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69章 工业(9)

第69章 工业(9)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苏州市联光工艺制品厂】位于桐泾北路北许巷41号,1998年1月开业。前身是苏州新区枫桥有机玻璃制品厂成型部,工厂转制为民营企业,时更为今名。注册资金40万元,主要生产有机玻璃制品和工艺品。该厂于1998年3月正式参加产品质量全面管理ISO9001体系活动,建立产品出厂送检报告单、产品质量保证书等自检系统手续。有与苏州新区、工业园区的高技术合资企业配套生产加工精密度高的各种有机玻璃附件数十种产品,合格率在98%以上。另有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有机玻璃产品百余种。

【苏州市金阊区福来得刺绣厂】位于彩香路8—6号,为私营企业,1994年1月开业,注册资金10万元。其产品有传统绣片、仿古靠垫、桌围、各种规模双面绣等300多种,并承接客户定制礼品,广告类双面绣等。

(第二节)市属企业

一、工艺美术业

【苏州绣品总厂】位于三香路160号,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为联营企业,隶属苏州工艺美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99年末有职工2536人,资产总额10080.59万元,固定资产1959.45万元。工厂始建于1958年10月,由泰丰刺绣总店、刺绣童帽社、枕套社3个单位(均系1956年1月对私改造时由私营刺绣庄合并组建而成)合并建立苏州刺绣儿童鞋帽服装厂,后改为刺绣儿童用品厂,地址在宋仙洲巷。1960年11月改名为苏州绣品厂。1961年12月,绣品厂一分为三:绣品厂、儿童用品厂、机绣合作社。1963年机绣合作社并人绣品厂,厂址在三茅观巷。1970年3月,绣品厂、儿童用品厂、刺绣厂、刺绣研究所4个单位合并为苏州刺绣厂,地址仍分4处,刺绣厂总部设在景德路刺绣研究所内。1972年8月又恢复原4个单位。1985年绣品厂迁至今址。1992年4月,改建为苏州绣品总厂。1994年总厂完成总产值1亿元,销售9000万元,外贸出口8700万元,利税96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3月8日与中国抽纱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建立联营控股协作关系。1996年和1997年的产值分别达到1.6亿元和1.52亿元。1998年后,生产萎缩,企业处于改革探索之中。

工厂专业生产机绣日用品,自1960年起开始小批量生产外贸出口产品,此后不断扩大,成为生产出口产品为主、内销产品为辅的创汇企业。主要产品有机绣台布套、枕套、窗帘、西式枕袋、靠垫、被套、台布、床罩等,1979年曾获得全国机绣质量第一名,1980年机绣日用品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1981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制作全部窗帘、门帘,具有江苏地方特色。1988年机绣台布系列出口产品荣获全国轻工业部“金龙腾飞”铜牌奖。1990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称号,1991年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七五期间全国轻工业出口先进单位”,1994年被中国轻工总会评为中国轻工业出口创汇优秀企业金奖。1995年实行工贸联营后,产品以床上用品为主,绝大部分是英国DMC公司的订单本口产品。

【苏州剧装戏具厂】位于西百花巷4号,始建于1956年3月,为全国生产剧装、戏具、影视服饰的重点企业,也是苏州外贸出口丝绸服装的重点企业。1998年时有职工372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和技艺人员40余人。全厂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下设三个分厂,拥有主要生产设备445台(套),固定资产总值688万元。主要产品有内销与外销两大类,内销有剧装、道具、影视服饰(含音乐、舞蹈、戏曲外销有出口真丝服装、真丝内衣内裤、绣花浴衣、纱洗西装等。产品多次获得轻工业部、江苏省政府、省轻工业厅的嘉奖。“金龙牌”大缎大龙蟒产品多次获得部优产品称号和工艺美术“百花奖”;“金龙牌”影视服饰与“文秀牌”手绣日用品于1987年、1991年分别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称号。电影《红楼梦》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服饰,均为其出品,并获得第十届“金鸡奖”,编导谢铁骊专程到厂祝贺。为日本电视片《册封使》制作服饰近400套,为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台制作大量影视服饰,其中有《水浒》、《李清照》、《孔子》、《杨家将》、《南拳王》等。出口的丝绸服饰量占销售总量的700以上,工厂多次被市商检局列为出口产品质量一类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工厂先后获得苏州市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集体企业等称号。1997年全厂产值10050.4万元,销售收人8059万元,外贸收购额6945万元,利税总额364万元。

【工贸联营苏州扇厂】位于桃花坞大街廖家巷27号。前身为折扇生产合作社,始建于1956年12月,主要由个体制扇作坊及大小扇庄合作组成。1970年,由生产折扇、檀香扇、绢扇、纸团扇4家合作社合并为“苏州扇厂”。1987年,苏州扇厂与省、市外贸部门联营,改称现名。90年代初,全厂有职工472人。固定资产原值139万元,净值105万元。工厂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年生产各类扇子1100万把。1999年实现销售144万元,利润6万元。

工厂主要产品有竹折扇、檀香扇、香木扇、轻便扇、广告扇等。竹折扇为传统产品,扇骨选用清白无斑的冬季毛竹(或用红木、乌木),边骨加以皮雕、象牙嵌雕、漆雕、点螺等;扇面用市矾面和绢制作,配以书法绘画,更添雅趣。水磨骨玉折扇于1981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证书和轻工部颁发的工艺美术“百花奖”,并在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竹骨纸扇于1981年获全国同类产品评比第一名和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6年复评时又获省“百花奖”。中、高档男女旅游竹骨扇子于1986年获省“百花奖”。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位于学士街梵门桥弄15号,创建于1954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市工艺美术公司。1988年工业总产值331万元,销售额65.93万元,利税总额81.7万元。1991年有职工2399人,固定资产原值215.61万元。工厂占地面积1083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1511.86平方米。

工厂主要生产各类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以及琴弦、仿古乐器和青少年乐器共500余种。三厂并人后,又增加响器、唢呐、鼓类、琴类等产品。其中红木专业二胡、精制二节定音笛、真丝弦线、中阮、6音抱笙、21弦古筝、红木专业琵琶、SK—1型手控转箜、筱、箫等19项产品,先后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证书,红木专业二胡获198年国家质量银质奖。1989年开发生产的三弦、扬琴、京胡和二胡,被称为“京剧四大件”;原民乐三厂开发的双音编钟、小战鼓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1990年中国丝绸旅游节期间,一厂、三厂联合在北寺塔举办苏州民族乐器展览,展出6大类乐器200余件,其中仿唐筝、竽、瑟、琵琶、编钟、编磬,以及为山东曲阜孔庙复制的管乐器等,都是首次公开展出,展示苏州民族乐器业的雄厚实力。自1991年以来,连续八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二、轻工业

【苏州华盛造纸厂】原在枫桥路3号。筹建于民国六年(1917),两年后投产,属苏州最早的民族工业。为旅日华侨蔡际云(号钟麟)集资30万银元兴建,时名华盛纸版厂。十九年春,改名为华盛益记纸版厂,生产8号黄版纸,注册凤凰牌商标。建厂后,由于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度畅销。嗣后,因战乱影响,曾几度关闭或停产。苏州解放后,在国营企业支持下,生产得以发展。主要产品黄版纸、牛皮纸多次在“广交会”上为外商所青睐。195年11月,该厂实行公私合营,改为今名,并扩建车间,扩大生产,1957年纸张年产能力达到2万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东方红造纸厂,凤凰牌商标亦被废除,产量大幅度下降,1978年恢复原厂名,翌年恢复原商标。全厂占地面积38.6万平方米,1988年末有职工1593人。固定资产原值2379.9万元,工业总产值3791.71万元,销售收人819.95万元,利税1179.8万元。1992年,工厂与香港晨兴有限公司合资建设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地址在苏州新区)。厂址由于地处寒山寺景区,污染严重,影响旅游环境,工厂也逐步搬迁至新区,至1998年全部撤离原厂区。

企业主要产品有:扑克牌原纸、凸版纸、双面胶版纸、壁纸原纸、纱管原纸,均先后获轻工部部优产品称号或省同行业评比一等奖。

【苏州印刷总厂】位于长春巷6号,建于195年,时名苏州印刷厂。之后,规模、厂址多有变化,9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工贸一体生产平版、凸版、凹版多种印刷产品和深加工一条龙的综合性中型印刷企业,是国家级印刷企业,江苏省先进企业,苏州市特种印刷定点企业。1999年末有职工36人,固定资产9000万元。1998年产值与销售各为802万元,实现利润163万元。

企业在“八五”计划初期,引进国外先进印刷设备,并由企业内工程技术人员探索研究成功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W—CX高清晰度印刷技术,经国家级专家论证,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厂主要生产(1)高品位的包装装潢印刷产品,1998年直接出口创汇98.3万美元;)精细图书、画册和产品说明书印刷品;(3)现代票据印刷品。

【苏州机关印刷厂】位于干将西路336号。前身为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机关印刷厂,始建于1970年8月,厂址原设于木渎镇金山浜。主要为地区机关印刷文件材料,时有职工10人。1977年迁至五卅路地区机关大院。1983年3月苏州地区与苏州市合并,改为现名并迁至今址。

工厂自成立至1990年初,印刷完全依靠铅字浇铸排版,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印刷速度慢。1990年后,先后引进01胶印车、08胶印车等先进设施,印刷排版改由电脑完成,产品也由过去的文字材料印刷发展到书刊彩色印刷。工厂的资产亦由80年代的数十万元增长到90年代的300多万元。

【苏州肥皂厂】民国三十二年(1943)3月,孙宝冲建立裕华皂烛碱厂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在大马路(今阊胥路)621号,股东22人,股资折30块装肥皂1万箱,职工14人,以土法生产裕华牌肥皂以及蜡烛、烧碱。裕华皂上市后即成名品,月产量1000箱。

解放后,1950年裕华皂烛碱厂增购少量设备。1953年,改冷掏皂工艺为热煮皂工艺,生产机制皂,肥皂含脂量提高,又能回收甘油,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领先于苏州18家同行。

1956年,以私营裕华皂烛碱厂为主,并人5家小厂,成立公私合营裕华皂烛碱厂。时有职工43人,肥皂商标为“光荣牌”。合营后,国家对工厂进行投资,扩充生产人员,更换设备,遂产量上升,1959年产量达2208吨。1960年,农业减产,为解决肥皂原料油脂紧张问题,并人苏州油脂化学厂。并厂后,肥皂生产提高到半机械化生产水平。1966年,两厂脱离,定名为苏州肥皂厂,是年,产肥皂6380吨。1972年肥皂产量首次超过万吨,达10687吨。并试制成功透明香皂。1979—1985年,为肥皂生产大发展时期,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江南香皂、甲种工业甘油、0型亭牌檀香皂获省优产品称号。1988年,从意大利引进彩色条纹香皂生产线,产品彩纹版80型彩色条纹香皂,获是年省优质产品证书、部优质产品证书。1994年苏州肥皂厂迁至横塘日用瓷厂原址,时年产肥皂总量1.2万吨。其阊胥路原址由中、日、港三方合资组建中日港系列用品雪子公司,主要生产香皂。1999年12月,苏州肥皂厂转制为苏物制皂有限公司。阊胥路原厂址改为苏物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苏州系列用品公司,专营洗涤用品及生产原料。

【苏州时钟总厂】建于1989年3月,位于玻纤路,后迁至桐泾北路。是由苏州市钟表专业研究所实验工厂、苏州钟厂、苏州钟表材料厂和苏州华光建筑五金厂4家工厂合并而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该厂与苏州市钟表工业研究所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级法人,是一个以科研为先导,新品开发为龙头,“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实体。1989年末有职工1420人,科技人员134人,固定资产866.34万元,占地面积50842平方米,厂区面积3.7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各种款式的石英电子钟、机械钟及零部件。兼营节能灯具系列产品,光导纤维,铝轧制、陶土、铜球、铜阀、换气扇。1993年后由于市场变化,处于停产状态,职工大部分下岗。

【苏州缝纫机台板厂】位于山塘街554号。原从事漂白行业。1956年公私合营时为大华漂棉厂,1957年扩建。1968年8月改为苏州棉麻漂炼厂。1974年转产家用缝纫机台板。1979年10月改为今名。为隶属苏州市轻工局的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1984年12月注册增挂苏州羽绒厂厂牌。1988年4月又注册增挂苏州自行车零件四厂。1988年末有职工279人,各类技术人员30人。固定资产原值118万元,净值85万元。工厂占地面积2455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3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10916平方米。年加工生产羽绒40吨,生产家用缝纫机台板9万块,生产自行车单支撑2万件,衣架30万件,羽绒被5万条。1988年工业总产值533.6万元,销售额673.15万元,利税19.33万元。1989年后,由于市场原因,主要产品缝纫机台板停产。1990年,轻金属家具厂并人,仍处停产状态。1998年6月,科利达时控厂并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工厂以出租厂房收人维持,职工大部分下岗。

【苏州打字机厂】位于朱家庄虹桥西,成立于1978年。80年代在上海打字机厂帮助下,试制成功“海鸱牌”中文打印机,成为轻工部定点专业厂之一。1987年与上海打字机厂联合生产国优产品“双鸽牌”中文打字机,年产量过万台。1988年工业总产值542.1万元,销售收人289.7万元,利税121.7万元。1989年起生产手提式英文打字机。1994年该厂被塑料九厂兼并,转产电动工具。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