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 第24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3)

第24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3)

小说: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作者:张洪涛

1930年10月,蒋介石结束了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混战,终于腾出手来了。他早就想拔掉红军和红色根据地这眼中钉,苦于忙着对付别的军阀,这下,他要把屠刀砍向湘赣边区了。他调集10万兵马,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一场新的战斗就要爆发了。

但是,就在这时,一股“瘟疫”在红军中蔓延开来,就是所谓的“打AB团”,黄克诚也被委任为他那个团的“肃反委员会主任”。

什么是AB团?这是1927年在江西成立的一个反革命组织,“AB”是英文“反布尔什维克”的两个开头字母,其实,这个组织寿命很短。可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某些人大概是发现了个别AB团分子的活动,如临大敌,在红军中大搞起了反AB团的活动,甚至下令各部队必须抓出多少名AB团分子。令人气愤的消息不断地传到黄克诚的耳中:某团打了30个AB团分子,某师杀了60多个AB团分子……

黄克诚不相信,红军一往无前、出生入死,怎么会有这么多AB团分子混在其中?在敌人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竟会是AB团分子,简直是天下奇闻。由于黄克诚力保被怀疑的对象,于是有人对他也起了疑心。事情闹到彭德怀那里,彭德怀十分气愤地说:“如果黄克诚是AB团分子,那我是不是呀?”彭德怀把那些人噎得哑口无言。

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黄克诚率部英勇作战,特别是在生擒国民党“围剿”军前敌总指挥、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的龙冈战斗和歼灭国民党第五十师的南团战斗中,黄克诚的四师三团表现尤为出色,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

在1931年五六月的第二次反“围剿”中,已经担任第三师政治委员的黄克诚,与师长彭遨密切配合,共同指挥作战,率领部队纵横驰骋,半个月内从赣江之畔一直打到闽北山区,横扫700余里,接连取得了富田、中村、广昌、建宁等战斗的胜利,为巩固和扩大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毛泽东曾写下著名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在攻打建宁城时,黄克诚的眼镜又差点儿惹下大祸。

当时,黄克诚正与师长率指挥所抵近城下,不料被城墙上守敌发现。敌人掉转两挺机枪,对准第三师指挥所。黄克诚由于视力差,未有察觉。彭遨眼疾手快,就在敌人掉转机枪向他们扫射的同时,猛地拉住黄克诚向后退了两三米卧倒。他俩刚倒地,敌人的机枪子弹就打在他俩原来的位置上,子弹击起的沙土四溅,落了他们一身。他俩又趁势向旁边一处掩体滚过去,躲过了敌人机枪的扫射。

彭遨指着黄克诚的眼镜开玩笑说:“敌人这一梭子机枪子弹就是冲你这副眼镜来的,知道戴眼镜的必定是个大官。他们想捡个大便宜,差一点把我也捎带上了。”

黄克诚说:“老彭,真得感谢你,要不是你反应快,我们两人就一块送命了。”

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遭到失败后,又调兵30万,由蒋介石自任“围剿”总司令,坐镇南昌行营指挥,于1931年7月初开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围剿”。

这时,三军团正驻在闽西建宁、泰宁一带筹款,得到敌人大军压境的消息,指战员们非但不慌乱,反而斗志更高,因为经历了前两次反围剿,他们有必胜的信心。黄克诚到各连去摸情况,看到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也受到了感染。但是,作为师政委,他想得更多,他告诫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醒说:“敌人数十倍于我军,而且装备精良,我军刚刚结束第二次反围剿,没有得到必要的休整和补充,即将开始的战斗,一定是一场恶仗。”

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决定,继续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先由小部队和地方武装迟滞敌人,红一方面军主力绕到兴国,直捣敌人后路,然后由西向东横扫敌人后方联络线,甩敌人主力于赣南。等敌人转过来,必然疲惫不堪,再选可打者歼灭之。

这是个英明的决策。但是,要从闽西北赶到赣南兴国,有千里之遥,重山叠嶂,盛夏酷暑,困难显而易见。

7月10日,三军团沿闽西的山岭小道开始长途跋涉。黄克诚走在队伍中。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了病号,自己徒步,一边还要做思想政治工作。正是盛夏季节,山间小路像藏在蒸笼里一样,走在上面闷得喘不过气来。战士们全副武装,军装的布足有一个铜板厚,走路又急,热得一个个汗流浃背。

对黄克诚来说,白天行军还好过些,天热,出汗,他能坚持,晚上行军可就受了罪了。他眼睛不好,但不敢戴眼镜,怕一个跟斗把眼镜摔坏了。这副眼镜可是宝贝。有一次,在一个村里宿营,夜里突然失了火,急忙中,他把眼镜丢掉了,离了眼镜,黄克诚可真成了瞎子,寸步难行,怎么办呢?到处求援,后来还是袁国平给了他一副。这副眼镜,说什么也不能再损失了。

有月亮时也好说,就怕没月亮,山道黑乎乎的,路边的枝枝桠桠还要来捣乱。黄克诚就用毛巾拴在自己的脖子上,叫警卫员拉着他走。就这样,还不断闹笑话。有一回,他走着走着,感到前面忽然停下来了,便拍打着前边的人说:“快走,快走!”结果引起一阵大笑,原来前面是一头骡子,他拍在骡子的屁股上了。也有的年轻战士喜欢和黄克诚开个玩笑,他对黄克诚说:“政委,这么办吧,我在你前边走,我怎么走,你怎么走,我就像你的眼睛一样。”前边明明是平路,这个调皮鬼偏要跳一下,黄克诚也只好跳一下;前边明明没有石头,小鬼非要绕个弯,黄克诚只得也绕个弯。后来,他看出了蹊跷,笑着说:“这个捣蛋鬼,不跟你走了!”这又引起一阵笑声。

7月28日,红军主力赶到了兴国,十几天的时间,红军从建宁一带出发,经清流、长汀、瑞金、银坑,硬是一步一步量出了1000多里的山路。

由于连续征战奔波,许多红军战士脚上的草鞋都已磨烂,师政委黄克诚也不例外。没有时间打草鞋,只好赤着双脚,在荆棘丛生的山地丛林中奔跑,任凭两只脚板磨出厚厚的一层老茧,直到兴国,黄克诚才又穿上乡亲们打的草鞋。

红军之所以这样做大范围的机动,不是为了消极的逃跑,而是要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创造有利战机,各个击破敌人。

机会终于出现了。8月6日,在兴国县的莲塘地区,红三军团抓住国民党上官云相的第七十四师孤立冒进的时候,对其发起了突然的攻击。傍晚时分,枪声大作,杀声阵阵,国民党军队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英勇的红军战士趁敌混乱之机,猛打猛冲,很快就将敌击溃。有一部敌人冲破红军的包围,向永丰县良村方向逃窜,黄克诚的三师又受领了歼灭该股敌人的重任。

这时,蒋介石已经知道七十四师情况不妙,急忙派出飞机,对红军进行拦截轰炸。红军当时尚无防空武器,只能用快速奔跑的办法躲避敌机的袭击。敌机飞得很低,就在红军的头顶上盘旋,投弹的命中率很高。一次,黄克诚眼看敌机投下的一颗炸弹在他头顶落下来,他拼命向前奔跑躲避。当他跑出几十米远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卧倒,这颗炸弹恰好落在了他的脚下。

黄克诚想,这次可逃不掉了,定死无疑。

事情就偏偏那么巧,这颗炸弹落地后,把地面砸了一个近一米的大坑,可是竟然没有爆炸。黄克诚第三次从死神的身边溜了过去。

歼灭敌七十四师,是第三次反“围剿”以来红军打的第一个胜仗,黄克诚的第三师又受到前委的通令嘉奖。

此后,三师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其中尤以9月15日的东固战斗最为精彩。此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全歼敌五十二师,生俘师长韩德勤、旅长张忠颐以下官兵万余人。可惜的是,韩德勤装扮成伙夫,混在俘虏堆里,领了路费跑掉了。后来在苏北,韩德勤再次成为黄克诚的冤家对头。

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发布《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提出集中红军主力夺取中心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方针,并指示红一方面军“首取赣州”,继而夺取吉安和南昌。

黄克诚调任第一师政治委员不久,就赶上部队奉命攻打赣州。他本来就不赞成攻打中心城市的错误做法,此次他率部进抵赣州城郊之后,见赣州城高且固,又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更加确信这个仗打不得。他向上级建议取消攻打赣州的军事冒险行动,以免使部队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上级命令他和师长侯中英率第一师负责攻打赣州西门,他只好服从命令,率部投入攻打赣州城的战斗。

赣州之役于2月4日打响,红三军团为主攻部队。红军采取掘坑道爆破和架设云梯爬城强攻等战法,两次总攻均受挫。鉴于红军旷日持久屯兵坚城之下,屡攻不克,部队伤亡越来越大,黄克诚再次向上级建议停止攻城撤围赣州,仍未获准。后来敌人援兵到达,红军遂处于受敌内外夹击之险境,态势对红军十分不利。这时,黄克诚又建议红军及早撤退,脱离险地,但依然不被采纳。在这种情况之下,黄克诚自知此次部队要受大的损失,夜里睡觉都不安稳,时刻提防出现险情,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一天夜里,黄克诚突然听到枪声大作,他急忙叫醒正在酣睡的师长侯中英,他们判断是敌人开始发起攻击了。他和师长赶忙去组织部队抗击。但外边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部队的建制指挥已开始发生混乱。原来是赣州城守敌乘夜从城墙打洞突然出击,红军在敌人内外夹击之下,受到很大损失,不少部队被冲散。黄克诚一边收拢部队,组织抗击,一边用电话向上级报告所发生的紧急情况。他建议下令红军各部队迅速组织撤退,以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但上级重申不准撤退,就地坚持。当局面变得更加危险,在师长侯中英等陷入敌人重围之后被俘遭杀害的情况之下,黄克诚冒着抗命的风险,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乘夜指挥第一师余部撤至城南关,抢占山头,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并说服部分友邻部队突出敌人重围,避免了全军覆灭的严重后果。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批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且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精神,把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责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会议要求红军在敌人合围未成之前就去粉碎敌人的进攻,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会后,调毛泽东做政府工作,不久,又撤销了他的红军总政委的职务。宁都会议结束之后,红三军团政治部在广昌召开会议,批判黄克诚的“右倾机会主义”。黄克诚拒绝检讨所谓的错误,直言不讳地批评上级推行的是“左”倾冒险主义,坚定地认为毛泽东的主张是正确的。上级认为黄克诚态度不好,一再顽固坚持错误,不适宜带兵,撤销了他第三师政治委员职务,先调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不久又解除他的宣传部长职务,将他下放到教导营任政治委员。1933年4月,在红三军团领导同志的干预下,黄克诚被任命为红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6月,三军团进行整编,黄克诚调到4师当政治委员。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的兵力达50万以上。

中共临时中央在敌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几次进攻作战失利后,又由军事冒险主义转变为军事保守主义,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一味与敌人拼消耗。

黄克诚对错误路线极为不满,屡次向上级提出建议,要求恢复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但黄克诚得到的答复大都是“黄克诚右到了极点,顽固不化”,或者干脆就是降职使用。

黄克诚十分痛心地说:“如果继续照这样子打下去,必将断送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

12月中旬,黄克诚率部参加了团村战斗。团村位于黎川城和德胜关之间,是一个小盆地。敌人在围剿开始后便攻占了黎川,接着,便以1个师守黎川,3个师向德胜关扑来。这天近午时分,敌军呈品字形开到了团村以东,1个师在前,两个师在后,3万多人虎视眈眈地向红军主力扑来。红军只有1万多人,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集结团村。见敌来势汹汹,彭军团长命令五军团十三师正面钳制敌人,吸引敌军注意,三军团四师、五师及九军团的三师、三十四师隐蔽在敌人侧后约五六里的地方。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三师在正面积极佯攻,而隐蔽于敌后的四个师分别从东西两面敌人发起了攻击,犹如神兵天降,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但是,敌人毕竟要比红军多两倍的兵力,又占领了有利的地形。三军团的主力四师和五师从东面突破了敌阵,西面的三师却突不上去。孤掌难鸣,东面突上去的队伍又退了下来。这时,太阳已挂在西天上,敌人在山上,四师在山下,进攻时,太阳光正好晃到四师战士的眼睛,情况十分不妙。正当黄克诚与师长张锡龙在阵地前沿举着望远镜观察地形时,侧面山头上敌人的机枪手发现了他们。枪声响过之后,张师长应声倒下,黄克诚的眼镜也被击落掉地。待黄克诚掏出身上备用的眼镜戴上定睛一看,年轻的师长张锡龙已经牺牲。张锡龙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步兵学校,是红三军团中出色的军事指挥员。黄克诚抱着战友的遗体,痛惜不已。

团村战斗,由于红三军团孤军无援,只打成击溃战,没有将敌人歼灭。

在前几次反围剿中,一、三军团这两支主力部队总是并肩作战,打了不少漂亮仗。如果在团村战斗中也把一、三军团集中,攥起两个有力的拳头,从东西两面狠狠砸向敌人,就有可能把敌人的3个师歼灭,进而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但是,由于错误的指挥,痛失良机。

像许多红军指挥员一样,黄克诚感到了仗越打越别扭。如果说,团村战斗是把本来可以全歼敌人变为了击溃敌人,那么,广昌战斗的部署简直是要葬送红军。黄克诚听到了广昌战斗的决定之后,胸臆间的怒气简直要溢出来。

广昌处在闽赣边界,因为进攻根据地北线的敌人以“占领广昌”为口号,王明等人也以广昌为苏区的大门来拼命保卫,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荒谬地提出“把广昌变成马德里”!要“像保卫马德里那样保卫广昌”!1934年4月21日,中央下达保卫广昌的政治命令,命令中强调的那一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那个外国顾问、实际上苏区的太上皇李德所坚持的:“我支点之守备队,是我战斗序列之支柱,他们应毫不动摇地在敌人炮火与空中轰炸之下支持着,以便用有纪律之火力射击及勇猛的反突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喜欢《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吗?喜欢张洪涛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