岳飞”落款及印信。刊年不详。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石38石。南宋淳祐六年(1246)张樗寮行书。董其昌、林则徐、俞樾等11人题跋。

姑苏寒山寺化钟疏碑唐寅撰并行书。明嘉靖中立。碑裂字损。

文徵明书张继诗残碑文徵明草书。明嘉靖中立。碑残字缺。

吴县乡都义役田记碑明嘉靖三十年(1551)葛桷记。清宣统三年(1911)修寺时出土。已开裂。

苏州府社仓事宜碑记明隆庆二年(1568)蔡国熙撰,吴应望书。清宣统三年(1911)修寺时出土。

寒山寺重建大雄殿记碑明崇祯三年(1630)文震孟撰。碑文已漫漶。

争寺基帖残石明张延登、钱谦益、姚希孟撰书。已断裂。

寒拾遗踪题额刻石明姚希孟题,崇祯六年(1633)章美书。住持明五立石。

寒山拾得像碑清罗聘绘并题词。

阴骘文残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梁同书行书,嘉庆十七年(1812)题识。王应春刻。现千手眼观音菩萨像碑清石韫玉篆额。嘉庆二十三年松涛募勒,姚明煜镌,冯箕模。原置宝莲寺。

苏州府禁占寺产碑清咸丰四年(1854)署理苏州府知府平翰给示。

邓石如书联刻石2石。清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识。邓守之摹刻。

新修寒山寺记碑4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俞樾撰,俞陛云书,唐仁斋刻石。

俞樾书张继诗碑清光绪三十二年俞樾行书《枫桥夜泊》诗并跋。碑阴为俞樾识。碑侧为陈夔龙识。唐仁斋镌。

寒山子诗序碑清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胤稹撰序。碑阴为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题“寒山晓钟”。宣统三年(1911)程德全书以勒石。

寒山子像碑清光绪六年(1880)郑文焯指画并题。宣统二年(1910)程德全识,唐仁斋刻。

寒山寺诗碑民国九年(1920)康有为撰书并识。住持近舟立石,张仲森刻。

寒山子诗刻石4石。清宣统二年程德全书诗36首附跋。

重修寒山寺记碑2石。清宣统三年陆钟琦撰。

重修寒山寺记碑清宣统三年邹福保撰。

重修寒山寺记碑清宣统三年程德全撰,何维朴书,周梅谷刻。碑阴镌宣统三年张人骏、程德全《募修寒山寺启》及捐资题名84人。

诗四首刻石清宣统三年陈夔龙诗并跋。

历代咏寒山寺诗刻石8石。录韦应物等人诗十数首,程德全书并识,周梅谷刻。

妙利宗风题额刻石程德全行书。

寒山寺题额刻石3石。清末陶浚宣书魏碑体,周梅谷刻。

诗二首刻石民国十年(1921)万绳栻诗并跋,杨中孚刊,住持近舟立石。

枫桥夜泊诗碑民国三十六年(1947)张继(溥泉)草书唐张继诗并识,吴湖帆识。附濮一乘致吴湖帆函。黄怀觉刻石。

刘海粟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碑。

李大钊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碑。

陈云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碑1986年陈云书赠上海评弹团演员张如君、刘韵若。1996年勒石。

【西园戒幢律寺】3方

戒幢律院碑记吴一蜚撰,沈祖禹书。清康熙五十年(1711)立石。

西园古归源寺普同塔院记碑清乾隆十一年(1746)沙门实禅撰,沈志祖书,李士芳刻。重建西园钟楼碑记清乾隆二十五(1760)年王昶撰,陈文铦书并篆额。

【泰伯庙】2方

重建至德庙碑记汪琬撰,耿介书。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立石。

巡抚江南汤公长生碑清康熙二十五年泰伯后裔吴辕、吴朴、吴云汉等公立。

【准提庵】6方

唐寅绘大士像碑僧首月摹刻。附清乾隆七年(1742)蒋和隶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并识。

竹石图碑清乾隆七年(1742)蒋和绘并题诗。金德云刻。

准提庵八咏碑清乾隆四年(1739)僧莲峰(龙溪源)撰并草书。三十三年(1768)陶磐跋。

杨忠节公遗像碑镌杨廷枢全身像并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王换题赞。嘉庆八年(1803)唐仲冕立石。

桃花庵歌碑2石。明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撰并书。一为原刻,镌年不详,字已漫漶。一为清道光十一年(1831)释云岩捐资重镌。

【观音阁】3方

重修胜安桥记碑清道光二十年(1840)董国华撰并书。

重建山塘古胜安桥记碑清道光二十年董国华撰并书。

严禁滋扰桐桥观音阁及行人碑清道光十九年元和县立。

【神仙庙】1方

移建神仙庙记碑江苏亚细亚集团董事长龚国钧撰,1998年立石于新庙山门西侧墙上。

(第四节)零星碑刻

【山塘街】3方

奉各宪禁止弋猎网捕示碑在山塘街729号外。清乾隆六十年(1795)元和县立。

严禁滋扰虎丘山塘铺户及进香客船碑原在山塘街727号外,现已移人五人墓院内。清嘉庆十一年(1806)元和县立石。

普济堂碑在小普济桥下塘4号市社会福利院后门内。清乾隆、道光、咸丰年间所立普济堂记事碑8方。现已建碑廊保护。

【上塘街】3方观音阁碑在上塘街197号内。

关帝庙碑在上塘街154号内。

皇华亭碑在上塘街195号内。

【留园路】4方

镇扬公所碑原在留园路65号留园酒家内,现由碑刻博物馆收藏。(参见本卷(第五章)(第二节)之“镇扬公所”)

王官保书法刻石清代。原在留园路五福三弄7号,现由碑刻博物馆收藏。

王世贞书法刻石清代。原在留园路五福三弄7号,现由碑刻博物馆收藏。

盛家祠堂碑在留园路。刻有“御赐”字样及龙、鹤图案。碑文已模糊。

【朱家庄】1方

又新堂碑在朱家庄大街69号。碑文已模糊。

【渡僧桥下塘】1方

祝枝山书法碑草书“直挂云帆济沧海”,刻于清代。原在渡僧桥下塘54号,现由碑刻博物馆收藏。

【杨安弄】1方

肃政廉墓碑明代。原在杨安弄35号,现由碑刻博物馆收藏。

【南浩街】1998年,江苏亚细亚集团在南濠街北段(南起金门路北至阊门吊桥)改造工程中,新置碑刻三处,其中一处在神仙庙,已列人本章(第三节)“寺庙碑刻”里的“神仙庙”,余二处为:

阊门诗画廊碑位于南浩街葫芦街东口。廊内共置碑11方,分别为:

唐·白居易《登阊门闲望》诗碑

宋·范成大《阊门初泛二十四韵》诗碑

元·顾瑛《泊阊门》诗碑

明·伊乘《雨泛长荡夜归阊门》诗碑

明·屈大均《阊门曲》诗碑

明·唐寅《阊门即事》诗碑

清·杜诏《雨泊吴阊送春》诗碑

清·吴熙《阊门偶兴》诗碑

清·鲁超《减字木兰花·重泊吴阊》诗碑

近代·金天翮《阊门》诗碑

朱建胜(时任中共金阊区委书记)为阊门诗画廊所撰前言《昔日繁华地,今朝更风流》碑历代状元碑位于南浩街北端状元亭内。自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后,苏州“金榜题名”中进士者不断,明清时状元常为苏州人夺得,以致出现了“户部十三司,胥算皆吴越人也”的情景。清代共有状元114人,江苏一省得49人,苏州一府占26人。碑列苏州历代状元50人(文状元45人,武状元5人)的姓名及登科年代、科别。

(第七章)文物保护

金阊区境内园林名胜、文物古迹之众多,为苏州市各区之冠。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一些重要的文物单位花巨资进行了修缮,但尚有不少古园、古墓、古寺庙、古宅第、祠堂义庄、会馆公所乃至一桥、一碑、一井等散布于区内各处,亟待修护。国务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在五六十年代公布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八九十年代又公布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控制保护建筑,加大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1996年8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又将山塘街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第一节)文物保护单位

金阊区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其中2处已列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名录),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7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8处。

(第二节)山塘街历史文化保护区

1996年8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划出四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三处传统风貌地段,成“片”进行保护。金阊区山塘街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包括久负盛名的山塘街、山塘河和虎丘。明清时,七里山塘极为繁华,是闻名全国的商业街和旅游街。至今街河并行,古貌犹存,并有许多文物古迹和古建筑遗存。(参见第二卷(第二章)(第二节)“历史名街,)

(第三节)控制保护建筑

金阊区内还有%余处市级控制保护建筑。主要为故居民宅、庄祠堂园、公所会馆和寺庙、店铺等建筑。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