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171章 大事记(2)

第171章 大事记(2)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民国十八年(1929)5月18日,留园经修葺后开放。该园曾被民国政府查封,由吴县县政府派员管理。民国十二年归还盛氏,民国十八年又被充公。

阊门至胥门之间18处城墙坍塌。

民国十九年(1930)4月5日,留园马路延伸工程完工,接通虎丘路,正式通行。

9月17日,重建小日晖桥为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单孔平桥。

11月11日,虎丘花圃将大批松柏、冬青等运往南京中山陵种植。

兴建一号桥。

民国二十年(1931)1月5日,新辟的金门举行落成通车典礼,同时封闭新阊门。

7月,连降大雨,河水骤涨,城区不少街道积水逾尺。

民国二十一年(1932)6月1日,留园经整修后又对外开放。“一·二八”淞沪战争期间,该园曾关闭,成为宁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的高级教官室,对外称“野营办事处”。

是年,上海老介纶绸店主顾鸿培以2万银元从清末河南柘城县令马嘉祯后裔处购得申庄前花园一座,重加修葺,人称“顾家花园”。

上海蛋商汪氏在城西北校场桥购得荒冢地1公顷(15亩),花10万银元建造朴园。建成后,其妻居此。当年圣诞节,汪氏邀请德国驻沪领事馆人员到朴园游赏。

民国二十三年(1934)1月28日,金门外南新桥改造竣工。

6月至7月,天气干旱,酷热异常,滴雨未降,气温达42°C,创60年来未有的记录。河浜干涸,航道受阻。

是年,改建阊门吊桥。

东山叶氏建荫庐于遂园。

商界巨子杨定甫在半塘桥畔购地数亩建别墅,名为“之园”。

民国二十四年(1935)10月10日,南社发起人之一陈去病公葬典礼在虎丘山麓举行,柳亚子主祭。

民国二十五年(1936)12月13日,阊门改建竣工,举行启门通车典礼。

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19日下午4时,中国军队撤离城区,日军侵占苏州。艺圃、环秀山庄为日军占用,园中古玩字画被劫掠一空。

11月下旬,日军纵火焚烧繁华商业区石路,历时三天三夜,烧毁书店、旅社、戏院、茶馆、浴室、饭店二三百家,民宅五六百户。粗略统计,城区遭日机轰炸和日军烧杀抢掠,毁屋4739间,死3738人,财产损失910万元。

民国二十七年(1938)11月29日,日商经营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总公司在上海)有4辆汽车在城区营业,运行线路有三:火车站经金门至观前正山门;石路经老阊门至观前正山门;石路经胥门至二马路(今人民南路)。

外五泾弄谢氏别墅经两年建设,基本竣工。

民国二十八年(1939)10月,火车站至广济桥一段环城马路拓宽工程完成,长1650米,宽9米。

民国二十九年(1940)7月9日,驻苏州日军强行平毁西郊3万余穴坟墓,建造南、北丘营入口o是年,修复平门至金门、金门至胥门段城墙7处。

民国三十年(1941)7月,环城马路金门至鸭蛋桥(阿黛桥)段弹石路面重修竣工,长408米,宽12米。

10月25日,横马路整修竣工,长390米,宽12米,弹石路面。

10月26日,寒山寺修葺一新,举行竣工典礼。

修建金门外南新路轮船码头,设置省轮船管理处管辖的公共码头。

民国三十三年(1944)7月,环城马路阊门外吴家桥至钱万里桥一段整修竣工。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苏州县抗日民主政府为阻止敌人溃逃,发动群众破坏道路桥梁,虎丘一带各村游击小组炸毁安德桥、花家桥、洋泾公路桥和白洋湾铁路桥。

8月18日,地下党领导的旨在团结教育青年、积聚革命力量的文心图书馆筹建。10月6日对外开放。

民国三十五年(1946)5月,金山汽车股份公司呈请创办市内公共汽车公司,开设从观前街经景德路、金门、石路、新民桥至火车站,从火车站经平门、护龙街、道前街至胥门2条线路,每条线路各有4辆车运行。同年,吴县县政府核准成立吴县城区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9月9日,吴县城区公共汽车公司开辟从火车站经钱万里桥、新民桥、广济路、石路、阊门、中街路口、接驾桥、察院场、玄妙观至醋坊桥的公共汽车线路。

9月,环城马路阊门至胥门段整修竣工,为弹石路面。

阊门尚义桥西北角一段城墙坍塌。

民国三十六年(1947)6月5日,景德路路面沟渠翻修工程竣工,长1554.90米。

民国三十七年(1948)7月6日晨10时,台风过境,电杆折断45根,阊门外一带岗亭被吹倒,市内电话700余户无法通话,街巷低处积水成灾,损失甚重。

1949年4月27日晨6时40分,人民解放军分别从平门、阊门、金门、娄门人城,苏州宣告解放。

4月30日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市、县分设,划苏州城区及近郊为市。

5月13日各界群众3万余人在北兵营召开苏州解放庆祝大会,解放军举行隆重的人城仪式。

9月1日撤销13个镇建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建立区公所。西区为金阊区前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首都设在北京。

1950年

2月在市区范围内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小组。至10月,西区共建居民读报组70余个。

5月撤销区公所,原区公所民政股并人公安分局。

1951年

10月18日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决定成立区人民政府。西区人民政府于1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

12月29日鉴于群众纷纷要求修建女厕所,市卫生局决定先在阊门外石路木角弄、小日晖桥北堍、马医科小菜场北首建造3处女厕所。

1952年

9月22日市区开办公共汽车,由私营苏嘉杭长途汽车公司经营,设2条线路,其中2路车自火车站经钱万里桥、新民桥、石路、金门、察院场、饮马桥至人民桥,全程4.78公里。

10月7日市区公共汽车调整线路,2路车改由阊门外大马路至胥门,增加3路车,自石路经景德路、观前街、临顿路至临顿桥。

10月24日经整治,市政府批准阊门外“臭马路”改称清洁路。

1953年

4月24日西区和南区发生少数坏分子操纵部分人力车工人破坏交通、妨碍公共秩序的严重事件。首恶分子被依法逮捕。

月虎丘名胜整修后开放。

6月12日成立苏州市园林古迹修整委员会,决定在年内修整留园、虎丘、环秀山庄等园林名胜。

7月各区分别召开区首届一次各界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区协商委员会,刘展翼当选为西区协商委员会主席。

是年,在居民中开展民主建政工作,通过普选,全区共建立1个居民委员会和518个居民小组。

1954年

1月1日留园修复后开放。

3月23—25日西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西区人民委员会,杨彬当选为区长。

5月21—22日召开西区首届人大二次会议。

6月19—20日召开西区首届人大三次会议。

7月28日全市连续阴雨,河水上涨,水位4.24米,超过历年汛期雨量最高记录。城区居民有4052户进水,尤以西区、南区棚户为重,部分工厂或车间被迫一度停工。

11月7—8日召开西区首届人大四次会议。

1955年

1月24日寒山寺整修后开放。

5月21日召开西区首届人大六次会议。

6月30日苏州市人民委员会通过在本市设立街道办事处,整顿划小居委会的方案。当年,西区成立山塘、横马路、丁家巷、胡家墩、虎丘5个街道办事处,划小改建成41个居委会,604个居民小组。

7月21日召开中共苏州市西区委员会代表会议,选举出席市一届党代会代表。

9月21日更改区名:东区改为平江区,南区改为沧浪区,西区改为金阊区,北区改为北塔区,中区改为观前区。10月1日开始使用新区名。

1956年

7月2日5个城区合并为平江、沧浪、金阊、北塔4个区,撤销原观前区建制。

7月19日市教育局接办伯乐、乐益、城西、五爱、城中、敬善(与城中合并为一校)、光华、虎丘8所私立中学,改校名为第五、六、七、八、九、十初级中学及虎丘中学。

7月22日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怡园和沧浪1搬上银幕,并在留园开拍第一个镜头。

8月1日强台风袭击苏城,晚上风力达9·11级,并带有暴雨,城区有人死亡,67人受伤,倒塌房屋1173间、墙壁300多处,刮倒树木1210棵,31家工厂因断电而停工。

8月21日召开金阊区首届人大九次会议。

11月29日苏州中医医院在谢衙前成立。该院集中苏州的著名中医师,设有内、外、针灸、耳眼、推拿等科和住院部。1959年1月11日迁至景德路黄鹂坊桥东。

12月26—29日召开苏州市金阊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民委员会,王时中当选为区长。

1957年

7月11日召开金阊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沈文渔当选为区长。

7月27日苏州佛教界在虎丘云岩塔下举行装藏典礼,迦叶如来真身舍利重新人塔装藏。

1958年

3月30日市人委决定,除部分城门城墙保留作为历史遗迹供参观研究外,其余全部拆除。阊门即被拆除。

3月全市部队战士、机关干部、工人、学校师生、医护人员、居民群众共十几万人参加填河劳动,苦干五昼夜,填平12条河道,疏浚小日晖桥、永福桥、三板桥3处河道,清除淤泥1500立方米。

5月14—17日召开金阊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民委员会,沈文渔当选为区长。

7月8日撤销北塔区,分别并人金阊、平江、沧浪3区。并人金阊区的有桃坞街道、阊门街道及长春街道的大部分地段、中街路街道的西半部。合并后,金阊区共设山塘、横马路、虎丘、留园、桃坞、长春6个街道办事处。

8月1日苏州全市1962辆人力车、1辆马车全部停驶。

8月26日市委号召掀起空前规模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支援“钢铁元帅升帐”的日子里,许多机关停止办公,大中学校停止上课,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思想严重地泛滥起来。

11月1日召开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宣布成立金阊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公社与人民委员会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新体制。

12月25—26日召开中共苏州市金阊区首届代表会议,选举出席市二届党代会代表。

1959年

1月12日虎丘乡(公社)部分地区划归金阊区管辖。同年7月又划出,归市人委直接领导。

4月21—24日召开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调整部分副区长人选。

5月横马路街道办事处改名为阊门街道办事处。

7月31日市公共汽车公司新辟6、7两路公共汽车。6路车为石路至枫桥,全长3.67公里。

9月26日市区第一条沥青路虎丘路通车。全长2.5公里,路面宽15米。

1960年

2月6日在商业网点调整工作中,决定将景德路布局为工艺美术街。已设立的民间工艺、珠宝、牡丹通草、编结等11个工艺美术品门市部此日开张。

3月17—19日召开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韩书茂当选为区长。

5月城区实行人民公社化,街道办事处与商业区店合并,分别成立人民公社分社,分社下设管理区,管理区下辖居民委员会。金阊人民公社下设山塘、石路、桃坞、金门4个分社,各分社下辖20个管理区。

7月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城区3个公社调整为6个公社,撤销分社,由公社直接领导管理区。金阊区人民公社划分为金阊、桃坞两个公社。金阊区公社下设11个管理区,桃坞区公社下设10个管理区。

是年,由于不断地“反右倾,鼓干劲”造成严重失误,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粮食、副食品以及日用工业品供应紧张。为了克服困难,市人委在市区发动养猪和大种瓜果的群众运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搞好人民生活。

1961年

3月4日金阊区境内的云岩寺塔(虎丘塔)、留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4—9日召开金阊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区人民委员会,王济民当选为区长。

10月25—29日召开中共苏州市金阊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称第三届代表大会,1979年改为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12名委员组成的中共金阊区委,区委一次全委会选举韩书茂为区委书记。

1962年

6月城区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人民委员会建制;撤销管理区,恢复街道办事处。

8月26日根据“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市各界热心教育的人士和工商界人士新办6所民办初级中学,招收新生1100余名。金阊区内有两所:爱河桥、中街路。

9月5日14号台风袭击苏城,从5日6时至7日6时的48小时中,降雨量达437毫米,最高水位达4.09米。暴雨期间,全市有36家工厂全部停产,28家工厂部分停产,城区许多街巷积水严重,有的水深过膝。据统计,全市6750户居民住宅有积水,共倒塌房屋403间、墙壁500处、工厂烟囱1个,压伤群众6人。

9月10—15日召开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韩书茂为区长。

1963年

1月31日周恩来总理偕邓颖超来苏看望养病的陈云,参观游览虎丘、留园等处。

3月22日金阊、桃坞两区合并为金阊区。全区设山塘、留园、桃坞、石路、金门5个街道办事处。

月增设中街路街道办事处。

6月22—26日召开金阊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民委员会,刘金之当选为区长。

10月增设丁家巷、虎丘两个街道办事处。至此,金阊区共设8个街道办事处。

1964年

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来苏视察,参观刺绣研究所,并题词(继承和发扬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

2月16日苏城连降大雪,至19日市内积雪厚达24厘米,长途汽车及部分市内公共汽车停驶,货运发生困难,职工出勤率下降,生活生产均受到影响。

7月23—25日召开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韩书茂为区长。

1965年

7月22日召开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12月7—10日召开金阊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区人民委员会,韩书茂当选为区长。

1966年

8月中旬金阊区小教系统的部分教师贴出要求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大字报,并组织串连,成立“造反”组织。

8月23日红卫兵涌向大街小巷“破四旧”,使全市文物、古迹、寺庙、园林遭到严重破坏。在“破四旧”中,先后被砸毁的有··大小佛像569尊(其中有寒山寺8尊、虎丘的千手观音及哼哈二将)、宝鼎3座、大铜钟4只、铜罄2只、名匾31块、古人对联49副、摩崖石刻、翁仲28处;寺庙、教堂、道观13处被侵占,园林14处被强行封闭。打砸老字号商店招牌,捣毁雕刻艺术品,查缴旧书字画,并对“五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及部分资本家抄家,挤占他们的住房。许多街巷、道路、桥梁被改名,金阊区也被改称延安区。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