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 第18章 “拜佛,不应贪吝”的思想(2)

第18章 “拜佛,不应贪吝”的思想(2)

小说: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作者:华业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我们所说的忍名让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劲,莫为名利遮望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成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

小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震,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是可悲。

其实,宋之间也并非无能之辈,在唐朝诗坛也是一个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人问来说,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有时,既未沽,也未钓,更未盗,美名便戴到了自己的头顶,这又当如何呢?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人生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各位:做人要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你定会成功的,千万莫为名利遮望眼。

“心浮气躁,心胸狭窄”,这八个字是学佛之人的最大忌讳。要除去这八个字,只需要用一个字就可以了,这就是“静”。静能使人稳重深沉,宁静中心境自然海阔天空。净可以让人在思考中找到人生真谛,时时反省,去除“贪”免除灾祸。

保持冷静的力量胜过千头牛,勇猛要超过十只虎。

学佛之人如果将身心洗涤干净,就会一尘不染;如果没有贪欲,就不怕那一点点障碍;若身心彻底得以修养,那么即使看到物质,也不会产生占有的欲望了。

学佛之人只要心中能摆脱贪恋,就会觉得非常爽快明净,十分自由自在。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明知无法拥有,偏偏又无法断然割舍。

刚说要睡觉,却又睡不着;刚说要忘记,却又忘不了。

“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满世界要以我为中心。如果能去掉了我这颗私心,解除贪念就会身心开阔,感觉整个宇宙海阔天空无边无际。要忘却私心,就该时刻反省检点自己,这心中的念头是为了天下万物,也是为了自己。

“心底无私天地宽”,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它跑不了,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强占也没用。是谓:命早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高人和凡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不仅能精进,而且能常常反省,所以南怀瑾先生以自己为例,劝诫学佛之人自己要随时反省。

子曰:“吾一日三省其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是什么人,说任何事情,都应该在每日的忙碌之后,反省自己当日的行为是否有所偏差,一日不省,二日不省,日积月累,就会酿成行为上的大错。

4.宗教的千古相嫉

有些搞宗教的,“千古相嫉”。你的庙子旺,我的庙子不旺,恨死你,恨不得夜里一把火烧了你的庙子,或念个咒子把你的庙子毁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古人说的,我则加了两句:“江湖千古相仇,宗教千古相嫉。”

世人皆为怒仇苦,我们看武侠片时,里面的大侠多半是身负国仇家恨,忍辱负重,历经千辛万苦,终报得大仇,令人欢欣鼓舞。俗人如此,宗教界人士又如何呢?我们大概不会忘记欧洲历史上清教徒曾被长期徒杀驱逐的事实吧!这跟佛教所提倡的慈悲是大大相悖的。

有一位禅僧,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因为祖师的坟墓在唐代宗时曾被赐予“圆觉大师空观之塔”的封号,所以大家称这位守墓的禅僧为塔主。

相传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来参拜一次。一天,誉满天下的临济禅师也来到达摩祖师的墓旁。因为临济禅师是达摩祖师的第十一代传人,塔主见面后就问道:“请问长老,您是先礼佛,还是先拜祖?”

临济禅师道:“我来这里的目的,既不是礼佛也不是拜祖!”

塔主听后非常不满地问:“请问大德,佛陀及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反问道:“您这么为佛陀与祖师讲话,佛陀及祖师与您有什么恩情?”

塔主一听,茫然不知所答。许久,塔主问道:“那我该如何自处呢?”

临济禅师开示道:“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的本来面目。”

塔主又问道:“如何才是佛法平等呢?”

临济禅师以三袒僧璨禅师的偈语说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正如临济禅师所说:“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的本来面目,冤怒相报何时了。”每个人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因缘而起,有果有报,何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即便是别人与你的不幸有关,那也应该一笑泯恩仇,因为谁都会犯错误,如果不将错误就此杜绝,那么它将会世代延续,没完没了,那么自然世世代代也就不得安宁了。南宋作家袁采就此看得十分通透,他专门作《三穷三富活到老》一文来说明世事规律,保持平常心就好,原文如下:

世上的事变化多端,这是客观规律。现在世人往往看到眼前的家业稍有些兴旺,就以为这一辈子的生活都不用发愁了,不知道转眼间就家破人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三穷三富活到老。不要说多久以前的事,就说乡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情况与现在比一比,就会发现成败兴衰是没有定式的。世上的人没有远见,只要见到别人兴旺发达或者有一些顺心遂意的事就心里嫉妒,见到别人家业衰败或有些不顺心就讥讽嘲笑人家。同家族或同乡的人,最容易浸染这种毛病。女蜾知道凡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那么,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恐怕还来不及,又哪里有时间去嫉妒别人和讥笑别人呢?

相应地讲,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当是年轻时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辛。从没有从小就享受安逸富贵直到老年的。年少时就科举及第或早早被皇帝委任了官职的,在中年时必定会仕途坎坷不平,不能顺心遂意,只是到了晚年才得以荣贵显达。或早年得意,官运亨通,那么其家中生活又一定窘迫拮据,家业微薄,常常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姻事担忧。如果说年少时就身登显贵,又没品尝生活的艰辛苦难,又继承了父祖的丰厚家业,这种人,大多不会活得很大:造物主安排人的命运时大多如此:生活中间或有一些自小到老始终享受荣华富贵的,这是有大福分的人,千万个人中偶尔才会有一个,实在是极稀罕的,

5.学佛不能形式主义

其实,我们整天在这里打坐、念经,求佛,求福报、求智慧,不也是悭贪吗?绝对的悭贪。有时别人请你帮个忙,“等一下,我要上座盘腿,我功夫还没有作完”,人死了都不管。因为你贪图成道,以为这样就不可成佛,成鬼啊!成什么佛?真正学佛在哪里学?不在你那些形式主义,也不在于你摆出一副俨然学佛修道的样子。

《集法句》中云:“虽作微小恶,后世感大怖,能有大损害,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后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由此我们应知微细的善恶业,如影随形,将会生出广大的苦乐。因而对于微小的善业也应励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微小的恶业,也应励力断除,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特别喜好打坐参禅,还曾跟随佛光禅师学禅。后来,兄弟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三人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刚去世不久,妇人带了七个子女生活,日子非常艰难。

第二天一早,到了三兄弟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对两位哥哥说:“两位哥哥继续参学去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劝也懒得劝,拂袖而去。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看到这位行者自愿留下来帮助她,当然求之不得。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妇人表示愿以身相许。三师弟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妇人一听,对三师弟更加敬重。

三年以后,妇人再次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师弟又道:“如果现在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妇人觉得三师弟说得在理,没有强求。

三年后,妇人又提出要结婚,三师弟再度婉拒道:“为了我们将来更加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如此三年、三年再三年,岁月如梭,一晃九年就过去了,这一家的小儿小女都已长大。三师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愿已完成,就向妇人说明自己矢志求佛的决心和当年留下来的初衷,然后与这一家人道别,独自踏上了继续求道的漫漫长路。

两个哥哥嘴上说学佛,并大力斥责弟弟的行为,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学的是“假佛”连佛的皮毛都挨不上,而弟弟所追求的才是佛的真谛。以身助人难得,以命救人就更会得到佛的赞许。

一日阿难问佛陀:“何以是虔诚?”

于是佛陀向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有个人勤苦学法,静心求道,清苦无度,死后转生为太子,名叫视众。

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太子在王宫里呆的时间长了,就想到外面去散散心,便独自一人走出王宫。走了一会儿,遇到了一个人。只见此人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有气无力地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看样子病得着实不轻。

太子顿起怜悯之心,想为病人做点儿什么,便问道:“你病得很厉害,什么药才能治好你的病呢?”

病人看了太子一眼,十分为难地回答说:“我得的这种病非常奇特,什么药也治不好,只有用太子您的血才能医治。”

太子一听,二话没说,拔出腰间佩带的短剑就往自己身上刺,鲜血顿时涌出。太子扶起病人的头,让他吸吮自己的鲜血治病。

自觉自愿地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诚心诚意地给病人以帮助,太子心里不仅没有丝毫悔意,反而因自己的血能挽救一条生命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太子也许并未学过佛,但他的行为早就将他列入了佛的行列。

初学佛之人自然很难达到上面的境界,但不要盲目去参禅打坐,既然参不透,那就不如从最容易处着手。

王居士是个非常虔诚的信士,只要有空就往禅寺跑,或者帮园头师种菜浇水,或者帮典座师劈柴煮饭,总是忙个不停。如果碰到无名禅师对信徒说法,他便会聚精会神地用心听讲。

有一次,王居士在禅堂外望着学僧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禅姿态,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叹息刚巧被从一旁经过的无名禅师听到,禅师问道:”你为什么叹气呢?”

王居士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无名禅师不解,问道:“平常你虔诚为寺里帮忙,听佛法也非常用心,可以说身、口、意都在法海里泛游,为什么要叹气呢?”

王居士答道:“不瞒禅师,我的烦恼是因为我听不懂佛法。禅师您对学僧们开示的佛法,如‘祖师西来意?’、‘狗子有佛性否?’.‘即心即佛’、‘如何是宗门中事?’、‘如何是佛?’、‘如何是本来面目?’、‘道在何处?’等等,我都听不懂,就好像雾里看花,不知所云。禅师,为什么我这么用心听讲,还是听不懂呢?”

无名禅师道:“以前德山禅师见学僧入门便棒,临济禅师见学僧入门便喝,雪峰禅师见学僧入门便道是什么,睦州禅师见学僧入门便道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历代祖师大德有的尽其一生参究一个公案尚不能开悟,可见学禅必须要用心去参,而不是只听就可以的。”

王居士仍不解地问道:“如何去参呢?”

无名禅师道:“就先参这个‘听不懂!’”

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应该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南怀瑾先生深懂佛法,他明白世人学佛,很多人都是一种“趋之若鹜”的想法,而并非真想学佛。而且许多人并未真正了解佛法,所以他建议:与其呆坐如木,不如在现实生活中多做实实在在的善事,这就是于无佛中求佛!

6.贪净、贪空也是贪

贪,三毒之一,如果一个人说他能万缘放下,只喜欢清净,那也是贪喔!贪恋清净也是贪,贪恋空也是贪。所以菩提道的究竟,连空也要彻底空。清净与空却要放下,否则虽然放下万缘,住在清净、空的境界上,也算贪恋。

有人说,佛家讲“贪”是三毒之一,那我就什么都不贪了,不贪钱,不贪财,不贪名,那这样是不是就成贤人、圣人,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还是贪。为什么?因为你还贪“贤”、“圣”。南怀瑾先生如是说。

无根禅师入定三天了,大家认为禅师已经圆寂,便将他的身体火化了。又过了几天,无根禅师的神志出定,却再也找不到他的身体。全寺僧众经常听到他悲惨的自言自语:“我呢?我在哪儿?”尤其是到了晚上,无根禅师寻找身体的声音更加悲切,闹得大家都非常不安。

有一天,无根禅师的道友妙空禅师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大家说道:“今天晚上,我要住在无根禅师的房间里,等他来时,我要好好和他谈谈。请你们为我准备一盆火和一桶水来,我要让他了解什么是‘我’。”

夜深了,无根禅师又来寻找身体,悲伤地叫着:”我呢?我到哪里去了?”

妙空禅师很安详地答道:“你在泥土里。”

无根禅师钻进了泥土,东找西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体,非常悲伤地说:“土里面没有我呀!”

妙空禅师道:“那可能在虚空中,你到虚空中找找看。”

无根禅师进入虚空中寻找了很久,仍凄切地说道:“虚空里也没有我呀!我究竟在哪里呢?”

妙空禅师指着水桶说道:“大概在水里吧?”

无根禅师自在地进入水中,不久,哀伤地出水说道:“我在哪里?水里也没有呀!”

妙空禅师又指着火盆说道:“你在火里面!”

无根禅师进入火中,仍没有找到自己。

这时妙空禅师才认真地对无根禅师说道:“你能够入土。下水,也能进入熊熊的火中,更能自由自在地出入虚空,你还要那个浑身肮脏,处处不自由的色壳子做什么呢?”

无根禅师听后,猛然有所省悟,从此再也不吵着找“我”了。

“我”是躯壳,还是思想?贪图躯体是贪,贪图空也是贪,而且如果“空”变成了不通情理、不懂慈悲,甚至变成无情无义,那这与“枯木死灰”又有什么区别?

有一位老太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省吃俭用,建一座庵供养着一位和尚,和尚整整修行了二十年。

老太婆平时都让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送饭,服侍修行的和尚,这一天,老太婆对姑娘说:“等一下送饭的时候,你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力。”

于是姑娘真的就这么做了,并且娇声问到:“难道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喜欢《南怀瑾的济世佛道》吗?喜欢华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