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 第16章 创造力的互联性(2)

第16章 创造力的互联性(2)

小说: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作者:丁大中

创造力的互联性错综复杂,表现形式无穷无尽。我们既可以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在一团团乱麻中推论互联的逻辑性进行创造,更需要用无拘无束的联想,发挥创新思维的想象力。

链式互联:A→B→C→D→直接反应其间因果关系。这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主要应用确定性,进行线性推导。

环状互联:有时直链前后衔接形成圆环。据说凯库勒梦见一条蛇追捕自己的尾巴,想象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开启了化学结构式的一扇新门。哈维从动态的链式互联,发现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对人类生理学、医学做出重大贡献。根据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日本一个设计师发明了一种节能节资的新型锅炉,显示出创造力的互联性中潜在的能量。

为了说明分子生物进化程序,艾根提出了催化循环概念,并发展成为超循环理论,为协同进化论提供了依据。

分枝型互联:这是链式互联的延伸,显示了更加复杂的因果关系。例如分子人类学家通过DNA对照比较,提出人类和类人猿进化关系的构想图(如图16):

向心式(集中)和离心式(扩散)互联

围绕某种功能为中心,进行创造力的集中或组合是常见的互联类

型。从简单地将铅笔与橡皮连接在一起的小发明,一直到数百万零件组成的现代大型民航客机或卫星。

模仿大爆炸,从某个中心成果向周围扩散从而创造更多的发明成果。例如:1919年爱因斯坦的“激光束”概念导致1950年发现了气体放电试验中的“粒子数反转现象”,1954年产生了微波激光器,1958-1960年发明光波激光器及后续的红宝石激光器。激光技术出现了大爆炸似的扩散(如图17所示)。

折叠式互联

折叠式互联或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创造之一。例如折叠椅、折叠桌、折伞、折扇、折尺、折叠床、折刀、折剪、折式台灯……广义地理解,书本、箱子、有盖的盒子等也都含有折叠互联原理。如果再向深奥处遐想,时空的折叠可以为拓扑学创造新的研究领域。

金字塔型互联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现,植物、浮游生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的食物链互联,可以使DDT等化学农药通过富集作用而形成环境污染的扩散,并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富集作用可以用金字塔型的互联表述如图18。但是从实质上看,无论是金字塔型或其他型都是网络型互联的变化。创造力的互联方式主要只是链型、放射型和网络型三种。

网络型互联

比较复杂的互联形式常呈网络表达。例如为了说明绿色建筑概念,有人用简单明了的三角环表述(如图19)。其中,信息表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这种三联网络存在于整个地球的大背景中。

让我们再扩大一下视野,看一看所谓沃斯系统树的生物进化网络图引自长谷川正美:《听基因讲祖先的故事》,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如图20所示)。

人脑中的神经元形成神经网络系统,它们的联结可达到数万亿的惊人数目。模拟人脑的电脑技术不断升级,通讯器材迅速创新,人工控制的互联网络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中国人见面时的旧习俗礼貌语“您吃饭了吗?”将变成“您上网了吗”。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互联网产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普及率达35.3%,中国农村的网民人数已超过一亿人,社交网站用户群达1.91亿。截止2009年底,国内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年增长率为12.3%。

互联网使地球村的概念更发展了一步,因为这个“村”正在涵盖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卫生……涉及人们生活的几乎整个领域。网上销售、网上贸易、网上教育……一直到网上恋爱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会促使人们产生无数遐想。

8.5应用互联性时易犯的逻辑错误

在科学研究中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或解释实验结果时,往往会发生逻辑推理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相互联系事物中的因果关系的错误判断。这是因为逻辑思维是人们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但是客观上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中,有近有远,有主有次,有必然有偶然,有实质性的也有非实质性的,而且一个事件发生过程往往受到内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面将举出常见的某些现象:

两件相继发生的时间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的推论在没有对照试验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尤其容易产生荒谬的结论。曾有学者宣称某种疫苗能防止感冒,认为已取得重大医学成果,他的根据仅仅因为有些人在接钟这种疫苗后的第二年未患感冒。另一些学者通过许多相似菌株做接种试验之后,其对照处理结果,全部证明这种疫苗对感冒完全无用。显然,最初宣称取得的成果只是一种巧合而已。

有许多非科学的迷信传说,其流传的根据往往是将某些无必然联系的相继事件看成是因果关系。有些人有病不去求医,而是求神拜佛相信邪说,有时因某些偶然因素使病情有起色,就认为是求神拜佛的结果。如果没有治好病,又被说成是冒犯神佛的结果。

一个现象在发生的过程中,由于广泛的互联性往往有多种原因可供选择。坎农(1945)曾评论医学界的一个问题:医学界曾推断肾上腺素不能从肝脏中吸收醣,因此不能控制血糖量的标准,其理由是当切除肾上腺的髓部后,血液中仍能够保持一定的血糖量标准。后来发现从肝脏中吸收醣的原因很多,不仅是肾上腺素一种,维持血糖量标准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肾上腺素的作用最为有效。

上述情况的另一种表现,是一个现象的发生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原因或者多个原因,人们往往忽视其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因,而将结论加给另一种原因,认为那种并不常见的因素是唯一原因。例如使人得病的致病微生物,它们在宿主之间传播的条件和影响宿主受感染的因素是复杂的、互联性的致病因素的综合效应。人们往往从各自的角度选择其中之一,并认定其是唯一的原因,根据只是这一原因的存在不如其他原因普遍。例如对于鼠疫的大流行,细菌学家认为其原因是病人血液中的细菌,昆虫学家注重的是跳蚤,流行病学家则关注港口的老鼠数量。

在综合环境中找到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容易的。要通过各种试验甚至机遇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创造性发现。例如,英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在其《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引用1948年史密斯等人的经验:他们最初曾用果糖溶液保持家禽精子,使其不受冷冻和融化的影响。后来偶然发现一瓶精子在‐79℃下完全保持活性,而溶液中完全不含糖。分析后才发现其中包含甘油、水和蛋白质。再经试验后证明,蛋白质不起保护作用,最后确定研究目标是“甘油对保护活性细胞不受低温影响的作用。”

由无数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巨系统往往存在动力学平衡的趋向。而创造力的互联性必须充分重视系统的自动平衡状态,或者创造某种新的平衡,又或者维持某种动力学平衡。我们曾经在环境生态方面犯过许多错误,获得惨痛教训。但是还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创造力的互联性中所包含的这种动力平衡的规律性。

有许多互联性现象是以随机性表现出来的,必须用统计学计算其概率,把握其规律,才能有所创新。否则仅用一般确定性逻辑去认识,将会造成荒谬的错误。例如守株待兔,其概率是极低的,仅凭偶然一次的机会就去等待,当然是愚不可及的傻瓜。

喜欢《广义创造力纵横谈》吗?喜欢丁大中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