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 第102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28)

第102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28)

小说: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作者:张洪涛

粟裕写道:“如延长一月,则江水上涨,又临雨季,我方将有三分之二的船难以在江水上涨后的长江中行驶……”粟裕对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统治方式是一清二楚的。因此他又写道:“我不知道李宗仁签字后能不能统率蒋军,如不能,那时再行渡江,则镇江下游均较为困难……”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如仍需强渡,则依原定时间为好,可以先渡江后,再等待和谈结果……”军委和毛泽东对粟裕的建议,则到了“从谏如流”的程度。第二天,军委经回电,决定把渡江时间只推迟一星期,即由15日推迟至22日。4月18日,军委再次指示:20日晚开始攻击。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20时,三野首先开始渡江作战。第一梯队4个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只1个小时便逼近南岸,突破长江防线。到22日中午,已突入敌防御纵深达50公里。23日,三野第八兵团解放南京。25日下午,在粟裕指挥下,三野第二十八军、二十三军在郎溪、广德之间,围住了10万向杭州溃逃的蒋军,随即将其全歼,保护了古城杭州。兵逼杭州后,

粟裕曾担心蒋军会破坏当时我国最长的钱塘江大桥,再三命令先头部队加快速度,抢占大桥。当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时,蒋军正在准备爆破大桥,我先头部队立即消灭了这股敌人。到5月上旬,汤恩伯盘踞的据点就剩下上海了。由于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三野奉命推迟向上海攻击的时间。5月10日,为了阻断蒋军的海上通道,粟裕命令所部夺取吴淞口。战斗发起后,敌出动飞机、舰炮、坦克、装甲车对解放军阵地频繁发起反击,战斗十分激烈。激战数日,虽然我军付出了较大代价,但进展不大。粟裕仔细研究了战场情况,认为要加快战斗进程,必须以锥形队伍力求打开几个口子,由缺口进入敌纵深。粟裕来到攻击部队的前沿指挥所。

“你们要多想点办法。”粟裕对前线指挥员说,“攻击时,要选择敌突出部、结合部,先楔入纵深,再从敌侧背打或由内向外打,还要通过挖交通壕接近敌碉堡,以小群多路的方式,轮番攻击。”“不要以为我们现在人多势众,就老是集团攻击。”粟裕笑道。攻击部队调整了部署,果然顺手多了。吴淞受到攻击之后,汤恩伯采取挖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从市区抽调了大批主力部队增援吴淞,使市区防务变得薄弱。鉴于此,粟裕向中央建议,趁这个机会从四面八方向市区进攻。军委同意了这一意见。5月23日,对市区的进攻发起。三野以9个军的兵力从四面八方攻入市区。除汤恩伯率少数亲信从海上逃走外,余敌全部就歼。27日,粟裕率三野机关进驻上海。1989年11月2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老同志时说:渡江作战后,除了三野在上海打了一仗以外,其他的算不了什么大仗?当时新华社时评指出:上海解放,表示了中国人民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已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结束了国民党20余年的反动统治;也表示了中国人民已经确定了民族独立的基础,结束了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上海解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上海解放后,粟裕指挥的三野部队继续向江西、福建进军,但作为主要战事已经结束了。

林彪:我决心已下,不能更改

渡江战役之后,截至1949年6月底,我军已连续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南昌、西安、太原等重要城市。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宣告灭亡。退集华南和西南的白崇禧、胡宗南残部,妄图组织所谓“湘粤联防”和西南防线以阻滞我军向两广和西南进军。毛泽东要求各野战军要继续前进,消灭国民党的一切残余力量。1949年5月28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陈赓领导的第四兵团归林彪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指挥,参加对白崇禧的作战。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对于陈赓和林彪两个人来说,都有点尴尬。林彪的作战指挥艺术固然很漂亮,但是陈赓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就说过,陈赓是个将才。

周恩来也说:他最喜欢的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一个是彭雪枫。彭雪枫牺牲得早,现在就只有陈赓了。陈赓是黄埔一期的,林彪是四期的。还有过去了的那一幕,现在想来,就像一块阴影,罩在陈赓的心头。一定也罩在林总的心头。那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时候。指挥部向潮汕撤退。陈赓奉命带领全营掩护。敌人已逼近眼前,步机枪的扫射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突然,陈赓看见一个瘦小的背影朝旁边一闪,陈赓挥动着手枪朝他喊:“林排长,你往哪儿走?”林彪惊魂未定,忐忑不安地走过来,他刚喊了声:“陈营长,”一颗手榴弹就在附近爆炸,吓得他赶紧爬下。“我们的连长牺牲了,撤吧!”

陈赓厉声命令他:“没有总部的命令不许撤,我命令你代理连长,往上冲!”“不行!陈营长,我们人太少!”“你再说我就枪毙你!”知识分子战将彭雪枫。林彪惊得跳起来,他看了看周围,突然尖声嘶喊着:“冲啊!”现在,那个差点儿被自己枪毙了的排长成了自己的上司,他得叫他林总。当然,林总多少也让他三分。刚并归四野指挥,林彪就要把他的电台沟通到陈赓兵团的军、师,这叫超越指挥。这是林彪在辽沈战役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但被陈赓以“各师电台少、不宜都沟通”为理由挡回去了,林彪也没再追究。而且在千里追击白崇禧的战斗中,陈赓和林彪还有过三次大的争执。第一次是在7月。林彪的指挥部还在郑州。陈赓的兵团在江西樟树镇。林彪电令四兵团于7月中旬渡赣江经宜春,进入湖南醴陵、衡阳、株洲一线,与白崇禧的主力决战。林彪当时雄心勃勃,要打一个“新的百团大战”。此时他是一个被辽沈胜利冲昏头脑的英雄。陈赓收到电报后,跟自己的兵团副司令及军长作了商量,认为这个仗不能打,向林彪建议迂回广东。林彪岂是那么好说话的,回电说不同意更改计划。没办法,陈赓只好电告军委。电报是7月20日发出的,陈赓的主要理由是:此次侧击行动,构不成对敌人的包围。我部人马逾万,稍有动作,极易被敌发觉。而白崇禧一旦发觉,即会火速退回两广,于下仗极为利;而且又时值盛暑,北方兵多,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甚多。所以陈赓建议,充分利用我兵团有利态势,继续向南推进,搞大迂回,占广州,堵截敌人向广东之逃路。当然,陈赓同时也表示:部队正在待命,准备随时执行四野的作战计划。电报主送毛泽东中央军委并报林彪及刘、邓。刘、邓此时是二野的司令、政委,陈赓本归他们领导。林彪很快回电:我决心已下,不能更改,立即执行。电报主送刘、邓、陈赓,并转毛主席。但是毛泽东的电报也接踵而至。毛泽东支持了陈赓,否定了林彪这种“赶鸭子”的战术。毛在电文中说:白崇禧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决不和我作战。因此,对白作战,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以掌握主动。回电也同时发给林彪和刘、邓。林彪又将主席的回电批转给陈赓。因为毛泽东还指示:四兵团与十五兵团(2个军)由陈赓指挥,经赣州进军广东。四兵团为深入广西寻歼白崇禧之南路军,由广州向广西南部前进……陈赓7月20日由斗门姚经南昌到樟树镇,接毛主席的电令后24日即去南昌同十五兵团邓华司令员会晤,商讨有关并肩入粤作战问题。陈赓曾顺便问过邓华同志:“你们对那个打法(指林彪的那个“赶鸭子”战术)怎么看?”邓华同志说:“现在我们的部队实际上不能作战,非战斗减员特别多,每天几千人几千人的生病,拉肚子、打摆子、发高烧比比皆是。”“你们为什么不报告呢?”“林总这个人,你还不了解,他决定了的事情,别人提意见他听吗?报告也没用。”陈赓没再说什么,他虽然在作战方针上同林彪有争论,但在公开场合,总是讲我们在四野首长领导下如何如何,他认为这样对大局、对团结有利。所以当时知道这场争论的人很少。第二次是攻打广州。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10月中旬,广州守敌开始弃城南逃。这个时候,林彪却接连几次给陈赓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令四兵团主力原地停止侍命,先头追敌部队如未抓住敌人,并无把握吃掉敌人时也都现地停止,准备由曲江,英德地区直向西平行入桂,以达成协同四野于湘桂地区解决桂白(崇禧)问题。

喜欢《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吗?喜欢张洪涛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