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 第49章 生与死的创造力(上)(2)

第49章 生与死的创造力(上)(2)

小说: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作者:丁大中

两次性选择为人类个体的优化结合创造了发挥自然性潜力的极大机遇。在2N个体选择中,全球人口如果按照男女性别划分大体上各为1/2估算,理论上可能发生的结合在数亿以上,只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时间、种族、阶级、宗教以及其他多种主客观社会因素的制约,自由结合的机遇是有限的(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曾经对全国6个省市1400余户农民家庭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婚姻情况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内地大多数农民的通婚圈方圆不超过25公里,其中近80%的通婚不出县,57%的农民通婚不出乡,30%通婚不出村。这种狭窄的通婚圈不禁极大地限制了选择范围,成为放大了的近亲结婚,阻碍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不断减弱各种社会交往,形成恶性循环。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村和城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别日益缩小。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自主选择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条件。

在第二次选择中,即N个体的选择受精中,男性每次射精约有几百万到上亿个精子,显然只有活力最强、趋化反应最敏感,鞭毛游动速度最快的精子才能捷足先登,而且当这个精子以酶溶解卵的外膜,使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进入卵后,自组织反应即使卵的外膜封闭,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两个层次的性选择或许会引起人们的遐思,也许人们可以认为“我是亿万竞争者中唯一胜利者,不应丢失这亿万分之一的强者的机会,而应把握难能可贵的机遇,从而增强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勇气。相反人们也可以认为,“我”的存在只是亿万分之一的偶然性,而亿万个N个体的死亡使人产生生与死只是瞬息之间、朦胧之间,人生只是不可自主的偶然机遇,从而丧失严肃、积极热情地投入现实生活的勇气和信念。无论哪一种认识,一旦成为绝对化的必然性或偶然性,都会使人堕入宿命论的迷途。我们应该以创造力的两面多极性观点克服极端必然和极端偶然的片面性,应该以创造论和协同进化论的观点建立积极的生死观,将每个人的生死置于人类群体之中,意识到个人不仅是人类遗传信息的传递者,而且是新世界、新生活的创造者,只有在创新中方能获得永生。

23.3不同层次的生命延续与人生永恒

自维生系统在演化中使生命存在的层次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詹奇,曾国屏等译,“自组织的宇宙观”,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生命的延续可以又从分子水平及细胞、组织、器官、整体到社会和意识的不同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生与死的创造力。

23.3.1低层次的生与死

现代科学不断地向死亡挑战,使个体生命延续在分子水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曾在1995年5月公布了从2500-4000万年前形成的琥珀中的蜜蜂体内分离取出杆菌孢子,培养后顺利地使其复活的研究报告,这可以看成是远古时代的某种DNA的再生。他们还使大约1200种远古微生物得到再生,其中最古老的生活在1.35亿年之前。

在美国新泽西州东南部的一个地下约600米深的洞窟中,钻探得到一些盐晶体样本,在其中的盐水束中取出细菌,在给予营养液和其他生活条件后细菌“苏醒“过来,继续其生命活动。它们是以类似休眠的方式存活了2.5亿年。

在近年来的恐龙热之中,据说有的科学家已从6500万年前的特大霸王龙股骨化石中分离出DNA分子片段,但是只证明它与现代鸟类的DNA类似,而未能如科幻电影中所描写的使它们能够象微生物那样召回历史长河中潜伏下来的生命信息。

如果像病毒这样的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生命有机体还没有形成细胞结构,DNA中的生命信息也许可以代表其生命的整体,而高等植物的DNA,尽管含有全部生命信息,却与原来的复杂个体完全不在同一层次。即使象在泥炭层中保持下来的数千年以前的古代莲子,当给以生命条件以后仍可以令其“苏醒”而发芽生长,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但是这也只能被视为一个器官——种子的复活。因为莲子具有特殊坚韧的,维持水分和氧气最低水平的种皮,这是莲的成长个体所不具备的。

用低温冷冻技术可以将人体许多器官、组织长期保存。解冻之后,移植到病患者体中,成为人的整体中的一部分而使生命得以延续。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人体冷冻保持公司应用不锈钢密封容器,使人体器官“冬眠”。方法是先降温接近冰点,抽出其中血液注入人造血及甘油,以防止血液凝固。周围注入干冰,使之降温到-79℃。套上隔热袋后放入不锈钢容器,四周注入液态氮,降温到‐195℃封存。

1998年科学家从胚胎组织分离出干细胞,它是一种多能细胞,可以发育成200种人体组织中的任何一种,具有缔造一切生命的潜力。于是人们设想10年内将会实现培育出完整的人体心脏的目标,50年后有可能培育出人体所有器官。现在的各种人体器官库将不仅贮藏冷冻组织器官,而且成为加工生产“备件”的工厂。参阅美国:《焦点》,1999年12月。

但是这种美好前景仍然与延长美好人生的长寿要求相距甚远,因为长寿是一个整体层次的自维生复杂巨系统的问题。带有讽刺意味的是,也许正是人们喜爱的“美好人生”的现实生活方式,限制了生命的有效延长。因此需要人们在生死观念和生活追求中进行必要的协调和创新。

23.3.2整(人)体层次的生与死——法律、医学与伦理学的死亡标准

人的生死概念既然有许多层次之分,在现实生活中,例如医学、伦理学和法律上就应该对死亡确立一个实践的标准——什么是死亡?传统的概念是,当一个人停止呼吸和心脏停止跳动时就被认定为死亡,尽管这时其他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还有生命能力。例如人死后,头发和指甲仍能生长一段时间。显然我们不能等到人体全部器官、组织和细胞都死亡以后才认定某个人的死亡来临。

但是以呼吸停止,心脏停跳作为人的整体死亡标准已经落后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早在1902年就有人提出创新设想——以脑死亡作为判定人整体死亡的标准。196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正式公布了脑死亡的标准——包括一系列临床标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制订了脑死亡标准的法律,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陆续认定“脑死亡”的新概念。脑死亡标准的先进性首先在于它的科学性,它更加符合人的整体死亡的实际。因为当人的脑电波已成一条直线,表示脑死亡已经发生之后,尽管心肺循环还可以用人工方法短期维持(例如用心脏起搏器,用体外血循环让心脏继续跳动;用呼吸器继续供养,用输液为血液提供营养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最多只能维持3-4天时间,已完全没有使人再生的希望。

脑死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因为对死亡者来说,其他组织器官已失去存在的价值,而对社会其他人来说,例如千百万亟需器官移植的病人来说,却是获得新生的巨大机会(仅美国,每年就有4000人因无法等到移植器官而死亡,尽管美国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器官贮存库)。

现代科学的器官移植技术已发展到除脑以外的许多器官,包括心、肾、肝和眼球。可惜我国大多数人的心态和社会伦理还受旧传统观念的束缚。脑死亡标准尚未被多数人接受,更没有以法律形式来确定,而器官移植也就缺乏法律依据。但是社会需要最终仍然会突破临界点,其第一批信号包括一起诉上法庭的“眼球丢失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事件,医学界、伦理学和法律界展开了激烈争辩,这似乎是创新的前奏。

23.4长寿途径探索

生存是人的本能,长寿是人们普遍的、基本的愿望。它往往与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也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使长寿的追求伴随着消极的方面。

人类虽然自称为万物之灵,但是人的绝对寿命却远远不如其他许多生物。例如许多树木可以存活数百年以至上千年。美国加州的“大树王”(Sequoiagigantea)已生活3000年以上;鱼类中的狗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淡水鱼,可以活200年,为生命在于运动提供了证据;龟类素食,可以活数百年,又对生命在于静止的论点有利。而人的寿命除了古代传说外,现实的最高纪录不到150年。被欧美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寿命的极限在120岁左右。可见,自然寿命的长短绝不是“万物之灵”的重要标准。人类在自然生命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标准。

为了延长人的生命,人们从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23.4.1对长寿者的社会调查

人类寿命的社会调查一般从生死两个方面着眼,从个人绝对寿命和群体平均寿命两个方面入手,以及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究原因。但是更直观、更令人感兴趣的还是直接对长寿者的访谈。

据二十世纪末的一次调查,我国有百岁以上老人6000人左右。贵州省农民龚来发(音)是长寿冠军,享年148岁,在自家稻田里劳动了133年。只是没有收入吉尼斯纪录。

国外有据可查的现代长寿者最高纪录是死于1986年的日本人泉重千秋,他活了120岁237天。吉尼斯世界纪录1995年认证的现世活着的最长寿者是法国妇女让娜·卡尔芒,时年120岁。

调查报告总结出长寿者的生活经验,包括劳动、饮食、运动、心理、社会交际等。它们与古老的养生之道汇聚在一起,往往相互矛盾,令人莫衷一是。但是多数还是可以互补或折中。例如有的调查强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因为百岁以上老人多数是体力劳动者,终生坚持劳动,于是结论是劳动增寿。

法国波恩大学几名科学家对生活水平相似的222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进行长达20多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将被调查者分为智商较高和智商较低两组。结果发现,智商较高的一组中大多数人身体和精神仍然很好,而智商较低的一组情况则不如前者,于是认为智商高低是决定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有人推测智商高的人喜欢动脑,因此勤动脑,聪明或许会延长寿命(引自《中国科学报》1995,7,4)。

有的调查报告从历史入手,总结了我国秦汉以来3088位着名知识分子的寿命,平均年龄为65岁。结合古典的“聚精会神是养身大法”箴言,认为多读书、常用脑,使头部保持良好的血液流通状态,确能延年益寿。于是结论是读书增寿。

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曾经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如安定或动荡);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如酷暑或严寒)等影响。

有的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例如俄罗斯的尼基福洛娃)认为,保持青春是一种艺术,必须学习怎样成为健康而快乐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体内的潜能。这位90岁的老寿星风度优雅,充满活力。饮食以新鲜蔬菜和水果、豆类、蜂蜜、干果为主,每周有24-36个小时保持饥饿状态;练瑜伽功,跑步、散步,自我按摩,做水疗,清洗身体,有良好的心情,锻炼大脑。每天起码干三小时活等等。她的信念是意志迎接衰老,避免老年疾病,加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的系统功能,发挥潜能。这种长寿体系已同我国气功原理相近,强调了自维生系统的整体功能。

国外有人调查我国长寿健身之道,总结出“运动,食疗和喝茶”三条基本经验。运动主要是气功,强调吐纳之道;食疗的第一要诀,根据《黄帝内经》是“少吃”;喝茶已有1500年历史,绿茶能防止癌症、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目前,我国练气功以求健康长寿者甚众,但气功派别也越来越多,并且往往一方面同佛、道、儒学结合,一方面又同现代信息科学挂钩,还有的是迷信邪说,未免良莠难分。从强身健体的功能来看,正常的气功基本上都是从修身养性入手,发挥人的潜意识资源,开发智能,开发人体抗病健身的内在潜能。从更广义上说,气功成为研究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综合科学,修炼气功除了祛病强身之外,可以使人整体地、瞬间地领悟生命的本质。但是由于气功原理目前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解释,因此必须警惕某些骗术的乘虚而入。

总之,寿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反应,是人体自维生系统多层次协调活动的结果。探索寿命问题不仅着眼于生命的量的延续,还必须包涵生命的质的优化,二者同生命本质不可分割。

23.4.2抗衰老的科学探讨目前,抗衰老的理论有30多种。尽管没有一种已得到充分证实,

但是为人类长寿的梦想提出了可能实现的希望。

抗衰老分子的发现

谋求长生不老药是古代帝王的梦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补药成为市场宠儿,其中不乏科幻小说中的激素之类。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所的博利尤发现一种抗衰老分子——脱氢表雄甾酮(DHEA),它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这一物质在人的一生中,7岁以后在血液中出现,含量逐年增加,大约到25岁达到高峰,成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类固醇。随后开始递减,到70岁时的含量仅为高峰时期的10%。因此,DHEA成为很好的年龄标志。它在实验室中容易合成,制作成本低廉,可以做成片剂,没有直接副作用。已研制出的这种“青春永驻丸”在自愿者身上测试,几乎80%显得年轻了。据称,这种药丸会成为大受欢迎的常用药品。

SOD酶——青春永驻的另一发现

衰老与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的积累有关,为了消除这种衰老因子,人们找到了过氧化物分解酶(SOD)。于是选择SOD酶含量高的生物资源作为食品、营养品或提取其有效成分,成为当代谋取长寿使青春永驻的商业热点。

试管培养人体细胞,筛选到长寿新药

英国有关传媒报道,科学家通过人工培养人体细胞,用不同化合物处理发现,有的化合物使正常的细胞分裂复制增加30%,也就是使细胞寿命延长30%。当时曾预言,将在人类进入21世纪时生产出对人体有类似效果的药物。

大剂量维生素的奇迹

喜欢《广义创造力纵横谈》吗?喜欢丁大中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