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上流女孩当如是 > 第53章 刽子手的职业道德

第53章 刽子手的职业道德

小说: 上流女孩当如是      作者:困困

“一个行刑小分队,构造了一副油画似的场景:没有窗户的行刑室,木质的绞刑架在昏暗中闪着微光,挂绞索的顶架和踩踏扳因为摩擦显得特别亮。他们来到这里,刽子手爱伯特·皮埃尔普因特先生,死囚,守卫,法医,牧师,还带着一副廉价的白色棺材。皮埃尔普因特先生点燃一支雪茄,抽了一口,放在玻璃烟灰缸里,对死囚说:‘跟我来’。把灰色纸袋套在他的头上,绞索挂在他的脖子上,推下机械杠杆,踩踏板抽开,那个身体悬在空中,抽搐了几下安静下来。前后不到7秒半。法医走过去查看,宣布囚犯的死亡。皮埃尔普因特先生的雪茄仍在燃烧,烟灰还没有掉下来。”

这是在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上看到的一段,讲的是英国职业刽子手爱伯特·皮埃尔普因特的故事,他是英国执行绞刑人次最多的刽子手,共绞死过435人(也有说450人的),二战后因为受蒙哥马利钦点绞死了200名纳粹战犯而出名,他1956年辞职,1992年去世。这样的场面和刽子手的职业,都好象从中世纪来,出现在报纸上显得突兀又让人不舒服,之所以讲述这个故事,是因为据说为萨达姆执行绞刑的刽子手曾到英国讨教过绞刑技术,学习的对象正是皮埃尔普因特先生。

2005年有个电影《最后的绞刑师》已经将这位职业刽子手传奇化了一遍。爱伯特·皮埃尔普因特出生于刽子手世家,父亲与叔叔都是绞刑师,他在11岁写“我的理想”这篇作业时就宣布了要当名职业刽子手。1933年入行,特点是果断、精准,技术超群。他临刑前只对死囚说一句“请跟我来”;能够目测囚犯的身高和体重设计绞索的长度,既不会太短而慢慢扼死囚犯,也不会过长将头勒掉;他创造了7秒半完成行刑的纪录。1945年受盟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到德国对纽伦堡审判后的纳粹战犯执行绞刑。

蒙哥马利请他出马的原因是:看不惯美国人总是半小时一小时都搞不定一次绞刑,要让人看看英国方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人性的”。皮埃尔普因特要在一星期内绞死13名纳粹,可通常一次绞刑要准备两天时间。他和盟军助手在远处观察囚犯,助手逐一介绍他们的姓名、职务、军衔、罪行……皮埃尔普因特打断他:干这行,我们需要的只是高度、重量,别的什么都不需要。为了提高效率,他让体重较轻的女犯先上绞架,后来又设计出一次可为两人行刑的绞架。配合他行刑的流畅动作,电影响起的是圆舞曲。皮埃尔普因特辞去刽子手职业,是因为1950年他不得不绞死一个绰号叫“Tish”的家伙,他是刽子手在酒吧结识的哥儿们,最好的朋友,“Tish”和“Tosh”是互相给对方取的绰号。

电影与事实的出入还挺多。11岁小孩就对职业刽子手产生向往,听上去很演义,皮埃尔普因特也不是英国最后一名职业刽子手,到1969年英国废除死刑,他还有4名后继。他辞职不干,实际原因是嫌薪水太低,到1950年,皮埃尔普因特绞死一个人的酬劳是1镑11先令6便士,他要求涨为15英镑,但英国监狱委员会只同意涨到4英镑。这都无损他知名刽子手的声誉,从德国归来,他成了“战争英雄”,关于他的正写侧写都出来了。据说他是个友善、淳厚的人,绝不像刑场上那么冷酷,羞于被赞美,默默与妻子在曼彻斯特经营一家名叫“可怜的挣扎者”的酒吧(我老觉得取这名字是故意的)。

喜欢在吧台上表演刚学的魔术小把戏,偶尔调戏唱游的歌女,来一嗓子还非常得意于自己的男中音,“Tish”的确是他的朋友,他也为绞死朋友而痛苦过。如果皮埃尔普因特仅仅是个与“刽子手”称号很不相符的好人,那他也太没深度了。1974年他写了自传《刽子手:皮埃尔普因特》,坦陈他对刽子手,死亡,死刑制度的看法。“当我走进行刑室,我把皮埃尔普因特这个人留在外面”,“刽子手的首要素质是尊重死囚,让他们快速但有尊严地死去”,“死囚已经为他/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行刑后,他们是清白的”,“我绞死的人中没有一个表示忏悔,死刑没有什么作用”……作为一名刽子手,皮埃尔普因特只有麻木的感受力,写出的自传干巴巴的没什么文采,但基于他的身份,好象说话的时候嘴角有星星点点的鲜血,这些观点都显得特别铿锵有力。他也曾被反对死刑制度者当成标靶,但他是这个秘密职业中罕见的名流,最容易被人看见的华老栓。

《名人死亡词典》上有几个死在刑台上的名人,他们临终的话都是绝对要记录的逸闻: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在断头台前说:“人民没饭吃,何不吃蛋糕。”荷兰女间谍玛格丽特·泽勒对执行枪决的刽子手说:“先生,谢谢你。”圣女贞德在劈啪燃烧的柴堆之上本能地喊:“快泼水!”皮埃尔普因特手下也有几个说了让人“喜闻乐见”的话。他绞死的第一个人说的是:“加油”,还有一纳粹军官,说:“我始终想见到您,皮埃尔普因特先生,但不该在这种情景下。”可没人关心刽子手都说了什么,干了什么。皮埃尔普因特会亲自为死囚净身宽衣,会在囚犯上绞架之前,帮助手脚被捆住的他们喝一杯咖啡或抽一支烟,绞死纳粹时因为盟军少给了一副棺材而大发雷霆。他像自传里写的一样,恪守一套刽子手的职业道德。

如果只把死亡当成产品,仅仅追求速度,那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工具和职业素养的差异,法国的断头台刽子手夏尔·桑松干掉一个人只要两秒钟。给萨达姆行刑的刽子手也许学到了皮埃尔普因特高超的目测法,利落的解套绳索动作,但那个视频还挂在网上,可以看到萨达姆在被绞死前与刽子手和警卫吵了起来,现场发出可怕的喧哗声,如果会阿拉伯语就能听出刽子手喊出的什叶派穆斯林“送他下地狱”的口号,还有其他内容的尖叫、狂喊。皮埃尔普因特在行刑时肯定不会这么干。之后关于刽子手是谁有许多谣言,有说是两个普通伊拉克农民,有说是什叶派激进领袖、萨达姆的仇人萨德尔。但枭雄就被这么匆忙地弄死了,哪管得了身后谣言滔天。后来,萨达姆的弟弟巴尔赞也上了绞架,可由于绞索过长,他被斩首了。伊拉克的刽子手不仅没有学来皮埃尔普因特的职业道德,连技术也不过关。

喜欢《上流女孩当如是》吗?喜欢困困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