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工业(1)
金阊商业繁华,而工业却相对滞后,唯手工业比较发达。明清时期,阊门内外是苏州最繁华的闹市,苏州手工业已有金银首饰、包金、圆金、张金、金银丝抽拔、化铜、铜器、锡器、锡箔、铁器、剪刀、匠作工具、石作、巧木、红木梳妆、置器、硝皮、制革、踹布、染坊、蜡烛、制香、缝衣、制鞋、制帽、眼镜、琢玉、苏绣、戏衣、排须、花线、骨器、折扇、苏裱、毛笔、制墨、蜡笺、乐器、桃花坞木刻年画、国画颜料等50多个行业,其中,尤以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举世闻名。除丝织业、丝经业、织带业大多数在东半城之外,其余行业的店铺作坊多半聚集在金阊区范围以内。各行业的会馆、公所也多数在金阊区内。行业聚居的街巷,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如苏绣、戏衣戏具在东、西中市、汤家巷,日用五金在河沿街,匠作工具、红木小件在景德路,木器在王天井巷,眼镜、琢玉在专诸巷,藤器在山塘街,骨器在下塘街,制扇在廖家巷、韩衙庄,木版年画、蜡笺在桃花坞大街等等。这些手工业技艺高超、产品优良,往往冠以“苏”字为名,如苏绣、苏琢、苏裱、苏式家具、苏锣、苏笛等等,行销全国,驰名远近。
1911年辛亥革命,苏州于11月5日光复,同一天,设于阊门南濠街的振兴电灯公司正式发电营业,这是金阊区新兴工业的开始。
随后,民国二年(1913)有酿酒业金复兴绍酒坊开设于山塘街绿水桥。八年有饮料业德裕公司荷兰水厂在南濠街开始生产汽水。同年在枫桥创设华盛造纸厂,是苏州规模较大的造纸工业。民国十八年至苏州解放前,先后有20家工厂在金阊区内开业,大多为制药、制喊、食品等行业。
1949年4月苏州解放,金阊区的工业,有11个行业,141家工厂,其中百人以上的工厂仅有2家,职工5人以下的工厂有19家。这些工厂多数是轻工、日用化工行业,以生产日用生活消费品为主,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基本是手工操作,产品单一,产量不高,主要工厂仅华盛造纸厂、大同兴造纸厂、协泰丰油厂、天明化工厂、裕华皂烛厂、复兴机器锯木厂、中南火柴厂7家。金阊区的手工业有95个行业2000多户,每一行业有100户以上的有5个行业,每行业只有1户的有36个行业,每行业2户的有24个行业。行业众多而分散,多数是前店后坊的个体劳动者,资金短少,工具简单,靠手艺维生,有些行业季节性流动性很强,旺季到城里生产,淡季回乡务农。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金阊区私营工业手工业在政府组织城乡物资交流、贷款等措施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困难,生产逐渐恢复、发展。
1952年2月,在私营工厂开展“五反”运动。1953年10月开始宣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1月底形成高潮,与此同时私营工厂与国营公司建立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业务关系,开始纳人计划经济轨道,1956年1月全区私营工厂99户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全区手工业组成64个生产合作社(或生产合作小组)共有社员4190人。在国营经济带动下,公私合营企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有所发展,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1031.3万元,手工业总产值1200余万元。
1958年“大跃进”中,金阊区“全民大炼钢铁”建造炼铁炉2000余座、炼钢炉100余只,这些设备和原材料全部报废,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工业经济体制上盲目提升,1958年5月将12个手工业社、组合并转为9个合作社营工厂。10月又将区属厂、社上升为23个地方国营工厂、个合作社营工厂,导致日用工业品减产,人民生活必需品匮乏,撤并修补行业,使群众生活不便。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1年下半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把上升为全民所有制的纸品制造厂、帽厂、竹制品厂、美术广告油漆厂等改为合作社营,把合并的行业划分出来,从11个厂、社划为39个厂、社,恢复日用品生产、恢复修补行业、增设网点。贯彻中央《工业七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生产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工厂的规章制度被当作“管、卡、压”来批判,金阊区工业一度陷人半瘫痪状态,行进艰难。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金阊区工业生产才有回升。在1979年至1985年,陆续新建、扩建一批工厂,并通过整顿企业完善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管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厂长负责制,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986—1990年金阊区的工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与开发新品,全区工业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在市场竞争中也有企业亏损,有的甚至濒临倒闭。90年代全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步伐,企业改革逐步深化,至1995年全区区属工业产值达2.94亿元。1996年后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产品销路不畅,生产逐年回落,通过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不断开发新品,999年实现区属工业系统扭亏为盈。
(第一章)体制
解放初期,政府对工业、手工业进行工商行政管理。1955年区政府设工业科、手工业科,领导对私营工厂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私营工厂全部公私合营,手工业全部合作化。同年下半年,所有工厂均划归市各主管局领导,区撤工业科。但仍管手工业,并于1957年设手工业联社办事处,与手工业科合署办公。
1958年,市属工厂重归区管后,区再设工业局。1961年改称工业科,并与手工业联社合署办公,管理全区工业、手工业。1963年,工业再度全部划归市管,区撤工业科,设手工业分局。1964年生产性手工业合作社划归市管,撤区手工业分局,修补性行业和个体手工业由区商业分局管理。1965年又从商业分局划出,设手工业修理服务管理科,与联社合署办公。
1968年,成立区属工业革委会、区二轻系统革委会,分管全区工业、手工业。1969年,撤区属工业革委会、区二轻系统革委会,在区革委会内设生产指挥组,负责全区工业生产。1978年撤生产指挥组,设工业局。1984年4月,建金阊区工业公司,与工业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7月,成立第二工业公司,负责管理全区小集体企业。
区内市属企业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局、公司、股份公司)管理,具体行业及区内主要企业详见卷内各章节。
(第一节)区直属工业
一、改革开放前情况
1956年1月,全区99家私营工厂全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69个手工业全部实行全行业合作化,组建64个社(组),共有社员4190人,占全区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8%。同年下半年,所有工厂划归市主管局领导,区只管手工业。1957年后,市属工厂又陆续下放到区。至1958年末,全区共有工厂56家。其中:
1960年7月,随着行政区域的缩小,对工业布局、体制及管理机构作进一步调整,工厂企业逐步上升为市管。1961年,根据市委、市人委有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手工业进行整顿。通过调整,手工业生产品种增加189种,其中支农产品26种,产品质量也有显著提高,还恢复手工业生产的经营特色,前店后坊,有造有修,既有成批生产,又有选料定货、零星加工。1962年全区手工业修补发展到54个行业,597个网点,215个服务项目,1318人。1964年4月,生产性的手工业合作社划归市局领导,修补性合作社(组)仍由区负责管理。至1966年底,区属工业仅有10家街道企业和18家二轻(手工业)企业。
1966年至1968年,部分工厂停产或瘫痪,工业生产处于低潮。1970年对区属工业进行调整,区重点抓成型的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修补小组划归各街道管理。同年5月,市属部分小型手工业工厂(社)划区管理,区属工业调整为38个单位。
1971年,为促进电子工业,贯彻“一主多副”生产方针,在扬声器厂等8个企业,分别增挂无线电元件厂二厂至七厂、石英器件厂等牌子。嗣后,通过小厂合并,指甲钳厂、延安玻璃厂、延安纸品印刷厂等企业规模有所扩展,并新建苏州磁电机厂、苏州内燃机配件厂;试制成功X光机上的防护玻璃新产品;至1977年,区属工业企业有3个单位,涉及7个系统、16个行业。1978年9月!6家工业企业划归市各主管局管理,区属工业单位仅剩8家。
二、改革开放后情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工业局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1979—1985年的七年中,先后新建金阊眼镜配件厂、苏州建筑钢窗厂;先后完成冶炼厂、卫生材料厂和印刷纸品厂的新厂房的迁建工程;内燃机配件厂完成油箱拉伸滚焊工艺等技术革新项目,油墨厂引进瑞士产三辊研磨机和比利时的树脂生产流水线,冶炼厂新增300公斤卧式中频电炉,开始电炉熔炼;磁电机厂与第二汽车厂、硬质合金厂与上海合金材料总厂建立协作关系。至1985年末,全区有30家工业企业,其中大集体企业9家,小集体21家,有职工967人,其中女职工2727人,工程技术人员66人;固定资产原值1466万元;工业企业占地面积12.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1万平方米。
“七五”计划期间986—1990年),金阊区工业经济在中央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精神指引下,实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制,搞活企业内部分配,实行浮动工资、计件工资制;推行增量股份制;不断调整生产布局,撤销制刷厂、电讯器材厂,建立涂装设备厂、油喷漆厂、电讯电器厂,将食品包装厂并人文具印刷厂,扩大江南电池厂的厂房;继续推行横向联合与技术协作,与东风汽车联合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磁电机厂加人第二汽车集团;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油墨厂引进比利时的树脂中间体生产线。冶炼厂的钢梗球磨连铸工艺,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被列为苏州市小型企业旧工艺改造的典型;建文包装印刷厂引进台湾的瓦愣纸箱生产流水线,期间还开发不少新品,仅1990年就开发新品19只,投产17只,当年新产品产值就达1807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2%。
1991一1995年执行“八五”计划。在中共十四大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指引下,金阊区工业有较快的发展。汽车电器厂不断开发新品,1991年被列为全国汽车工业“八五”技改重点项目首批开工单位。1992年加快技改进度,增大项目投人总量,全年总投资4879万元,用汇218万美元,全年技改项目37项,其中投资最大的汽车电器厂共投人1596万元。翌年,继续加大技改投人,投人总量超过5000万元。汽车电器厂引进项目、油墨厂引进项目、帽厂技改搬迁项目、江南电池厂技改项目相继竣工,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内,全区开发新品15只。1995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市场不景气,资金趋于紧张,区工业经济出现产值下降、效益滑坡,区属22家工业企业中,有11家亏损,亏损额400多万元。
1996年开始执行“九五”计划。为扭转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区工业局采取行业兼并、托管代管、盘活存量、三产拓展等措施,形成油墨厂、海达电器厂、建文实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1997年上半年对卫生材料厂、外贸编结厂、帽厂进行组合调整,下半年按照“保留主体产品,分流部分职工”的原则,把建筑钢窗厂和冶炼厂合并。两次调整腾出2万多平方米地块,用于住宅商品房建设,回收资金。同时对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增加投人,全年调整结构初见成效。1998—1999年,区工业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大改制力度,并根据企业情况确定改制模式;对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有一定市场的电工器材厂、艾绒厂、兴佳电工合金厂等8家企业实行“先售后股”式改制;原建文包装厂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先后建起中宝、胜柏纸品有限公司。对区属骨干企业实行增量扩股,逐年提高个人股比例,并将部分集体股作为奖励股,分配给企业法人代表和业务骨干;对苏州冶炼厂、钢窗厂、药用玻璃厂等困难企业,通过划小搞活、租赁承包来带动整个企业改制。至1999年末,区属20家工业企业除油喷漆厂外,均以各种形式完成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风险社会化”的改制要求。
(第二节)街道工业
一、初创扩大期
金阊区的街道工业是从1958年起步,到1959年已形成金阊仪表厂、留园五金社等初具规模的工厂。1959年8月,不少街道工厂上升为区属地方国营或合作社,属街道管辖的仅有11家企业,职工1058人。到I960年金阊区街道工业发展到81家企业,职工596人。区政府设立街道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建立生产管理委员会。
1960年后,各街道组织精简下放的职工进行生产自救,举办多种类型的生产小组。1962年,金阊区有64个生产自救小组746人,归并到市工交手工系统,区只保留民政科下属的21个单位334人。后来,各街道又发展一批生产单位。到1966年,全区街道工业中,属自产自销的独立生产单位有20家522人。’为工厂协作加工的24家483人;分散加工的25家272人;外包内做的4家487人;生活服务9家83人。
街道生产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居民群众收人,增加小商品生产,起到为大工厂配套协作、拾遗补缺的作用。到1978年末金阊区共有街道工业企业40家,其中百人以上的16家,职工3446人,产品中已有25个品种列人省、市计划产品,并有3只为外贸产品。
二、发展调整期
1984年7月金阊区成立第二工业公司(隶属区工业局),统一管理街道工业。90年代,街道工业有较快发展。引进乡镇企业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各企业分别与大工厂、科研单位联营,不断开发新品。石路街道苏州传统工艺厂生产的彩灯,1989年至1992年,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举办灯展,引起轰动。1992年,各街道都建立经济发展总公司,街道领导班子实现由服务为主向以经济工作为主的转移。1995年,由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街道工业出现不景气的现象,企业经营亏损,产品积压,几乎陷人困境。之后,各街道重点骨干企业加快转制改革步伐,清产核资、盘活存量,坚持走功能型、基地型、资产经营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街道企业的正确定位。至1999年末,全区有街道工业56家,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第三节)校办工业
一、第一阶段情况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