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 第8章 在共和国旗帜下(7)

第8章 在共和国旗帜下(7)

小说: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作者:张洪涛

比试开始了,随着一声令下,安装了两种不同材质炮管的大炮一起试射,打到1万发炮弹时,苏联进口的炮管发红,不能继续试射;而国产的炮管仍然没有变化,一直打到2万发炮弹才发红。在国产与进口炮管的比试中,以国产材料的胜利而告终。王树声当时就决定,用中国自己的材料。王树声在高兴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启示。他感到,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军械工业队伍,光依赖别人不行,必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之后被排斥在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之外。受他支持的军械事业也受到了影响,王树声也被调离了总军械部,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当时,叶剑英元帅担任院长兼政委,粟裕大将为第一副院长。王树声到军事科学院上任后,主要工作是筹建军事技术馆,技术馆共分炮兵、装甲兵、防化、通信、导弹、空军、海军等9个馆,中央及毛泽东批示,摆在技术馆里的全是实物。把兵器实物放进技术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树声悉心协调和指挥,各种兵器开始从全国各地向技术馆汇集。筹建期间,正逢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要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王树声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两年多,一点一点地把技术馆建立了起来。不料,“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初具规模的技术馆也没能逃脱毁于一旦的厄运。

“文革”中,由于受到林彪、江青所谓的反“二月逆流”的冲击,再加上身体不好,军事科学院主要负责人叶剑英、粟裕均未能主持事务,副院长王树声主持全院日常工作。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尽量减少与派系之间的联系。他在别人遭难时,从不落井下石,他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他主持工作期间,因为劳累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身体明显不如以前。1972年,他的长子被无轨电车撞伤导致瘫痪,这对王树声的身心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对于晚年的王树声来说,真是祸不单行。长子被重创致残后不久,王树声就病倒住院,并且被确诊为癌症。接下来,王树声的妻子和三儿子,也因为低烧不退和神志不清,住进了医院。但是,王树声依然强打精神,参加了“八一”建军节招待会、中共中央会议、党的“十大”和国庆24周年纪念活动。时间逐渐地流逝,王树声的病情日趋恶化,主治医生建议为为他大量输血。王树声听说之后,却执意不肯,他以微弱但果断的语气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要再浪费宝贵的鲜血了!让大家留着健康的身体,好好保卫国家,为党、为人民工作吧!”他认为:一切救护措施,对他都是浪费和多余的。因此,他宁可强忍着巨大的痛苦,在病床上不停地翻来滚去,也不愿轻易按一下床头的电铃,召唤医护人员。1974年1月7日9时,69岁的王树声与世长辞了。

许光达,铁甲大将名垂青史。

1949年冬,陈赓在云南征战,许光达已随彭德怀由西北到北京,在中南海为彭德怀起草向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他的妻子邹靖华也带着孩子一起进了京。

许光达夫妇住在中南海。有一次,中央领导同志在议论建国大事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向朱德、彭德怀两位老总提出,调许光达去外交部工作。因为,当时外交的主要方向是要联系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许光达是从苏联学成归国的,很适合这一工作。但是,老总们有自己的想法:军队要现代化、正规化,更需要有专长的军事人才。总理问许光达:“你是什么意见?”许光达笑着说:“外交工作我怕不能胜任,还是军队工作熟悉一些。”毛泽东主席正好进来,问起他们议论的事,笑着说:“听老总们的吧!”

工作报告完成后,彭总邀请许光达夫妇共进午餐,并同游北海。游览中,彭总对许光达说:“战争结束了,军队要成为国防军,要变单一兵种为多兵种,海军、空军要建立起来。陆军里要建立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还要加强炮兵,这些都要人去搞。你是不是去搞装甲兵?后半辈子为军队现代化出点力。”对一位将军来说,在军队发展的新时期能为军队现代化出把力,真是求之不得的事。他欣然接受了彭总的建议,对彭总说:“军委让我搞装甲兵,我后半辈子一定把心血用在装甲兵上。”

带着接受新任务后的喜悦,他回到了兰州。

1950年5月,许光达奉军委调令重返北京,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6月,中央军委任命他为装甲兵司令员。当时,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都有一个坦克大队,华北也有一点,但人数都不多。坦克都是从国民党部队缴获来的,要从这样薄弱的基础上把装甲兵发展起来,困难真不少。许光达把这几支坦克部队的领导陆续找来,做了长谈,考虑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他决定先抓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按统一编制整编部队;二是抓干部培养。军委批准,把原有的坦克部队整编为3个战车师,并陆续新组建3个坦克团。9月1日,成立了兵种领导机关,接着,他赶到天津,亲自主持组建了解放军第一所培养装甲兵干部的坦克学校。此后,又组建了3个编练基地和4所坦克修理厂,开始了装甲兵这一现代化兵种的建设工作。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中国人民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率领下入朝参战。在刚刚组建的装甲兵部队要不要参加作战,毛泽东表态:“往娘怀里躲的崽没出息,要在战斗中建设装甲兵!”为了支援志愿军,装甲兵部队党委作出决定:要求部队在3个月内完成一年的训练任务,掌握基本技术,准备随时入朝参战。为此,许光达率领参谋人员下到基层部队,帮助部队制定训练计划,一起研究和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1951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装甲兵部队分批赴朝参战。从1951年3月10日至1953年7月27日,我坦克一师、三师和二师大部,坦克独立一团、二团、三团、六团等部队,分3批轮流赴朝,并相继参加了1951年夏秋季的防御作战、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的反击战役。坦克一师先后参加了著名的马良山、沐浴洞伏击等数百次战斗。战场上,坦克一师与美军“王牌”部队——美骑兵第一师(即美装甲第一师)在“三八线”附近战斗近百次,击毁击伤敌坦克多辆。

许光达很注重装甲兵的实战,为了及时总结实战中的经验,许光达决定到朝鲜战场实地考察。1951年4月26日,许光达亲赴朝鲜,彭德怀司令员亲切接见了他。许光达向彭德怀汇报了此行的意图,并听取了彭德怀的有关意见。随即,他驱车前往在前线作战的装甲兵先遣团。许光达在坦克团住了3天,把全团的十几个连队都跑遍了。许光达在前线调查研究之后,总结了铁路输送坦克、履带行军、技术保障和战场坦克分队政治工作等经验。

研制生产出性能先进的国产坦克,一直是许光达的理想和追求。为此,他殚精竭虑,费尽了心血。1951年9月,许光达就向中央军委提出:“我们国家是必须要有坦克制造厂的,五年或十年完成。”根据许光达的建议,在“一五”计划中筹建了第一个坦克制造厂617厂。许光达多次到该厂视察,解决问题。11月,在他主持下制定了装甲兵部队3年建军规划。

自此以后,许光达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为部队的发展和院校建设用尽心血;对于装甲兵的组建、使用、训练及技术保障、装备建设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很强的意见,对装甲兵部队的日益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在他主持下,几个军区的装甲兵领导机关成立了,又先后增建了培养指挥、技术干部和坦克修理人员的4所坦克学校。

1957年,为适应装甲兵发展的需要,根据军委统一规划,组建了装甲兵学院和装甲兵工程学院,为装甲兵部队培养中高级指挥干部和技术人员。许光达亲自兼任了装甲兵学院院长。在装甲兵建设上,他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口号,强调政治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实战需要相结合、并注意研究国外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重视干部培养。在这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当前装甲兵部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在集训会议上的报告》《当前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关于装甲兵分队战术现场会议向军委的报告》等。在研制和定型生产中国第一代许光达向坦克试验员了解情况。坦克上,他也花费了大量心血。许光达还两次向中央军委写信,提出对发展坦克工业,实现陆军现代化的意见,建议加强步兵机械化的比重。

1958年夏,许光达到南方视察坦克部队。随行人员告诉他,试制的国产坦克正在这里做高温试验,许光达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兴奋地来到试验现场,不断地观看和抚摸中国自己生产的坦克。许光达想登上坦克亲自驾驶,试验员和陪同人员都极力劝阻。因为夏天外部气温都三十七八度,车内温度会更高,他们怕许光达年纪大难以承受高温,而且试制坦克性能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许光达却轻松地说:“没关系,我这个司令员亲自摸一下国产新坦克的性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对定型新车不是也有点帮助吗?没什么可担心的。一会儿,你们当中谁有兴趣,也可以试试。好不好?”许光达钻进了坦克,随后坦克发动朝前方冲去。许光达驾驶着坦克,体验了它的各种性能,然后才钻出驾驶舱,这个时候他已经全身是汗,脸色发白,其他人见首长安全地出来了,悬着的心才放下。这一年的12月,我国第一台自行制造的T—54A型中型坦克出厂,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这种坦克被命名为“59式中型坦克”。从此,装甲兵的武器装备走上了国产化发展道路。

1959年,国产坦克开始装备装甲兵部队,并且参加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阅兵仪式。当国产坦克队伍气势威猛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毛泽东紧握着许光达的手,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

20世纪60年代,为了提高装甲兵部队的战斗素质,他用很大精力抓好部队训练,甚至亲自驾驶坦克示范,为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做了极大的努力。在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中,许光达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诬陷和迫害,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光明磊落,坚持斗争。在非法审讯和百般折磨中,许光达身染重病,于1969年6月3日含冤去世,享年61岁。

诗人赵朴初对许光达光辉的一生和崇高品德作了正确的评价:刑威不能屈,烈火出纯钢。节节皆忠骨,寸寸是刚肠。句句腾正气,字字发奇香。宜做军民范,永为邦国光。

喜欢《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吗?喜欢张洪涛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