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美好的仗 > 第25章

第25章

小说: 美好的仗      作者:李红雨

光绪微微颔首,表情沉静。“说到这,我可以举一个例子,”理查德道,“但希望不要勾起您的不快。”光绪笑笑,“没关系,请讲。”“1860年,也就是四十年前,”理查德清清喉咙继续道,“贵国一方面跟英法两国交战,一方面还要对付太平军,所以您的帝国战败了,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一场不幸的战争。”光绪脸色有些阴沉,紧闭双唇,消瘦的脸颊有肌肉在抽动。“如果英法两国想要颠覆大清政权的话,完全可以像您的祖宗努尔哈赤当年消灭明朝那样,一路穷追猛打,将您的家族彻底赶出关内,”理查德道,“但是,英法两国没那么做。”光绪沉吟着,不置可否。“对于英国来说,统治异族人民是没有意义的,”理查德继续道,“固然英国有很多海外殖民地,但这不是为了发扬英国人民的统治欲,而是为满足英国国民友好通商的朴素愿望。英国人希望,在和平公正的秩序下,各民族平等竞争,共同创造商业繁荣,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换言之,英国人对领土没有欲望,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市场。”

光绪不断点头,“有道理。不过,像您所说的各民族平等竞争,其实并不存在。弱国必然被强国盘剥,就像当年贵国商人向我们输入鸦片,赚走了我们很多银子。”

理查德苦笑,“的确,您说的是事实,贸易从来都不是绝对公平的,但是,我们会努力实现公正。如果因为贸易不公而停止贸易,人类的生活就无法进步;弱国也会因为自身封闭,无法接受强国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与强国的差距越拉越大,永远跟在强国身后爬行,甚至被欺侮。”

光绪紧皱双眉,猛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着,似乎忘记了理查德的存在。“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理查德望着踱步的光绪,低声道。光绪忽然站住,脸色涨红,目光炯炯有神,盯着理查德,“讲!”“1841年,贵国设立四个通商口岸,开始了商业尝试;”理查德道,“而到了1853年,日本帝国才有了第一个口岸。也就是说,同在东亚,日本的发展滞后于中国。”光绪点点头,“继续。”“可是,到了1868年,也就是建立口岸仅仅十五年后,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一改衰颓面貌。三十年来,国力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至今脱亚入欧,将贵国远远甩在身后!甲午一战,贵国一败涂地,受尽屈辱……”“住口!”光绪一声断喝,扬起手将茶杯摔个粉碎,浑身颤抖,对理查德怒目而视。理查德连忙深鞠一躬,“对不起皇上,假如您不高兴,我可以收回我的话。”光绪涨红了脸,厉声道,“理先生,如果你是中国人,你知道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吗?”“罪犯欺君,推出午门斩首。”理查德一本正经道。光绪被理查德滑稽的神态气乐了,但很快怒气又盈在脸上,“既然知道,何故如此无礼?”“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理查德道,“这是我从贵国学到的经验。”光绪哼了一声,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胸脯仍在起伏。“非常抱歉,皇上,我为自己的鲁莽深感遗憾,”理查德道,“我收回我的话。”“我们今天就谈到这吧,”光绪道,依然背对着理查德。理查德站起来,对着光绪再施一躬,道,“感谢您的宽容!祝您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再见,皇上。”理查德被太监领出养心殿,刚一出门,发现自己的衬衫领子已被汗水湿透。五三天后,理查德再次迈进紫禁城,直隶总督翁同龢,也是光绪的老师,正在养心殿外等候他。两人进了东暖阁,光绪正在看一本书,见理查德进来,微微点头,抬手示意他坐下。理查德忽然发现,光绪比几天前更加消瘦,甚至有些憔悴,不免为自己三天前的冲动和固执深感内疚。

“理先生这几天忙什么?没出去转转?”光绪轻声问。“爬了爬香山,”理查德道,“京西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很喜欢。”“跟您的家乡相比,这里的一切您还适应吧?”光绪道。“我的家乡更湿润多雨,”理查德道,“不过,我在中国的时间比在英国长,我早就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光绪一笑,随后拿起手边的书,向理查德展示书名,是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这本书您看过吗?”光绪问道。“康有为送过我一本。”“您同意书中的观点吗?”光绪问。“完全同意,”理查德道,“没有明治维新,就没有日本的今天。日本能做到的,贵国同样能办到,不能再等了。”“如果实行君主立宪,如何保证皇室的权利?”光绪问。“任何人的权利皆由法律保护,皇室和平民百姓并无区别。”“我大清不比日本,”光绪道,“日本弹丸小国,一呼而百应;我大清若行君主立宪,皇权不再,地方会不会纷纷独立?那样的话,岂不天下大乱?”

“皇上多虑了,”理查德笑道,“君主立宪并非皇权不再,而是用法律形式区分皇权与民权之关系,法律对二者的权力同样保护。若论地方,也并非全然脱离,各自为政;而是有统有分,统分兼顾。”

“如何统分兼顾?”光绪目光发亮,直视理查德。

“分者,乃地方自治;统者,乃皇权之一贯;”理查德喝了口茶,继续道,“教育及各项工商实业政策和诸多法律,地方完全可以自行制定;需要统一的是国家大法、外交和军事。宪法为国家大法,各地法律必须在宪法框架内变通;外交则由国家统一运作,民间往来则属于地方自治;军队更应该统一于国家元首之下,军队国家化,只负责对外,国内治安则依靠各地之警察系统。这样,地方与中央各司其职,地方便不会擅自独立。”

“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不这么简单,”光绪道,“中国人恋权,宁当鸡头,不为牛后,自古而然。我担心一旦授之以权,国家会四分五裂,硝烟峰起。”“这也是多虑,”理查德道,“宁当鸡头,不过就是要求当家作主。实行有限自治,完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光绪沉吟片刻,忽然站起身,开始在屋中踱步。走了两个来回,他突然站定,叹道,“变法虽好,需用新人。明治天皇有伊藤博文一班改革大臣佐助,可我身边只有昏聩守旧之辈。”“皇上为什么不用康有为?”理查德问。“一帮老臣从中作梗,”光绪叹道,“太后更愿意听那些老臣的话。”“这是个问题,”理查德道,“但绝不是不改革的理由。如果皇上觉得君主立宪难以实行,英国可以考虑给予皇上支持。”“如何支持?与贵国结盟?”光绪问。“我想这是克服阻力最好的办法,”理查德道,“既不改变政体,又能推进改革。”光绪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不可能。即使我答应,太后和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大臣们只能提出意见,您才是做主的人。”光绪一声苦笑,自言自语道,“但愿如此。”言罢,继续踱步。理查德眨眨眼睛,似懂非懂,回味着光绪的话。光绪突然停下脚步,目光锐利,斩钉截铁道,“我心已定,不变法,毋宁死!”理查德心头一热,“太好了,皇上,大清国有希望了!”“我想请您做我的顾问,不知意下如何?”光绪问。“谢谢皇上的赏识,我会全力以赴!”使命感在理查德心中激荡,他忽然感到眼角发潮。“您就住在京城不要走了,”光绪道,“住处您自选,费用我来负责。”“谢谢您的周全!”理查德微鞠一躬,“皇上,在我离开之前,有件事情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哦?请讲。”“如果没有教案的发生,就不会有《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无知凶犯为列强的进入提供了口实,”理查德道,“不知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光绪沉默不语。“我的意思是,如果贵国的臣民能够恪守条约,宽容对待基督教,很多不幸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您的改革计划就可以更顺利地实现。”光绪微微颔首。“近百年来,传教士进入中国,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些事情,我们不求什么赞美和奖赏,因为这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我们信仰的救主对我们的鞭策,”理查德道,“我们不求回报。有更多的人成为主的儿女,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甘愿被人误解,受人欺凌。”

光绪又在屋中踱起步来,“您希望我能为您做什么?”

“我代表在华传教士,正式向您提出请求,”理查德道,“请您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所有针对基督徒的指控是否真实。”理查德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一本书,一边的直隶总督翁同龢接过来,呈给光绪,书名是《海国图志》。

“在这本书里,基督徒被妖魔化了,”理查德继续道,“说基督徒把中国人的眼睛挖出来,配以铅粉,炼制白银,传教士因此致富;还说制作迷幻药,让女人发狂;更有甚者,说基督徒制造照相机,目的是偷走被拍摄者的灵魂。这些全部是对基督徒的造谣中伤。如果我们真的有罪,我们不想逃避正义的惩罚;如果调查证明我们的确是无辜的,我们希望公平对待,希望消除对基督教的偏见,让基督教得到其他宗教同样的自由。”

光绪笑了笑,“魏源的这本书我看过,里面的内容我不完全相信。我不太了解基督教,但从您身上,我看到一个基督教徒的品格。”“谢谢您的鼓励,”理查德忽然心口一热,低声自语,“感谢主!”“如何保护宗教自由,我一直没想好,”光绪道,“不过,您提醒了我。我想把对基督教的保护,作为整个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彻底解决教案问题,永远不再给列强宗教上的口实。”“皇上英明,”理查德道,“我代表所有在华传教士,对您表示感谢!也预祝您的改革计划成功实施!随时恭候您的吩咐,再见,皇上!”说罢,理查德转身而去。光绪目送理查德消失在东暖阁外,低声吩咐,“传,让康有为明天来见。”“喳。”太监应道。

喜欢《美好的仗》吗?喜欢李红雨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