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上流女孩当如是 > 第22章 阿瑟·米勒

第22章 阿瑟·米勒

小说: 上流女孩当如是      作者:困困

阿瑟·米勒最有名的剧作《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持续上演了1年零9个月,此后他的剧作再没有一部持续上演超过一年的。而同时期的剧作家威廉姆·英奇和田纳西·威廉斯都各有超过三部戏在百老汇长演不衰,超出一年大关。但阿瑟·米勒与《推销员之死》的声望却远在后两者之上。1949年《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首演时,无数人为它潸然泪下。威利·洛曼沉重的步伐,满嘴虚伪的谎话,癫狂的自言自语,还有那句"威利,你只是个被扔在垃圾堆里的推销员,跟其他推销员一样",让许多人又难受又感伤,他们看到了"美国梦"的破灭,有了物伤其类的共鸣。此后《推销员之死》成为现实主义剧作的经典,被译成29种文字,1983年还进入中国,成为文革后第一部上演的外国戏剧。甚至在1999年,百老汇还为纪念《推销员之死》首演50年举行了盛大庆典,当时《华盛顿邮报》上有则新闻:"《推销员之死》50年后在尤金·奥尼尔剧场再次上演。这出剧'必须被关注'!"对这则新闻的注解是:"如果你对这句台词与剧目感到陌生的话,那就是你太年轻了。"

阿瑟·米勒凭借这出剧获得"托尼戏剧奖"、"纽约戏剧批评家奖"和"普利策奖"三重桂冠。他头上的光环也越来越密集:"不仅是手艺精巧的工匠,还是无情的、强壮的揭发者","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良心的代表","美国的脊梁"……他还有几部名作:《我的儿子们》、《坩埚》、《代价》。他一生写了17部剧,到晚年还笔耕不辍。但这些并不足以带给他如此盛誉,甚至有批评说他的晚期作品不过是重复前作。但"轻薄为文哂未休"与"不废江河万古流"在他身上并存。他被视若珍宝,除了因为一直活着,与玛丽莲·梦露的短暂婚姻、曾经"藐视国会"的罪名以及一直以来的政治立场,都让他成为剧作家以外美国流行文化的注脚,自由主义的符号。2005年2月10日,阿瑟·米勒因心脏衰竭去世,剧作家自己没有留下墓志铭,各种论断蜂拥而出,要送他一个头衔。《华盛顿邮报》说他的墓志铭可以从《推销员之死》的台词里引出:"他是个人,必须被关注!"这也许是最精当的定论,因为围绕在阿瑟·米勒身边的纷繁往事,赋予他太多的身份。

密歇根大学毕业生

阿瑟·米勒挑中密歇根大学,据说是因为学费比较便宜。他生在纽约的商人家庭,大萧条却让父亲没钱供他上大学。1932年到1934年间,他做过卡车司机、电台歌手、商店收银员。1934年他揣着打工挣的500美元到了密歇根大学。多年后阿瑟·米勒回忆:"它的学费一年只有60美元。更重要的是,我听说他们为学生作家提供奖学金。那时我19岁,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但知道一定会写,奖学金让我觉得他们真把写作当回事。"新闻学系学生阿瑟·米勒开始为大学校报《密歇根日报》和幽默杂志《怪兽》写文章,他还跟英语老师肯尼斯·罗学会写剧本。第一年他没有获得专门鼓励戏剧创作的"霍普渥得奖学金",但此后他连续拿了两年,一共500美元,其中一部《生长的草》还获得美国戏剧协会的"最佳新作奖",奖金1250美元。挣够学费的同时,阿瑟·米勒明白了,自己天生是个写剧本的料。

回忆起大学时光,阿瑟·米勒曾说:"那是我理想中的校园,每天都有演讲、集会、传单,我的无知、偏见与错觉全都在那里得到纠正。那是我人生的分界线。"阿瑟·米勒去世后,密歇根大学校长玛丽·休·科尔曼说:"就像威利·洛曼代表每个人,阿瑟·米勒代表每个学生。我们骄傲于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也鼓励了每一位密歇根校友。"实际上这所美国中西部大学并不缺名人,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总统福特……它一直是阿瑟·米勒身后的支持者,1956年阿瑟·米勒被控"颠覆美国",接受国会调查,人人都想与他撇清干系,而密歇根大学却在这个时候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剧作家

72岁的阿瑟·米勒在自传《时间枢纽》中谈戏剧创作:"写书可以印刷成册永世流传,戏剧却耗时数月,在1个半小时中演完。如果非要问我为什么要在戏剧创作上费时间,我会回答,创作戏剧是我的宿命。"阿瑟·米勒确实被当成浑然天成的戏剧天才,与尤金·奥尼尔相提并论,如后者所说:"这种技巧(戏剧创作)我们与生俱来。"20岁时阿瑟·米勒写的第一部戏《荣誉的真谛》就在密歇根大学公演,广受好评。戏剧创作对他来说似乎毫不费力,但大萧条带来的家道中落一直与他脑子里嗡嗡响的创作欲望相抗衡。1936年他为了挣一个月15美元的报酬,在安阿伯的一间仓库里喂养1500只实验用的老鼠,"耗子吱吱乱叫,阴暗潮湿,在那里我想着一出戏的结构"。这种境遇下他说了些阴狠的话:"剧作家在这样的国家,是敌人,是靶子,是艰苦的活儿,我们必须承受重压,甚至有消化掉自行车的能力。"

1947年,他的成名作《我的儿子们》在百老汇公演,立刻获得"托尼奖"和"纽约戏剧批评家奖",被评选为1947年十大知名戏剧,连尤金·奥尼尔的参选作品《送冰人来了》也未能出其右。这一年,阿瑟·米勒32岁。34岁时,《推销员之死》出炉。这出剧三重冠的荣誉,在百老汇长演不衰的记录,成为"美国戏剧界的奇迹"。盛赞也纷至沓来,阿瑟·米勒被称为"戏剧大师"。1983年,《推销员之死》在北京人艺上演,阿瑟·米勒亲自执导,这也是他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原因之一。阿瑟·米勒的另一巅峰之作《坩埚》(又译《萨勒姆的女巫》)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第二部大戏,根据北美殖民时代荒诞血腥的"逐巫案"改编,讥讽的是"麦卡锡主义"。这出淋漓尽致的悲剧给阿瑟·米勒带来赞誉的同时,也带来一场麻烦。

阿瑟·米勒的作品不花哨,不虚张声势,文字扎实,叙述有力,如同河水流过,所到之处一片苍凉。这正与同时期以富于诗意而著称的田纳西·威廉斯相反。《时代周刊》称他为"魁梧的、充满肌肉感与责任感的男性写作",他确实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男性角色,众多男演员也因出演他的戏剧而成名。比如第19届奥斯卡奖获得者弗雷德里克·马奇、"巴顿将军"乔治·C.斯科特、达斯汀·霍夫曼。在这方面他也与擅长写女人的田纳西·威廉斯相反,阿瑟·米勒剧作中唯一的女主角是《堕落之后》中的玛吉,原型还是他的前妻玛丽莲·梦露。

阿瑟·米勒的作品自上世纪60年代的《代价》之后,没有一部给百老汇带来好收成。但晚年他依旧坚持创作,2004年还写出了戏剧《完成画面》。他这样形容老年写作:"人到了一定岁数,能够祛除冗余,更全神贯注,为什么不继续写作?"由于他的往日辉煌和长寿,因而并没有多少有分量的批评,《时代周刊》曾经含蓄地说:"阿瑟·米勒已经是美国戏剧界昔日繁盛的怀旧符号。"但他的去世还是让评论界话锋一转,将这个巴金式的人物形容为:"他的身形干枯瘦长,他的作品却充满湿漉漉的悲伤。"

人道主义战士

阿瑟·米勒这样形容过剧作家这一职业:"这是除救死扶伤的医生以外,最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他沉甸甸的责任感确实不仅体现在作品中。1956年,由于《坩埚》对麦卡锡主义的讥讽,他遭到美国众议院"颠覆美国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当时《坩埚》的导演伊利亚·卡赞指证他参与了共产党集会。阿瑟·米勒在调查中拒绝提供参与集会者的名单,1957年他被判"藐视国会罪"。他的行为得到好莱坞与纽约戏剧协会的赞扬,此时他叫作"美国的脊梁"。1958年美国最高法院撤销了他"藐视国会罪"的罪名,但他继续以愤怒的孤独姿态在戏剧创作之外针砭时弊。他在自传里说:"没人能理解我,即使有,不是奇迹就是误解。"

1965年他直言反对越南战争,1968年以此为嘲讽对象创作了戏剧《代价》,对于这出剧他曾写道:"纵然现实这艘古船能够穿越迷雾,观众仍会被挡在美景之外。如果在剧作中不直言'越南'一词,可以说洞穿现实的精神就从我们的生活中消散了。"同年他还被选为美国民主党大会代表。

"9·11"事件后,阿瑟·米勒针对美国政府"恐怖主义分子可以在军事法庭而不是普通法庭受审"的新立法表达担忧。他在接受BBC《今日世界》节目的采访中说:"要证明恐怖主义是很难的事。问题的本质是,美国政府不想证明而只想判断恐怖主义。""有那么多的人丧生,即使对最迟钝的人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经历,我认为人们会因为"9·11"事件团结在一起,但是我怀疑这是否能持续下去。"

2002年,阿瑟·米勒在第74届奥斯卡上被授予"琼·赫肖尔人道主义奖"。

玛丽莲·梦露先生

把梦露介绍给阿瑟·米勒的正是出卖他的导演伊利亚·卡赞。那是1950年,"玛丽莲不是个贤妻良母,这谁都看得出来。"卡赞说,但他还是把她介绍给了阿瑟·米勒。1956年6月,阿瑟·米勒与玛丽莲·梦露结婚,这被称为美国"最智慧的头脑"与"最性感的身体"的结合。但最智慧的头脑却取悦不了电影明星,或者说他们互相折磨。阿瑟·米勒在包括婚姻在内的此后15年里,只写了3部戏剧,还有一部是改编。而梦露在婚前已凭借《七年之痒》、《热情似火》树立起性感女星形象,可阿瑟·米勒却教导她走艺术路线,她既不适应又缺乏自信,最后还服用镇静剂药物上瘾。1960年后,梦露日益消沉。她与别人发生婚外关系,经常与有权势的男人(总统?)约会。可阿瑟·米勒毫不在乎。梦露的传记里写:"他竟不责备她,这让她十分烦恼。"1960年,阿瑟·米勒为梦露写了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这是梦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演一个非性感尤物式的艺术角色。1961年电影上映,他们婚姻也终结了,19个月后,梦露死了。

阿瑟·米勒似乎是最理解梦露的人,他说:"如果现在还活着,她要么更加玩世不恭,要么更加远离自己所处的现实……实际上,她像是一名站在街角的诗人,试图向争着想拉下她衣服的人群朗诵诗句。"但他又把这段短暂的婚姻形容为"毁灭"。不管怎样,阿瑟·米勒总是不自觉地因为这段往事获得额外的名声。1980年代百老汇舞台上至少有两部关于梦露的剧作,里面"阿瑟·米勒"都是重要角色。上世纪90年代,梦露身边的阿瑟·米勒还上了电视,到2000年,一部关于梦露的小说出版,"阿瑟·米勒"必不可少,但他已被简化为"那个剧作家"。但凡阿瑟·米勒的作品中有一丁点与这段婚姻生活的相似之处,就有人说他在借影射梦露增加声望。1964年以梦露为原型的剧作《堕落之后》自不必说,2004年阿瑟·米勒的最后一部剧作《完成画面》也被认为是影射梦露。剧种女主角是个情绪极不稳定、沉溺于毒品无法投入表演的女演员。阿瑟·米勒再三强调这是虚构,依然无济于事。

阿瑟·米勒去世后,《纽约时报》在他的讣告里写出担忧:"说起《推销员之死》,恐怕人们脑子里出现的是玛丽莲·梦露。"实际上,剧作家去世一周后,许多新闻冠于阿瑟·米勒头上的头衔依然是"玛丽莲·梦露前夫、剧作家"。这对阿瑟·米勒来说,是无奈的事,就像《纽约时报》作家玛里琳·伯杰所说:"如果还有讲述他们婚姻秘闻的戏剧,我依然乐于观看。我更想知道的是,他们相见时是怎样一见钟情的,他是怎么向她求婚的,他们在床上是否和谐……"图尼埃曾经说:"作家的名声与作品的名声常常并肩而行,但也可能互相遮掩。"对阿瑟·米勒来说,遮掩物是玛丽莲·梦露。

喜欢《上流女孩当如是》吗?喜欢困困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