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从春到冬谈养生 > 第32章 二十四节气养生谈(3)

第32章 二十四节气养生谈(3)

小说: 从春到冬谈养生      作者:徐宪江

老百姓有句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它反映了夏天人们有一个通病——懒散。其原因是夏天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芒种时节的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种时节里不但要注意雨期的防晒防潮,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种时节,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能因此放松运动。适合自己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打高尔夫球、排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保健防病,又可休闲消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芒种过后,中午小憩有助于恢复疲劳,午时气温较高,容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使得“阳热”易于发泄。但应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同时,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可多恼怒忧郁,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夏至养生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1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不过倒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进补,冬病夏治。这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冬病夏治,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自夏至日至立秋后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之阶段,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刻之一。夏至日,是一年中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冬季易发的慢性疾病,利用夏季病情平稳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慢性病的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故祖国医学对冬病夏治非常重视。古书云:“春夏养阳”,即是说在夏天调补时要偏于温补人体的阳气,顺应春夏阳气旺盛的变化,这对于易感受阴寒之气及阳虚病人尤为重要。

晚睡早起,起居饮食要防寒。夏至时节,宜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以避免炎热之势,恢复精力。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长时间直吹风扇,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饮食也不可过凉。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故不宜多吃冷食,贪多会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用。冷食瓜果应该适可而止,不可过食。

夏至房事宜节制。古人认为,夏至和每天的中午都不宜性交,否则不仅不利于本人的健康,而且此时怀孕所生子女容易犯癫狂之病,也就是精神病。故有“日中之子癫病”、“雷电之子癫狂”的说法,也应加以注意。

夏至时节,要养脾气。进入夏至之后,雨水较多,空气出现“气缓”状态。中医学认为:脾主肉。空气“气缓”,会直接导致人的脾气不足,肌肉缺乏脾气的支撑,表现出疲软的状态,普遍出现肌肉酸懒,讲话气虚的现象。一些老年人会因心肌无力形成心衰,肺肌无力形成呼吸衰竭,肾肌无力形成肾衰等。

夏至时节,要防血溢。有一些人会因脾统血不利出现血溢。其实,血溢是一种从血管壁渗血的现象,而不是血管破裂。这种血溢发生在胃肠道,会出现血便;发生在泌尿系统,会出现血尿。这些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如果血溢发生在大脑,溢血无处可走,那就非常危险了。

因此,夏至时节,年老体弱的人要积极预防血溢和衰竭之症的发生。例如,不论是在内科血液病科,还是在皮肤科或小儿科门诊,经常接诊这样的患者:皮肤上一块块出血斑,还有的斑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就像是皮肤碰在硬东西受的外伤,尤其好发于双下肢。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紫癜”,属于中医的血证范畴。

预防血溢、衰竭之症和强壮身体的方法是补脾气。人体尽量吃些温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韭菜、精白面、豆油、红枣、桂圆、甜橙、山楂等,可少量饮酒。

小暑养生

小暑,在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在小暑与大暑之间,天气就要“出梅”了,只是各地气候不同,日期略有一些差异。

小暑后,天气越来越炎热,人们常常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中医认为,此时肝气已渐渐微弱,脾脏正是旺盛之际,所以饮食养生方面宜减苦减咸,少食肥腻食物,补肝助肾,增强筋骨。

可适当调理脾胃,服用一些由杭菊、金银花、山楂片、陈皮、玄参等配制的凉茶,以散发暑热,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以免化热生风激惹疱疹疔疮。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阳虚体质的人在此时进补效果最好。常用的补药有胎盘粉、固本丸、金匮肾气丸等等。

与夏至前随意温补以养阳的状况相比,进入小暑后,应谨慎温补。这是因为谷雨时节后,时空的气由“气盛”转为“气缓”,适于人温补,许多人大量地吃温性、热性食物,补进了体内的阳气,使身体发生了显著的良性变化。但进入夏至之后,阳气大放状况就会受到抑制,进人小暑之后,这种抑制更强,如果继续进补温性、热性食物,体内阳气积聚过多,就会出现内热。

这段时间的养生,宜采用平补的方法,即温补去寒,阴补降热。小暑时节,人体易出现上热下寒、外热内寒的状况。因此,温补应在凌晨,滋阴宜在午后。凌晨温补入内,黄昏滋阴安外。这样可以使人上下相交,里外相济,不寒不热,情志平和。

小暑时节的高温天气中,一些慢性病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所以护心尤为重要。应该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疰夏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也出现在夏至的“三伏”。夏季暑气当令,地湿上蒸,人体脾胃、心肺因为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出现不规则的低热、汗多身重、胃纳欠佳、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形体消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所以小暑后依然不能忽视防疰夏。易患疰夏的人,在夏令之前可服健脾和胃、芳香化浊、清解湿热的药物,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如果从立夏之后、小满之前连续服用5~7剂五味枸杞饮(五味子、剪碎的枸杞子各100克,用1500毫升沸水冲泡,密闭3日后频频代茶),对于预防疰夏症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小暑后,人体内的血流加快,心脏负荷大,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静与愉悦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听音乐舒缓精神。音乐可使人忘却夏季炎热的烦恼,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

研究表明,听音乐能消除心理压力,提高运动能力,加强神经衰弱患者的行动能力。饭后听音乐,对老年人也大有裨益。明代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听柔和轻松的音乐,可以配合进食;而饭后欣赏音乐,可以使元气归宗,乐以忘忧,健脾消食。

大暑养生

天气渐趋炎热,小暑继后是大暑。大暑时节中,气温可以说是高到了极点,许多人由于不耐热而发生中暑。对于中暑,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可以多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在家或外出活动都要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段,做好防暑措施。如通过凉棚、水幕隔热,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降温改善小气候环境,对于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

通常,人们在夏季对中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症往往认识不足。夏日伤暑有阴阳之分。什么是阴暑呢?中医学认为,在夏季“动而得之为伤阳暑”,指室外活动或体力劳动的人易伤阳暑,若是“静而得之易伤阴暑”,是指在室内受暑热熏蒸,容易得阴暑症。

阴暑是指夏季气候炎热时乘凉而摄人生冷的食物,感受风寒所致的病变,其征候表现是:既有口渴心烦,呕恶胸闷等内有暑湿之症,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病、无汗、脉浮等风寒外束之症。所以阴暑实际是指夏令的感冒,其病机正如《医学心悟》所说,是“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所闭”。而阳暑与阴暑相对,属于因暑而受热所导致的疾病,如中暑、伤暑都属阳暑的范畴。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人,引起人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这些情况都属于阴暑。

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在居室久坐少动者较多,如果住房条件差,室内通风不良,很容易伤阴暑。一旦伤阴暑,病人会出现头痛、恶寒、身形拘急、关节肢体疼痛、心烦意乱、肌肤大热而无汗的一症状。

阴暑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盛夏季节,不宜久坐室内,天气闷热时,宜去室外阴凉通风处纳凉休息,室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老年人也可适当吹吹空调。同时,在夏季老人应多食消暑食品。

一旦患了阴暑,可选用内服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1日2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1日2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腹胀,不思饮食的患者,可加草豆蔻、法半夏。

这个时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天然降血糖的时节,可以说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应抓紧治疗,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推迟并发症的出现。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天血糖要比春秋高,而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夏季胰岛素分泌量较多,同时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也增高。按照“顺水推舟”的治疗疾病原理,夏季乃治疗糖尿病的好时机。

糖尿病人夏季大都有乏力怕动,易出虚汗的症状。中医应用人参、黄芪、生地、玉竹、地骨皮、丹皮等益养阴药物辨症施治,使糖尿病人脾气健运,固汗养阴,增强体力。糖尿病人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服用益气养阴药可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但是,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时节血糖已经降到了最低的阶段,认为血糖下降了,可以减服降糖药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时,切不可盲目减药,有时还可稍加剂量,以求血糖完全降至正常。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

大暑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大暑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药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很适宜。

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可达到满意效果。如冬瓜粥、薏米粥、莲子粥、栗子粥、黑芝麻粥、山药粥等,都是夏季祛暑健身的药粥。

立秋养生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气温由热逐渐下降。

立秋之后,要防“秋老虎”。“立秋”节气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立秋后,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天气渐渐转凉。故有“立秋凉风至”、“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等说法。所以立秋后,锻炼要注意,应避免在车辆过多的道路上晨练;晨练不宜过早,应在太阳升起之后;出汗后应用干毛巾擦干,或及时洗澡换衣服,以防感冒。

立秋后,三伏中还剩下一伏,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体质弱的人和老人、小孩因为机体散热调节能力差,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最好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以免引起秋后中暑:头部剧痛、头晕、恶心、体温升高。对中暑的人,可采取物理方法,将病人移到凉爽通风处,头部放块凉毛巾,口服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等药。万不可使用退热剂,用出汗来散热降温,因立秋后大量的散失体液对病人不利。

长夏宜养脾。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故养生原则应转向敛神、降气、润燥、抑肺扶肝,这样才能保持五脏无偏。善养生者,须早睡早起,以旺生气;收敛神气,以避杀气。饮食增酸减辛,以助肝气。

此时,常常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常以湿热特点出现。中医把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称之为长夏,认为在这种天气里,人容易受湿邪侵害,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因为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侵袭,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秋夜勿贪凉。湿为长夏之气,是一种重浊阴邪。秋风送爽,切莫贪凉,入睡之前要关窗闭户,以保身体健康。此时正处于寒暖交替,冷热交锋之际,冷热气开始活动。前半夜暑去爽来,很是宜人,然而后半夜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一起,寒湿之邪便会侵犯人体。再加上人体毛孔张开,人秋后天气凉爽,不再排汗,湿气内留体内,人们晚上开窗而睡,这就是感受寒湿的原因。

初秋瓜果勿贪食。初秋,防治肠道传染病同样不可忽视。预防本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秋季瓜果蔬菜很多,各种细菌病毒繁殖仍很猖狂,而人们认为食物不像夏天那样容易腐烂变质了,所以对食物的消毒不像夏天那样认真了,这就给疾病的传布造成了机会。特别是秋季腹泻一般是由病毒所致,往往3岁以内的孩子发病较多。孩子一旦得了秋季腹泻,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出现脱水现象。

平时要注意调理好孩子的饮食,这是较为关键的一环。可以吃些易消化的食物以利肠胃功能的恢复。其次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以免使病情加重。

秋高气爽秋游去。中医学讲究“天人合一”,秋游就是人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的一种方式。景色宜人、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也正是旅游的好季节。躲了一夏烈日的人们,是该出去享受一下自然了。

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不论是徒步登山还是驾车郊游,都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放松身心、愉悦精神,同时秋游还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处暑养生

处暑,在每年阳历8月23日或24日。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空气中的湿度也相对减少,“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使人有秋高气爽之感。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

处暑时节注意秋凉的养生。此时,燥气也开始生成,人们会感到皮肤、口鼻相对干燥,故应注意秋燥的预防,多吃甘寒汁多的食物。如各种水果、麦冬、芦根等。

秋风一起,人们自然就想起要进补了。由于夏季天热,人们摄入少,休息睡眠也少,体力消耗比较大,所以不少人的体内往往“很空”,在夏季都会瘦下来,急于大量进补,机体也不易吸收。进补得当,能使人体质增强,祛病健身,防止机体过早老化,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反之,如果进补不当,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引起许多弊病。不过,该怎样调补才有益健康?

喜欢《从春到冬谈养生》吗?喜欢徐宪江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