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11章 城巷河桥(4)

第11章 城巷河桥(4)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三茅观巷】位于中街路北段包衙前之北,东起中街路,西至汤家巷。27号原为三茅观,宋淳熙年间174—1189)始建,祀三茅真君,巷由此得名。该观1956年时尚存,今已废。《吴县志“祝枝山宅在三茅观巷,后为祠,久废。”又《吴门表隐》(明通判祝允明宅在三茅观巷,后为祠,并祀文徵明、唐寅、张灵,久废。”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府申瑶立碑于巷东口以表之,钱泳大书“明京兆通判祝枝山先生故里”。当在今38号至40号。1966年改名燎原巷,1982年恢复原名。原为弹石路面,后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1997年改为异型石路面,长356米,宽2—2米。

【九曲里】南起三茅观巷,北至宋仙洲巷。该里曲折多弯,因此得名。原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62米,宽3米。

【宋仙横巷】南起三茅观巷,北至宋仙洲巷。又名宋仙横街。据《吴县志》载,该巷原名粮道横街,因在督粮道署旁而得名。原为弹石路面,后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08米,宽3.5米。

【宋仙洲巷】位于中街路北段三茅观巷北,东起中街路,西至汤家巷。《宋平江城坊考》:通济巷,“今名宋筅帚巷,亦名宋仙洲巷”。清宣统《吴县志稿》云:“筅帚,缕竹为之,用以溉濯,今以业名地者,有筅帚巷。”“仙洲”二字,实出臆撰。民国《吴县志》则谓:“宋筅帚巷,故有宋仙洲祠。”巷内4号为猛将堂(吉祥庵、杨武侯祠),15号为已修复之控制保护建筑“吟德园”,20号清督粮道衙门遗址亦为控制保护建筑。巷原为弹石路面,后改为水泥道板路面,长355米,宽3.3米。

【宋仙里】东接宋仙横巷,西不通。原名仁寿里,1982年改今名。碎砖路面,长74—5米,宽2—1米。

【汤家巷】位于景德路黄鹂坊桥东北,南起景德路,北至东中市皋桥东堍,原名汤家浜。南朝宋时,有诗人汤惠休居此而得名。汤惠休早年循人空门,出家为僧。他诗文甚佳,颇有名声。孝武帝刘骏爱其才,命他还俗出仕为官,后官至扬州刺史。所著文集大多散失,今仅存诗十一首。汤家久居巷内,后代繁衍,较著名的有汤仲友,字端夫,自号西楼,学诗于周弼,淹贯经史,气韵高逸,常年浪迹江湖,晚年回苏州,有《北游诗集》问世。汤弥昌,字仲言,号碧山,初为长洲县、昆山县教谕,都江、清献两书院山长,建康路学教授,转瑞安州判官,致仕卒。著有《周礼讲义《碧山类稿》等,均佚。141号原为金珠金铺牙行,有碑刻“合浦还珠”。原为弹石路面,后改为六角道板路面。1997年在街坊改造时铺沥青路面,长653米,

宽5米。

【吴趋坊】位于景德路黄鹂坊桥西堍,南起景德路,与学士街隔第一直河相并行!北至西中市皋桥西堍。苏州古坊之一,唐陆广微《吴地记》60坊,宋范成大《吴郡志5坊,清代坊”均有其名。相传当年伍子胥流落吴市,曾在此吹箫。吴趋坊的得名,源于古代的《吴趋曲》。《吴趋曲》是吴地人民歌唱吴地风情的歌曲。晋代诗人陆机作《吴趋行》以歌(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吴趋遂成坊名,《吴趋行》亦成乐府杂曲歌辞。南朝梁元帝、明代高启均有《吴趋行》吟咏吴地风土人情。清人姚承绪歌吴风之作,即称《吴趋坊古录》。坊内名人故居、列肆杂铺、小桥流水,享誉吴中。旧时迎神赛会,吴趋坊为必经之地,故有“吴趋坊看会——老等”的俗谙。原为弹石路面,现为沥青路面,长97米,宽4.5!8米。

【刘家浜】位于吴趋坊西侧,东起吴趋坊,西至石塔横街。《宋平江城坊考“徐大船巷,又作徐胡桥巷。刘尚书缨宅在定光寺西,今犹名刘家浜。”今26号潘宅,厅悬“恩荣”匾额,相传清光绪帝所赐,尚存大厅。39号、41号、43号尤先甲故居,为控制保护建筑。尤先甲字鼎孚,号称“尤顶富”。该巷南侧原为河浜,民国十六年(1927)前后淤塞,1957年铺设下水道并筑路。原为弹石路面,现为沥青路面,长263.8米,宽4米。

【回龙阁】南起景德路,北至刘家浜。曾改名先锋巷。原为弹石路面,后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86.9米,宽3.8米。

【周五郎巷】位于吴趋坊南段刘家浜北,东起吴趋坊,西至石塔横街。巷内有清代丽泽公所。曾改名黎明巷。原为砖街,后改为弹石路面,现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287米,宽2.3米。

【五爱巷】位于吴趋坊周五郎巷北,东起吴趋坊,西至周王庙弄。原名王枢密巷,966年后改今名。原为砖街,后改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80米,宽3米。

【大马堂】南起五爱巷,北至宝林寺前,旧名大马桶巷。原砖街,现为弹石路面,长72.6米,宽2.4米。

【宝林寺前】位于吴趋坊西侧,东起吴趋坊,西至周王庙弄。因巷在宝林寺之前而得名。巷南侧原系河道,民国十四年(1925)前后淤塞,逐渐成为街巷的一部分。1969年铺设下水道时,曾挖出汉代古墓。巷内16号原为回教堂,30号原为武林杭线会馆,49号原为纸业公所。原为弹石路面,后为水泥道板路面,长300米,宽2.2米。

【宝林弄】南起宝林寺前,北折东接十间廊屋,因在宝林寺旁而得名。原为土路,现为弹石路面,长59.1米,宽2.8米。

【赛儿巷】东起吴趋坊,西至文衙弄。古名寨儿巷。1966年曾改名兴无巷。原为砖街,现为弹石路面,长115米,宽3米。

【文衙弄】位于宝林寺前北,南起宝林寺前,北至天库前。因明代大学士文震孟居此,故名。弄内有明代袁祖庚始建的宅园,后归文震孟,名“药圃”,清初为姜如农宅园,改名“艺圃”,又称敬亭山房,道光后为绸缎业七襄公所。1966年曾改名“灭资弄”。巷为弹石路面,长195米,宽1.1米。

【十间廊屋】南起宝林寺前,北接天库前,曾名十廊巷。原为弹石路面,1990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75.1米,宽3米。

【天库前】位于吴趋坊北段西侧,东起吴趋坊,西至专诸巷。曾名郑使桥巷、天库巷,巷南古有横河西人夏驾湖,东通第一直河。北宋时巷内有奉国军节度使郑戬旧宅。天圣五年(1027)郑戬重建巷东口贯通吴趋坊的过河桥梁,人称郑使桥,巷以桥名为郑使桥巷。清康熙《苏州府志》(唐周真人为民禳灾,建坛于此,曰天库巷。”原为弹石路面,1982年改为水泥路,现为沥青路面,长382米,宽2.8米。

【天库里】南接天库前,曾名始平里。砖街,长99.15米,宽2.1米。

【舒巷】南起天库前,北至西中市。原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61.8米,宽2.3米。

【天灯弄】东起吴趋坊,西接舒巷。原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88米,宽3米。

【德馨里】南起天库前,北至西中市。民国年间,此里多钱庄。原为石板路面,现为弹石路面,长229米,宽3米。

【贻德里】北接西中市,南折东接德馨里。民国年间,此里多绸布商。原为石板路,现为弹石路,长22.3米,宽3米。

【石塔横街】位于景德路西段北侧,南起景德路,北至周王庙弄,曾名南、北石子街,南端景德路至刘家浜段旧名三官堂。原为土路,后改弹石路,现为六角道板路。长100米,宽3米。

【香肠弄】东起石塔横街,西至景德路。曾名香场弄、香常弄、香橙弄。原为弹石路面,现为方道板路面,长62.5米,宽2米。

【周王庙弄】位于景德路西段石塔横街北端,南起石塔横街,北至天库前。弄内28号为周王庙,始建于南宋,祀周宣灵王,巷以庙名。曾名南北石子街。原为弹石路面,现为水泥道板路面,长262.1米,宽2.3米。

【后石子街】东接周王庙弄,西接专诸巷。原为砖街,后改为弹石路面,长9米,宽2.2米。

【前石子街】东起周王庙弄,西至专诸巷。弹石路面,长62.8米,宽2.3米。

【高墩弄】东起周王庙弄,西至专诸巷。原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65米,宽3.5米。

【太平弄】东起周王庙弄,西至专诸巷。弹石路面,长72.7米,宽2.7米。

【石塔头】东起周王庙弄,西接专诸巷。古名石塔子巷。4号后门原有石塔一座,以白石雕成,高约5尺,共7级,周刻佛像,顶为葫芦形,置于宝珠庵后围墙葫芦形龛内,1966年毁。6号为宝珠庵,原系金陵玉业公所。现为水泥道板路面,长49米,宽2.5米。

【石塔弄】东接石塔横街,西接专诸巷。弹石路面,长59米,宽2.5米。

【恤孤局】位于景德路西端北段东侧,东起石塔横街,西至景德路。曾名恤孤局前。清同治五年(1866)曾在此开办抚育孤儿的恤孤局,故名。1982年曾发现恤孤局石碑一块。原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98米,宽1.9!4.5米。

【专诸巷】南起景德路金门口,北至西中市阊门口。古名钻龟巷,又曾名穿珠巷。相传春秋时勇士专诸,刺死吴王僚后遭杀害,葬于此地。后墓地荒废,居民建房,形成小巷,即以专诸作巷名。清代玉雕行业集中在这一带,故又名穿珠巷。原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556米,宽3.15·5米。

【专诸村】位于专诸巷内城墙遗址上,砖路,长96.85米,宽2.2米。

三、东西中市以北,桃花坞大街以南街巷

【河沿街】位于东中市东端北侧,南至过军桥,北至日晖桥,因沿河而得名。原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380米,宽4米。

【阊门内下塘街】位于中市河北塘岸,东起河沿街,西接阊门横街。10号原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大学士陆润庠故宅;132号为福济观即神仙庙。原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432米,宽4.5米。

【牛牙场】位于河沿街中段西侧,东起河沿街,西接宫弄。原为弹石路面,1984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47米,宽3.1米。

【更楼弄】位于河沿街北段西侧,东起河沿街,西至宫弄折北至东混堂弄。清代,今久福里一带设有制钱厂宝苏局,建有打更报时的更楼,弄由此得名。原为弹石路面,1993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12.4米,宽1.05!1.5米。

【更楼里】在更楼弄内,弹石路面,长32.5米,宽2.4米。

【东混堂弄】位于河沿街北端西侧,东起河沿街,西接后同仁街。清代,该处设有制钱厂职工洗澡的浴室,吴语将浴室称为“混堂”,弄由此得名。原为弹石路面,1988年改建为异型石路面,长149米,宽2.1米。

【长弄】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牛牙场。原为弹石路面,1989年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00米,宽1.5·3.5米。

【宫弄】位于崇真宫桥北堍,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更楼弄,因巷南口西侧崇真宫得名。原为弹石路面,1989年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63米,宽1.7!4米。

【光荣里】南起宫弄,弹石路面,长81.5米,宽1.9米。

【崇安里】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东角墙,弹石路面,长56米,宽1.4米。

【西角墙】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桃花坞下塘。该处原为清代制钱厂宝苏局的护厂河。后厂废河塞。80年代,市第二十四中学在此扩建校舍,将该巷分为两段,南段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久福里;北段南起紫粉弄,北至桃花坞下塘。原为弹石路面,1994年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总长212米,宽1.6!3.6米。

【东角墙】位于西角墙之东,西起西角墙,向东折北至久福里。该处原为清代制钱厂宝苏局的护厂河,后厂废河塞。原为土路,1995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58.5米,宽2.05米。

【久福里】位于西角墙南段北端,东起长鎏村,向西折北至前同仁街。原为弹石路面,1995年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11.9米,宽3.6!3.8米。

【长鎏村】南起东角墙,北至前同仁街,东至宫弄,西至久福里。在此区域内有6排旧式洋房,每排楼前东西向道路均称长鎏村。原为砖路,现为六角道板路面,各长33米,宽4.5米。

【前同仁街】位于河沿街西,东起更楼弄,西至西角墙。原为弹石路面,1989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70米,宽2.3米。

【中同仁街】位于河沿街西,东起更楼弄,西至西角墙。原为弹石路面,1992年改为小六角道板路面,长31米,宽2.08米。

【后同仁街】位于河沿街西,东起更楼弄,西至西角墙。原为弹石路面,1993年改为小六角形道板路面,长187.3米,宽2!3.2米。

【花萼里】西角墙到文丞相弄。原为弹石路面,1996年改建为异型石路面,长28.1米,宽3.1米。

【始平里】南接阊门内下塘街,弹石路面,长50米,宽1.5米。

【紫粉弄】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西角墙,原为弹石路面,999年改为异型石路面,长127米,宽2.2!2.5米。

【禾家弄】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接文丞相弄。原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50米!宽2米。

【蒋家弄】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接文丞相弄。原为弹石路面,1985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90米,宽2.9米。

【新虹村】东接禾家弄,折北接文丞相弄。原为弹石路面,1988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17米,宽1.5米。

【老虹村】在新虹村内。原为弹石路面,1988年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95米,宽1.7米。

【文丞相弄】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北,东起西角墙,西接戈家弄。原名文山寺前。30号为文山寺,初为明代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的文山祠文天祥号文山,故名。后改为文山寺。又因文天祥南宋末年曾任丞相,故改称文丞相弄。原为弹石路面,198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36米,宽3.7米。

【桃花坞下塘】位于桃花坞大街南侧之桃花河(第一直河)南岸,东起后同仁街,西至阊门西街。小方石路面,长228米,宽2!2.35米。

【前小园上】南起文丞相弄,北折东至西角墙。原为弹石、砖、土路面,198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88米,宽2.8!3.2米。

【后小园上】南至前小园上,北至桃花坞下塘。原为弹石、砖街,198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08米,宽2.5米。

【戈家弄】北起桃花坞下塘,南折西至阊门西街。原为弹石路面,1984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29米,宽2.02米。

【汪家弄】南起戈家弄,北至桃花坞下塘,曾名汪家坟。原为砖路面,后为弹石路面,1986年改为方道板路面,长11米,宽1.75米。

【大生里】东接汪家弄。原为砖路面,现为弹石路面,长23.6米,宽2.1米。

【润德里】南接阊门内下塘街。水泥路面,长39.4米,宽2.6米。

【蒋家墙门】南接阊门内下塘街。弹石路面,长34.8米,宽1.3米。

【杨家院子巷】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北至杨院巷。原为弹石路面,1985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33米,宽2.8米。

【杨院巷】南连杨家园子巷,北接戈家弄,曾名杨家院子巷底。原弹石路面,1985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155米,宽2.1米。

【阊门西街】位于东中市北侧,南起张广桥,桥南即皋桥东堍,街北接桃花桥,过桥为桃花坞大街。59号、61号为清末御医曹沧洲故居。民国时为一小巷,现已拓宽,沥青路面,长299米,宽8米。

【五峰园弄】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北侧,南起下塘街,北近宝城桥街。原名西混堂弄。弄内五峰园,系明代尚书杨成故居。1982年改今名。现为水泥道板路面,长316.8米,宽2.1米。

【官宰弄】南起阊门内下塘街,向北折至五峰园弄。原为弹石路面,1989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303米,宽3.1米。

【打铁弄】东接阊门西街,西至五峰园弄。原为砖街,后改为弹石路面,1987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长87.6米,宽3米。

【民主里】西接阊门西街。砖街,长38米,宽2.4米。

【庆纯里】东起五峰园弄,西至官宰弄。弹石路面,长27.7米,宽2.15米。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