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 第53章 生与死的创造力(下)(2)

第53章 生与死的创造力(下)(2)

小说: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作者:丁大中

我国推行安乐死的思想阻力,主要是传统儒学重生观念的负面作用,既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思想,又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犬儒主义。这种传统观念几乎对所有的自杀行为一概持否定态度。其实儒学和现代观念都不完全否定自杀。从人生和社会价值观来看,无论是殉国、殉教、殉情、殉义以及生活迷惘等自杀行为,往往存在着两面多极性。其中包括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殉忠自杀愚忠型;盗趾殉货利而死的殉利型;着名艺人阮玲玉为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积极的、有创造力的自杀,鲁迅曾极力赞扬阮玲玉对黑暗势力的大无畏的自杀勇气,要比浑浑噩噩、好死不如赖活的人有价值得多。有的自杀令人扼腕叹息,例如老舍、三毛的自绝之路,自有历史评说。

至于安乐死,则反映了个人生命尊严和落叶归根的自然规律,反映了对生与死的积极创造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利无害。如果人们能够从传统儒学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古代朴素的终极关怀升华为现代天人合一观的终极关怀,就会把当前禁止助人安乐死的法律视为陈旧落后的精神羁绊,毅然转向要求立法保护正当死亡的权利,保护安乐死。那时,当人们尊重垂死者的意愿,围绕在他的床前或椅前,同祝贺生日一样地举行宁静、肃穆而又富有哲学意味的告别仪式(并可通过多媒体视听网络保持适当传播范围),这将比当前的“痛苦死”,死后再告别遗容,开歌功颂德的追悼会(有话当面说岂不更显真情实意?)更能体现人类对生与死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创造力。

24.2生与死的几个误区

24.2.1重男轻女

性分化是生命进化历程中的重大创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无论是母系社会、父系社会,都必须保持男女性别平衡,才能保持生命力的创造性发展。

我国重男轻女观念由来已久,形成儒教宗法制度传统,其深远影响至今仍是我国妇女解放和人口平衡的阻力。七十年代末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在新情况下,为了男孩传宗接代而排斥女孩的旧观念,在生育问题上反映出严峻的失衡势头。

男女性别的出生率在自然状态下是基本平衡的,人为地生男必须要杀女,出生以后杀女孩犯法,早期堕胎流产却为法律所容,并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在美国助人流产的医生有时要冒死亡的危险)。科学技术为胎儿早期性别鉴别帮了大忙。由于中国没有西欧视胚胎为人命的习俗,流产没有多大社会阻力,客观上助长了某些人的计划生男杀女。

1995年4月,北京市七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的规定》严禁擅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违反者将受到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

24.2.2保全遗体人体器官移植人体器官是主要的医疗资源,人体器官移植技术近年来飞快发展,

可移植的器官几乎包括心、肝、胰、肾、肺、眼球等人的所有重要器官。肾和肝(部分)可以在成活人体中取出,进行对患病者的移植。我国首例由妻子把1/3肝移植给患肝癌的丈夫,使患者活了12天,是世界上肝移植成活最长的一例。移植也可用死后遗体器官作为供体,例如应用发生车祸不久的死者遗体获取器官,或死后遗体器官冷藏。但是这些供体器官的取得,一般都必须有死者生前的志愿和家属同意。而这就必然涉及社会伦理观念和一系列法律问题。

一份曝光的美国总统人类放射性试验顾问委员会公布的文件揭示,美国曾于五十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秘密收集的人体组织1500个标本,未经死者直系亲属同意,即从尸体上取下(主要骨骼)其中500个做了分析,用以测定核爆炸后释放的锶90被人体吸收的数量,确定原子试验可能引起的健康损害。揭露以后曾引起众怒。用人体器官进行武器杀伤性试验固然为道义所不容,但是正当的救死扶伤亟需的人体器官往往也不易获取。要求转移器官的病人据估计有40万人以上,但必须长期等候,以至错过治疗时机。同时,由于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欠缺,于是使黑市交易猖獗,而且主要是活人的器官交易(参见24.6节附录)。

为了拯救患者实行器官移植,有的国家(例如新加坡)采取了捐献遗体器官自愿登记的办法,凡是未提出不同意捐献者,视同自愿捐献。许多国家建立遗体器官库,将组织(如血液,角膜,皮肤等)器官冷冻贮藏,可供不时之需。1994年英国在一家医院建立首间皮肤库,贮存从捐赠者死后遗体的背部、腿部取下皮肤,救治烧烫伤患者和癌症病人,并供研究之用(人体皮肤必须在人死后24小时内取下,在冷库可保存3年)。美国,荷兰均已显示皮肤库的急救作用。美国已有皮肤库6个以上。而眼库则达到98个。日本在1997年实施《器官移植法》,规定脑死亡标准,如果死者生前愿意捐献器官,直系亲属也不反对,有关医院可取出有用的器官,选出登记申请接受移植的患者,以挽救其生命。

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虽然有重大成就,但是为了取得可供移植的器官极少,往往只限于亲属自愿。加上脑死亡没有立法,死后及时的器官移植也就得不到法律保护。1999年春发生的“眼球丢失案”就是医生为了医治失明患者而在比较新鲜尸体上取走眼角膜,以供移植而发生的家属诉讼案件。专家呼吁器官移植法尽快出台,而最大的障碍在于对旧传统观念的变革。

从重生到重身

遗体器官是医学和拯救病人的宝贵资源,不应把它们白白浪费。我国发动人们对紧急救人捐献血液的报道虽然时有所闻,但对死后捐献器官的人却不多见。我们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巨大阻力,在遗体火葬基础上再前进一大步,开发遗体资源。而阻力的核心问题就是儒学的重身观念。

我国传统的重生观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不信灵魂而特别重视肉体——重身。认为人的身体受之父母。连毛发、肌肤都不能轻易处置,即使死后也不得损毁。过去的封建社会中有人犯了杀头之罪,身首异处固然是莫大悲哀,但是好歹要留个全尸,就算是皇恩浩荡了。

相比之下,基督教、佛教文化都认为,抛却现世肉体才可使灵魂进入天堂。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生前追求长生不老以维护既得利益,死后还是千方百计地期望遗体永垂不朽。古埃及的法老们制成木乃伊的方法使肉体遗存至今,而我国则以完全不损害遗体(包括脏)的技术,保存了少数幸运的肉体。但是就其意义来说,除了尸体保存技术的创造对死者历史的特殊研究(例如通过拿破仑的几根头发研究其死亡原因)和作为文物,有利于古文化研究之外,很难说体现了死者本人原来的任何愿望,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至于现代某些历史伟人遗体的命运,固然有40多年前根据科学巨人爱因斯坦遗言,把遗体(主要是脑)供解剖研究之外,多数伟大的政治风云人物往往是把遗体永久保存。除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崇敬愿望之外,这很难说就是伟人们的生前意愿。虽然我们不能把人体的遗体简单地视为自维生系统的自然瓦解过程,或者只是医学资源。但是以精神的永垂不朽超越肉体器官的保存应该是更富创造力的社会进化观念。

由重生衍生出来的重身思想和旧传统习俗,不仅阻碍了我国千百年来的人体解剖学和分析、实验医学的发展,而且对推行死后火化也造成很大困难,死后奢侈的排场和厚葬之风也同重身不无关系。时至今日,我国医学界尚在年年呼吁治疗、实验,教学需要的遗体器官奇缺,而自愿死后捐献遗体的人在芸芸众生之中乃属罕见。偶有志顾者即成新闻,被认为是对死后之路的惊世骇俗的选择。看来,对儒学重身观念实在有必要来个惊世骇俗的大改革,才能在人的生死观上有新的创造。

24.2.3厚葬之风

传统儒学虽然重生避死,但是却对人死之后制订了格外隆重的丧礼仪式,和无数繁文缛节的守孝规则,以“克己复礼”来加强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思想流传至今,使社会上出现不少生不如死的怪异现象。尤其是商品经济进入殡丧领域之后,更造成平民百姓撒手归天也须金钱铺路的困境。

近年来一阵阵掀起的厚葬怪风,突出地表现在大量焚烧花圈、冥钞,占用大量土地兴修豪华坟墓;有的当权者利用葬礼收括民财,以及殡葬业中的敲诈勒索等等。

殡葬改革势在必行,因为上述许多怪现象同封建迷信和旧宗法观念沆瀣一气形成一股势头不小的歪风,阻挡改革开放的健康进程,冲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首先致富的人们(尤其是某些暴发户)文化素质没有相应提高,错误地把旧传统的厚葬当做光宗耀祖和炫耀自己尊严和财富的机会,他们以前所未的有手中权力或经济力量,以奢华浪费为时尚竭尽其力地自我表现;也有一些人视殡葬行业为一本万利的投资新领域,从中推波助澜;同时也由于旧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的张扬。例如调查发现,对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和家属,凡是自费治疗的,多数主张安乐死,但为法律所不容;凡是享受公费医疗的(尤其是工伤造成的植物人),由于病人工资、奖金照发,还有单位派人陪护,家属都不愿终止医疗。而且殡葬活动中动用大批花圈、花篮的,绝大多数是公费报销;清明扫墓大军中的各种汽车,不少是公车私用等等。但是总的社会文化背景还是旧文化传统观念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一次大暴发,要想从根本上刹住这股歪风,建立社会主义新风气,必须在法治严加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用新的创造性的生死观取代旧的落后的传统观念,来个全社会的移风易俗。

24.3创新中的安灵之路

人生只有一次,必须生得有价值,有意义,有创造;人死也只有一次,也必须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有创造。我国习俗对于红白喜事,是把丧事当喜事办,所谓“喜”实在是重生避死,忌讳死,对死的悲哀进行自我安慰而已。说是喜,但是家属并不乐,也不允许乐。按照礼的要求,不仅家人要痛哭示哀,而且还要有陪哭形成“喜”办的气氛。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居然出现卖哭者,只要花几十元钱,丧家可以花钱雇人代哭或陪哭。如果想把丧事真的变成喜事,只有彻底改变儒学的生死观,即使不必像道家的周庄那样,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以显示其“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超然心态,但是多少也要对死的恐惧和悲哀淡化一点,理智一点,自然一点,甚至潇洒一点。

安灵之路随着社会发展正在走向多元化。魂归之处越走越宽广。应该从儒学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有所发展,有的创新。下面引录部分富创造力的“众死相”,以扩展思路。尽管其中仍有一些消极因素。

海葬、太空葬与安灵公司

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开设安灵公司。例如南京市的骨灰播撒公司承担把骨灰撒入长江指定地段的业务。沈阳市的安灵业务公司目前以海播为主,把骨灰撒入渤海海域,届时在《安灵曲》的音乐之中,鲜花伴着骨灰撒向大海。只只小纸船和空中放飞的数百只信鸽陪伴逝者远行。告别仪式隆重、肃穆、圣洁。

北京的安灵公司地处中山公园,承担逝者骨灰撒放业务,有海、空两种形式。除渤海、天山、大兴安岭之外,还将开辟长江、黄河、丝绸之路等处骨灰撒放地,任你选择。逝者的骨灰从河北、湖北、山东、陕西相继送来北京,每次仪式的序曲都在中山堂内奏起。有识之士预测,安灵之路可望取代存放骨灰的传统方式,中山堂可望取代八宝山。

把骨灰播撒于自然,已由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榜样。这种殡葬业的第二次革命迟早将会被人们接受。但是上述的多少含有宣传广告色彩及浪漫情调的服务内容,无疑需要相当经济实力。在实施中也有更简朴的仪式,对于一般不想事事学名人、处处赶时尚的普通群众来说,既不必想象把自己的骨灰撒上月亮、火星,也不必飘入指定的名山、大川和海洋,而是适于更加自然、朴实归真的随遇而安的安灵之路。

树葬、草坪葬

由于环保观念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兴起树葬、草坪葬。亡者家属在统一规划的地点植树一株,把亲人骨灰(无骨灰盒,或木质骨灰盒)放入植树穴之下,树旁立一小碑。或者草坪中埋入骨灰,旁立小石碑,使亲人在绿色天堂永存,而小石碑则留为人间的纪念。

太空葬——魂归宇宙

美国电影《星球大战》的创作者吉恩·罗登贝里1991年去世,他的部分骨灰随一架航天飞机遨游太空,以继续其浪漫的幻想。另一名太空葬乘客是内层空间施行者蒂莫西·利里,他认为宇宙的浩瀚代表了他的自由信念。死后按其遗嘱,将由承办太空葬的休斯敦塞莱帝斯公司把他的7克骨灰封入一个唇膏大小的密封铝盒之中送入太空。该公司的广告说:“宇宙陵墓”将至少容纳15个人的骨灰盒,捆在“缔造者”火箭最末一节上面,在发射卫星时最后分离。铝盒中的骨灰将环绕轨道运行1.5~10年,然后坠入大气层燃毁。每一位太空葬者收费4800美元,包括拍摄一盘发射过程录像带的费用。

所谓的“宇宙陵墓”和太空葬,其现代化味道同商业味道同样十足,但是显然在可见的未来只能供少数人的骨灰去“品尝”。尽管太空葬、星球葬人数会增多,但是即使每人7克骨灰,铝盒还是汇集到目前已存在的数量庞大的火箭残骸等太空垃圾之中,等待清扫,或自觉主动地坠入大气层焚毁。

塔葬、亭葬、廊葬情景相融

修行高超的僧人圆寂后,火化能形成舍利子,被信徒供奉在廊亭或宝塔之中。一般人死后火化的骨灰虽然不能形成舍利子,是否也可以安置在塔、亭、廊中,过一把瘾。

有人认为海葬,空葬无法保存先人骨灰,与传统习俗冲突过大,过于超前,而旧的墓葬又与活人争地,于是提倡塔葬,亭葬、廓葬、壁葬,各种骨灰存放设施与天然景观相映成趣,使安灵之地即是后人游息之景。苏州风凰山正在兴建“塔式陵园”、“富贵山庄”,能容纳8‐10万个穴位,比过去的墓葬每穴节省0.4平方米土地。

工艺骨灰缸——既是工艺品又是安息处

日本一些老人对一生最后安排又发展了一步,喜欢选购或定制自己的骨灰缸,未死时就在家中当做花瓶艺术品,每日对之欣赏,把玩不已。死后则叫亲人将骨灰入缸,再放入自己预选的墓地,了此一生。于是东京出现了“工艺骨灰缸”专售店,其中的骨灰缸都是有名的瓷器产地精制品。造型优美,瓷质细白,花纹秀丽,上面还有制作者姓名,每只售价10万日元(底部小孔用胶质封闭,装骨灰后再打开通气。)

喜欢《广义创造力纵横谈》吗?喜欢丁大中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