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120章 教育科技(13)

第120章 教育科技(13)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位于西环路5号,1978年5月筹建,翌年9月25日正式成立电力工业部核电科学研究所,所址先设于枣市街苏州发电厂内,1980年3月迁至三香路劳动新村。1982年4月,建立水利电力工业部苏州热工研究所筹备处,1984年7月,筹备处迁至金门路100号南兵营内。1986年又迁至南环东路南方饭店。1988年11月9日,正式成立能源部苏州热工研究所,1990年2月迁至今址。1993年5月,改隶电力工业部。1995年1月,热工研究所进人广东核电集团,月,增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苏州核电研究所牌子。1997年3月5日,改隶国家电力公司后,更为现名。所本部占地面积20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资产总值5511万元,科研仪器设备950万元。1999年有职工272人,其中科技人员226人,科技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96人,当年全所合同额3200万元。

该所工作方向以核电厂、火电厂建设与运行的安全分析评价、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及火电厂辅助系统设计与技术改造为主;同时也进行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工作,现已取得五项国家专利。所内下设十个专业室:机械材料无损检测研究室、汽机与仪控研究室、电力设备与电力系统研究室、化学设备与系统研究室、环境保护研究室、核电综合研究室、核安全中心、核电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和质量保证部。建所以来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0项,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2项(详见本卷(第十一章)“成果”)。1999年来又组建“苏州东南电力技术开发总公司”,下设苏州东南电站除灰工程公司(SAC)、苏州东南自动化控制工程公司(SACC)和苏州东南电力监测技术公司(SMTC)三个专业子公司;同时组建二个合资科技开发型公司:苏州能泰佳德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SGWT)和苏州新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公司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产品开发,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与各专业室联合开发了多种门类的装置、仪器和设备,为国内电厂及其他部门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位于广济路28#号。创建于1984年,隶属于国家建材局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现更名为中化建材防水材料公司),是以建筑防水材料科学研究为中心,设计、应用、材料检测和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工业化研究机构。全所现有职工4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人。设有科研部、设计部、苏州长城防水材料公司、《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亦设于该所。

该所主要从事建筑防水材料的新产品研制,建筑防水卷材、密封材料、防水涂料的应用、施工研究,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厂的工艺、设备设计,对国外引进技术和新建厂进行技术咨询和可行性研究,为建筑防水材料行业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所】位于三香路162号。始建于1981年,前身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水泥制品研究所,由原建材工业部北京建材科学研究院的混凝土、水泥制品、管道研究室与苏州水泥船中间试验厂等4个部分合并组成。1983年8月更为现名,隶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9年7月1日实行转制,进人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集团)总公司。现该所占地面积3.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资产总额3000余万元,1999年末职工人数383人(含离退休164人),在职正式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73,,其中高级技术人员78人,中级技术人员58人。设有混凝土及应用技术研究所、水泥制品研究所、化学建材与房建材料研究所、设计所、质检中心、科技实业公司等6个业务部门。

该所是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唯一面向全国的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服务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承担单位和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是中国水泥制品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水泥制品科技情报网网长单位;拥有水泥制品工厂设计甲级和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乙级及一、二类压力容器设计资质,建筑工程总承包乙级资质,建筑和建材工程乙级监理资质。同时,拥有土建一级试验室,兼承担江苏省和苏州市二级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监督站。该院转制后,将依法经营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生产装备和设施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服务、营销,实行科工贸一体的全民所有制的科技型企业。

该所自1981年以来,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80项,取得科研成果240项,获科技成果奖7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51项,市级2#项。

【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位于中街路14#号。始创于1957年1月,称苏州市美术工艺研究室,地址在人民路292号(g卩大井巷口慕园北)。研究室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创作工艺美术新品,为基层工艺生产单位提供画稿、样品。1959年11月,研究室上升为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址迁至景德路环秀山庄,与刺绣研究所同址。1962年9月,市工艺美术局在东北街设立工艺美术研究分所,故景德路的研究所改称总所。1963年2月,总所与分所明确专业分工,总所改称苏州市刺绣研究所,致力于刺绣与缂丝研究;东北街的分所改为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重点,辅以雕刻、扇子、仿古铜器等研究。1964年9月,因东北街原所址改为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研究所迁至王洗马巷20号。1966年3月又迁至人民路察院场新建的工艺大楼三楼。1969年6月,研究所被迫撤销,部分人员下放苏北农村,余均并人红木雕刻厂。1977年1月恢复建立工艺美术研究所,所址设在工艺美术厂,实行厂所合一,两块牌子,一个机构。1978年7月,所、厂分开,研究所迁至今址。

该所自1978年单独建所以后,先以雕刻和民间工艺两类为研究方向,以后逐步扩展为工艺美术综合性的研究机构,担负设计制作、情报资料、学术研究、培训人才等多项任务,并开展对外交往,将作品送展评奖等工作。主要成果有复制瑞光塔出土的真珠舍利宝幢、首创微雕发刻、枫桥胜迹斜立面巨幅模型、与二六七厂联合研制成国产电脑刺绣机及其编程系统(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委首次科技成果金奖)。该所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至1999年,全所50余名员工已有半数退休,仅余20多人勉强支撑。

【苏州刺绣研究所】位于景德路262号环秀山庄,为专门从事刺绣与缂丝研究的科研机构。前身是1954年3月成立的苏州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生产小组。1961年4月批准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1963年5月定为现名。该所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68平方米。设创作设计室、针法研究室、情报资料室、技术科、接待销售科及刺绣、缂丝、装裱3个工作室。建所后,系统总结苏绣针法,研究发展双面绣、乱针绣、双面三异绣等技法。主要科研成果有《戳纱针法研究》、《有机硅在刺绣工艺上的运用》;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有《小猫》、《金鱼》、花鸟绣、乱针人像绣等名牌产品。多次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国元首。苏绣精品在1982年第二届中国艺术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金杯奖;乱针绣《小白狗》在1983年中国国际旅游会上获优秀作品奖,双面绣《金鱼》在1984年第五十六届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先后出版《苏州刺绣图案》、《苏绣技法》、《苏州日用刺绣图案》、《乱针绣技法》、《苏绣》等图册和著作。研究所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并设有卖品部,向旅游者提供刺绣精品及各种旅游产品。曾接待访苏的各国元首及大批游苏外宾和归国华侨。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原位于景德路269号。是全省高、低压电器归口研究机构,受江苏省机械厅和苏州市机械局双重领导,设5个专业研究室、1个低压电器测试中心和3个职能部门。承担高、低压电器、配电装置及电器测试自动化装置的研制、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和工装模具的设计与研究。同时负责全省机械系统高低压电器有为配电装置行业的归口工作,包括质量评比、产品创优、标准化工作、市场调研、技术情报和产品发证等。1988年实现事业经费自立。1991年迁至虎丘路9号。1992—1993年办实验工厂,作为中试生产基地,研制成功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模数化终端电器和模数化组合终端电器系列产品,并投人中试生产,产品投人市场即畅销。江苏省政府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和省新型电器中试基地称号,并增挂江苏省电器科学研究所牌子。1997—1998年推行内部机制改革,走以实验工厂为基础的科工贸一体化道路。

【苏州市交通设计研究院】位于阊胥路谈家巷15号。成立于1980年,原名苏州市交通研究所,1989年更名为苏州市交通设计研究所。1992年由丁级升为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由于注重质量,搞好服务,赢得声誉,业务范围逐步扩展。1997年升为乙级资质单位,并更为今名。主要设计成果(1)苏州大学连接南北校区的大桥,获江苏省优秀设计奖;(2)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启动区的路、桥、航道;(3)太浏线一级公路的设计获得省优秀设计三等奖;(4)承担南环大桥的设计、施工总承包。1999年全院有职工53人,专业技术人员占95,以上。全院由设计一室、设计二室、总工程师办公室、中心机房、试验室组成。

【苏州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设在阊胥路谈家巷建材工业公司内,成立于1985年4月。原名苏州市建筑材料技术开发中心,1991年7月改为现名。全民事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科研机构,隶属于苏州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领导,相关业务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1991年底,在册职工33人,科技人员占72,,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33.3,。该所主要从事以国内外建材工业发展动向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情报信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课题研究、新品开发;建筑材料检测暨全市水泥、砖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全省建材行业能源利用检测;防水防腐地下工程防水堵漏技术服务,以及一切旨在推动行业发展的技术成果转让和咨询服务活动。1994一1998年,该所累计完成科研项目1#项,技术转让12项,通过省、市技术鉴定7项;其中地下工程防水堵漏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居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省计经委新技术开发“金牛奖”,省首届建材科技展览会优秀奖;“快速堵漏机”项目获国内领先水平结论和市科技攻关杯优胜奖’&料染色新工艺项目居国内领先,获省计经委新技术开发“金牛奖”和苏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位于三香路三香弄1号,成立于1979年,全民事业单位,下设苏州市建筑工程设计院(乙级资质)、苏州建筑工程监理公司(甲级资质)、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级资质)和苏州市建筑防水装修工程公司(三级资质)等7个公司实体。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监理和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并在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始终处于领先的位置;“万可涂”建筑增水剂被市场公认为防水系列材料中的品牌产品。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在1998—1999年连续被省建设厅评为先进检测机构。全所现有职工1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

(第二节))科技协会

一、金阊区科技协会

苏州市金阊区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区科协)成立于1984年9月,创始人周迅、钱晓霞、吴培祖。第一届委员会吸收金阊区人民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区工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区小学的部分教师人会,共有会员340人。并聘请辖区企业的高级科技人员10名为顾问。

1988年8月和1991年6月,先后召开区科协第二次和第三次代表大会。自第三届委员会起,改变个别会员人会为团体会员人会。人会的团体会员有:区退休科技协会、金门街道科技协会、彩香街道科技协会、区房管建设技术协会、区工商行政管理协会、档案学会、汽车电器厂科技协会、油墨厂科技小组、四通电器厂科技小组,以后又陆续吸收卫生、教育2个协会。

区科协开展的学术活动主要是播放科技影片,开展科普宣传,并参加省、市科协的科普宣传周活动。1987年组织各专业学术论文30篇进行交流、发表,并评出14篇优秀论文。1985—1990年,曾创办苏州市科技进修学院金阊区分院,为区属工业企业培训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区科协广泛联系知识分子,架起政府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桥梁,把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

区科协不断拓展对外交流,1987年2月,与平江、沧浪、郊区科协举行联席会议,沟通4区科技信息。1996年,区科协先后访问沈阳市皇姑区科协、哈尔滨市松花江街道科协,学习、交流科协工作经验。同时区科协也经常接待外地科协的来访,增进友谊。

二、街道科技协会

1985年6月15日,以退休科技人员为主体的苏州市中街路街道科协正式成立。1987年有会员84人,按专业特长分为医疗综合、土建化工机械和教师会计3组。该科协通过每月定期举办《科普园地》橱窗、《小巷深处》刊物和经常性的知识讲座,宣传普及家用电器的使用、保养,花木种植、环保、医药、保健,以及其他衣、食、住、用等方面的“身边科学”。假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对少年儿童作文化辅导。1990年,中街路街道与金门街道合并,科技协会亦随之改名为金门街道科技协会。

1998年以来,区科协帮助尚未建立科协的街道建立科协组织,至1999年末,全区7个街道建立科技协会,5个居委会建立科普活动小组,并拥有500多名科普志愿者,形成比较健全的科协网络。

三、金阊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