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 > 第1章 肖庭钧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1章 肖庭钧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小说: 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      作者:肖庭钧

(代前言)

战国“如火烈烈”的历史云烟虽然已经消散了两千多年,但今天我们走近她,仍然如走近一座曾经熊熊燃烧、威逼浩浩苍穹的火山一般,仍能感受到她那燎人的余炙,令人敬畏、仰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中国,也缴获了和氏璧。为了能彰显他划时代的崭新皇权的天威和神圣,命人在和氏璧上刻下“授命于天既寿永昌”来作为他的皇权御玺。自那以后,这块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就成了夺取天下皇权的象征和代表,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最珍贵的一件文物。

说起这块传国玉玺和氏璧的来历,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楚国说起。据《韩非子》记载:大约公元前700多年,楚国的卞和得到一块玉璞,将它献给楚厉王。楚厉王使玉匠来看,玉匠说是一块石头。楚厉王相信玉匠,认为卞和是在骗他,而将卞和刖去左足;后来楚厉王病亡,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来献璧,同样被匠人说是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等到武王薨,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在山中痛哭,被人告知文王。文王派人来探望卞和,说天下被刖足的人多的是,你又何必这么难过?卞和说道:我痛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良玉被当作石头,志士被当作欺骗,这才是我忧心的事情。楚文王听报,派工匠将玉璞理出玉皮,得到了一块精美的完玉,称作和氏璧。

到了战国后期,围绕和氏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相关人物将和氏璧与战国统一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纷乱的战国历史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就是随着秦国的崛起,战国走向了天下统一的历史进程,秦国六代君王前赴后继、矢志不移地致力于统一的大业。从秦孝公到秦始皇这一段大约一百三十年的战国统一历史时期,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秦孝公到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早期(公元前278年),这个阶段秦国的崛起引起了天下其他国的不安,从而引来了合纵连横的斗争。以楚国、齐国为首的东方势力还停留在传统争霸旧思维的格局,面对秦国的崛起,只是希望用合纵的方式进行遏制;而秦惠王等为了打破这种合纵遏制,采取了连横的策略。斗争的双方主要为秦国和楚国、齐国。楚国从楚威王委任昭阳第一次合纵抗秦,授“和氏璧”以号令天下,到后来和氏璧被盗、张仪入秦,楚怀王被张仪愚弄,直至被秦昭襄王骗入秦国囚禁。几番合纵连横,斗争的结局为五国破齐、秦国攻占楚国郢都;东方的两个传统大国齐国、楚国彻底被削弱;秦国兼并西蜀、楚国的鄢、郢等大片国土而一跃成为雄视天下的强国。第二阶段(公元前278年到公元前256年):从齐国复国到邯郸之围。这一阶段,东方六国中赵国由于承泽赵武灵王改革以及在五国破齐中夺取了大片土地,而突出成为能与秦国争雄的力量。秦国为了进一步争夺天下大势,与赵国围绕着和氏璧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起初由于穰侯等权贵势力干扰,导致秦国内外政失调,连受挫折。秦王经过反思,对内得范雎之用,废除穰侯势力,实行进一步集权;对外坚定不移地推行“远交近攻”之策,国势更炽。最终,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继而邯郸被围,赵国遭受沉重打击。秦国进一步确立了傲视天下的实力和地位,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阶段(公元前250年到公元前221年):就是秦庄襄王、秦始皇统一战争时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驾驭着统一战车轰轰烈烈地驶向天下,而此时东方六国的君王宗室反而更加混乱不堪。一如后来历史学家所说的“灭六国者六国也”。秦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统一了天下,踌躇满志的秦始皇也终于夺得了和氏璧。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天威,秦始皇命李斯亲书并命当时天下最为着名的工匠陈寿在和氏璧上刻下“授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诏语。从此,和氏璧便成为天下皇权象征,成为中国历史上价值无法估量的传国玉玺。到后来,每一次朝代更替,一个个自命不凡的英雄豪杰,为了争夺这块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和一统天下的威信之物,演出了一幕幕历史活剧。直到南宋末期,陆秀夫背着宋少帝带着和氏璧传国玉玺一同蹈海,这块传国玉玺才彻底消失在日日夜夜咆哮、永不安宁的大海中,史称“崖门失玺”。

和氏璧的故事是凄美而壮烈的。本书为战国统一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的就是战国后期的第二阶段。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昭王攻陷楚国郢都之后,和氏璧突然出现在赵国的邯郸,并被赵惠王的宠臣缪贤得到。吕不韦父亲无意中得知,为报复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平阳君,平阳君转告赵王,赵王命缪贤交出和氏璧,缪贤矢口否认。赵王借口打猎,突入缪贤府中,搜去和氏璧,缪贤惊慌之际,欲逃往燕国,被舍人蔺相如劝阻。秦昭襄王、穰侯知道后,提出用十五城来换和氏璧,借索要和氏璧,开始了与赵国的“争势”。赵王舍不得,围绕这一次争夺,赵王斗胆任用蔺相如等人才,不但“完璧归赵”,而且渑池相会上也取得了上风。到阏与之战,赵奢再次取胜,秦国不得不派出秦王孙异人到赵国做人质。一连串的失利使得秦昭襄王痛定思痛,思贤若渴,终于求得范雎。在范雎的辅佐下,秦王重振朝政,驱逐穰侯等权贵,促使秦王进一步集权,又任用李冰、蒙敖等。随之,秦国的国力日益强大。而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集中力量先并吞韩国。烽火再起,秦国围攻韩国上党。面对秦国的咄咄进逼,赵王君臣不惜冒与秦国决战的风险接受了冯亭请求,出兵相救,将上党地区并入赵国。这样,秦赵之间的决斗不可避免地到来了——长平之战爆发。战争状态下的人质异人无疑是命悬一丝,这就给他、如姬和吕不韦等都带来了最严峻的血火般的生死考验。本书围绕着秦赵两国从争夺和氏璧开始,到吕不韦护送异人及小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回到秦国这一段曲曲折折的历史,以还历史原貌为宗旨,生动、全面地展现了那段“如火烈烈”的生活。在这段时期里,吕不韦、蔺相如、廉颇、平原君、秦昭襄王、穰侯、范雎、白起、异人、如姬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共同演义出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剧。本书将和氏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长平之战”等那段段璀璨、感人、沉重、曲折的故事呈现给大家。读完此书,对了解战国后期的历史大有裨益。

和氏璧真的价值连城吗?秦王真的会提出用十五城换和氏璧吗?这就要着重地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玉”的价值和地位,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玉文化,以及“玉”在中国古代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认同。相比古代西方“崇尚金银”而言,有许多的学者提出中国的文化又是“玉”文化,这已被众多的出土古玉文物所证明。当然,最能证明的还是作为秦始皇开创封建皇权的象征之物——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了。本书力求展示中国古代灿烂夺目的古玉文化,书中人物人人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比德于玉”就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修养的标准。了解了这些,也就了解了和氏璧的价值。在今天,我们仍然用玉的洁白无瑕、玉的珍贵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高贵的精神气节,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勉励自己刻苦磨砺等。这些,都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灿烂玉文化的延伸。今天弘扬玉文化,仍然有助于我们开创新的历史和文明,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文明的标志。在这里,笔者谨借和氏璧的故事,再次向世人抛出一块纸砖。

诗歌是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化结晶之一,中国古代有灿烂的诗歌文化。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诗经》这部不朽的作品。那个时代,尤其是在赵国,“人人慷慨而歌”(《史记》语)。那时人们对《诗经》的熟悉程度,一定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境界。因而,本书引用了许多《诗经》中带“玉”的作品词句(这在《诗经》中俯仰皆是)。一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再现,是各种人物抒发感情的需要和最好的表达。二则期望能以此促进对《诗经》的关注和传扬。对《诗经》,我仍然希望读者多读原作,相比《诗经》的伟大、不朽,我的这点解说只能说是狗尾续貂,实在不值得一提。

当然,历史的烟云已经消散了两千余年,战国历史史料又浩如烟海,作者虽然力争尽可能广泛收集史料——历时十年,苦心孤诣,以求能以尽善尽美的史料知识以飨读者,但仍然会有很多的遗漏和不足。只能是管中窥豹,略显一斑了。而浩繁的史料,也有很多相互抵触的地方,我也只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古为今用”了。文学作品中自然少不了作者的创作,但对于历史题材的小说,严肃的创作都必须以尊重历史原貌和逻辑的前提下进行。本着对祖先创造出来的灿烂的历史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本书始终贯穿着对历史的真实性的忠诚和扞卫,并没有像某些创作家那样将历史拿来信手乱捏一番,而是尽最大努力还原、维护历史的本来面目。绝不以顶着小说创作的外衣就敢给后人以胡编乱造的误导,相信读者一定能从本书中感受到作者的本意。尤其在表述战国后期,上至有为的秦国君王,下至平民商旅,自觉统一的思想行为和自发统一的朦胧意识,已随着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新的社会构图的形成,慢慢地集聚起来,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洪流。

当然,本书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虽历经十年的构思和创作,但在当下快速的生活节奏和谋生的压力下,自感速度令人汗颜。同时囿于文笔拙陋,顾全历史面貌的语境“略输文采”,这也许是本书的最大缺憾!

肖庭钧

2011年初春

喜欢《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吗?喜欢肖庭钧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