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历史的记忆 > 第54章

第54章

小说: 历史的记忆      作者:张嘉友

中国共产党走过风雨90年,从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通用的模式可以照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借鉴列宁开辟的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解决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建立后,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有着五千年传统的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又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性挑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功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述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对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毛泽东思想在继续探索中不断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现况总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可以带领中国走出困境。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特殊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实践与全面丰富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石,而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及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理论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为实现这个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在中国深深地扎根、开花、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形势和国内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它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的理论飞跃,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也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理论创新推动的。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0多年的沧桑巨变,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五、党的理论创新给我们的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动力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党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先导和强大动力,每当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时候,党的理论创新工作就会有很大发展,甚至产生历史性的飞跃,反之理论建设就会停滞不前。毛泽东思想就是经过遵义会议特别是延安整风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而达到成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正如江泽民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二)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胡锦涛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任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总是离不开前人已有的成果,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发展。因此,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创新就会迷失正确的方向。理论创新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归宿。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绝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以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为依据来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理论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重大推动力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毛泽东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从建党90年的理论创新的历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修正完善已成型的理论。这是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取得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

(四)理论创新的成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创新的过程就始终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检验理论、完善理论和发展理论;我们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讲人民群众的实践,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我们的理论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逐步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并变为自觉行动。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只有坚持实践的标准,党的理论创新才会符合实际,符合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号召力。科学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被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产生巨大的威力,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总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我们的党也正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来认识世界,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而这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新理论的过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就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浅谈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胡,晓

【摘要】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创设;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实践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列为高等学校四年制本科生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并于2007年春季对2006级本科生开设。笔者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纲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近四年的教学实践中,教研室的全体老师构建了一套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立体化学习体系,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成功地将“纲要”课程打造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实践性学习为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全面阐述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供各位同仁借鉴,并请提出批评指正,以期共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一、“纲要”课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之一,而实践教学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据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就专门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纲要”课既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更要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历史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大选择”(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历史知识的讲授中达成德育的教学目的历来是教师教学的难点。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地思考历史问题,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达成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纲要”课教学对象为大学本科学生,他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历史,对近现代史的整体发展脉络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大学讲“纲要”课若不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改变,就容易变成对中学历史知识的重复,“中学已经学过历史,大学为何还要学习历史?”这是很多学生的疑问。同时,现在大学生的特点是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念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希望自我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新观点、摸索新思路。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和要求日趋强烈,观察学生对思政课的评教,意见最集中的往往就是认为课堂沉闷和互动不足。因此利用实践性教学,通过放映视频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带学生参观等实践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交换观点的热情性,也便于学习时的联想。这样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去。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对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深入探究、获取新知、升华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三)实践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鉴于“纲要”课时少,学生多,教学中师生间情感的建立、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性学习中师生交流明显增多,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气氛是热烈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活跃的。他们感觉教师更加亲切,学生在进行实践性学习的时候就更喜欢听、愿意记、爱交流,这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去。

二、“纲要”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创设

(一)开展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听、看、读、思、议、写”活动

喜欢《历史的记忆》吗?喜欢张嘉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