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古典架空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 第14章 佳期如梦(2)

第14章 佳期如梦(2)

小说: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作者:林深深

这简直是祈鉴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他强忍住笑,“二姑娘要做我的王妃?那岂不是说,我就是全天下最厉害的男人?”

“若有我做你的军师就一定不成问题。”蘅冰胸有成竹。

“如果要你帮忙才能做到,那看来我还是不够厉害嘛!”

见祈鉴故意逗蘅冰,大家笑得更厉害了。祈鉴敛起笑容,用手中的洒金白玉聚骨扇轻敲蘅冰的前额后道:“我不喜欢矮个子的王妃,不能选你。”

“这不难。”蘅冰的头向漱雪一靠,“我已经能顶替姐姐随爹爹出诊了。等我十七岁,长到姐姐这般高,再嫁你不迟。”

祈鉴又上下打量她一番,摇摇头,“你也不够貌美。”

蘅冰反驳得更快了,“做王妃最重要的是襄助夫君,又何须倾城之容?”

祈鉴一时无以作答,俯身靠近她,低声问:“那你喜欢我吗?”

蘅冰一时语塞。祈鉴见她求助似的挽住漱雪的胳膊,嘴角露出胜利的笑容,直起身子道:“那我有什么理由娶你?”说着,他的目光却就势飘向蘅冰旁边的漱雪。

蘅冰仍旧没有认输,昂着头道:“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理由。”

漱雪瞥见祈鉴的眼光,责备蘅冰道:“你越来越没规矩了。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约定岂是你随便做的!”

蘅冰摇了摇辫子,不赞同地说:“我自己的人生,当然要由我自己做主咯。”

正当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时,西面突然传来喧哗之声和老人小孩的哭喊声。放眼望去,只见一匹受惊的枣红马在市集中横冲直撞,一时间人们四散逃窜,货摊商铺顿成一片狼藉。

子泫没来得及思考便一把搂住玉安,在三米开外的石磨旁停下。眼见着那匹烈马飞奔而来,漱雪一把推开蘅冰,那匹马便冲着她奔了过来。

一只强壮的胳膊将漱雪揽腰一挽,她便就势跌入了那个怀抱,只听到耳边风声簌簌,仿若有人梅下舞剑,满地落花。她惊魂甫定地睁开眼,自己已立在道旁的垂柳树下,迎上的是祈鉴笑意盈盈的双眼。

漱雪只觉一阵慌乱,正要起身,祈鉴却剑眉微蹙,示意她不要动,伸出左手,轻轻地拂去她前额上那一瓣不知何处掉落的刺玫花。

不远处,那匹烈马已被子泫驯服。除了踢坏诸多蔬果,并未伤及行人。马的主人匆匆赶来,排场似富家子弟,气焰嚣张,不肯赔钱也不肯道歉。子泫和祈钧十分恼怒,坚决不肯放马。见他们僵持不下,蘅冰目光炯炯地走到那阔少跟前。见她不过是稚气未脱的小丫头,阔少根本不抬眼看她。

忽然间,一支利锥从蘅冰的袖口滑到了手里,迅猛地刺向那匹烈马的要害,枣红马仰天长嘶一声,声音凄厉如鬼魅幽灵。众人高声惊呼后,只见那枣红马哐当倒地,鲜血如涌泉般向四周迸散。蘅冰将那血淋淋的利锥扔出一丈开外,厉声道:“就凭你这该死的畜生,也敢惊扰我的姐姐!”

阔少顿时恼羞成怒,手却被子泫一把握住,分筋错骨,几乎就要碎了。阔少恼怒的目光渐渐消失,代之以一脸惊惧。

“你走吧!”祈钧说,“这里的损失我们来负责,也算是公平了。”阔少连忙点头称是,领着家奴飞也似的走了,周围的百姓一片叫好。

赔了那些被马踢翻的摊子,又雇了两人处理马的尸体,大家都感到些许的疲倦。祈鉴看着不远处的蘅冰,她的袖口还隐约可见那匹马飞溅的鲜血。

“时间不早了。”祈钧说,“分队吧!”

祈鉴瞥了一眼漱雪和玉安,却上前道:“我来提议吧,漱雪和子泫一队,蘅冰和祈钧一队,我和玉安一队。一个时辰后在朱雀门会合,如何?”

他这个分配方案迅速得到了蘅冰、祈钧的赞同和漱雪的默认。玉安瞥了眼子泫,他的眼里露出几分不舍,但大约横不下心让漱雪伤心,故也没说什么。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三变有《望海潮》如此形容钱塘,但这话若放在汴梁,也分毫不差。玉安和祈鉴选的路先西后南,沿天街直下州桥。天街又称御街,在皇城南门宣德门和里城南门朱雀门的连线上,两侧房屋错落,酒幡飘扬,路边店铺里专为少女打造的饰物则更是惹眼。

祈鉴停下来让玉安挑选二三,她却毫无兴趣。

祈鉴似有感触,“能够让皇后看上眼的公主果然与众不同。”

玉安并不回答他,她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队驮马商人身上。二十来人的行队,领头的人儒士打扮,却个个佩剑,眉眼神情也低调而谨慎。

“他们是做什么的?”行队已经走远,玉安的目光仍在流连。

“这多半是跑汴河漕运的河商。箱子里装的要么是贵重货品,要么是银两。”

“带这么多银两上路,不怕贼人吗?”

“哪有不怕的?所以才会雇这么多死士护送。”

继续前行,穿过林立混杂的商铺便是人声嘈杂的布帛市。许多身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和本地人正围绕着绫罗绸缎讨价还价。

“那些说着中原话,却又戴骷髅项链,秃着头的人,是否就是党项人?”

祈鉴背着手站在她身后,笑道:“看来你不只读古书,今世学问也不差呀。他们确是党项人,不过是辽国治下的一部,算是辽国的国民。不过党项人实在可恨。李元昊称帝后总是骚扰大宋边民,抢掠西域贡品,打累了便遣使议和,将来还不知道会怎样。”

玉安道:“勤礼废兵是大宋朝先祖立下的治国方略。若不如此,又怎会有这汴梁的繁华?”

祈鉴不赞同,“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无论契丹还是党项都不过是边陲蛮夷,如草原恶狼,有得吃就可以了。而如今他们先后建立国家,崇尚农耕,兴办科举,创建文字,都已强大。现在的形势是南有流寇作乱,西有党项和契丹威胁。只怕有一天,这些夷族贪得无厌予取予求,形势就由不得我们了。”

玉安虽对朝堂之事知晓不多,但也知道西夏和议之事仍在商议反复。西夏近年连连征战,兵困马乏,故遣使表达了休战之心。朝中大臣都希望和平,却对西夏的诚意颇为担忧,如谏院的蔡襄和枢密副使富弼皆认为不可轻言议和。但中书门下省认为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而官家亦有了整顿内政的计划,故派人到夏州与西夏密议,只要李元昊肯向大宋称臣,且不要求割让城池,岁赐绢十万匹,茶三万斤,此外金银瓷器,一切可议。

“李元昊野心勃勃,意图学秦始皇统一天下,绝不会就此罢休。他是大漠上狡猾的狐狸,最擅声东击西和缓兵之计,三川口、好水川……我们吃的亏已经太多了。”说这话时,祈鉴叹了口气。

玉安抬眼看祈鉴,嘴角挂着一丝浅笑,“二哥哥,我无聊时也读些唐诗,只是李白杜甫都不记得,却唯独对罗隐的《蜂》印象深刻。”

祈鉴接口吟道:“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玉安点点头,“无论蜜蜂多么懂花,花儿却永远属于花园和山峦。”

她的声音柔和如静夜里滴落湖面的雨滴,却如一把软剑插入祈鉴的心里。

过了布帛市,便是米粮市、绸帛市、骡马市、蔬果市。这条路上没有祈钧他们走的大相国寺那样的殿楼台亭,只有攸关民生的贩夫走卒。

“晴云碧树、奇石异桥,最好的风光都在金明池和琼林苑里,你有的是机会去。我猜你今天最想看的便是宫外的人们在怎样生活吧?”祈鉴指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转头看玉安。这一瞬间玉安猛然发现,眼前的二皇子已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因为姐姐的不幸婚姻而叛逆的倔犟少年。

走到一个名叫婆婆茶楼的茶肆,祈鉴招呼玉安在二楼坐下。远处山水相叠,楼下熙熙攘攘,一派繁华。玉安发现祈鉴似对茶楼经营很熟悉,不只是熟悉茶品,连全国茶叶的产地、烘焙、经营、销路、市价都了如指掌。他简直是个茶商,不,似比茶商站得更高。

上等好茶入口,齿颊留香。祈鉴笑着捧着茶碗,赏玩着问道:“你可知道这碗身上为何刻着‘钱塘云起’四个字?”

玉安略思片刻道:“可是因为这茶是西湖雨前茶的缘故?”

祈鉴摇头一笑,“真是什么也难不倒你。”

这时,楼下传来吵嚷之声。推窗看去,只见一群家奴正在拉扯一位青衣少女,那少女跟前的摊子已经倒地,哭声喊声一片,乱成一团。正值小二过来,祈鉴便拉住他打听。

“客官有所不知。这位小娘子家乡遭了灾,和爹娘一起来汴京投靠亲戚,不料亲戚没找到,爹娘倒死了。她便只好在这儿摆摊子替人写信讨口饭吃。可不出几天就被员外郎的公子给盯上了,****不成便带人来抢。唉!”

祈鉴哪里见得这等仗势欺人的人,起身便下了楼。几位皇子自幼习武,祈鉴更是出类拔萃,不一会儿便将那帮人收拾得满地找牙。祈鉴扶起那姑娘,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给她。

姑娘抬起头,楼上的玉安一瞬间呆住了。这娥眉如黛、眼波流转、朱唇如月,一抬头的满目幽怨……她简直是正阳公主的翻版!

楼下祈鉴的惊讶比玉安更甚。这个女子柔美而不冶艳,似有一种魔力,轻而易举地便可以俘获擦肩而过的每一个男人。

姑娘欠身行礼,“奴家姓楚名照君。那帮人是这一带的地头蛇,吃了亏肯定会搬救兵来为难你的,公子快点走吧!”

“我不怕他们来,就怕他们不来。”祈鉴轻拂衣袖道,“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如此美丽的名字,姑娘想必出身读书人家。”

姑娘垂目道:“奴家的爹爹是私塾先生,奴家便跟着学过几个字。”

祈鉴拾起飘在地上的一页小楷,笑道:“你有这等笔墨,可不只识几个字这么简单。只是你在汴京无亲无故,如此抛头露面,又该如何是好?”

楚照君叹了口气,“我只想攒齐盘缠,好回滁州老家去。”

祈鉴轻轻摇头道:“如果你家乡的日子好过,也就不会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漂泊了。你若一心想回滁州,我可以给你租辆牛车。不过你若信得过我,亦可以留在我身边,等有了好的去处再走也不迟。”

那姑娘立刻喜出望外地拜道:“多谢公子收留!为奴为婢,照君万死不辞!”

喜欢《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吗?喜欢林深深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