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伊斯兰教史 > 第7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4)

第7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4)

小说: 伊斯兰教史      作者:王怀德;郭宝华

在与麦加古莱氏人达成妥协后,穆罕默德决定利用有利时机,征服麦地那周围地区,一些贝都因部落表示归顺。据说,教历第6年就先后出征15次之多,规模大小不等,参加的人数从十几人到二三百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向麦地那北面109多公里的海巴尔的进军,这个肥沃绿洲的居民大部分是犹太人,许多是不久前被穆斯林从麦地那驱赶到这里来的。这次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穆斯林军为摧毁海巴尔周围的堡垒花费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但在该地的居民表示臣服以后,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过每年得向征服者纳税。这种做法成了以后许多世纪一直沿用的先例,它可能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麦地那周围的地方渐次被征服,伊斯兰教正以麦地那为基地向外发展。

公元629年3月,穆罕默德根据前一年达成的侯德比叶协议,带领1000多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小朝。有一些麦加人加入他的队伍,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后来成为阿拉伯杰出军事统帅的阿拉尔·伊本·阿绥和哈立德·本·韦立德。据说,长期与穆斯林为敌的艾布·苏福扬,这时也迫于形势,开始与麦地那方面进行秘密谈判。穆罕默德还娶苏福扬的女儿媪姆·哈比拜为妻。这恐怕也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公元629年即教历第8年,穆罕默德派其义子栽德等人率领3000人马往攻叙利亚边界城市穆尔塔。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穆罕默德曾派人给巴士拉总督送信,被遣者行至穆尔塔时被截获处死。栽德为复仇率军抵达这里时,遇到的是由拜占庭贵族塞奥道鲁斯指挥的一支新集合起来的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军队。穆斯林军远离麦地那,一时难以得到后援,虽英勇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遭到失败,栽德及另外两名将领加法尔和阿卜杜拉战死。哈立德机智地摆脱敌人的追击,把余部带回麦地那。但这次败北对麦地那社会影响不大,也不可能动摇穆罕默德的威信。

征服麦加是穆罕默德始终不渝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希吉来后不久,他就把麦加的克尔白作为全体穆斯林朝拜的中心。穆罕默德深知,麦加的古莱氏人不皈依,其他许多地区的阿拉伯人就不会皈依,他在等待时机夺取这座城市。正当这时,一个已皈依伊斯兰教的贝都因部落的成员与古莱氏人之间发生争吵,有穆斯林被杀,这件事就成了最后征服麦加的导火线。穆罕默德说和约遭到了古莱氏人的破坏,于是就在公元630年1月,即伊斯兰教历9月,召集和率领1万人的队伍向麦加进发。他尚未抵达麦加,已有一些人投奔而来,其中包括他的叔父阿巴斯和原来反对派的首领艾布·苏福扬。城里大部分人都不再愿意同穆斯林作战,只有少数人准备抵抗。穆罕默德命令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由北面入城,另一路由哈立德·本·韦立德率领由南面进城。只有在南门,哈立德遇到了抵抗,因为这里是由主战派把守的。但哈里德很快就击溃敌人,攻入市区。穆罕默德来到克尔白,他骑马围天房绕行七圈,每次都以手杖轻触黑石。他的这一做法,以后一直为穆斯林所效仿。当时,克尔白寺周围有360尊偶像,穆罕默德下令全部捣毁。攻克麦加,“胜利降临”,“众人成群结队地崇奉真主的宗教。”(101:1—2)他宣布赦免绝大多数居民,只处死几个犯有特别严重罪行的人。穆罕默德没有留在麦加,14天后他返回麦地那。这证明他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机敏,避免在刚刚表示归顺的麦加贵族中引起嫉妒和不服。

麦加的降服,穆罕默德与麦加氏族贵族的和解,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里,伊斯兰教的信仰与阿拉伯的古老传统实行了巧妙的结合,克尔白成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黑石成了全体穆斯林朝拜的对象;麦加得以保持其宗教圣地的地位,麦加贵族可继续以他们所占据的优越地理位置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收入。所不同的是都要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使者和领袖地位,结束分裂局面,组成一个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统一的社会。

穆斯林占领麦加以后,其东部的哈瓦津部落不服,他们动员人力,并联合塔伊夫的赛格夫部落,组成约2万人的队伍,企图先发制人,偷袭穆斯林。穆罕默德闻讯后,亲率1.2万人大败敌人于侯奈尼山谷,俘虏6000人,缴获大量牲畜和财物。敌人溃逃,一部分人退守塔伊夫,穆斯林军乘胜追击,将其围困三个星期。但因敌人备足了粮草,踞城进行顽强抵抗,穆罕默德决定放弃攻城。到后来迫于形势,塔伊夫也派代表团表示归顺。

631年,穆罕默德率兵3万向叙利亚方面推进,这大概是为了扩大地盘,获得战利品,同时也为穆尔塔之战中牺牲的人复仇。穆斯林为这次出征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据说奥斯曼为此捐献了1万枚金币,300峰全副装备的骆驼和50匹战马;艾布·伯克尔捐献了价值4090银币的全部家产;欧麦尔也捐出家产的一半。穆斯林军攻占了位于叙利亚边界的塔布克,后因遇到困难,没有继续前进。这是穆罕默德在世时的最后一次远征。穆罕默德的威望日益增长,穆斯林的势力壮大,各贝都因部落先后派代表团表示归顺。所以历史上将伊斯兰教历9年称为代表团之年。在阿拉伯半岛,诗人被认为是各部落之光,他们通过生花之笔在政治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时阿拉伯诗人们也承认了穆罕默德的权力,最著名的两个北方诗人莱比德和沙阿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同时,没有经过战斗,艾伊莱(现在的亚喀巴)的基督教领袖和南方奈芝兰的基督教会主教,以及麦格纳、艾兹鲁哈,哲巴尔三个绿洲的犹太部落也都签订了合约。他们可以保持其宗教信仰,但每年须缴纳一定的人丁税。

当然,这时贝都因人的臣服主要是政治性的,它与皈依伊斯兰教并不完全相符,而且远方来的代表团有一些只代表本部落中的少数人,伊斯兰教并没有影响到整个部落。穆罕默德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古兰经》明确地说:“游牧人们曾说:‘我们已信道了。’你说:‘你们没有信道。虽然你们可以说:‘我们已归顺了’,但正信还没有入你们的心。”(49:14)

尽管麦加已被征服,许多贝都因部落表示归顺,但在朝觐月到克尔白来的还有不少是异教的阿拉伯人。鉴于这种情况,公元631年即教历9年,穆罕默德没有亲自前往麦加,而是派艾布·伯克尔带领309多穆斯林去朝觐。艾布·伯克尔启程后,穆罕默德又派阿里赶去,以便在这大朝之日向各方来的人晓谕他进一步的决定。在伊斯兰教历12月9日,即正典日那一天,阿里受命当众宣布:在四个月以后,将不准异教徒朝觐麦加,如果伊斯兰教不被接受,那么穆斯林与各阿拉伯部落之间缔结的政治联盟将被废除。(9:1—12)这一宣布没有引起大的纠纷,它足以证明穆斯林势力的壮大。到第二年,就公开宣布:“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秽,故从今年起不准他们临近禁寺。”(9:28)但以后的发展表明,有些阿拉伯部落的服从并非出于自愿。

公元632年春,即伊斯兰教历第10年12月(朝觐月),穆罕默德偕带他所有的妻子,率领浩浩荡荡的穆斯林队伍,前往麦加朝觐。这是征服麦加后他在朝觐月进行的第一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朝觐,史称“告别朝觐”。这次朝觐只有穆斯林参加,所以对穆罕默德的尊崇是完全彻底的。他在这次朝觐中废除了许多纯粹拜物教的仪式,也保留了一些阿拉伯传统。他的一举一动无不精确地传留后世,成为全体穆斯林正确履行宗教礼仪的典范。在教历12月9日正典日,他登上阿拉法特山发表了长篇演说,阐述了伊斯兰教的宗旨和教义。穆罕默德以最后胜利者的身份,以安拉的名义宣布:“今天,不信宗教的人,对于消灭你们的宗教已经绝望了,故你们不要畏惧他们,你们当畏惧我。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教做你们的宗教”(5:3)。

穆罕默德从麦加朝觐返回麦地那后不久,就得了重病,有人说是胸膜炎,还有人说是疟疾,也有人说是普通的热病。同年6月8日逝世,葬于麦地那。

穆罕默德一生的生活是俭朴的,他的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穆斯林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而发生大的变化,即使在他极为显赫的年代里也仍然如此。他死时留下的财产不多,依照他的遗嘱都被当作了国家财产。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婚姻方面,他大概结过12次婚,有一个时候他有9个妻子,有的是爱情的结合,但有的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穆罕默德在世时,伊斯兰教实际上还没有深入整个阿拉伯半岛,但它已在希贾兹牢固地确立下来。他不仅是穆斯林所尊奉的一位先知,而且是阿拉伯统一的君主,他的活动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恩格斯说:“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至于神的统一性不过是统一东方专制君主的反映,无非那个神支配着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联合着各种相互对立的自然力,而这个君主表面上或实际上联合着利益冲突、彼此敌对的人”①。

①《恩格斯致马克思》(1846年10月18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65-6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穆罕默德逝世了,但他创立的伊斯兰教和他奠定了基础的事业以后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发展。穆罕默德自幼勤奋好学,有着广泛的阅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终于成功地创立了一种新的一神教;他无畏地献身于他的伟大事业,不仅以宗教为旗帜将分散的、长期陷于部落斗争的阿拉伯人联合成一个统一体,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德国学者赫伯特·戈特沙尔克所说:“即使从批判的非信徒的角度来观察,鉴于穆罕默德的奋斗目标和成就,他也必然被看做是历史上最大的推动力之一”。②

②〔德〕赫伯特·戈特沙尔克:《影响遍全球的伊斯兰教》,第70页,德文第2版,1980年。

喜欢《伊斯兰教史》吗?喜欢王怀德;郭宝华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