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 第6章 苏轼的巴蜀情怀(6)

第6章 苏轼的巴蜀情怀(6)

小说: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作者:花志红 彭敏 李芳

岁末农事毕,家家户户开始互赠礼物,而礼物不论大小轻重,“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只要能表达馈赠者的心意,达到“为欢”的目的即可。富人可以大鲤鱼、肥蒸兔整尾成双地送,这只是“富人事华靡”,而贫者“微挚出春磨”,用舂磨出的米面做一些普通的米面之食馈赠邻里,表示新年的祝贺。蜀中故乡除夕的这种馈赠礼物之风,让苏轼深感节日的浓厚气氛。而此时,苏轼却是身处异乡,思归不得,想要重温乡风,又没有人能够与他唱和,表达出一种遗憾与伤感。《别岁》中“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诗集》卷四)描绘蜀中民间除夕人们酒食相邀,辞旧迎新的情景。《守岁》中:“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诗集》卷四)描绘蜀地民间除夕夜,吃罢年夜饭,全家老少围炉而坐,边吃边聊直至通宵达旦的守岁习俗。

《和子由踏青》诗也是回忆新年时在四川家乡民间踏青的风俗。所谓“踏青”,苏辙在《踏青》诗序中记载:“眉之东门十数里,有山曰蟆颐,山上有亭榭松竹,山下临大江。每正月人日,士女相与游嬉饮酒于其上,谓之踏青也。”“人日”即正月初七。苏轼在这首诗歌中回忆了家乡踏青的景象:“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诗集》卷四)同时还描绘了蜀中人民在正月里为企盼来年吉祥,即使知道道士行骗而口出谎言,但仍“强为买符禳新春”的淳朴民风。“人日”蜀中人民除了踏青,还有蚕市的习俗,即聚集在村市中取乐,场面十分热闹。苏轼在《和子由蚕市》中描述:“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诗集》卷四)展现了故乡巴蜀人民喜好游乐的性情以及蚕市的热闹场景,充满了对故乡甜美的回忆以及不得回家的淡淡伤感。

(3)蜀地物产的回忆

苏轼除了对青少年时期的巴蜀生活、故乡的风俗有所回忆记录外,还在其诗歌中记录了巴蜀所特有的一些物产。《春菜》在诗中列举了很多蜀中蔬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这里有蔓菁、韭芽、香芥、青蒿等等,而北方“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在巴蜀与北方蔬菜的对比之下,苏轼直言“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诗集》卷十六)故乡有如此富有的菜蔬,为此也该趁着还未年老时及时弃官归家,表达出苏轼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中,苏轼描绘了见到来自故乡的竹笋时的喜悦心情:“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面对来自故乡的物产,诗人不禁让朋友也一起分享故乡的美味“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诗集》卷十六)

苏轼写故乡物产最有名的诗歌是《元修菜》(《诗集》卷二十二):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长使齐安民,指此说两翁。

在此诗的序言中,苏轼记载:“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从此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元修菜”在巴蜀叫“巢菜”,名之“元修菜”乃是苏轼与乡人“巢元修”开的玩笑。“巢菜”又叫“苕菜”,从严格意义上讲,苕菜并不是蔬菜,而是一种绿肥植物,一般用作猪饲料或农家肥,但立春前后,苕菜的细嫩芽苞是很好的菜蔬。在川西就流传着“苕菜服米汤,娃娃靠妈诓”的民谣。苏轼离开故乡十五年之后,独独对故乡的巢菜念念不忘,可见在故乡食巢菜的经历在苏轼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苏轼在见到乡人巢元修时不仅回忆起了巢菜,还诗兴大发,作诗嘱托元修将巢菜种子带到东坡种植,可见苏轼极其喜欢故乡的巢菜。《元修菜》诗歌中前八句描绘田间巢菜似豆荚非豆荚,似槐芽又非槐芽的绿茸茸样子以及在田野间的欣欣向荣。中间八句写巢菜的烹饪方法与鲜美。再六句写春天巢菜化作农肥。最后十四句写诗人离家多年,乡音改变,但仍不忘故乡的巢菜,并决定要在东坡下种植巢菜,以纾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歌通过对故乡巢菜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语浅情深。

苏轼回忆故乡物产中最多的是海棠。嘉州很早就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朝诗人吴融赞到:“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唐代诗人薛能也有诗《海棠》:“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又据《酉阳杂俎》称:“嘉州海棠色香并胜,犹如香海棠国。”苏轼生在离嘉州不远的眉山,对嘉州的海棠定有所耳闻。元丰三年苏轼贬居黄州时意外地在定惠院东面发现了一株海棠花,面对在异乡无人赏识的海棠,苏轼深有感慨,写下了诗歌《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树,有海棠一枝,士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这首诗歌先写海棠处在杂花满树的山间,嫣然美姿令满山桃李失色。然后尽情描写海棠的花容、枝叶、雨中月下的神态,将海棠花的幽独、高雅、娇艳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最后引出感慨,自己在贬谪之中与故乡的海棠花在异乡相遇,岂不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情怀。至此后,苏轼对西蜀海棠尤其珍视,反复在其诗作中写到海棠,如《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海棠真一梦,梅子已尝新。”(《诗集》卷二十)《寒食雨二首》之一:“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诗集》卷二十一)而苏轼写海棠最有有名的是绝句《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集》卷二十二)表达出了诗人对海棠的一片深情。

3.他乡景触巴蜀情

巴蜀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峨眉葱翠,蜀江澄澈。在如此的青山秀水中长大的苏轼受着巴山蜀水的润泽陶冶,使其一生都对巴蜀心怀眷恋;同时苏轼又对自己有着青山秀水、美丽富饶的故乡充满了自豪感。苏轼一生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且每到一处必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对这些优美的风景都有所赞美,如对美丽的西湖苏轼咏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是,苏轼对故乡的深情、对故乡的怀念又使他每到一处美景时,都自然地触发他思念家乡的情绪,并且,他常常将异乡与家乡作比,认为异乡风物似家乡风物,甚至异乡风物不如家乡风物。

《东湖》一诗作于嘉祐六年(1061年)十二月,当时苏轼出任陕西凤翔府签判。在凤翔府的东湖之滨,苏轼见到东湖的美景,触发起对故乡的思念,便创作了《东湖》一诗: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流走涵涵。

……(《诗集》卷三)

诗歌首两句写东湖的美景触发诗人想起故乡的景色:家在蜀江之边,江水清澈如蓝。“江水绿如蓝”袭用了白居易《忆江南》的名句“春来江水绿如蓝”,但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是描绘江南的江水澄澈,而苏轼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蜀中的江水堪比江南的江水,这似乎有溢美之词,但“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美”,这种违反常理的描绘正可见出苏轼对故乡的浓郁爱恋。接下来六句描绘异乡凤翔的景色,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苏轼的眼里,凤翔是个十分不堪的地方,这里尘土风扬,山石秃露,江水浑浊,一切风物都让人难以忍受。苏轼对凤翔风物的描绘无疑是一种极度夸张,其用意显然在贬此而褒彼,以突出故乡的美丽。接下来的句子正面描绘东湖的景色,在风物如此不堪的凤翔,没有想到在郡城东面,竟然看到了一个湖潭,湖潭清澈景色让人一见清新,有种恍惚梦回西南的感觉。诗人写东湖之美,其用意仍在表达故乡之美,这种异乡与家乡的对比,将苏轼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出来。

苏轼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是炽烈的,故乡的山水景物,每每在他的仕旅途中触景生情地形之于笔端,而这种回忆又往往是将故乡景物与异乡景物对比,在对比中显出故乡的美好。在南行去京城的途中经过汉水时,苏轼在《汉水》一诗中说:“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诗集》卷二)在苏轼眼里,汉水虽清澈,但也只是“偶似”蜀江,而不会超过蜀江的清澈。嘉祐八年二月在陕西凤翔任时,苏轼与朋友同游终南山,他们泛舟南溪,留宿于溪堂,苏轼有《溪堂留题》诗,其中写道:“平湖种稻如西蜀。”(《诗集》卷四)此时本是二月,但诗人却将眼前景幻化成故乡巴蜀的千顷稻田。熙宁六年在杭州任上,苏轼在昌化双溪馆步行至治平寺时,见到沿途的景物,《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之一种不禁感叹:“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诗集》卷九)“醴泉山”在苏轼的故乡眉山西面八里处,苏轼在《送程表弟归蜀》中有“醴泉寺古垂橘柚”,可见苏轼在故乡时对醴泉山是非常熟悉的。在这首诗歌中,苏轼在野外步行,看到田野桑枝繁茂、麦苗青青的景象时,不禁回想起故乡醴泉山下的景象,由此而及彼,触景生情,苏轼对故乡的深情可以想见。又如熙宁八年在密州任时,苏轼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之二中写道:“东望峨眉小,庐山翠作堆。”(《诗集》卷十三)诗人在异乡见到苍翠的庐山,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故乡古木苍翠的峨眉山。

故乡的山水景物在苏轼的心中是那么的熟悉,故乡的名胜风景诸如峨眉、青城、锦江等如此之多,苏轼不管在何时何地,总是能信手拈来地将故乡的山水胜景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而其中,苏轼又尤喜将峨眉山写入诗中,描绘峨眉山的雄壮、古松的苍翠,以峨眉来代替故乡。熙宁二年苏轼为欧阳修收藏的石屏风赋诗,诗人从石屏风细微的纹理印迹中,竟然看到了故乡峨眉山上的古松:“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集》卷六)这首诗表面上赞颂石屏风的奇绝,而实际上却是在颂赞故乡峨眉山上坚韧挺拔、万岁不老的古松,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爱恋。又如《法惠寺横翠阁》中,苏轼虽然身处湖光山色优美的杭州,但仍然时时想起故乡,“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诗集》卷九)春去秋来,归乡无期,诗人在面对转侧多态的吴山时,心里所想的却是泛舟波平如镜的锦江、仰看苍翠如黛的峨眉。元丰二年苏轼知徐州,离开杭州时回想起法惠院僧人作假山并洒白色粉末以像飞雪,苏轼将此景将之名为“雪斋”一事,作诗歌《雪斋》。诗歌里写道“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诗集》卷十八),以峨眉山高峻、积雪长久不化形容僧人所作的雪山,传达出对峨眉山气势的由衷赞美。苏轼以峨眉指代故乡的诗歌还有很多,如“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次韵徐积》,《诗集》卷二十六)、“西望太白横峨岷”(《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集》卷三十七)、“岷峨家万里”(《望湖亭》,《诗集》卷三十八)。“峨眉”代表了眉山,代表了巴蜀,代表了苏轼心中的故乡。

4.由他人入蜀、归乡叹己难归

他乡景往往能触发苏轼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苏轼还常常在友人入蜀或亲人乡人归蜀时触发对故乡的想念,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不能归乡的惆怅。这类感情的诗歌以送别诗为主。

(1)友人入蜀

在得知友人入蜀做官时,苏轼往往寄诗表达心意。如《寄黎眉州》(《诗集》卷十四):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黎眉州,名錞,字希声,苏轼的好友,熙宁八年知眉州。此首诗歌是苏轼熙宁九年寄给黎眉州的。诗歌前两句交代自己站在胶西地势较高处遥望黎錞任职所在的眉州,大概在西边落日照耀下的渺远地方。“孤云落照边”,显示出家乡的遥远和难归的惆怅。中间两句描绘家乡的景色:春后的瓦屋山堆积着白雪,雨后的峨眉山苍翠欲滴。这是一幅典型的故乡风景画,充满着诗人对故乡的浓浓自豪之感。第五六句感叹黎錞怀才不遇、世无欧阳修那样的伯乐。最后两句劝慰友人,表明归隐后与黎錞一起诗酒趁流年的志趣。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诗集》卷二十六)也是一首借送友人入蜀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诗歌: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

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

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

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雪夜去寻君。

戴蒙,浙江吴兴人,玉局观是北宋时成都有名的道观。苏轼在得知戴蒙将要归隐成都玉局观,不禁激发起思乡的情绪。在诗歌中,苏轼回忆起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游览过的浣花溪、华阳县、万里桥等景观,回想起成都的大芋头、桤木等特产,不禁“羡君今作峨眉叟”,对戴蒙能归老四川深感羡慕。诗人最后暗想决心,将来他也将归老故乡,还将像魏晋时的名士王徽之一样清兴大发,雪夜访戴蒙。

喜欢《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吗?喜欢花志红 彭敏 李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