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 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

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

小说: 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乌角道人

开国

项羽已死,谁与争锋?

似乎没有了。

现在,刘季做庄的时代来临了。

在刚刚结束的灭楚之战中,韩信居功至伟,韩信强大的军事指挥才能给刘季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刘季认为,韩信不容忽视。

在大军西还,经过定陶(山东省定陶县)的时候,刘季再次露了一手,他故伎重演,突然闯入韩信帅帐,夺了韩信的兵权。

想来,夺取韩信兵权时,刘季一定态度和蔼:韩将军,带兵是很琐碎辛苦的事情,现在强敌已灭,正当安享富贵,何必操劳?

兵权既夺,那么刘季原先封给韩信的齐王,最近承诺的封地自然都成过期支票。

韩信是战术大师,在战场上,魏豹、陈余、龙且等等江湖上的成名人物都被他玩弄于指掌之间,视同婴儿。

刘季是权术大师,在他面前,解决韩信同样如对付婴儿般简单。

在战场上,有韩信这样的对手是相当可怕的事。

在官场上,有刘季这样的上级看来同样可怕。

当初(公元前206年),刘季从咸阳富丽堂皇、舒适安逸的秦宫里毅然搬到简陋、寒酸的霸上行营,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梦想:要当皇帝。

在实现梦想之路上,他忍辱负重、背信弃义、九死一生;在实现梦想之路上,无数将士变成枯骨,无数村落、城镇变成鬼域。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

公元前202年正月,在张良、陈平的策划导演下,各路诸侯国王共同上疏刘季,拥护刘季称帝。

所谓一个人说是单口相声,两个人说是对口相声。

大家一起上台表演呢?是群口相声。

面对众捧哏,刘季很谦虚地把戏做足:俺听说自古以来称帝的都是贤人,俺名不副实,可不敢坐这个位子。(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大家很配合地表示出执著:您从社会最底层干起,惩暴除恶,平定天下,而且封赏诸侯国,如果你不当皇帝,那么我们的封号岂非来路不正?(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

刘季继续谦让,大家继续执著。

如此反复三次(汉王三让)。

大家被逼急了,于是放出狠话:您如果不当皇帝,我们跟你耗上了,耗死拉倒(臣等以死守之)。

终于,刘季眼看戏演得差不多了,光荣刹车,宣布为了国家的利益(便国家),只有牺牲小我,受累挑起皇帝这副担子。

越是迫切期望,越要玩命推辞;越要家天下,越要示公心;越是志在必得,越要显得不屑一顾。

刘老师很有原创精神,他为抢班夺权的后代太祖们创造了经典的称帝的参考模板。

顺便说一下,在这方面,把继承和创新结合得最好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先生。

明明他老人家自己策划的兵变,自己准备的龙袍,被人披上后却像被扒成了裸体,扭扭捏捏,如丧考妣,甚至搞得鼻涕眼泪一块流(《宋史?太祖本记》:呜咽流涕)。

演技真是没得说。

好了,现在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

公元前202年2月3日,汉王刘季在汜水北岸举行开国大典,登基称帝,定都洛阳(河南洛阳市),稍后迁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开创的大一统帝国自此开张。

开创之初,谁也没想到这个帝国的国运会如此绵长(立国420年),对后世、对世界的影响会如此深远。

他的国号是“汉”。自此,“汉”由一个地域性的符号,变成了一个民族的符号(汉族),一个文化的符号(汉文化),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一国两制

既然尊为皇帝,刘季刘老三这诨名再也不好乱叫。

自此,刘季更名刘邦。特此声明!

随着刘邦称帝,刘家班核心成员无论死活,普升一级。

老婆吕雉由王后升为皇后,儿子刘盈由王太子升为皇太子,追授传说当年和不明生物产生外遇的刘老娘为昭灵夫人。

咦,怎么把刘老爹忘了?

据说,汉高祖刘邦当初身为小流氓在家里鬼混时,经常被老刘头辱骂,老刘固然看着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刘邦不爽,刘邦也对老刘很不感冒。

现在机会来了,刘季故意把老爹晾上一晾,权当报复。

一年后,刘季授予老爹刘执嘉太上皇荣誉称号。

接下来首先是封赏诸王。

大家扶刘邦上台,刘邦要拉大家上位。

只有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其实在消灭项羽军事集团后,刘邦已经分封过诸侯王,现在只是以新政府的名义加以明确。

韩信,被封楚王,首府下邳(江苏省睢宁县北);

彭越,被封梁王,首府定陶(山东省定陶县);

韩信(对不起,和战神韩信同名,纯属巧合。此君是韩国贵族出身,作战骁勇,曾带领韩国武装协同刘季攻入关中),被封韩王,首府颖川(河南省禹州市);

英布,被封淮南王,首府六县(安徽省六安市);

张敖(他是我们的老朋友张耳之子,张耳已死,无福享受革命果实,革命后代张敖得袭王位,小白脸张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他是刘邦的女婿,他娶了刘邦和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被封赵王,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

吴芮,被封长沙王,首府长沙(湖南省长沙市),他是长沙市的建造者。

吴芮是谁?这人似乎名头不大,功劳不高,凭啥封王?

其实不然。论贡献、论名气,吴芮在汉初不过二流角色,论智商、论能力,吴芮堪称绝世高手。

回顾一下吴芮同志之前的事迹。

秦末天下大乱,吴芮以秦帝国基层干部(番阳令)的身份在番阳(江西省鄱阳县)宣布造反,为了壮大实力、扩大影响,他甚至把女儿嫁给了做过政府囚犯的悍匪英布。

项羽壮大时,吴芮旗帜鲜明地跟着项羽,在咸阳,被项羽封为衡山王。

楚汉争霸开始,吴芮眼见项羽前途有限、难成大事,倒戈投入刘邦怀抱。

项羽自刎后,吴芮在私密好友张良的授意下,率先具名上表,要求刘邦称帝。这是知情识趣的吴芮向刘邦送上的超级大礼包。

总在选择,从不失误,吴芮永远代表正确的发展方向。

透露一下,吴芮是硕果仅存、结局美好的异姓王。

回顾完吴芮的生平,不由令人掩卷长叹:吴芮,真汉初第一神人也。

罗列封国诸王,很啰嗦繁琐,是吗?

是的,但很必要。广为封王,标志着新兴的汉朝和秦朝关键的制度区别:郡、国并存制度。

想当初,欲望强烈、精力无穷的始皇帝嬴政是坚决不搞封国的,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四十个郡,为此不惜和儒家学派翻脸。

和秦帝国不同,刘邦推行“封国”和“郡”并存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一国两制,两轨并行。

具体来说,郡直接归中央管辖;“封国”则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除了向中央政府缴纳一定的岁贡外,中央政府对封国的经济、人事、政治一概不管,是为“国中之国”。

“封国制”的死灰复燃岂非是对中央集权的弱化,为政权稳定埋下的隐患?

是的,但没有办法。

打个比方吧,大家合伙筹钱做小买卖,刘邦出资最多,是为大股东,其余人等资本较少,是为小股东。

大家吃糠咽菜、起早贪黑、辛辛苦苦、群策群力,生意越做越大,终于挤垮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项氏集团,企业搞成了行业龙头,搞进了世界五百强。

大家弹冠相庆,总算是搞出了名堂。

于是董事长刘邦召开董事局会议庆功,宣布:大家都回家吧,你们的股份全部没收,这公司是俺一个人的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估计刘董在会上就得被皮鞋砸死,唾沫淹死,企业必将陷入内讧,前途渺茫。

同理,建国之初,以上分封的各国王基本都有自己的武装据点,为了干掉项羽,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枪出枪。

现在胜利了,不认账是不行的,不分封是要引发大麻烦的。

其实,刘邦知道各封国国王都不是善茬,他们才是这个帝国最大的安全隐患。

好在隐患不会马上爆发,刘邦认为他有足够的时间逐个消除。

功人和功狗

封完了诸侯王,刘邦身边的诸多开国功臣都瞪着眼睛,等待封赏。

就是这项工作让刘邦大伤脑筋。

要知道,刘邦的革命战友大都是粗货,以文盲居多。

他们在造反前出身低微,屠夫(樊哙)、吹鼓手(周勃)、小商贩(灌婴)、监狱牢头(任敖)、道上大哥(王陵)等等各种市井角色一应俱全。

在造反时,他们见困难就上,在战场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砍人夺旗,毫不含糊。

现在造反成功了,他们见荣誉也上,丝毫不知谦让,谁都觉得自己是开国重臣,功在千秋。

于是,在朝会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

某个家伙显然喝多了,开始自我吹嘘功劳,引发一堆家伙群起而争,于是场面热烈起来,逐渐失控,有人大呼小叫、胡言乱语;有人脱了衣服比伤疤;最后,情节发展到高潮,这群争得面红耳赤的野蛮人觉得自己贫乏的语言已经不足以表达心情,大家在朝堂上亮出了刀子,一边相互咒骂一边猛砍柱子。(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万一把承重大梁砍断了,房倒屋塌,大家同归于尽、一块玩完,这倒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面对这样的场面,身为皇帝的刘邦觉得不胜烦恼,不胜恐怖。

还有王法吗?还有规矩吗?

封爵、排座次的事情,看来不能再拖。

其实,对于诸位的奉献,刘邦心中自有尺度。

高祖五年5月(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筵,请诸侯、大臣聚餐。

大家酒未喝高,氛围还算和谐。

刘邦态度亲切地向各位提问,请各位发表意见,不要隐瞒,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啥是我成功而他却失败?

大家面面相觑,这不是逼着咱们夸你吗?

那么来吧!

大臣中有高起和王陵反应最快,首先发言:你舍得封赏,赏罚分明,愿意和大家共享富贵;而项羽则陷害功臣,猜忌贤能。

说得很好,已经快接近主题了,但是还差一点点。

刘邦自我总结,他说了一段很出名的语录: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我手下有张良、萧何、韩信三位人杰,我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所以取得胜利,项羽手下仅有一个老汉范增可算人才,项羽却对之心生猜忌不肯重用,所以失败。

大意如此。

其实刘邦这话细细分析有三层意思。

一、张良、萧何、韩信三位杰出人物,个个身怀绝技、各有所长,在楚汉争霸环节发挥了巨大的,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刘邦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而不是妒嫉人才、埋没人才、打压人才,领导水平高;

三、关于谁的贡献最大,这三位才当之无愧,请大家不必再争。

书上说,听完刘邦的点评,大家都点头称服(群臣说服)。

刘邦此番举动,算是封爵前的吹风。

口头上说服未必真正心服,在实授爵位时,争论再起。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12月22日,第一批封爵正式开始。

刘邦宣布,根据贡献,经组织考察,对第一批贡献最大的二十余名功臣先行封赏。

封萧何为酂侯,封地酂县(河南省南阳);张良为留侯,封地留县(江苏省沛县东南);陈平为户牖侯,封地户牖乡(河南省兰考县),这里是陈平的老家;曹参为平阳侯,封地平阳县(山西临汾地区)。

其余人等,不一一罗列。

加官晋爵按说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再次引发争论。

汉初的民主氛围倒是相当浓厚。

争论的核心是对萧何的封赏。发起聒噪的是一群武夫。

大家说,我们提着刀子在战场上玩命,经历的血战多的上百,少的也有十余次,萧何不过一个坐办公室的,不流血流汗,光靠后勤文案,凭啥封邑比我们多。

看似对萧何个人所获待遇的不满,其实这是开国后武将集团和文官集团的碰撞。

刘邦对这群不懂规矩、乱发牢骚的家伙们很是不满,必须教育一下。

喜欢《刘邦是怎样炼成的》吗?喜欢乌角道人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