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历史的记忆 > 第13章

第13章

小说: 历史的记忆      作者:张嘉友

革命不能搞教条主义,建设也同此理。过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我们搬用了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鉴于此,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浅析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胡,勇

【摘要】西安事变的前途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局势的走向,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中华民族从内战逐步走上了统一抗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抛弃国共两党多年的恩怨,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在政治、军事以及舆论上给予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支持,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作用

1936年12月12日,在古都西安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经过有关各方的涡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六项协议而和平解决,从此中华民族逐步走上全面抗日的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移的枢纽:在新的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而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共深明大义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

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不断侵蚀我国领土,妄图建立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灾难。中日矛盾已上升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的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成为整个民族的共同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从而为日后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中共自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以来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努力争取东北军,宣传停止内战共同北上抗日的主张,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中共提出的统一战争的思想,没有中央红军的积极支持与拉动,张、杨是不敢贸然发动西安事变的。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国外帝国主义因为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所以他们对西安事变的看法及处理办法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国民党内部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对张、杨进行围剿,以便取代蒋介石的地位;以宋氏兄妹为首的亲英美派反对进行围剿,并力图营救蒋介石,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在国际上日本希望以此扩大中国内战,极力支持亲日派,妄图灭亡中国;英美害怕西安事变会给日本以可乘之机,威胁其在华利益,所以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苏联由于缺乏对事件的了解,所以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会破坏中国的统一,减少中国的抗日力量。

在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大局出发,抛弃国共多年的恩仇,科学地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前途,明确指出:西安事变是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也是国民党实力派的一部分,因为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停止一切内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结果。这样中共在思想上给予了张、杨极大的支持,并于1936年12月15日和19日两次通电全国表示坚决反对亲日派发动内战,同时中共还发布了《中共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希望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在对于对蒋介石的处理方法上,中共明确表示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可以保证其安全。至此中共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基本确立了下来,同时也鼓舞了亲英美派,打击了亲日派的气焰,为日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二、中共积极加强各方沟通,促成和谈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17日派周恩来率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积极调停有关事宜。1936年12月21日,中共又致电周恩来,明确指出:我们与西安策略,应该是扶助左派,努力争取中派,打击右派,变内战为抗战。中共代表团抵达西安后,当时西安和南京双方处在极端对立状态下,许多问题都未解决,包括蒋介石的处理问题、联共抗日问题。中共代表团要实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就必须加强各方的沟通,做好各方的工作,促成和谈。

首先,周恩来与张、杨进行了深入的会谈,统一了认识,使他们坚定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信心和决心。周在会谈中向两位将军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形势,阐明了中共关于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前途的评价。会谈后一致决定:蒋介石如果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蒋,使西安事变走上和平解决的道路。这样就为以后与蒋的代表宋氏兄妹进行实质性的谈判打下了基础。

其次,与宋氏兄妹会谈,周恩来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提出了六项主张,和张、杨一起与宋氏兄妹进行谈判。六项主张与张、杨所提出的八项主张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把八项主张的核心“停止一切内战”更加具体化,即:“停战,撤兵至潼关外。”不同点在于强调“停止剿共”和“共产党公开活动”。张、杨表示同意,宋氏兄妹在个别问题上讨价还价,但三方基本上达成了协议。24日周与蒋进行会谈,蒋当面承诺,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从而实现了张、杨逼蒋抗日的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创造了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说,蒋介石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两位将军的高瞻远瞩之外,共产党的调停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中共在军事上给予张、杨以支持

西安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一面勾结日本,一面致电西安,要求张、杨限期交出蒋介石,否则“必率全军指日西上”,并自任讨逆军总司令,指挥中央军西进潼关,派飞机在西安上空示威,轰炸渭南、三原等地,威胁西安。其目的在于逼死蒋介石,自己取而代之充当日本的走狗。为了使和谈顺利进行,为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必须要有武力作为支持。

西安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周恩来立即建议张、杨将东北军主力调集西安、平凉线,

十七路军主力调集西安、潼关线,避免西安腹背受敌。同时提醒张学良纯洁和巩固内部。

同时,党中央和毛泽东指示红军主力迅速南下,彭德怀、贺龙率部进驻三原、泾阳一带,徐海东率部进驻蓝田一带,向西安靠拢,以便在“讨伐军”进攻时,配合张、杨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中央还指示红军做好“讨伐军”进攻时防御战的准备,并给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促使亲日派反省,制止内乱。叶剑英在随代表团到达西安后,专门协助张、杨主持军事,统一与红军的行动。

四、中共帮助张、杨处理后续工作,巩固和谈成果

西安事变历时14天,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返宁为标志而得以和平解决。但蒋介石在离开西安后却背信弃义,非但不实现他在西安的诺言,反而扣留了张学良将军,亲自导演了审张、赦张、又软禁张的闹剧,使西安事变后续工作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情况。为此,中共又帮助张、杨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善后工作,巩固了和谈的成果。

首先,中共与蒋介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监督促其兑现承诺。为了指导西安事变后的工作,1936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蒋介石释放后的指示》,指出要继续督促与逼迫蒋介石实现他自己许诺的条件。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又发表了《关于蒋介石的申明的申明》,对蒋介石歪曲西安事变真相的所谓对张、杨的训词进行了义正词严的反驳,正确地分析了西安事变爆发及和平解决的原因,戳穿了蒋介石所谓的“伟大人格”,要求蒋介石兑现其诺言,并警告他如果在抗日问题上徘徊,推迟他诺言的实践,他最终会淹没在全国人民革命的浪潮中。

其次,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和谈后继续留在西安,协调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关系,维护三位一体的团结,稳定了西安局势。1937年2月2日,东北军少壮派军官指使部分军队兵变,杀死东北军主和的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许方等人,酿成“二二”血案。王以哲将军被枪杀,东北军的领导核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害,东北军内部形势渐趋紧张,陷于自相残杀的边缘。由于主战派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解决的立场不理解,甚至要对中共代表团实行兵谏。此刻西安的形式十分危急,外有军事威胁,内有战与和的斗争,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使西安事变的成果付之一炬。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临危不乱,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深入各级官兵中去,以谈话、演讲等形式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化解他们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帮助他们认清西安事变的意义。经过周恩来等人卓有成效的工作,西安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内乱,西安事变的成果得到巩固,全国的形势也继续向着团结抗日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西安事变的爆发到最后的和平解决,无不深深打上了中国共产党的烙印,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其功绩将彪炳千古。

从《实践论》谈实践

西南科技大学,陈仕伟

【摘要】毛泽东认为,社会生活就是实践,实践是社会的实践。因此,人的生存就是实践,要实现实践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对实践的背景有一个准确地把握。但是由于认识是一个过程,人们的思想往往会落后于现实,因此,在实践中会犯错误也是必然的。这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要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样人的实践就会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实践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毛泽东;实践;错误;共产主义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将实践概括为三种基本的形式:生产斗争的实践,阶级斗争的实践及科学实验。后人往往认为实践就只有这三种形式,这其实是误解。虽然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提到实践时都以这三种形式来概括,但是他并不认为基本的就是全部。毛泽东认为:“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凡是“社会的人”参加的活动都应属于实践的范畴。或者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人的社会实践……还有多种其他形式”。凡是人的社会生活都应是实践。

因此,实践是人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的,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着重号是引者加)。毛泽东写作《实践论》的目的主要是要解决“知”与“行”的关系,阐释实践对“知”的决定作用。但是由于以往的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对“知”与“行”的关系不能做出科学的解答。社会性的实践决定了人的认识是社会性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认识,我们的时代到达什么程度,我们的认识也就到达什么程度,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到达什么程度。通过“知”与“行”的不断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多次用“社会”来限定“实践”就是要强调指出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进行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是怎样生产的,也就决定了人是怎样生活的,也就决定了人是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中。所以,无论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还是“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人类的实践方式是直接由人类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孤立于现实社会关系之外的个体是不可能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的实践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是必然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与他人及社会组织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充当的角色就是人的实践方式的体现,可以说,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生存。所以人的生存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实现的。要实现人的实践方式的转变,首先就必须从认清一定的社会关系入手。

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体现。“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的生产关系相结合,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而“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最终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改变。因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所以,要认清一定的社会关系还需要从分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入手,也就是人的实践方式入手。毛泽东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特别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优秀的调查报告。从这些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特别关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及其状况。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最终都要归结到阶级的关系中来。

喜欢《历史的记忆》吗?喜欢张嘉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