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27章 雍也 (5)

第27章 雍也 (5)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澫益禅师的意思是,其文章有出世的精神,是君子儒;其文章仅仅是为了个人立身,便是小人儒。入世而又出世,是君子儒,脱离众生,只管自了,则是小人儒。如果不实修,空谈出世,不仅不是君子儒,也不是小人儒,而是狂学,即所谓狂禅。

论语禅:

做大乘菩萨,不做小乘罗汉。

无相功德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中国禅宗到六祖慧能闻《金刚经》而开悟,他得衣钵后向大众开示:“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经》,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意思是要想得到最高智慧的禅定,也就是开悟,只要持《金刚经》一部经就行了。可见《金刚经》是开如来智慧的一部经,它说了什么道理呢?简单说就是“无相”,《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怎么做到“无相”呢?那就是禅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修行的宗旨,它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说我们起心动念都不要停住在有相的功德上面,即不要“着相”,什么叫做“着相”呢?就是说做了好事喜欢炫耀,做了好事希望尽快得到回报。那么与之相反的自然就是无相了,什么叫“无相”呢?就是做了好事不但不炫耀,还不想让人知道,也不想别人回报。用《金刚经》的话来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意思是我救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都使他们到了解脱的彼岸,但我心中并非觉得做了很多好事,我救了很多众生。这是佛的智慧,这就是无相。只有做无相的功德,才能到达佛的境界。

孟之反为什么受到孔子赞扬呢?因为他做了功德,不但不炫耀,而且还加以掩饰,这就近似《金刚经》所说的“无相”了。在一次战斗中,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奔而殿”,就是叫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殿”便是最后的意思,现在还有“殿后”这个词语。“将入门”,是说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进到自己的城门时,“策其马曰”,他才赶紧用鞭子,抽在马屁股上,超到队伍的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意思是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

孟子反,又名之侧,他所参加的这次战斗,失败责任并非是他。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一次鲁国抵抗齐国侵犯的战争,冉求帅右师,樊迟辅助,作战有力。不愿出战的孟孺子帅左师,迟迟不肯发兵,发兵后又一战即溃。当时孟之反在左师,职务不详。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

上述鲁抵抗齐国的战争,发生在鲁哀公十一年春,孔子也是这一年返鲁的。这条语录当是在他回到鲁国后不久说的,孔子表扬孟之反恐怕也包含着对孟孺子的批评。因为这一战争刚过去,功过问题可能正争得不可开交。失败最大的责任当然是孟孺子,但他没有君子风度,不但不承认责任,可能还在推卸责任。而孟之反恰恰相反,本来掩护撤退有功,可他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反而说是自己的马跑得不快。像孟之反修养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

论语禅: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道”不远人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门户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道”呢?”

“道”指什么?“道”在形而上,是不可言说的,但它却是天天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仅仅是不修行的人就看不见它。

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人出门都知道从门户出去,但是为什么看不见“道”呢?这里是用人出门经过大门作比喻,说明“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脚下,但是人却走偏了,走到另一条小路上去,甚至走上邪道了。孔子说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道”,它是现实政治的治国之道,还是做人之道?实际上,在孔子那里,“道”是世界的本体,虽然他处处说的是入世之“道”,但其目标是出世之“道”。遗憾的是,很多人看不见他所指出的“道”,光明大“道”人们不走,羊肠小道偏偏挤满了人,所以孔子不得不发出感叹。

《朱熹集注》引洪氏说:“人知出必由户,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远人,人自远尔。”这话有似于禅宗的“道”,“道”每天都跟着我们,仅仅因我们凡人杂念太多,而不能悟“道”。所谓“道不远人”,就是观察你自己当下一念就行了,若能当念即空,那就是顿悟的境界。颜子“三月不违仁”,那就是空啊。《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是如来;心被物转,即是凡夫。”如来与凡夫就在一念之间,若我们的心跟着外面的境界跑,如财色名食睡等,我们就是凡夫;若我们四大皆空,就是如来。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禅师叫大慧宗杲,辩才无碍,其禅法被称为“看话禅”,与宏智正觉之“默照禅”相辉映。晚年,住径山,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孝宗归依之,并赐号“大慧禅师”。

宗杲座下有个出家弟子叫道潜禅师,道潜禅师跟着大慧宗杲禅师学了一二十年的禅,天天参禅,但参禅参了二十年没有结果,没有开悟,看到师父身边的师兄弟一个个的开悟,受到表扬,心里不免着急。

有一天宗杲禅师交待他送一封信到湖南长沙,那时宗杲禅师住在福建,从福建到长沙很远,道潜禅师听了以后很发愁,他想,我修行一二十年,岁数也大了,一点名堂都没有,现在要我去送信,路又这么远,心里就不太愿意送,但是师父命令了也不得不去。

他有一个同参叫宗远,宗远禅师出来对他说:“师兄,你去送吧,没事的,我跟你做伴去。”他得到师弟安慰,就有了点信心,就上路了。

两人走路,走到一个路口时,道潜禅师就跟宗远禅师说:“我很苦恼,修行这么多年也没有开悟,现在要我去送信,一路上奔波,怎么修行呢?”

宗远禅师说:“你也不要发愁,在路上未必就不能修行,在路上你什么事也别担心,什么事情我都帮你办,就是有五件事得你自己去做。”

道潜禅师问他:“是哪五件事呢?”

宗远禅师说:“吃饭、睡觉、拉屎、拉尿、拖一个死尸在路上走。”

这话一说完,道潜师就开悟了,非常欢喜地上路了。

宗远禅师说:“再见,我要回去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道潜禅师送信到长沙,回来以后看见他师父,大慧宗杲禅师已站在门口接他,看到他远远走过来,师父非常高兴,他还没有走到跟前,师父就说:“这回不一样啦,这回不一样啦。”开悟的人师父都能看出来,他和以前比完全变了个人。

这个禅宗的公案,告诉我们“道”不远人的禅理。为什么不能开悟,就是因为有一个“我”存在。道潜禅师为什么听完宗远禅师的话就开悟了?因为他找不到“我”了。试想,外面的事情都能代办,唯独“吃饭、睡觉、拉屎、拉尿、拖一个死尸在路上走”不能代办,那么二十年来,不能开悟,不就是因为有这个“我”存在吗?开悟在自性,并不是肉体的“我”。可二十年来,没有看见自性,那不是就是因为被这个“我”蒙蔽吗?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说:“道不可须臾离,信然信然,何故世人习而不察,日用不知。”诚然。

论语禅: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文与质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很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很虚伪。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然后才是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但又不能有所偏废。

“质”是质朴,即是人类先天的本性,人类先天的本性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但是人的质朴并非愚昧,不是倒退。人在现代社会要生存,需要有智慧和知识,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文”是人类不断进化而积累起来的人文文化,它已经经过人类的加工和修饰,是人类文明的积累,没有它就没有文明社会。但是一味强调它,繁于文采,言词华丽,看起来很斯文,实际是酸溜溜的,人就会变得很虚伪而不诚实。

《朱熹集注》:“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所以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既要保持先天质朴的本性,纯洁无邪,又要加强后天人文的培养,做一个文明的人,这样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君子。

朱熹所说,诚然。虽然文和质都很重要,但是“质”更重,如果质胜过了文,就好像甘甜的东西仍旧可以与其他调味融合,白色的布仍旧可以染上其他颜色。如果是文超过了质,那么就会忘本变质了。即使有更多的文,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与其繁于文采,言词华丽,还不如保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质朴。“赤子之心”就是婴儿的心,刚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沾染社会的一切恶习,所以是纯正而天真无邪的。这个人的后天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让他沾染了后天的恶习,还不如什么都不教育他更好。

过分的“文”就会虚伪,人就会变质。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遇见老和尚旧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他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要怎样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客人把这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这小和尚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越学越会。客人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行礼问好。师父看见,奇怪极了,问起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小和尚说出经过,这个师父气坏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给你这一搞就搞坏了,我二十几年来的心血白费了。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参!老和尚的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对,也不对,对的地方是让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孩子不沾染社会恶习。不对的地方,是这孩子还需要后天的培养,需要把做人的道理、修行的方法教给他。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几乎不能遇到,连孔子都说他不是生而知之,何况其他人呢?所以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质’如树茎、‘文’如花叶,还有一个树根。由有树根,故使茎枝、花叶皆是一团生机。‘彬彬’者,生机焕彩也。”树根我们可以理解为“质”与“文”的本体,因为本体是佛,本体是仁,所以质和文才相得益彰。如果离开了本体,“质”与“文”都不存在。如果有了本体,应该先有树干,才有花叶,所以“质”比“文”更重要。可没有了花叶,树干和树根都会枯死,所以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

论语禅:

回归本性,才能文质彬彬。

善恶报应看三世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应该‘直’,不‘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暂时地避免了灾祸。”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