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 第40章 成败(2)

第40章 成败(2)

小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作者:李连滨

“失败的人”的思维模式给他们生产出了失败的思想、失败的行为和失败的结果。他们的生产线多是在生产问题而不全是在解决问题;他们认为是问题让他们止步,而意识不到在没有问题的冰面上他们是寸步难行的;他们戴着墨镜满世界跑,碰到的都是黑头黑脑的人,却意识不到摘掉眼镜就会瞬间迎来光明。

吸引“成功”

“成功的人”吸引成功的人成功的元素吸引成功的元素

一个4岁的小孩子因为贪玩走丢了,妈妈找遍了大半个城市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她心急如焚焦躁不安。几天后,警察叔叔把这个孩子给送回来了,因为这个4岁的孩子知道自己小区名称里的某几个字。

妈妈抱住了流着眼泪的孩子,抚摸了他一段时间,之后对他说:“你这几天没回家,妈妈很着急,你呢?你想妈妈吗?”

孩子哭泣着:“想!我都找了好半天了,也没有看到你,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妈妈擦了擦眼泪:“妈妈一转身就找不到你了,可着急了,我都找了你几天了,可把妈妈吓坏了。以后玩耍的时候别离妈妈太远,好吗?我们很担心再也看不到你了!”

孩子高兴地笑了起来:“好的,妈妈,以后我注意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做个游戏吧?是警察阿姨教我的!”

妈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了的笑容。

妈妈感受到了孩子的悲伤,选择表达出自己对于孩子的爱,而不是给自己的爱加上个条件;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自然不愿意让爱自己的人受到伤害,进而主动让相同的错误不再重犯。抚平创伤与真正成长很和谐地同时存在了。妈妈很感激这样的一个偶然事件,让彼此规避了未来的大麻烦。孩子也在与“成功妈妈”的互动中学会了继续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去做跟在别人后面畏手畏脚的奴隶。

“成功的人”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他们积极的注意习惯吸引着有利于成功的元素聚拢到他们面前,并透过他们生产“成功”的流水线组装出“成功”这个产品。他们修炼自我的过程中,磁性也在不断加大,也越来越有能力吸引更远处的资源向他们靠拢而来组装出更大的“成功”。

同频才能共振。“成功的人”具备着相同的“成功特质”,这些相同频率的磁性即使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下仍然阻挡不住他们的遥相呼应。

同命才能相连。“成功的人”拥有着共同的“终极目的”,这些深入心灵的内在需求是人性所共通的特征。不管外在的目标如何变化都是为了满足共同的终极目的。

同舟才能共济。“成功的人”聚焦于共同的“前进目标”,他们知道:自己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自己的背景有力量;自己之所以达成了目标是因为自己的团队飞到了终点。

招惹“失败”

“失败的人”招惹失败的人失败的元素招惹失败的元素

还记得那个走丢了的4岁孩子吗?他也可能会不幸地碰到这样一位妈妈:

妈妈生气地走了过来,扭住孩子的耳朵在地面上转了几个圈,怒吼着说:“你还敢不敢乱跑了?”

孩子哭泣着说:“我都找了你好半天了,也没有看到你,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妈妈更生气了:“对,就是不要你了!再有这么一次,我就再也不要你了!”

孩子痛苦地嚎叫了起来:“是不是因为我是坏孩子,所以妈妈就不爱我了?”

妈妈大声地说:“这么不听话的孩子,没有人喜欢!”

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妈妈也变得更加焦躁,但她似乎并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被无情地蹂躏着,这个时候,如果地面上有条缝隙,也许孩子会恨不得马上钻进去,以让自己不再觉得受伤。妈妈的行为也许是想让孩子收获成长,但孩子记住的并不是妈妈的教导,而是妈妈对于自己并不友好的态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形成了很低的自我价值感,也许性格就此开始内向了。我们觉得性格是天生的,实际上性格是在这样的一些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用来保护自己还有价值的感觉的一件外衣。想想看,有哪一个天生内向的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哭?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觉得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也许再也不敢挑战权威了。与其说他们害怕挑战,不如说他们害怕万一失败而被人蹂躏的那个感觉。除非是在万无一失的时候,他们才敢于出手,但他们很少有机会能把“万无一失”的条件给准备出来。如果真的万无一失地成功了,他们也会学着当年被别人蹂躏的样子去蹂躏别人,借以释放一下自己身体里封存了多年的负面能量。看着别人的眼泪,他们通常不会反思:我真的赢了吗?我赢的同时一定要有人输吗?

“失败的人”也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他们消极的注意习惯招惹着有利于失败的元素聚拢到他们面前,并透过他们生产“失败”的流水线组装出“失败”这个产品。他们修理别人的过程中,磁性也在不断加大,也越来越有能力招惹更远处的麻烦向他们靠拢而来组装出更大的“失败”。

“失败的人”愿意跟比自己还失败的人在一起,这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挺成功。他们在乎这份感觉胜于真正向弱者伸出援手。他们伸出来的手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成功而不是为了救别人脱离水火。

当“失败的人”碰到“成功的人”的时候,他们也想方设法让“成功的人”觉得自己并不成功。当他们做事过程中需要支持的时候,那股本可以用于建设的力量也开始显示出破坏性了,这更加强了他们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信念。

成功了的人

“成功的人”是成功了的人

同样是碳的成分,“成功的人”把自己定位成钻石。当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一边感谢一边谦虚:“感谢你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认同自己有价值就如同储备了一个宝藏,可以源源不断地支持外在探索的长途跋涉。

目前全世界探明储量的钻石超过6000万克拉,而煤炭总储量却有107500亿吨之多。物以稀为贵的衡量标准是怎么用于人的价值划分的呢?

《80/20法则》说的是:这个世界上20%的人拥有着这个世界上80%的财富;这个世界上80%的人拥有着这个世界上20%的财富。

真正意义上的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更包括精神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为基础,也就创造不出来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不过是精神财富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而已。

“成功的人”修炼自己以提高自己身为钻石的纯度,不断累积的精神财富像是往杯子里倒水一样,最后洋溢出来的部分变成了我们所谓的物质财富。房子、车子、票子不过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它们并不是财富本身。

前进过程中会碰到挑战,但最大的敌人却是我们自己。这个敌人指示我们拿着早已过时的思维模式去解决眼前瞬息万变的未知事件。当我们败下阵来的时候,这个敌人又会埋怨我们不够优秀、不很努力;当我们一败再败的时候,这个敌人又继续指使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冲锋去争取不同的结果。

修炼自己的过程实际上是优化自己思维模式的过程,经过进化的处事方式不但保护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也让别人感觉到了自己也是一座宝藏。

我们看到过很多成功的人大智若愚,实际上在物质财富还没有转化出来之前,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失败。

“成功的人”是拥有精神财富的,他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逐渐把精神财富转化成了物质财富。有那么多人上路去追求成功,但他们是走到终点的人,正可谓“圣人者,剩人也”!

如同把整个宝藏最大程度上地开采出来一样,“成功了的人”就是开采出了宝藏的那些人;“非常成功了的人”就是最大程度上挖掘出了自身价值的那些人。

失败了的人

“失败的人”是失败了的人

同样是碳的成分,“失败的人”把自己定位成煤炭。当别人夸奖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断地摆手,连忙地谦虚:“哪里,哪里,我还差得远!我还差得远!”觉得自己不是很有价值,就如同还没有找到矿脉。

“失败的人”致力于让“失败的种子”结出“成功的果实”。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他们却忙得不亦乐乎。这就是他们追求成功的方式。从源头上就错了,之后的努力只是在加速一错再错的步伐,这使得他们越来越远离终点而不是越来越靠近目标。他们真正想要的也是成功,但真正所做的却恰恰相反。他们南辕北辙却期待着在绕地球一周之后到达终点,而多数的人在有生之年都没能走到终点。

他们不注重精神财富的累积,只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或者说,他们所累积的“精神财富”恰恰在给他们制造匮乏,腐蚀着暂时还算健康的机体。

他们不觉得自己就是一座宝藏,或者他们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宝藏开采出来,守着一堆宝贝,却依然感到饥肠辘辘。

他们觉得别人比自己更有价值,想通过成为别人来获取价值。越努力就越不是自己了;越不是自己了,也就越不知道自己的家底了。

“失败的人”亲身体验的多是失败的结果。患得患失的心理催促着他们急功近利。他们在路上走着的时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无反顾。他们面对失败还惦记着所谓的尊严而五十步笑百步,总要找出个垫背的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失败的。他们寻寻觅觅,找的却并不是成功。

我们看到过很多坐拥万贯家财的人脸上并没有喜悦的神情,虽然很多人觉得他们已经很成功了,但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很失败。

富不过三代,是因为“富有的思想”没能传过三代。“失败的人”传承的是资源匮乏的思想。为了让自己不受匮乏的影响,他们致力于物质财富的积累,看着周围富丽堂皇的装饰,他们觉得自己成功了。他们不知道:物质财富只是精神财富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匹配的话,最终还是要各归各处。

“失败了的人”失败的原因是没能挖掘出自身的最大价值;“失败了的人”最大的失败就是没能发现自己本身就是一座宝藏。

结束才是刚刚开始

一个乞丐蜷缩在繁华路口的角落里,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个搪瓷缸子,当碰到可怜他的人路过的时候,就会听到“当啷”一声。这个时候,乞丐会习惯性地抬起眼皮数数缸子里多了几枚硬币,然后目送一下那个远去的好心人的背影。周而复始了很多年,他的生活没有一点悬念。

突然有一天,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站到了这位乞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道:“请问您是彼得先生吗?”乞丐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礼遇,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一边后退一边点头。“恭喜您,彼得先生,您的一位远房亲戚去世了,他没有后人来继承1000万的遗产,而您成了这笔财富的所有人。我是您的代理律师!”

一位好事的记者恰巧从旁边路过,迅速地拿出麦克采访这位瞬间暴富的先生。“请问彼得先生,当您拿到这1000万的时候,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位乞丐扬眉吐气地挺直了身子,对着记者的麦克说:“我现在有钱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一个金子做的碗放在这里,看谁还敢在给我钱的时候就那么一扔,太瞧不起人了!”

很多人每天西装革履地满世界乞讨却依然招摇得那么理直气壮;很多人开导别人要快乐地生活却依然说服不了自己要满怀喜悦;很多人期待着外在境遇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当外在条件真的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却依然启动着旧有的思维模式,穿着新鞋走老路……

真正影响我们生命品质的不是外在的境遇,而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

真正的成长是质变而非量变。质变是思维模式的升级换代,而量变只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真正的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让我们看看一只“鹰”是怎么“赢”的吧!

在很遥远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樵夫,他每天上山打柴,下山卖柴,维持生计。有一天,他在山顶的草丛里,捡到了一颗蛋,他以为这是野鸡下的蛋,就顺手带回了家,放在自己家里的鸡窝里,因为他家里的老母鸡正在孵着一窝鸡蛋。

小鸡们陆陆续续地走出了蛋壳,撒着欢儿地在院子里奔跑,那只从山上捡回来的蛋也孵化了出来,交融在鸡群里,樵夫已经分不出是哪一个了,所以他认为那是一只野鸡下的蛋。

小鸡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了,那只特别的“小鸡”也渐渐地长起来了。它学着周围的鸡爸爸、鸡妈妈那样走路、那样啄虫子吃,那样从一个墙头“飞”过另一个墙头……

喜欢《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吗?喜欢李连滨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