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 > 第11章 把战火引向上海(1)

第11章 把战火引向上海(1)

小说: 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      作者:明河在天

1.力保上海

当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张治中正在青岛养病,1937年7月8日,了解日本人德行的他拒绝了医生的劝告,毅然回到了南京。

上海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又处于抗战的最前沿,由于张治中及他麾下的第五军在“一?二八”战争中的功绩,经何应钦推荐,蒋介石于是正式任命身为上将的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

其实早在1935年底,南京政府就在京沪杭地区设立专门的国防区,下设三个分区:南京分区由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负责,沪杭分区由皖浙赣闽四省边区绥靖主任张发奎负责,京沪区就是由时任中央军校教育长的张治中负责的。此番任命,也可谓顺理成章。

在接受任命之后,张治中迅速赶赴淞沪战场第一线,率部布置抗战工作去了。这里,我们不能不先仔细地介绍一下这位抗日名将,因为他在本章中是一个重要人物。

张治中于1890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巢县的一户农民与篾匠之家,虽然他的父亲在附近的镇上经营篾器店还算成功,可是在那个动荡艰难的年月,张治中又是兄弟四人,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也并非易事。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艰难,是张治中童年时最为深刻的记忆。

张治中早年读书时,曾经有一段时间吃住都在私塾里,当他看到其他同学有肉吃,而自己的碗里只有每天相同的小菜时,他忍不住请人回家向祖父要肉吃,不想祖父却难过地说道:“肉吗?除非从我的身上割下来!”后来每当想起这句话,张治中内心都无比辛酸。

如果不是母亲非常看好这个长子,张治中也许早就辍学了。尽管他非常聪明好学,也被老师寄予厚望,可是随着科举在1905年的被废除,摆在张治中面前的传统上进之路算是彻底断绝了。由于家庭的贫困,张治中无法到新式学校中就读,于是只得先到父亲的朋友、一间百货店的老板那里当学徒。

可是张治中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他又打定了弃文就武的主意,开始试着报考武学堂;可是由于招生名额有限,又无背景,张治中多次名落孙山。当时他一人孤身在外,没有颜面回家见父母,于是只得先后在扬州、安庆等地做了一段时间警察。

后来他又流落到了上海,这时候辛亥革命爆发,张治中在上海幸运地加入了上海学生军,随后,他又幸运地得以凭着学生军的身份,于1915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总算是获得了未来人生重大转折的契机。

在军校期间,张治中除了刻苦学习之外,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并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在他的同期同学中,仅后来出任省政府主席的就不下10人,大名鼎鼎的“小诸葛”白崇禧与张治中不但是同期同科同班,而且还是上下铺关系。

毕业之后,张治中的人生之路也并非顺遂,他几番出生入死,在军阀队伍中摸爬滚打,后来终于厌倦了无休无止的内斗,转而进入了上海大学读书。在军校时代,张治中有一个非常要好也非常敬服的四川籍同学郭孔彰,他后来在四川军阀混战中阵亡;张治中对此痛惜非常,总以为以郭的学问、人格与抱负,若得天年,成就肯定在自己之上。

不久,用心抉择的张治中终于迎来了自己命运的真正转折。他南下广州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阵营,并慢慢受到蒋介石提携,成为黄埔军校中“身兼八大要职”的重要人物。

当时,国共虽然是合作关系,可是各种明暗的斗争十分激烈,张治中一面是怀着蒋介石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一面是怀着对共产党的好感,一面又是怀着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信念的忠贞,使他成为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最终,他成为了蒋介石所亲信的一员大将。

张治中没有多少权力野心,甘心从事军校教育工作,先后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等职,由于作风严厉,竟有“恶姑娘”之称,不过这是重视军事教育的张治中的一大特色。搞教育成绩斐然,张治中的实战也不逊色,他曾领军参加过中原大战,由于战绩不凡,被誉为蒋介石麾下的“八大金刚”之一。可是张治中无心参与内斗,大战后就回到了军校,直到“一?二八事变”爆发,他主动请缨,再次挂帅出征。

“一?二八事变”后,张治中曾到德国考察军事,原准备在那里待4年。留学德国,这是他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在1912年前后就学于武汉陆军军官速成第二预备学校时,张治中的德国老师格拉塞先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得他对德国充满了无限神往。但是当时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所以没几个月,张治中就接到了蒋介石要他回国的电报。张治中无奈,只得途经美国、日本返回国内。

后来,他受命主持京沪一带的国防,筹划修筑秘密的国防工事,并曾多次派人到上海侦察敌情,算是基本做到了知己知彼。

这个时候,张治中所能指挥的基本部队还是自己原先第五军的老底子,即装备精良的第八十七及八十八两个师,另一个姐妹师三十六师当时正在西安地区驻守,直到8月16日才归队。另外,江苏省保安总团、上海市总保安团等也归张司令节制,而原指定共同作战的空军、炮兵等,则都暂时调到华北去了。

要有效地布防,张治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淞沪停战协定》。按照该协定的规定,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驻军,只能留下几乎没什么战斗力的保安部队维持治安。一旦上海有变,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就可以轻易占领淞沪各要地,给中国军队未来的行动造成极大不便,而且占据了桥头堡,日本援军还可以轻松登陆。

当时,上海的空气也已骤然紧张。重光葵写道:“上海是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共产党活动的中心。华北的日中冲突,敏感地反映于上海,排日侮日的风潮立即在那里泛滥。日本从大局着想,该如何容忍这一切,是个大问题。”

对此,张治中则回忆道: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上海的行动,咄咄逼人。日军在各通衢哨所增加兵力,各屋顶架设高射炮,各要点构筑工事,对市中心区及南翔方面试设炮位,日夜连续举行演习,拟退各地侨民,扩编义勇队及在乡军人队等等。日军将原驻汉口的陆战队千余人撤调到上海,日军舰十余艘位于浏河至吴淞间,对海口施行封锁。在日本国内也己派定正式陆军,待命出动。并先后制造水兵宫崎失踪及撕毁日本国旗事件,真是形势紧张到了极点。

如同华北战场一样,中方也是不希望在上海发生战事,但是万一发生了战争,中方还是应该积极追求能立于主动地位。除了尽力为运输、通讯等各项工作做好准备,张治中又向蒋介石建议:抽调正规部队,化装为上海保安、宪兵部队,进驻上海市区,以防不测。

蒋介石有心保全上海,于是同意了张司令的主张。张治中立即指派原在徐州地区的陆军独立第二旅南调上海附近,其中一个团换上保安团服装,立即进驻上海虹桥、龙华两机场;一个团则化装成宪兵,开赴松江。此外,再调江苏保安第二团接替浏河方面江防警戒,将原保安第四团集结太仓附近,担任岳王市、梅李两区的防务。

干柴就这样堆到了上海,一向畏首畏尾的“何婆婆”何应钦表示出了极大的忧虑,就在事情决定的那天晚上,当他与张治中一起从最高当局那里走出来时,何部长拍着张司令的肩膀说:“文白,这是要闹出事情来的啊!”

闹出事情就闹出来吧!此时的张治中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二八”的教训已经够惨痛了,这一次对日作战,一定要争先一着,立于主动地位。

对此,张治中的解释是——中国对付日本,可分作三种形式:第一种他打我,我不还手,如“九一八”东北之役;第二种他打我,我才还手,如“一?二八”战役、长城战役;第三种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这叫做“先发制敌”,又叫做“先下手为强”。这次淞沪战役,应该采用第三种。

张治中已经下定了开打的决心,为此,他向南京大本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是和战事关重大,南京方面暂时没有回复。

7月30日,张治中又向大本营提议,敌方有下列征候之一,如:(一)敌派陆军师团来沪,开始登轮输送时;(二)敌派航空母舰来沪时;(三)敌在长江舰队来沪集合时;(四)敌在沪提出无理要求,甚至限期答复,即断定敌发动无疑。“则因我主力军远在苏、常以西,输送展开在必需时,且上海保安团抵抗力薄,诸种关系,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较为有利。”

南京政府的复电是:“卅末电悉,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

张治中心知无论大战小战,战争是绝不可能避免的,所以在8月1日,他便发布了一篇文告,以鼓励自己麾下的京沪区的卫国将士们。

当年老师眼里的小才子、四书五经熟背如流的张治中,如是慷慨言道:

此日吾民族已临于最后关头,此日吾人亦陷于生死线上!光荣神圣的民族生存抗战之血幕必将展开。兹特揭橥要义,为本区将士同志告。期以忠勇坚毅,共迎行将到来之无限艰苦,但必有无限希望的岁月。

自甲午一役,失地丧师,我同胞忍辱负重,而徒抱复仇雪耻之愿者,殆已四十余年矣。乃敌自此更逞淫威,肆其凶焰,蹂躏我主权,占领我土地,荼毒我人民。本其岛国野心,妄标大陆政策,鲸吞蚕食,肆无忌惮。攻城略地,何日无之?因之九一八之血迹未干,一?二八之屠杀顿起,长城之役甫停,察绥之变旋作。含垢忍辱既已六年,创巨痛深,几难终日。兹复驱师启衅,扰我平津,更且大举动员,图占冀察。然后挥师南指,侵我中原,跃马而行,纵横朔漠,以遂其逐步吞噬之迷梦。

我最高统帅所以认为最后关头,抗战到底,以求最后之胜利,而举国人士所以奔走呼号,誓死不能退让者,正以此耳。

文告中又说到全面抗战实出于不得已,完全为自卫图存,以及敌忾同仇的真正意义,以坚信将士们的信念与决心。

最后,张治中又提示了对敌作战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如誓雪国耻,不怕死,不怕敌人,信仰中央,爱护袍泽,长期苦斗,百折不挠,实行连坐法等,作为京沪区全体将士精神教育和纪律的基础。

同日,张治中又发表了一篇《告京沪区民众书》,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张治中说道:

凡我民众,无分男女,无问老少,智者尽其能,勇者竭其力,以绥靖地方,杜绝奸宄,厉同仇敌忾之气,坚至死靡它之心,以听命于政府,则虽不擐甲胄,不执干戈,不冒矢石,而其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实且伟大莫与伦比矣。

至于体力精壮,英勇果敢之同胞,愿为父老之前躯,愿作本军之后继者;精警有为,熟悉敌情,能扑灭无耻之汉奸,能肃清敌方之间谍者;抑或有他一技之长,愿以供战争之使命者,或编入地方组织,或隶属部队机关,不患无效命之机,不患无杀敌工具。

昔孙武子以昊兵覆楚,阎应元以江阴抗清,东南为人才文物荟萃之区,孤忠英勇之士,悲壮激烈之操,史不绝书。揆之十步芳草,十室忠信之义,市井田畴,动多壮士,必有闻风兴起者。自由之葩已胎,独立之旗高举,为民族之英雄,抑为子孙之罪人,决于自择。惟我亲爱同胞,共勉前程,共纾大难,时乎不再,凛凛勿忽。

这篇《告京沪区民众书》慷慨激昂、有血有泪,且情辞激越、大义凛然,乃至不胫而走,据说还曾被一些学校印作了语文补充教材。

至此,张治中在各方面的准备已经初步就绪,只等大战来临的一刻了。日本人对中国的轻视素来是一贯的,上海的日军不闹点动静也不甘心,很快,一颗火星儿没有多少悬念地在上海地区擦出,这就是8月9日发生的“大山勇夫事件”。

由此,战争的进程被大大加快,战火马上就要从上海点燃了!

2.回首“一?二八”

大上海不是从来都是这么大、这么牛的,它原本不过是一个海滨渔村,直到元初才设置了上海县。明清时期,依靠自身枕江滨海的地理优势,上海以海兴商、以商兴市,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东南壮县”。

直到鸦片战争,上海被迫开埠,洋泾浜以北、苏州河以南的滨江地带被辟为外侨的居留地,自19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带开始迅速崛起,而取代老城厢成为上海城市的重心。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增开了很多的口岸城市,这些城市散布在沿海与沿江,而地处中国海岸线中点、江海交汇处的上海,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联系中外的枢纽,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港口。

大上海之所以被称为“淞沪”,主要是源于1876年建成通车的从吴淞到上海的淞沪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商业铁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也曾谋求在上海开辟租界,经过各方妥协,1899年又增开了“上海国际公共租界”。租界虽然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可是他们在租界所实施的近代市政建设与市政管理,也强烈地刺激了华界“仿租界之式”创办自己的近代市政,这对于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列强不但在上海设立领事馆、驻扎军队,也开银行、办工厂、建赌场,闹得热火朝天,一时之间,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的“美誉”传遍了全世界,上海也随之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工商业城市。

上海号称“东方巴黎”,这里的繁荣景象是有目共睹的,歌曲里唱得好:“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有一位西方作家曾经写道:“香港的景色或许更壮观、北京的建筑或许更古老、横滨的天气或许更舒爽、新加坡的物价或许更便宜……但是问起每个往东方的旅人他的目的地,答案一定都是‘上海!’”(转引自汉娜?帕库拉《宋美龄传》)

可是,这里又是一扇窥视和了解落后中国的窗口,大量赤贫的人们聚居于上海,形成了一道最为凄惨的社会图景(其他城市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感觉,宋美龄曾经在给同学的信里就表达过这个意思)。1920年爱因斯坦初到上海,竟被中国惊人的贫穷所深深震撼,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不禁感叹道:“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吧。”

尽管如此,上海仍然是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1934年5月,法兰西科学院院长查理?芮切教授根据一系列工农业、人口的动态数据推测,到1944年,上海将从当时的世界第六大城市跃居成为第二大城市,仅在纽约之后。然而中日之间在上海爆发的两次大规模冲突,无疑严重破坏了大上海的发展进程。

上海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核心与枢纽,据1933年的统计,中国外贸的二分之一以上和国内航运的四分之一,都要经过上海;在工业方面,上海几乎占近代制造业总投资的二分之一和工业劳动力的二分之一;在银行业方面,上海银行公会的26家银行掌握着近代中国银行总资源的四分之三以上。

喜欢《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吗?喜欢明河在天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