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都市真爱 > 为爱逆袭:一边奋斗一边爱 > 第34章

第34章

小说: 为爱逆袭:一边奋斗一边爱      作者:石楠

她一觉醒来,天就大亮了,虽然与约定出发的时间还早,她还是起来了。她从小养就了一个习惯,定好的时间,从不迟到,从上学到大学毕业,她没迟到过一次,在国航上班她也一贯如此,开会或赴约也是这样。这个习惯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就是一个守时间的典范,只有早到从不迟到,她说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他人。母亲也这样要求她。她清楚地记得,不管春夏秋冬,母亲都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天没亮,母亲就把她从沉睡中唤醒,她想多睡一会,赖着不起来,母亲就把她抱起来,替她穿衣,她的眼睛闭着,手脚不想动,不配合。母亲就说,宝贝,对不起,妈妈得先送你去幼儿园,再去学校上课,妈妈不能迟到,知道吗?妈妈能考上大学不容易,宝贝你得支持我。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时她不理解妈妈,埋怨妈妈不该那么早把她送到幼儿园里,上小学的第一天是母亲送她去的,也是最早到的一个,母亲把她送到教室门口,门还没开,母亲对她说,你记住了这是你们班的教室,以后妈妈就不送你了,你得自己来。第二天母亲一起床就把她叫醒,你是小学生,大孩子了,第一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迟到早退都不是好学生。母亲的守时习惯深深地影响了她,宁可她去等他人也不能让别人等她。她起床后就去洗漱,喝一盒奶吃下两片午餐面包,看看离九点还有两个小时,就坐到书案边读书。她投入得很快,就忘了时间,当她突然记起今天的约会,离出发时间九点只剩一刻钟了。

她慌忙放下书,走进洗手间,对着镜子薄施脂粉。一般情况下她是不化妆的,今天比较特别,把脸收拾得光鲜一点是对他人的尊重,她抹了淡淡的底霜和腮红,用眉笔在眉上轻轻拖了一下。她的眉毛本来就生得清秀,不蔓不枝,像一弯新月,不需侍弄就很有魅力。只因坐得太久,加之几个月来没有规律的饮食,使她的气色和口唇有失青春的鲜亮,她拿起从上海带来的玫瑰色唇膏,轻轻地涂了一点,又用面巾纸抿了抿,使之不露痕迹。再看镜中的脸,变得青春焕发光彩夺目了呢。一看表,还有三分钟,匆匆背上双肩包,走了出去。恰好,亚拉夫妇正从单元门口走出来。

达卡奇先生的家在中城区,一栋前后都有宽阔大草坪的别墅。也许是象征产权的界限吧,四周圈了低矮的涂了奶白色涂料的木条栏杆,一条宽阔的水泥道通向别墅。斯蒂文轻车熟路,把车停在别墅门前的车坪上,就去按门铃。也许是事先有了约定,门铃响了三下,达卡奇先生就拉开门走出来说,你们来啦。他的目光越过斯蒂文,落到沫若的脸上,径直向和亚拉相挽的她伸出手说,你是康沫若小姐吧?我是达卡奇,欢迎你。

我是康沫若。她对他微微一笑,把手伸过去与他相握,谢谢达卡奇先生百忙中会见我。这是我的朋友亚拉。

我们是老朋友哪,对不对?他去握亚拉的手,斯蒂文夫人,谢谢你们把康小姐推荐给我们。大家请进屋吧,斯蒂文,你带路吧。

好的。斯蒂文走在前面,达卡奇陪着两位女士走在后面。夫人在家吗?亚拉问。

在家恭候你们哪。

谢谢。她俩同声说。打扰你们休息了。沫若趁机表示她对他的感谢,多亏先生的扶持,小作才得以在您的大刊上发表,非常感激,早就该来道谢了。谢谢您。

你的文章写得好呀。他笑了起来,是我要谢谢你哪,你怎么反过来了?

沫若的脸一下红了。我那是试笔之作,稚嫩得很,能入您的法眼,真让我受宠若惊。您这样说,我有些无地自容呢。

达卡奇先生慧眼识才,亚拉接上说,你也不用谦虚了。达卡奇先生,我这位朋友是出自中国名校北京大学外国文学学院,可她的中国文学修养非常好,你可得多多扶持她哟。

那是当然的。达卡奇爽快地应着,她的文笔很好,流畅优美。康,他转向沫若,你那几篇小说,我准备陆续刊出。

沫若的脸兴奋得容光焕发,她激动地说,太谢谢您了。我在这曼哈顿除了亚拉和斯蒂文就没有朋友,谢谢您的提携。

不用客气,我们做出版传媒的就希望得到有才华的人才,有了好文章,我们才有好的业绩,作者和编者是相辅相成的。你的英文表达没有任何问题,你有没有兴趣把中国当下最火的小说翻译一部给我,我想试试做点中美文化的交流,试探一下美国读者的口味。如果能成功,对你对我对原作者都有好处。

我也这样跟康说过,亚拉立即说,她有些死心眼,一心要考哥大。

这不矛盾呀?达卡奇先生说,布朗教授是我的恩师,我跟他沟通一下,让他收你,做你的博导,下期《清风》给你开辟个作品专辑,把你那几篇作品同时刊出,凭这几篇文章就可以报考布朗先生的博士。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为我工作。

他们说着就进了他家宽大的客厅,夫人艾丽斯端着刚刚煮好的热气腾腾的咖啡壶迎出来,请坐,她招呼他们,给他们倒咖啡。

斯蒂文给她介绍沫若,达卡奇给沫若介绍他的夫人艾丽斯。大家边喝咖啡边继续着刚才的话题。沫若说,当代中国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力派作家。她如数家珍似的列举了一串作家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并举出几部作品谈了她的读后感。她说浮云的《旧梦》突破了中国文学旧有的桎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宇,曾经轰动一时,一度洛阳纸贵,对人性的挖掘较过去文学作品更深一层。近期又流行起先锋派作品,他们都出自年轻作家之手,受到更年轻人群的追捧。

你对《旧梦》那么看好,写个故事梗概给我看看。

好的。沫若回答他说,我还不太了解美国,更不了解美国读者的欣赏兴趣,您先给我把把脉,就可避免劳而无功呢。

那可不一定。达卡奇哈哈地笑了起来,我们共同努力吧。他举起咖啡杯,祝愿我们心想事成!

亚拉和斯蒂文同时响应,祝愿我们合作成功!

艾丽斯,斯蒂文率先站起来说,我们就不多打扰了,康小姐还没去过海边看自由女神像,今天我们陪她去那里看看。

谢谢您的款待。沫若和亚拉跟着站起来,沫若说,谢谢达卡奇先生的提携,谢谢夫人。我会再来看你们的。

欢迎再来。达卡奇和艾丽斯同时起身送他们。

自由女神像位于赫森河口的自由岛上。巨大的铜像竖立在水天之间,远远就映入他们的眼帘,她右手举着火炬插入云天,左臂抱着一本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斯蒂文在停车场把车停下,就和她们一起往海边走,边走边介绍,他指着那高大的女神像说,像高152英尺,基座仅比像身低2英尺。女神左手抱着的那块象征《独立宣言》的板书上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你站到这个角度看,他请沫若站到他站的地方,看到了吗?上面有1776年7月4日的字样。他又指着女神的脚,脚上还有挣断的铁链呢。

亚拉接上说,女神像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由艺术家奥古斯特·巴托第设计,像内铁架由设计埃菲尔铁塔的工程师设计,据说雕像的模特儿是艺术家的妻子尚奈密丽,雕像的面貌是艺术家母亲的脸型,巴托第从1874年开始设计,历时十载,到1884年5月才完成全部工程,1885年法国用拖轮运抵美国,1886年10月安装竣工,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主持揭幕。

他们边聊边跟着游人渡海来到女神像下,沫若仰首观赏,赞美道,真高大呀,神态勇敢坚毅,气宇轩昂啊!

她是我们美利坚民族的象征呢!斯蒂文情不自禁地说。

亚拉挽着沫若征询她,我们乘电梯上去看看?

好。她应着。

像内一共22层,亚拉说电梯只能上到第10层。他们就排队往里进,从电梯里出来,他们继续循着螺旋阶梯往上走,一直走到女神的皇冠处,那里开有许多小窗。很多人挤在小窗前俯瞰海天,纽约屹立在水天之间,一片壮阔美丽的景色。沫若非常高兴,兴奋得像个小姑娘,一会儿从这边窗口换到那边窗口,从不同角度观赏纽约风光,她找到了哥大的方位和她居所的位置。亚拉夫妇来过多次,但他们乐意陪着兴趣盎然的沫若,向她介绍着纽约的景物,帮她辨别方位,让她尽情地了望观赏。待她心满意足了,亚拉才跟她说,下面还有很多可看的呢。她说,基座内有美国移民博物馆,馆里设有电影院,放映早期移民生活影片。

好。她兴趣高昂地说,我们参观博物馆去。

亚拉牵着她的手,跟着游人排队进电梯。下到底层,她对刻在基座上的美国犹太女诗人埃玛·拉札鲁斯歌颂女神的十四行诗发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一起无声地读起来:将你疲倦的,可怜的……

读完诗,他们一起参观博物馆,看过早期移民展后,又去观看反映早期移民生活的电影。走出放映室,亚拉看了下表,哟,都过十二点了。美国人的午饭多在12点到2点之间,亚拉关切地问沫若,饿了吧?

沫若早餐吃得很少,也太简单了,她毫不隐晦地说,刚才我的注意力在电影上,现在还真感觉饿了,我们到哪里吃饭?

美国人的午餐向来简单,上班族大多离家远,中午是不回家的,一般都从家里带些吃的去,大多是三明治、热狗或煎薄饼什么的。如果上餐馆吃,也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比较重视晚餐。下班了,大多数人回家吃,也有人去餐馆吃,晚餐除了浓汤还有主菜,主菜一般是牛排、猪排、烤肉、烤鸡、煎鱼什么的。和着主菜一起吃的有蔬菜、黄油、面条、米饭之类。斯蒂文一听沫若说饿了就说,我原打算带你们去吃巴西烤肉。你们都饿了,按照我们美国人的习惯,午餐可以简单,我们就对付一下吧,就近解决如何?停车场那边有很多小餐馆。

好的。沫若第一个响应。

他们跟着人群回到陆地,斯蒂文走在头里,他率先走进一家只收15美元餐费的半自助小餐馆,沫若跟着亚拉和他,每人拿只大食堂吃饭用的不锈钢有几个格子的餐盘,跟着接住服务生夹给的一个三明治、一根小火腿肠、一杯番茄汁。也可以不要三明治,可自选汉堡或热狗。饮料也可以在众多喝的东西中挑选,餐桌上有面包,可以自己拿,这就叫半自助。沫若在国内常吃自助餐,菜肴丰盛,数十种美味佳肴任选,还是第一次吃这种比较廉价的半自助餐。饥不择食,大家都大快朵颐,感觉好吃极了。美国人有个好习惯,好像他们都是孔夫子的学生,食不语呢,吃饭时静悄悄的,只有咀嚼的声音。

沫若未到美国之前,就从志理和同学们那里了解了一些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处世态度,知道美国人与朋友相约共同进餐,哪怕最好的朋友,也是亲兄弟明算账,自己出自己那份餐费,即AA制。她吃完午餐,就将她应摊的那份放在桌子上。亚拉却将钱推回到她面前,小声地说,别客气,今天是我们请你,按你们中国人的规矩。

美国人是不是太小气啊?斯蒂文笑着放低声音,康。听说你们中国人非常大方,请客倾其所有,宴请宾客时佳肴满桌,丰盛得不得了。是吗?

沫若点点头,轻声地说,哪天你们去中国旅游,到我的家乡香洲去,我的父母会以贵宾的规格接待你,让你们感受下中国人款待客人的真诚和热情。

好。斯蒂文高兴得眉飞色舞,我们一定去。

他们吃饱喝足了,出了小餐馆,亚拉说,下午我们去看电影好吗?不等沫若表态她径直说下去,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正在热映,你还没看吧?

好啊,沫若做学生时就是外国电影的追捧者,每周最少要看一部。她和志理恋爱的时候常去中国电影资料馆看那些没有翻译的原版片,这对她学习英语很有帮助,提高了她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国航工作那会,只要有空就邀上雨霖同去电影资料馆,她看了很多进口原版经典电影。可到了美国,她一次也没走进电影院,去超市的公交车上她是看到了《真实的谎言》巨幅广告,可她哪有时间和闲情去看电影,反正今天也看不成书,又有亚拉夫妇陪同,她应得很爽,是动作片吧?

是的。斯蒂文说,好莱坞近年动作片不景气,可这部大片刚一上市就创出票房新高,媒体说这部电影不仅带动了整个动作片市场,而且让施瓦辛格将世界动作片巨星宝座牢牢稳固了呢。我们一直没抽出时间去看。

啊?你们也没看过呀?沫若抱住亚拉的肩膀,太好了。我就不会因为你们陪我,占去你们珍贵的时间而心怀歉疚了,对不对?

我们就是看过也会陪你呀。亚拉侧首在她的腮上亲了一下,我喜欢你这个真诚爽快的小姑娘。为朋友花点时间是快乐的!

可你们美国人的时间就是金钱啊!

我们美国人的生活节奏是比较快,不像法国人在咖啡馆里可以消磨半天,我们走路都是跑着,对不对?这就是生活观念的差别。我们美国人的追求无止境,挣了一个亿还想挣十个忆,百个亿。对财富是这样,对创造充满了永远的新奇,对生活更是无止境的,希望好上加好,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前进的步履上紧了发条。

喜欢《为爱逆袭:一边奋斗一边爱》吗?喜欢石楠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