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 > 第11章 得人才者得天下——韩非子的人才观(1)

第11章 得人才者得天下——韩非子的人才观(1)

小说: 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      作者:秦榆

得人才者得天下,这句话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不会过时。中国过去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所在了。韩非子的人才观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更多地体现在对于国君的服务上,但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依然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1.培养人才要慎重

[原文]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大意]种植橘柚的话,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的话,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才时要慎重。

我们常说得人才者得天下,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得一良才固然能为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但若得到了一位深藏不露野心勃勃的下属,那么就真可谓是“引狼入室”了。

让我们先看一下麦氏兄弟的遭遇,或许你就会明白韩非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了。

克罗克原先是美国的一个穷光蛋,没读完中学就出来做工,以养家糊口,维持生存。后来,他在一家工厂当上了推销员,一方面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他在推销产品过程中走南闯北,结识了不少人,交了许多朋友,增长了见识,积累了大量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越来越不满足于给别人当雇员了,一心想创办自己的公司。

可选择哪一行呢?“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当时美国的餐饮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已变化了的时代的要求,亟需改革,以适应亿万美国人的快餐需求。

想归想,要将其变成现实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必须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克罗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要实现鸿鹄之志没有启动资本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对于一贫如洗的克罗克来说,自己开办餐馆又谈何容易呢?

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在做推销员工作时,曾认识了开餐馆的麦克唐纳兄弟,自己倒不如凭双方交情先打入其内部学习,以最终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主意已定,他找到麦氏兄弟,对其进行了一番赞美后,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自己目前的窘境,待博得对方的同情后,便不失时机地恳请麦氏兄弟无论如何要帮他这个忙,答应他留在餐馆做工,哪怕是做一名跑堂的小伙计也行,否则,他的日常生活将面临危机。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接触中,克罗克深知这两位老板的心理特点。为尽早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他又主动提出在当店员期间兼做原来的推销工作,并把推销收入的5%让利给老板,麦氏兄弟见有利可图且又考虑到眼下店里确实人缺人手,便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克罗克进入快餐店后,很快就掌握了其实力与条件。为取得老板的信任,他工作异常勤奋,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他曾多次建议麦克兄弟改善营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他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送饭上门等一系列经营方法,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获取更多的营业收入;还建议在店堂里安装音响设备,使顾客更加舒适地用餐;他还大力改善食品卫生,狠抓饮食质量,以维护服务信誉;认真挑选店堂服务员,尽量雇佣动作敏捷、服务周到的年轻姑娘当前台招待;而那些牙齿不整洁、相貌平常的人则安排到后方工作,做到人尽其才,确保服务质量,更好地招徕顾客。当然,他的每一项改革都使老板感到满意,因为他的言谈举止总是表现得那么坦诚,那么可信赖,给人留下谦虚谨慎的极好印象。

由于他经营有道,为店里招来了不少顾客,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对他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了。餐馆名义上仍是麦氏兄弟的,但实际上餐馆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克罗克的手中。这一切正是通向其最终目的的铺路石,可怜的两位老板一直蒙在鼓里,对此并无丝毫戒心,甚至还在暗自庆幸当时留下克罗克的决定是对的,多亏他的有效管理和辛勤治店,餐馆的生意才这么兴隆,财源滚滚而来,大有“伯乐相识千里马”之自豪与快慰。

不知不觉,克罗克已在店里干了6个年头。他的羽毛渐渐丰满,翅膀越来越硬,展翅腾飞的时机日趋成熟,便暗暗加快了行动步伐,他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了一大笔贷款。

该与麦氏兄弟摊牌了,他想,事到临头,不容再难为情、继续拖延下去了,他熟悉两位老板素来喜欢贪图眼前利益,为一时的需要常常会忘记原来最基本的要求。为此,克罗克充分做好了谈判前的思想准备。

1961年的一个晚上,克罗克与麦氏兄弟进行了一次很艰难的谈判。起初,克罗克先提出较为苛刻的条件,对方坚决不答应,克罗克稍作让步后,双方又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克罗克以270万美元的现金,买下麦氏餐馆,由他独自经营。第二天,该餐馆里发生了引人注目的主仆易位事件,店员居然炒了老板的鱿鱼,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当地一特大爆炸新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快餐馆也借众人之口,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国的知名度。

克罗克入主快餐馆后,经营、管理更加出色,很快就以崭新的面貌享誉全美,在不长的时间内,270万美元就全部捞了回来。又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总资产已达42亿美元,成为国际十大知名餐馆之一。

麦氏兄弟为小利而放弃了日后的麦当劳帝国,实在是让人惋惜,但他们没有识破克罗克的野心,任由其势力膨胀,这才是麦氏兄弟的最大败笔所在。

身居高位的人应该引以为戒,如果你栽培出来的是一个“橘柚”式良将,自然受用,“食之则甜,嗅之则香”,如果你栽培出来的是一个“枳棘”式部下,那就危险了,小心被刺到。

3.给属下以足够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原文]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

[大意]万物各有适合的用处,才能有施展的地方,各处在自己的位置上,领导者就可以无为了。

韩非子认为真正的人才不会是百依百顺的奴才,很多时候他们是偏才、怪才,他们大多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这时如果领导者能够合理的引导他们,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那么对于彼此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给有个性的人以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便有可能还你一个惊喜,邹文怀对李小龙的发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电影界由邵逸夫的邵氏公司一统天下,无人能撼动其霸主地位。从70年代初开始,邹文怀的嘉禾公司异军突起,与邵氏一争天下。

邹文怀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发现人才,而正是一位传奇人物的加盟,挽救了嘉禾,成就了邹文怀,也成就了他自己,这位传奇人物不是别人,他就是武术明星李小龙。

邹文怀原籍广东省潮州市,毕业于上海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曾做过上海一家英文报纸的记者。1949年他来香港,继续做英文报纸记者,当时月薪为60港元。一年半后他转到“美国之音”驻港机构工作,享受香港记者同行最优厚的待遇,这样他一呆就是7年。

由于邹文怀精通英语、吴语、粤语,又擅长宣传策划,后来被邵逸夫挖去负责宣传工作。

1970年4月邹文怀带着他的几个亲信离开邵氏,自立门户创办嘉禾影业公司。原先有一批导演和演员,准备在嘉禾筹备停当后加盟,邵逸夫闻之立即给他们加薪,结果真正肯效力嘉禾的只有三四个导演和演员。

由于势单力薄,创业之初嘉禾备受歧视,当初答应投资的台湾富商也临阵退却。邹文怀大旗已经扯起来了,现在处在骑虎难下的地步。影业圈的人认为,邹文怀无财力,又要面对邵氏的封杀,因此嘉禾肯定成不了气候。

邵氏方面放出风来:谁为嘉禾拍片,再红邵氏都不会用他(她)。香港的演职员,谁敢得罪邵氏?谁不为自己的饭碗和前途而考虑呢?邹文怀处在逆境中,对跟他过来的三四个导演和演员十分感激,没有他们那他就成了光杆司令,根本开展不了拍片工作。

邵氏的封杀,更加激起了邹文怀的斗志,他立誓要杀出一条路来给“老东家”看看!因为没资金,他就率先在香港影业引进制片人制度。制片人制度兴起于60年代的美国,其核心是谁投资谁受益。既可独资,也可合资。这一制度的引进,缓解了经费紧张的矛盾。

邵氏公司明星如云,而当时嘉禾只有一个男明星,这就是与邵氏反目的武打演员王羽。按嘉禾当时的财力,只能拍一些小成本影片。缺乏大制作,这些影片大都业绩平平。直到李小龙大贵人的加盟,才真正使嘉禾摆脱困境,从此走向辉煌。

李小龙是广东顺德人,从小生长在香港,是个少年武术迷。18岁那年他赴美留学,先后在西雅图和洛杉矶开武馆。他的武艺高强,在西方掀起了中国功夫热。李小龙还喜欢拍电影,渴望做好莱坞动作明星。但他怀才不遇,只在影视中做过第二主角和一些跑龙套的角色。

通过朋友牵线,邵氏公司与李小龙都有合作意向。双方在一起谈条件,李小龙开出每部片酬1万美元的价格。当时邵氏公司的一些大明星,每部片酬也只有五六千港元(约折合1000美元),邵氏认为李小龙漫天要价,他只肯出2500美元。邵氏吩咐手下人,叫李小龙自己先来,一切再作安排。言下之意,来不来由你!此举激怒了李小龙,他宣布不与邵氏合作。

邹文怀慧眼识珠,立即指示在美国的女干将刘亮华前往游说李小龙。嘉禾开出7500美元的片酬,虽低于李的1万美元,但大大高于邵氏。尽管这个片酬不及好莱坞配角的片酬,但李小龙从中看出了邹文怀的诚意。为了“报复”邵氏,李小龙答应了邹文怀。

1971年夏,嘉禾与四维公司合作,由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在泰国开机。拍片的双方投入了40万港元,若不成功,嘉禾与四维都只有关门倒闭一条路。李小龙脾气不太好,拍片时老与导演发生分歧,邹文怀一直当“和事佬”。

同年10月,《唐山大兄》在港首演,没想到竟一炮打响!当时一部影片首映一轮的票房收入达到100万港元,就算非常成功的卖座影片,可《唐山大兄》在香港首轮连映三个星期,创下350万港元的全港影院票房最高纪录!李小龙凭此影片,一夜成为大明星。

李小龙主演的第二部功夫片《精武门》,创下400万港元的本地首轮票房纪录。为了笼络这匹“野马”,邹文怀让他自编自导自演第三部影片《猛龙过江》,结果该片创下450万港元的票房纪录。这三部功夫片还发行到东南亚、台湾、日本等地,为嘉禾带来巨大的声誉和收益。

正当邵氏老板“大跌眼镜”时,嘉禾与李小龙和美国华纳兄弟公司联合拍摄李小龙主演的又一力作《龙争虎斗》,该片仅在美国一地的票房收入就高达300万美元之巨,而全部投资才花了80万美元。

嘉禾靠李小龙这个牌子,不断推出卖座影片,收益猛增,直撼老牌邵氏公司。

靠李小龙度过了危机后,邹文怀的嘉禾不断发展,逐渐取得了与邵氏平分秋色的地位。1993年嘉禾推出《忍龟者》续集,创下7亿港元的收入。嘉禾便逐渐取代了邵氏公司的地位,成为业界执牛耳的企业。

邵氏公司因为没有顾及李小龙的恃才傲物的举动而弃之不用,使他的对手嘉禾捡了个大便宜,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只能是叫苦不迭,又徒叹奈何了。

4.以恰当的方法去使用人才

[原文]任人以事,存亡治乱之机也。无术以任人,无所任而不败。

[大意]选任人去处理事情,是存亡治乱的关键,不掌握方法而随便用人,没有一次是不失败的。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个上司,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发现以后还得善于使用,做到这二点,便真是“得人才者得天下”了。

人是世界上最难把握、最难识别的动物。要学会识别人才,首先要破除门户之见,把自己的好恶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同时也不能仅凭着与自己的亲疏恩怨来选择人才。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却不小。因为人毕竟是人,而人都是有自己感情的,有时候要做出有违于自己情感的选择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就必须树立起一个观念:一个成功的企业绝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创建的。无论你是一个技术天才,还是一个管理天才,你都不可能仅凭着自己的单枪匹马去创立一个一流的企业,你必须求助于你的助手,你的下属,你的员工以及其他专家等。

根据许多成功者的经验,在创业之初,往往创业者个人的技术素质或是营销技巧是最为重要的。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你的创业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你鉴别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能力。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成功地利用了别人的智慧和才干,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1957年9月,在日本东京至大阪铁路间的千林车站附近,有一家面积约五十多平方米,全店只有十三名店员,以经营医药和销售食品为主的,名为“大荣”的小商店诞生了。

十五年之后,由于老板经营得法,生财有道,1972年,这家商店的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了一千亿日元,一跃而成为日本零售业销量最大的公司。1980年,首创年销售额一兆日元的新记录,而到了1999年,这家商店已经登上了日本零售业的王位,并在世界性商业零售业中颇有名气。

创造出这样奇迹的人,就是日本“大荣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现任该公司董事长的中内功先生。在日本,中内功被誉为“超级商人”、“流通革命的旗手”。

中内功成功的主要因素就在他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

中内功非常重视使用人才以及对人才的培训,他根据自己在军队时的经验,推出了一套发挥主任级骨干作用的“下士官经营法”,即发挥各基层营业小组负责人(即主任)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中内功深感人才的欠缺。他每在公司业务拓展的重要时刻,总是从各方面招纳贤才,聘用管理方面的“管理能人”。其中有许多人是他“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中内功从20世纪60年代年起,就开始大量地招聘大学毕业生,信任他们,重用他们。现在,中内功所招纳的这些贤才已经在各级领导层次上担任是重要的职务,有的已成为业务方面的骨干,为中内功的创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喜欢《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吗?喜欢秦榆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