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 第15章 习惯训练:更新旧习,活出和谐与美好(1)

第15章 习惯训练:更新旧习,活出和谐与美好(1)

小说: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作者:佚名

养成快乐的习惯

人的自我意象和习惯是结合在一起的。其中一方改变了,另一方也会随之自动地改变。“习惯”(habit)一词原来是一件衣服或一块布。我们现在还说riding habit(骑马服)和habiliments(服装),这反映出习惯的真正本质。我们的习惯完全就是个性的外衣,它们不是偶然的。我们的习惯就像衣服一样合身,习惯同我们的自我意象,同我们整个的个性模式相一致。我们有意识地、谨慎地培养新的好习惯时,自我意象就容易不适应旧的习惯,需要换上新的“款式”。

提到改变习惯性行为或者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直至它们成为自动反应时,很多人都畏缩不前了。他们把“习惯”与“癖好”混为一谈。癖好是指有强迫性的行为,它会引起严重的萎缩症状。

相反,习惯仅仅是我们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而不需要“思考”或“决定”的反应,是由我们的创造性机制来执行的。

我们的表现、感觉和反应足有95%是习惯性的。钢琴家用不着“决定”该弹哪一个琴键。舞蹈家用不着“决定”脚往什么地方移动。他们的反应是自动的、不假思索的。同样,我们的态度、情感和信念也容易变成习惯性的。过去我们“学到”特定的态度、感觉和思维方式是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的;现在,只要面临我们所认为是“同样的环境”,我们往往按照同样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和行动。

我们应该理解的是,这些习惯与癖好不同,只要费费心思作个决定,再练习或“形成”

新的反应或行为,习惯就能修正、改变,甚至完全扭转。钢琴家要加以选择的话,可以有意识地决定按另一个琴键,舞蹈家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学会一个新的舞步——而且没有什么苦恼。完全学会新的行为模式需要的是不停的注意和不停的练习。

你穿鞋时,习惯上不是先穿右脚就是先穿左脚。你系鞋带时,习惯上不是把右手的鞋带从左手的鞋背后绕过来,就是反着绕。明天早晨,你想好要先穿哪只鞋、怎样系鞋带,然后,你有意识地下定决心,在21天里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先穿另一只鞋、相反的方向系鞋带。每天早晨以特定的方式穿鞋系带,用这种简单的举动提醒自己:在这一整天里都要改变其他的习惯性思考、感觉与行为。在系鞋带时对自己说,“今天我以一种新的、更好的方式开始。”

然后,一整天内都有意识地下这样的决心:

1.我要尽量精神愉快。

2.我对别人的感觉和行为要友善一些。

3.我对别人及其错误、失败和过失要少苛求,多容忍。要尽可能从最好的角度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4.我要尽可能地表现得对成功有把握,觉得自己就是我所希望的个性。我要练习在“行动”和“感觉”上都像是这个新的个性。

5.我不让自己的观念给事实蒙上一层悲观或消极的色彩。

6.我要练习每天至少微笑三次。

7.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的反应要尽可能地冷静和有理智。

8.对于无力改变的那些悲观的和否定的“事实”,我将完全不予理睬,拒之于头脑之外。

简单吗?当然简单。但是上述行为、感觉和思维方式的任何一种都会对你的自我意象产生建设性的有利影响。坚持练习21天,“体验”这些步骤,看一看忧虑、负罪感或者敌意是否会消失,看一看信心是否会增强,后悔感是否没有了。

改变你的坏习惯,进行心灵大扫除

高效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你也承认不是别人的环境好,而是你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你不能获得高效能。因此,你将不再安于生活的现状,也不再指望一些奇迹的产生。

你要明确,正是你自己必须去干些什么,以便抓住获得成功的机遇。首先,你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而这种改变也是一种挑战,你必须放弃习惯了的一些东西,而去经受一些你所陌生的东西。汤姆·纳斯克博士和兰迪·里穗博士指出:

人们经受的许多心灵和精神上的痛苦,就如同把自己的手放在火中炙烤。痛苦使你只想把手拿开,但令人奇怪的是,人们常常把手伸进情绪的火焰上烧烤却不能把手抽回来。如果你感到疼这意味着你应该做些什么,你的疼痛可能是你最强有力的工具。

改变是艰难的。当我们被要求除去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思想和感情时,我们都会本能地加以抗拒,尽管我们也承认自己身上那些习惯是有害的。

改变不可能很快实现,它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夜之间变得成功,我们将只会再一次面临失败。改造我们自己是我们值得庆贺的第一个成功。

你记得春天的大扫除吗?你母亲和祖母面临着清扫一个又大又旧房子的艰巨任务,但这些太太们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她们不是无计划地随意地扯下窗帘,或者倾倒杂物以及移动地板上的桌子,而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打扫。她们煞费苦心地仔细查了所有家产,扔掉那些磨损坏了不必再要的东西,移动家具,擦净脚踏板,给地板打蜡,清洗窗帘,清扫每一个小角落,直到整个房子窗明几净,好迎接新的春天。

你也可以采取这同样的做法。打开你精神上的小杂屋,扔掉那些妨碍你获得成功的因素,直到你心灵上的污垢得以完全清除,做好迎接高效能的准备。我们不要再等待,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着手“清扫”。

一、因循守旧

因循守旧是你必须克服的第一个障碍。不要指望在未来某个不确切的时候“情况将会好转”,而将就着过日子。请相信,那些转机将永远不会有,事物有一个可悲的趋势,那就是它们永远不会自动改变。靠一个精神上的“延期计划”生活,总是期待和希望,这是无益的,将永远不会把你带到某一个目的地。你可以检测一下,看是否常常对自己说:

1.我希望一切都将朝最有利的方面转变。

2.我愿自己能在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么。

你承认正用这些想法在自己周围建立封锁线吗?你意识到“希望”和“祝愿”这两个词实际上让你什么也不想干吗?坐等不会给你带来什么,事实上,你的惰性可能引起了一种情感上的麻痹,使你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要对你自己说:“我已经明白”,并且动手干起来。除非你去促成事物的转变,否则,未来的情况将是依然如故。

的确,要干,就需要付出代价和担当风险,你的努力也可能会遭到失败,如果你避免干任何事情,你也可能免遭风险和失败。但是,结果会怎样呢?你避免可能的失败,同时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成功,但你绝对避免不了后悔。

要找出你身上因循守旧的原因,可试着问自己:

1.过多地依赖那些朋友吗?过于沉湎已厌倦的职业吗?过于依靠那些对我厌烦的亲戚吗?

或者过于留恋那已不再令人满意的住房吗?

2.拒绝做任何对自己也许是一种挑战的事情吗?例如控制饮食,戒烟,或者选修一门大学的课程。

3.推迟做那些费力的或个人厌烦的事情吗?如清扫房间,修车,修剪草坪,或者写信。

4.计划着做一些令人激动的事情,但从来不实行这些计划吗?例如去休假,或者观光旅游等。

5.一旦面临艰难的任务或者某个将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场合时,立即变得忧心忡忡吗?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周而复始地忙这忙那,整天被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拖累着,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是属于这类人,那么你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

1.总是忙得没有一点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吗?

2.因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推托自己亲爱的人们的要求吗?

3.因为家里或者办公室里有那么多活儿要干,以至于放弃了一个休假、一场电影或戏剧演出吗?

4.由于首先必须照顾别人或者自己的职业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吗?

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你将很容易地确诊出自己因循守旧的根源所在。从根本上说来,因循守旧就是害怕担当风险。当你对那些熟悉的然而也是有害的信号作出反应时,你至少能够心安理得地(或者是不怎么舒服地)维持现状。因循守旧确实称得上是生活的防身甲。

克服因循守旧的坏习惯并不像你认为的那么困难。你所必须做的一切便是,立即行动,而不是等到明天或者下个星期。关掉你正在看着的电视连续剧,立即着手写你的学期论文;放下你正在读的杂志,去打那些令人担惊受怕的电话;放下那片送到嘴边的饼干,开始你的饮食控制;立刻参加某一个自去年就吸引着你的课程学习;现在你从钱包里取出十美元,开辟一个特别储蓄,以备你一直期待着的某次休假之用。

让我们以罗斯为例。

罗斯一直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她在读高中时,便节省钱以备上大学时用。高中毕业不久,她的父亲得了重病,她的母亲由于要照顾她的弟弟妹妹,只能部分时间出去工作,而她父亲的伤病补助费也是极有限的,她必须放弃上大学的梦想。她把自己的储蓄用来学习打字和速写技术,很快便找到了一个秘书职业。罗斯好玩似地产生了读夜大学的念头,但出于一个又一个的原因,她推迟了入学,就这样一学期又一学期地过去了。始终未能入学。“我真不明白,贝特丝”,罗斯对自己最好的朋友吐露心事说,“我真的愿意学习某些大学课程,但我要想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路途是如此遥远。首先,我得在大学文科熬四年,然后在研究生院再熬两年多。贝特丝,因为我只能在晚上去上课,我要到80岁才能取得硕士学位”。

罗斯犯了一个错误,她眼前看到的是6年全日制学习,并可能把6年看成12年甚至15年,因为她只能在晚间学习。然而,如果罗斯把她的总目标分解成一些小的目标,她最终将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罗斯应当说:“贝特丝,我知道要取得学位需走很长的路,但这没关系。我将不管它大学文科四年的时间,而直接考虑在一个公共大学里学习两年,首先解决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问题。”

贝特丝应该回答说:“甚至这两年也可以忘掉它,而集中考虑在每一学期里你将要修的一二门课。”把你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初级目标,然后又把这些初级目标分解成一些易于实现的小段落。这时,你就可以为实现你的初级目标采取第一个行动了。一旦你形成了“实干”的习惯,你将会不断地有所建树,把一个成功建立在另一个成功之上,你将能比你所想像的要更快而又更容易地实现那遥远的、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因而也是被不断延误了的愿望。

有时我们因循守旧,是因为我们让生活的潮流拽着走,我们的生活徒然地由一处不知道的地方到另一处不知道的地方,陷入恶性循环。随着我们的理想在期望和等待的尘埃里埋葬,我们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了控制。然而,我们文过饰非地借口说是别人使我们不能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环境使得我们如此之忙以至于不可能去改变自己的方向,以此来为自己的惰性辩护。

二、别让消极的思想占据着你

如果你想选择生活,首先必须能够对于你的情绪作出选择。忘却事情的表面现象,找出是什么情绪对你发生了影响。承认是什么使得你愤怒、忧郁而后悔;与此同时,探明是什么使得你幸福、自信而无悔。

一旦你能够为自己选择健康有效的情绪时,要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让你对你周围的世界感到愉快与和谐。你将马上发现,可能并不是局势和别人引起了你的某种感情,而是你自己对他们有这种念头。这样一来,你便控制了自己的感情。你的思想控制了你的感情,而你的感情转而又控制了你的行动。实质上,是你自己改造了所谓“自己不能驾驭的环境”。

为了证实这点,让我们来看看马克。

许多年来,马克一直在一家小而有信的保险公司当会计。马克通过一些小道消息,得知自己工作的这家公司很快将会被一家大公司接收,马克自然为自己有可能失去饭碗而忧心忡忡,甚至把一些最不重要的谈论,理解为是一种含蓄的暗示,即新来的老板将用他自己的人替换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随着时间一日一周的过去,马克对新公司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愤懑之情,他的思想使他进行防卫。马克与新公司代表会面的那一天终于到了,马克表现出一种并不热情也不友好合作的态度,这一态度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对马克的看法,引起了摩擦。

不幸得很,这种摩擦永远不会自动消失,正如你已经猜测到的,这导致了马克的被解雇。马克自己仍然不解的是,在所有人中,马克不仅是资历较深的,而且也是马克所在的那个部门工作最出色的,为什么恰好被解雇了,让一个素质比他差得多的人所取代。马克从未考虑过自己被解雇的根源,这一点可以在马克的思想中找到。马克对局势的考虑引起了臆想,这种臆想又影响到他的态度,于是,一个想像中的敌意很快变成了一个现实的敌意。

马克在考虑公司产权转变时选择了消极的想法,消极的想法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导致了消极的态度。因此,有理由说,如果你控制了自己消极的想法,你将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某种控制。

我们有随心所欲的想像能力。当消极的、自我挫败的想法进入了你的头脑,你完全有力量把它们驱逐出去。让我们做一个练习。想起一只粉红色的火烈鸟——现在想起一枝棒棒糖——转而想到一只鸟在空中飞——现在想一枝开满鲜花的树,等等。

现在,让我们瞧瞧简和杰克这一对夫妻。

简和杰克生活得并不融洽。杰克是一位“守财奴”,而简是一个大手大脚的家庭主妇。两人都感到很不幸福,并为倒霉的婚姻互相后悔责怪着。

不过,走运的是,虽然两人确实都没有使对方幸福。但如果两个人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把非难和自怜的思想排斥到一边去,细想着对方的长处:简生性快乐而热情;杰克则关心体贴人等。一旦两人让这些积极的想法在感情中显现出来,两人将获得机会去克服相互之间的消极态度,改掉相互之间的缺点和毛病,两人的婚姻有可能幸存下去。

吉姆遇到的问题有些不同,是环境而不是人弄得他不知所措。吉姆是一个天才的演员,不幸的是他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中屡遭失败,吉姆把这归咎于是自己的试演恐惧症,甚至这样一个念头使得他病倒了。

让我们考察一下吉姆为自己寻找理由的思维方式:从“试演使我害怕”、“试演使我生病”到“我对试演感到惊慌”、“我使自己在试演之前病倒了”。你看出了吉姆问题的答案是多么明显吗?他应该意识到,正是他自己选择了担惊受怕和生病。试演本身既不具有消极的涵义,也不具有积极的涵义。他应该抓住机会,选择更为有利的思想方法:

1.我渴望试演,它将给我机会去表现自己所胜任的角色。

2.当试演时,我的感觉良好。

从上述例子中,你能很容易地懂得:正是你自己,要尽力去想有益的念头,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改善局面。

三、不要依赖别人

喜欢《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吗?喜欢佚名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