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65章 工业(5)

第65章 工业(5)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上海日华洋行迁至景德路,苏州始有弹子锁生产。此后,日华洋行工头陈宏源脱离洋行,在西街53号开设宏兴锁作,生产红星牌挂锁;陈宏源师弟在西街开办金刚锁作,生产金刚牌挂锁。接着,3户翻砂作转业创建鲍锦记锁作、许公和锁作、司永兴锁作,一户铜锡业转业兴建薛永兴锁作,一户帐钩作转业建立潘义兴锁作,均设在阊门西街、下塘街及河沿街一带。至1949年苏州解放前夕,已有19户弹子锁作坊。

苏州解放后,续有43户弹子锁作开业,至1954年制锁作坊达62户,另有3户为弹子锁加工钥匙坯子的作坊。1954年12月,有7家锁作组成苏州市铁锁生产合作社,社址在文山寺,社员32人。1956年1月,在合作化高潮中,又有15户锁作人社,社员增至104人。与此同时,有15家制锁工场在龙兴桥建立公私合营苏州锁厂。1958年“大跃进”中,制锁业转向生产机械产品,铁锁生产合作社改名为沧浪中心机械厂,后又几经易名,制锁厂转为通用机械厂,造成市场民用锁脱销。60年代初,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恢复日用五金产品生产,先后成立4家锁厂,但已不设在金阊区内。

【工具五金】苏州最早开设的专业锉刀生产作坊,是由南京人袁化财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到苏州开设的。苏州解放前夕,锉刀作坊有20多家,大多集中在阊门内下塘街一带。1954年,4家锉刀店首先组成锉刀生产小组,地址在西百花巷11号,人员20人。1956年,有30多户锉刀店坊组成锉刀生产合作社,社址在东中市169号,社员108人。1958年,锉刀生产合作社并人苏州量具刃具厂。1961年恢复手工业生产,重建钢锉生产合作社,社址在东中市303号,1969年先后有东方红什锦锉厂、光明锉刀社并人。因生产水平较高,已成为江苏省锉刀生产定点企业。

六、塑料制品业

塑料制品是苏州50年代后期才有的产品。苏州塑料制品企业多是因原产品被淘汰,或是原产品销路狭窄而转产的生产单位。至60年代初期,苏州有塑料制品业7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生产纽扣、薄膜、塑料鞋及鞋底、雨衣、小农具等40多个塑料产品。1965年10月,为便于统一领导、统一产品分工生产、统一质量标准,建立苏州塑料总厂,下设7个分厂,共有职工2007人。1970年2月,撤销塑料总厂,改组所属分厂向专业化生产发展,设在金阊区内的有塑料一厂生产工程塑料;塑料六厂生产塑料凉鞋。1973年,苏州市桃坞制绳工场改为苏州市桃坞塑料厂984年改名为苏州塑料配件厂)。1973年11月,成立塑料九厂,生产牙刷。1979年11月,区办延安塑料厂改组为塑料十二厂,生产塑料花及打包带。

90年代后,塑料制品销售不畅,发展滞后。1996年6月,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成立后,将塑料行业改组重组。以苏州塑料一厂为主,将塑料七厂、十厂、十二厂全部划归塑料一厂经营管理,形成改性塑料原料开发生产、片板材生产、注塑生产中心。1998年9月,苏州塑料一厂按《公司法》改制为苏州工业园区富事达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七、缝纫业

【服装】苏州传统服装生产历来十分兴旺,民国年间,成衣铺遍布大街小巷,在金阊区内较集中的地段为阊门、山塘街及城内古吴路一带。民国二十三年(934),成衣业在景德路176号建立成衣业同业公会,至三十七年成衣业有从业人员1700人。

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城区新式服装生产店铺386户,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缝纫社;传统服装生产店铺718户成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成衣生产合作社。1958年服装企业合并为4家合作工厂。金阊区的成衣三社、五社、缝纫二社、六社合并为金阊服装厂。1962年全市4家服装厂又分拆为16个生产合作社,1966年改名为第一至第十五服装社。1970年后,各服装社相继合并组建服装厂。1976年原服装六社改名为苏州服装六厂。

从1976年开始,各业及街道办的服装业勃兴。1981年,山塘劳保用品厂改名为苏州市呢绒服装厂;金门缝纫工场改名为苏州市新光服装厂。90年代,区文教局又设立吴中服装厂。至1999年末,金阊区工业局所属的服装生产企业仅有服饰帽业总厂(枫桥新园路)一家,主要生产各种出口帽子。

【鞋】清代,苏州制鞋业已形成较大的行业。民国二十年(1931)苏州有翻鞋店(即制鞋作坊)上百家,从业人员400余人。二十四年,有制鞋店作120户,806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发生,交通阻塞,制鞋业趋于萧条,大批店作关闭,至1949年苏州解放前夕,只剩下制鞋作60户,此外,还有大批设摊、走街串巷的绱鞋匠,为城镇居民缝合鞋底和鞋帮。

1956年初,翻鞋业店铺组成苏州翻鞋生产合作社,社员60人,社址在东中市242号。1958年10月,苏州翻鞋社与皮件、皮箱、布底、鼓皮、制裘6个合作社合并为苏州皮革制品厂。1960年11月,苏州皮革制品厂与光明皮鞋厂、益昌皮革制品厂合并,建立地方国营光明皮革厂。翻鞋成为苏州皮革制品厂、光明皮革厂的一个产品,布鞋品种减少,质量下降。1961年7月,翻鞋生产从光明皮革厂划出,单独建立苏州制鞋社,75人,社址在萧家巷2号(平江区)。1970年初,苏州制鞋社、群艺制鞋社合并,定名为红旗制鞋社,旋改名延安制鞋社,社址在金阊区宝林寺前18号。接着第二绱鞋社、光华皮鞋修理社、大众皮箱修理组27人划人。1974年4月,延安制鞋社上升为大集体性质的延安制鞋厂,1979年8月又改名苏州制鞋厂。1981年5月与苏州皮毛厂合并,定名为苏州鞋厂。

苏州鞋厂位于桃花坞龙兴桥33号,是江苏省工艺鞋重点生产企业。生产的工艺鞋有40余品种,年产200万双。产品远销美、英、法、德、荷、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在省、全国评比中获奖。90年代后期,该厂与港商合资创办苏州宇华鞋业有限公司。

八、皮革制品业

苏州皮革制品业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金陵帮(南京)皮坊同业在桃花坞龙兴桥建立允金公所。光绪年间,苏州较大的制革作坊有5家。民国时期,从制革到皮革制品已发展成为较完整的配套行业。皮革制品有皮鞋、皮箱、皮件制品3大门类。民国二十年,制革及皮革制品业分别成立3个同业公会,除制革业同业公会会址在平江区祥符寺巷外,其余2个同业公会均设在金阊区内,裘业同业公会在梵门桥弄,牛皮业同业公会在桃花坞河东巷。1950年工商登记时,金阊区内有皮件制品业9家:孙源隆皮件号(西中市97号)、袁昶祥皮件作(东中市196号)、祥大皮件作(下塘街225号)、新华皮件号(下塘街285号)、金城皮件号(下塘街78号)、中美(河沿街137号)、三益皮件号(下塘街128号)、华昌皮件作(中同仁街7号)、南华皮件作(龙兴桥32号)。在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全市各皮件厂、店、作坊分别实行公私合营和建立生产合作社。嗣后,几经撤并、变更,在金阊区内仅有一家苏州皮件厂,厂址在干将西路252号。厂区占地面积3963平方米,建筑面积4869.97平方米,为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隶属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

工厂的前身是由14家个体手工作坊合并组织起来的苏州皮革制品生产合作社,建于1956年1月,社址在东中市224号,有社员48人。1958年先后与苏州翻鞋社、苏州皮箱社、苏州鼓皮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苏州皮革制品厂,并迁至通和坊32号(即今干将西路)。1960年11月,又与戎镒昌皮件厂、光明皮革厂合并,改组为地方国营光明皮革厂,厂址设在观前街240号,但原3个单位的地址未变。1961年7月,又在通和坊原址恢复苏州皮革制品社。1968年7月更名为苏州皮革二厂,后与苏州皮箱社合并,改名为苏州红旗皮件厂,1973年4月改为今名。1988年工业总产值469.5万元,销售总额717.8万元,利税92.8万元,出口创汇110万美元。主要产品为日用皮手套和车缝手套两大类多品种的出口手套。车缝人造革手套于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银质奖,“长喜牌”日用皮手套于1988年获轻工业部、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9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形势变化,处于开工不足状态,至1998年全部停产,职工大部分下岗。

(第三节)纺织工业

据《苏州市志》载(950年时全市有色织厂89家,其中设在今金阊区内的有26家,其基本情况见下表:

1956年对私改造,以上各户分别纳人公私合营和组建合作社,后几经调整撤并,至60年代初期,金阊区内已无一色织企业。

(第四节)食品工业

一、肉禽蛋加工业

肉类加工业,是由传统屠宰业、鲜肉业发展演变而成。屠宰作均由农村流人城市,解放前分散经营,解放后,向合作联营发展。1950年4月,宰猪工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合并全市宰猪作,建立东、西、北3个联合宰猪场。1951年4月,全市14户宰牛作合并成立联益宰牛场,地址在阊门外五福路。1956年宰牛场有47人实行公私合营,后易地钱万里桥木耳场。宰猪场先实行合作化,后于1957年10月实行公私合营。1963年食品公司将宰猪场、宰牛场合并,在钱万里桥堍冰厂街新址建屠宰场。1977年1月,成立国营肉类联合加工厂。1985年12月,迁址娄门外,原址改建为钱万里桥小商品市场。

苏州民间蛋品加工,如咸鸭蛋、皮蛋等,历史悠久。民国二十六年(1937)1月,苏州全城有蛋行3户。解放前夕有10多户。解放后,1957年食品公司在茅山堂成立禽蛋贸易市场,1958年建立禽蛋批发部,并发展蛋品冷藏、再制蛋(咸蛋、皮蛋)加工。70年代发展家禽半机械化宰杀,983年建立禽蛋腌腊加工厂,开始机械化生产,拥有冷库库容1200吨,加工生产家禽、蛋品及腌腊制品,发展肉禽蛋冷冻加工。至90年代后期,工厂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基本停产。

二、糕点糖果制造业

苏州糕点糖果业,亦称茶食糖果业,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清末,苏州茶食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著名商号,前店后坊,自产自销,苏式糖果、苏式糕点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解放后,茶食糖果业商号实行公私合营,小商户走上合作化道路。1958年5至6月各茶食糖果店的后坊及设备划出,撤坊建厂。金阊糖果糕点厂设在石路乐荣坊3号,职工103人。由于合并过大,生产管理强调集中,致使各店坊的传统产品特色消失,遂于1959年5月至1962年,先后将食品厂设备、人员回归各店,恢复后坊生产。“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店号后坊再度撤并,建立苏州糕点厂和糕点二厂。

苏州糕点二厂厂址在新风巷(即乐荣坊)号,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前身是金阊糖果糕点厂,建于1958年,1973年更名为糕点二厂。1985年有职工175人,产值187.8万元,利税22.3万元。1993年筹建亚细亚商厦时拆除。

1973年9月,为安排回城知识青年,建立糕点三厂,厂址设在养育巷古吴路口。全员40人,主要生产糖果、糕点、炒货。改革开放以后,集体、个体的糖果糕点工场陆续开设,1990年,金阊区商业局建立老大房食品厂,90年代,已发展成为金阊区内茶食糖果业的骨干企业。

三、蜜饯业

苏州蜜饯(古称蜜渍、蜜煎)有悠久历史,南北货业、茶食糖果业都制作蜜饯,如明万历初创办的孙春阳南货铺(在吴趋坊北口)就设有蜜饯房,“选制之精,合郡无有”,“铺中之物,亦贡上用”。清代,苏州蜜饯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苏式蜜饯,与广(东)、潮(州)、福(建)并称中国蜜饯四大派系,蜜饯制作业形成独立的自然行业。

蜜饯作坊俗称青盐作,创于清同治元年(1862)的有朱祥泰,三年有益晶尧,十二年有张祥丰,光绪二十六年(1900)有张长丰。清末民初,张祥丰蜜饯声誉日隆,行销大江南北,先后接盘其他3家青盐作。张祥丰在山塘河畔莲花斗拥有数十亩地的大作坊,春秋旺季常雇季节工数百人,苏式蜜饯赖其继承发展。民国年间,续有十来家蜜饯作开业,规模较小。

1957年,张祥丰实行公私合营,并且有几户小蜜饯作并人,1958年5月,成立张祥丰蜜饯加工厂,“文化大革命”初期,更名为苏州蜜饯厂。后迁出莲花斗,一度与饴糖厂、东风糕点工场和三六湾松子加工场合并,建立苏州副食品加工厂,厂址设在阊胥路126号。1973年10月,恢复苏州蜜饯厂。

改革开放后,苏州蜜饯厂得到较快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1990年末有职工300人,固定资产原值296万元。年生产加工能力3000余吨,1990年生产蜜饯1180吨,饮料49吨,产值542万元。产品中有18个品种于80年代先后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其中蜜字牌金丝蜜枣于1988年获国家食品质量银质奖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90年代中期,由于乡镇企业崛起,市场竞争激烈,蜜饯厂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致连年亏损,生产规模逐年缩小,1994年迁往三乐湾原干果加工厂维持少量生产。原址改建为干将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迁厂减产后,仍继续亏损,1998年全面停产。

四、酱园业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