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 > 第6章 公孙访玉,吕陶公卖乖移花接木,缪贤邀君宠(2)

第6章 公孙访玉,吕陶公卖乖移花接木,缪贤邀君宠(2)

小说: 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      作者:肖庭钧

乐毅乃名将乐羊之后,素知兵法,曾随赵武灵王攻中山国,被委任为都尉。然则赵武灵王中年退位,将王位让给了自己心爱的宠妃惠后所生的幼子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十五岁登位,凭着父王的威信执朝,臣民们自都无疑问。然而赵武灵王的长子、原太子赵章颇不服,为安抚赵章,武灵王将他封为安阳君,封地在代郡,并任命武将田不礼为代相。赵惠文王四年,朝会群臣,赵惠文王坐在前面,武灵王躲在幕后一并接受群臣的贺礼。此时惠后离世已久,武灵王对其思念之情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淡薄。安阳君朝拜惠文王时,武灵王看到身材巍然的哥哥赵章反而跪倒在年幼的惠文王脚下行朝拜大礼,怜悯之情顿生,竟荒唐地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代称王。此事与臣相肥义、公子成、司寇李兑、代相田不礼商议,老臣肥义、公子成、李兑三人坚决反对。田不礼表面上也不敢支持,但怂恿赵章夺位称王之心更烈。朝会之礼结束不久,武灵王、赵惠文王、赵章三人秋猎游居于邯郸城外八十里的沙丘宫,三人各住一处。赵章与田不礼认为时机已到,决定先发制人,他们设下伏兵,假称主父有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担心有诈,便按事先与公子成、李兑所安排前去探虚实,果然被杀。将军高信保护着惠文王,指挥军士与田不礼等人交战。公子成和李兑急忙帅援军从邯郸城里赶来,征发四邑之兵驰援,打败了赵章一党。田不礼战死,赵章则躲进武灵王宫中。自负的武灵王还想保赵章一命,不肯交出赵章。公子成、李兑便命军士包围主父的沙丘宫,并命令宫中的人全部撤出,强迫武灵王交出赵章。武灵王则命令公子成、李兑等撤兵。双方僵持七天七夜,赵章见父王也保不住自己的命了,便伏剑自杀。

事已至此,公子成、李兑非常明白撤围意味着什么。兵围沙丘宫三个月,武灵王只能靠捉幼雀、逮地鼠、接雨水为食,终究饿死在沙丘宫中。可怜这位首倡胡服骑射、兼并中山国、修筑长城的一代英主竟演出一幕被属臣饿死沙丘宫的悲剧。那时乐毅恰在代郡为将,变乱之中,担心受到迫害,不得已逃往到魏国,但魏国与赵国世代联姻,乐毅仍得不到重用。不久恰巧北方燕国燕昭王即位,为报齐国杀父破国之仇,不惜千金买马骨、设黄金台延纳天下志士,乐毅便投奔了燕国,被任为大将。燕国上下历经十七年的艰苦图治,又兼有苏秦为内应,燕昭王发动了一场五国破齐的战争。乐毅率领燕国军队攻陷齐国七十二城,正当乐毅围困齐国仅剩的墨城、稆城时,燕昭王不幸病故,太子燕惠王即位。他听信骑劫之言,撤了乐毅的兵权。乐毅无奈,只得重又投奔赵国。凭着他一战破齐的英武威名,赵王封他为望诸君,恰逢平原君被秦王请去做相国了,遂又委乐毅任相国。赵惠文王天资平平,也没有什么大志。合着燕国破齐时,他派廉颇也取了齐国的三十七城。为救魏国被秦国围攻都城大梁之际,又占了魏国伯阳等四城。秦国因在咸阳做人质的楚国太子杀人之事,大举发兵攻楚,魏国危机消除了。现在四海安宁,魏王便派人来向赵王索要伯阳等四城。

赵王坐在上首,一身王者衮服,腰间系着块罕见的透雕双龙戏珠的鹅黄玉,那两条龙都是昂头弓身,呈“几”字形,旄角分明,精细异常;头戴七彩丝帛王冠,正中镶着一颗黄玉珠,映衬着他那一张瘦削的黄面容,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若不是那一身王服,倒更像一名文弱书生。赵王面无表情,问道:“魏王又派人来索要伯阳城,诸君议议,当如何应对?”

赵王话音刚落,就听一身将军服的廉颇道:“那时若不是大王派臣下领兵救魏,只怕连大梁也被秦国攻占了,伯阳等城不能给魏国。”这伯阳城就是廉颇带兵取来的,当然他不愿意退还给魏国。他的话虽然是在大家意料之中,但那急切的语气还是引得大家都望着他。廉颇此时已年过五十,在赵武王时就是一员猛将。只见他脸色红润,面庞五官棱角分明,浓眉大眼,嘴阔唇厚,黑密的胡须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腰间一块白色虎形佩玉,张牙舞爪,威武十足。

赵王小弟平阳君赵豹正对着廉颇,穿一身织锦五彩豹纹华服,腰间挂着的也是一块斑纹古玉豹佩,笑道:“廉将军说得也是,可如今齐国、楚国都国势衰微,秦国攻势咄咄逼人,魏、韩、赵三家还是相互多支持、援助为上。这四城不给魏国,只怕魏王会不高兴。”

赵王注视平阳君,似乎他在认真考虑平阳君的话。

廉颇坚持道:“大王,为救魏国,赵国被秦国占了蔺、祁、离石三城,这伯阳等四城就当是补偿吧。”

赵王点头称是,可想着魏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开口问道:“那魏王如何答复呢?”

廉颇轻松地说道:“这有何难!如今秦国占领着魏国河西七十余城,赵国才占了他四城,魏王心疼土地,何不向秦国讨要去。魏王真要这四城,那也得等到赵国收复蔺、祁、离石三城。”

平阳君皱着眉道:“廉将军这话不妥,魏王视赵国为兄弟手足,危急时刻自然来求。当年楚怀王合纵抗秦,魏国听信张仪之言,割地赂秦,天下纵约不攻而破,楚国大困。如果魏王恼怒起来,又投靠秦国,则对吾国大为不利。再说太子与秦王的女儿成亲,大王已经派人去向秦王请求将这三城作为陪嫁礼归还吾国,这次也应能收回了吧。”

平阳君所言正是赵王担心的事情,点头道:“是呀,寡人担心的就是这事。”

廉颇道:“大王不必担心,就是秦、魏联合,也不敢对赵国怎样。”

赵王见相国乐毅一直紧锁眉头,若有所思,遂问道:“乐相国有何意见?”

乐毅年已过花甲,长须齐胸,虽也是一身武将官服,可腰间却是文官们常戴的那种圆形玉璧,一面有纹饰,另一面却是素面,平滑如常,不知是佩者刻意如此,还是刻者尚未完工。乐毅目光犀利沉稳,深吸一口气,侃侃而言道:“平阳君侯和廉将军所言都有理。伯阳城等虽小,可要取一城一地,也确非易事。如果还给魏国,那齐国又来讨要济河以东的三十七城,是给还是不给呢?臣思来想去,这伯阳城还是不给魏国为好。秦国自张仪连横以来,对山东六国施尽欺诈之能,又兼武力征伐;对韩、魏、楚邻国日侵年削,夺城不下百座,地不下千里。如今再无一国能同秦国相比。这几年的攻伐战乱,天下各国都看清了秦国的虎狼野心,再无一国愿与秦国连横。更何况如今的秦国权相穰侯对山东各国朝欢暮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欺诈手段较之张仪更甚。张仪那时靠的是‘骗’字经,如今穰侯连‘骗’也不需要,动则大军压境,逼迫天下诸侯割地臣服,玩弄诸侯于股掌之间。魏国更深受其害,想必魏王再无与秦国结盟之望,秦国也不会再真心与他国结约盟誓了。臣不甚担心魏国与秦国结盟,臣最担心的是如今秦国日益强大,秦王、穰侯又野心勃勃啊。”

廉颇对乐毅既佩服又有些不服气,一方面乐毅一战取齐国七十二城,名震天下,廉颇也不得不信服乐毅的才能;可另一方面,乐毅并没有为赵国取一城一地,而自己取齐国三十七城,取魏国四城,率军力拒秦军,可只是被尊为上卿将军,而乐毅却被赵王封为望诸君,官拜相国。对此,廉颇是有想法的。听乐毅这么说,他几乎是未假思索,问道:“望诸君所言正是大家担心之事,相国可有何良策能拒秦国,收复蔺、祁、离石三城呢?”

乐毅看了一眼廉颇,又转向赵王,挺直身子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年燕国报仇,燕昭王卧薪尝胆,历经十七载,才终得成功。故大王欲收复蔺、祁、离石三城,也非一朝一夕能达成。现今诸侯之间,一旦交战,双方无不倾其举国之力,动则大军出动十万、二十万之众。真如《管子》所言‘一期之师,十年之积蓄殚,一战之费,十年之功尽’。为收复蔺、祁、离石三城,大王之国当上下齐心,励精图治。《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吾国若能持之以恒,积十年之粟,蓄十年之锐,则国强者兵强,兵强者战胜。到那时,收复蔺、祁、离石如水决于万仞之巅,势不可挡,无坚不摧,秦军又岂足惧?”乐毅将自己在燕国那些年的体会娓娓道来,希望赵王也能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访才,治赋重农,奖赏军功等等,直说得他自己气喘神激。然而他哪曾想到,言者谆谆,听者渺渺。赵惠文王原以为乐毅能说出个立竿见影的奇计妙策来,却没想到竟是如此一番旷日持久的治国宏论,已是听得不甚耐烦。听乐毅讲到治赋收税,便插话道:“相国所言甚对,前日寡人要相国举荐治赋之人,可有合适之人?”

乐毅道:“代郡郡守赵奢可担此任。”

平阳君道:“可是那位曾到过燕……”突然觉得自己失言,连忙改口道,“赵奢,他原是武将,能治赋吗?”

喜欢《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吗?喜欢肖庭钧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