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62章 工业(2)

第62章 工业(2)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1958年,金阊区文教局系统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各校均开展勤工俭学劳动,其中尤以桃坞中心小学最为突出。该校在金银箔线厂的扶助和支持下,办起金线工场,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轮流下工场参加劳动,帮助学校添置教学设备。

60年代,贯彻“五七指示”,创办各种类型的小工厂、小农场,经过不断整顿和加强,各辅导区都设有一二个校办工厂,除抽出少量教师专门参加校办工厂劳动和经营管理外,还聘用一些退休工人担任技术性工作。生产类型有原料加工,如制纸盒、灯具、红领巾、儿童球裤、航模材料;有产品制造的玻璃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还有半成品装配,如四联插座、自行车以及金工加工等。桃坞辅导区的“五七”工厂,在建文包装厂的帮助扶持下白手起家,成为为工厂加工包装纸盒的校办纸品工厂,定期组织辅导区各校中、高年级学生下车间劳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为各校添置教学设备。

二、第二阶段情况

1979年区文教科设立校办工业办公室,并有7个校办工厂向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企业执照。各校办工厂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制定生产计划,产值逐年增加,收人略有盈余,所得利润除添置设备、支付退休工人补贴工资和必要的劳保福利外,还拨给学校经费,支持教师奖金,直接支援教学工作。

1983年,各校办工厂开拓思路,争取行政支持,产供销渠道更加拓宽,产品、设备不断更新,为支援教育作出贡献。翌年,全区校办工厂进行体制改革,实行集中管理、利润分成办法,全年拨交学校经费、支付奖金共25万元。

1985年,建立区教育工业公司,集中领导管理全区校办工厂。年内新建吴中服装厂。全年公司拨交学校经费、奖金7万元。年末,全区实有校办工厂10个,商(服务)业单位个,参加生产经营的教工65人。历年来校办企业产值、利润如下表:

三、第三阶段情况

1987年,区校办工业重视技术进步和新品开发,坚持以销定产,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推动校办工业的迅速发展。1988年,区委、区政府加强对校办工业的领导,选贤任能,调整、充实校办企业的领导班子。新班子抓改革,抓内部管理,沟通关系,发展横向联合,与市内外1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联系;在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厂校分离,放手让校办企业自主经营,加快校办工厂发展步伐。9年代,金阊塑料厂在1991年上半年就完成全年指标。摩配厂在前两年失利情况下,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品“A空滤清器”,成为常州柴油机厂的配套产品。帽料厂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港商合办“天美人造花公司”。吴中服装厂承接出口服装业务,全年外贸收购额150万元。1992年10月,以生产出口丝绸服装起家的苏州环球服饰厂正式成立。同年调整效益低下的长城电子设备厂、上联冷作厂,开办前进涂料厂。1993年建立文教经济发展总公司,形成吴中服装厂、苏州帽料厂、康康食品厂、金阊塑料厂等家骨干企业,还办成两家合资企业。1995年校办企业中骨干单位生产发展,直接、间接用于教育经费125万元。1996年以来,校办工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生产经营发展困难,区文教经济发展总公司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将经营权下放给职工个人,实行“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至1997年末,已有公有民营企业4家,股份制企业2家,合伙经营企业2家。1998年3月,对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吴中服装厂进行全面清理,并于1999年向区法院申请破产,法院作出裁定,进人破产程序。年内,康康食品厂转制为民营企业。

(第四节)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

一、改革开放前情况

解放前,金阊区内工业、手工业均是私营个体经营,解放后,政府帮助和扶持私营工厂,

整顿社会秩序,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改组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新的经济秩序,发挥工商业者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一些与国计民生不相应的行业和盲目发展的工厂逐步被淘汰。

1953年,遵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着手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年底,与国营公司建立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关系的私营工厂有45家,占全区私营工业总数的47.3%。许多行业如石粉、酿酒、炼染、制剪、纱线、皮革等制品,在国营公司扶持下,接受国家的加工、定货计划,逐步走上国家计划的轨道。是年,组建竹筷、毛巾两个生产合作社。1954年有60家私营工厂与国营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年内,继续组建剪刀、木器、板箱生产合作社。1955年,2家工厂实行公私合营,97家工厂走上初、中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新组建生产合作社(组)19个,全年生产合作社总产值97.76万元。至1956年1月,全区私营工厂全部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69个手工业也全部实行全行业合作化,组建64个合作社(组),有社员4190人,占全区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8%。

二、改革开放后情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先是以服务业、手工业为主,后陆续出现私营工业企业。1983年4月18日,在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召开金阊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个体协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1984年全区有个体手工业132户,从业人员135人;1985年为143户146人。

1988年金阊区开始有私营企业,当年开业2户,以后陆续有所发展。1993年,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关于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10条措施》,对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对象、经营条件更加放宽,并为个体、私营业主办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个私经济的发展,但私营工业发展仍不快,缺乏较大型的私营工业企业。至1996年,在全区51家私营企业中,工业仅有11户,占21.5%。由于私营工业经济薄弱,缺乏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1998年以后,区政府采取措施,大力支持私营企业发展,至1999年末,全区已有私营工厂92家,其中当年开张的44户,大多为独资企业,共有雇工821人,注册资金1790万元。

(第二章)特色工艺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历史悠久,针法细致,绣品上乘。明清时,朝廷在苏州专设织造署,督造与差派宫中、官府所需绣品。其时,苏州可谓“家家有绣绷,户户在刺绣”。民国三十一年(1942)统计,苏州绣庄的三分之二在金阊区境内。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版画艺术品,乡土气息浓厚,享誉国内外。

(第一节)苏绣

苏州刺绣,历史悠久。据刘向《说苑》载,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就“有绣衣而豹裘者”。《三国志·吴志·蒋钦传》中有“妻妾衣服,悉皆刺绣”的记载。晋王嘉《拾遗记》载:孙权的赵夫人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时人称为“针绝”。宋代,苏州刺绣技艺有长足进展。1958年在虎丘塔出土的五代至北宋初经楸,图案有菱花、莲花、缠枝藤、蔓花叶、凤穿牡丹等,能运用三色线晕色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水平。明代,苏州是丝织业的中心,朝廷在苏州设织染局,下设绣作,集中绣工进行专业生产。至清代,苏州已被誉为“绣市”(乾隆《吴阊钱江会馆碑记》),几乎是家家有绣绷,户户在刺绣,“城中妇女习刺绣”(乾隆《吴县志·风俗》)。清代,朝廷在苏州设织造衙门,督造与差派朝中所需锦、缎、绫、缂丝、刺绣等。此后,苏绣中的商品绣逐步发展而形成行业。同治六年(1867)绣业创立锦文公所,原建于香橙弄,光绪十年(1884)迁至阊门内下塘街,时有绣庄72家,后发展到150多家。绣庄还按生产品种不同分成三个专业系统,即绣庄业:清代专营官货,民国时期改产寿衣、被面、市披、马褂等,兼营少量欣赏品,在苏绣中实力最强;戏衣剧装业:专制戏衣、神袍、旗伞、轿衣,兼营寿衣;零剪业:以小件为主,如帐沿、枕顶、扇袋、门帘、床沿、童装、童帽等。

据苏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提供的《吴县零剪顾绣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及有关所得税额报告名册,民国三十一年(1942)苏州共有绣庄68户,其中设在西中市、汤家巷一带就有52户。具体情况如下表: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政府贷款和土产、外贸公司加工订货与城乡物资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与恢复刺绣生产。1950年5月,苏州刺绣业同业公会成立。10月,登记的绣业有117户,资金2.83万元,职工212人。1953年,苏绣业中工商户有101户(内有劳资关系的66户,独立劳动者35户)。1956年成立13个刺绣生产合作社。合作化以后,苏绣行业的生产合作社内部进行比较细致的分工与流水作业,生产迅速增长,并开始外销至前苏联、东欧,或经香港转销南洋和西欧国家。1958—1970年间,在原刺绣生产合作社基础上,先后建立苏州剧装戏具厂、苏州市苏绣合作工厂(在平江区)、苏州市儿童用品生产合作社、苏州绣品厂、苏州刺绣研究所。1970年刺绣研究所、绣品厂、苏绣合作工厂、苏州市儿童用品生产合作社合并为苏州刺绣总厂,1972年仍分立为4个单位。1981年建立苏州刺绣童装厂。1994年苏州儿童用品厂和苏州刺绣童装厂合并建立仙洲制衣集团,后生产逐步萎缩,至1996年9月全部停产,职工大都下岗。

(第二节)桃花坞木刻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品,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

苏州木版年画的制作不晚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进人全盛时期,作品饮誉海内外,其代表作品有雍正十二年(1734)的《姑苏阊门图》、《三百六十行乾隆九年(1744)的《姑苏万年桥图》,作品着重描绘姑苏城阊门外南濠街、胥门外万年桥一带市面繁荣,商贾云集的热闹情景,如此精密、细致、宏伟的年画作品,是苏州木版年画的传世佳作。当时,木版年画制作、发行坊铺大多集中于枫桥、山塘、虎丘一带。阊门内的桃花坞及北寺塔前也有年画店铺开设。山塘街是苏州木版年画及其他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当时知名的年画铺就有50多家。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枫桥、山塘一带的商店、民居被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年画店铺也未能幸免于难,大量年画雕版被焚为灰烬,珍贵的年画资料丧失殆尽。年画店铺迁移至桃花坞大街、北寺塔一带,桃花坞木版年画也就此得名。这时的年画铺已远不如鼎盛时期。

鸦片战争后,桃花坞年画传统的手工业印刷受到先进印刷技术的挑战渐渐退出城市市场,继而转移到农村,农民成为桃花坞年画的主要销售对象。因此从题材的选择,线条的处理,造型的安排,色彩的敷设、版式的确定上都围绕着农村环境、农业生产、习俗风尚、家居美化的需要出发,充分满足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喜好。有新春佳节张挂的中堂《福禄寿三星图》,新婚时用的《和合二仙图》,农村养蚕季节蚕房门上用的门画《逼鼠蚕猫民居大门上用的《秦叔宝、尉迟敬德》,二门上用的门画《天官五子房门上用的门画《钟馗》以及灶山龛中供奉的灶君像等作品。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后期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无华,简洁醒目,夸张有度,构图丰满,装饰性强,运用色彩对比强烈,大红、桃红、黄、绿、灰(浅黑),布局得当、得体,既突出主题,又烘托画面气氛,加上雕版线条流畅明了,顿挫有致,节奏感强,使整幅年画作品鲜明而和谐,形成后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成为典型的农民艺术。

新中国建立后,桃花坞年画逐步恢复和发展。1956年,桃花坞年画小组成立,1959年发展成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生产合作社。1962年,市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研究会成立。是时,桃花坞年画年印量逾100万张,后因国家有关部门下达关于制止印刷和销售门神、灶君等迷信印刷品的文件,销量受到影响。1965年9月,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与漆器雕刻厂合并,但仍保留招牌和产品。“文化大革命”期间,桃花坞木刻年画被迫停产,艺人下放农村。1970年画社撤销,人员并人苏州雕刻厂,以前保存下来的200余幅年画旧版被露天堆放在雕刻厂,日晒雨淋,全部损坏,荡然无存。

1971年,根据市轻化工业局工艺美术调查组建议,桃花坞年画小组恢复成立,附属于苏州民间工艺厂。1975年,印刷一批新年画,有《风华正茂《饮水思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这些作品,有的参加全国年画展览,有的出版。

1979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会在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相继成立,设计人员创作和整理出木版年画60余幅。1985年年画社与艺石斋合并,保留牌子。90年代,创作人员继承传统、走向生活,推陈出新,把桃花坞木刻年画持有的艺术形式和江南水乡特有的活动内容紧密结合,既有传统特色,更富时代风貌,这些新作品连同它的传统制作技巧,先后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以及香港地区展出、表演,受到国内外专家和群众的称赞。

在国内由于人们消费习俗的改变,农村新建住宅亦极少使用年画装饰,桃花坞木刻年画逐步走人低谷。

(第三章)工业门类

金阊区工业生产门类较广,几涉及全市各个工业领域,尤以工艺美术、轻工业为多。现按生产主管部门分类叙述。(医药生产列人第十四卷医药卫生)

(第一节)工艺美术

自古以来,地处江南的苏州工艺美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文风物的影响下,始终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和特色。金阊区地处苏城西北隅,历史悠久的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及剧装戏具、红木雕刻、漆器、湖笔等工艺美术精品,大多集中在阊门一带,成为金阊区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珠。

一、剧装戏具

剧装,过去称戏衣,是中国古代戏曲产生以后逐渐形成的手工艺产品。苏州是丝绸刺绣之乡和昆曲的故乡,对戏衣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清道光时,阊门内泰伯庙西侧有江恒隆戏衣店,曾为清宫内府制作昆曲“行头I即戏衣)。民国京剧“四大名旦”曾专程至苏定做戏衣。晚清光绪时,苏州戏衣行业已建有霓裳公所,时有戏衣店20余家。民国十九年(1930),成立吴县行头戏衣业同业公会,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为行头日。戏衣生产季节性强,俗称“五荒六月,七死八活,金九银十”、“三百天浪荡,六十天赶忙”。因戏班子都在年终添置新戏衣,一个旺季的生产,往往可以补偿淡季的亏损。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