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 第80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6)

第80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6)

小说: 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      作者:张洪涛

陈赓本不贪杯好饮,此时心情有些激动,端起酒杯,连让都没让,一仰脸倒进肚里,借着一点酒兴,开口说话了:“主席恕我直言了,你令我回师陕北来保卫党中央,是消极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难道你不认为这是决策的失误吗?”陈赓说了几句停住,抬头望望毛泽东,想从他的脸上再探探“风”。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跨越陇海铁路。毛泽东也在认真注视着陈赓,微笑着点点头说:“说吧,我今天就洗耳恭听了。”陈赓凭着他对党、对毛泽东的一片忠心,无私无畏,放开了感情,放开了手脚,连说带比画,滔滔不绝地陈述了他那套南下方案:“主席,你命刘邓大军的主力挺进大别山区,令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地区,都是英明决策。这两路大军,南逼武汉,东逼南京,就像两把钢刀直插敌人心脏!可是,对我这小棋子,你却摆错了地方,你不该让我西渡黄河,保卫陕甘宁边区。你应该把我拿出去,南渡黄河,东杀西砍,再给敌人胸膛插进一刀子。有了这三把刀子直插敌人心脏,他那‘哑铃战术’的两个拳头,还有什么进攻的力量?”

毛泽东听得激动了,蓦地站起来,一手握着陈赓的手,一手轻轻扶着陈赓的肩膀:“好!好!你真不愧是陈赓,我知道你肚里就有绝的。刘邓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把蒋介石搞得手忙脚乱,到处抽兵去堵。胡宗南现在头在陕北,尾在豫西,肚子在西安。他的头已被彭老总扭住了,想缩头而不能。豫西一带,确是个空子,你乘虚而入,南渡黄河,出师豫西,在西至潼关东到郑州的800里地区,打他个天翻地覆!既踩着了胡宗南的尾巴,又威逼他的心脏,东向,你支援了刘邓和陈粟两路大军南进,西向,你配合了陕北作战,从背后抽他胡宗南一鞭子,他胡宗南脚下的八百里秦川必动摇!”接着,毛泽东向陈赓讲了古时项羽救巨鹿破釜沉舟的故事,要他带领部队,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出去,打过黄河去,打进蒋统区,让他蒋介石坐不住马鞍轿!陈赓也听得激动了。毛泽东虚心听取他的意见令他感动,毛泽东命他到黄河南岸展开的战略部署使他佩服。陈赓端起酒杯:“主席呀,就冲你这胸怀,冲你这大度和韬略,我陈赓服气!有道是:过河小卒顶条车!请接受我陈赓这杯敬酒。我要请你放心了!”毛泽东一摆手:“慢,改变原议,须经中央军委商讨。我请你明天将你的南下方案拿到会上讨论。”

陈赓兴奋极了,他抓住毛泽东的手就碰杯:“一言为定!”在陕北小河村会议上,中央军委最终接受了陈赓的建议,改变原调陈赓西渡黄河的决定,通过了陈赓提出的南下作战方案,并决定:将陈赓统率的四纵队,秦基伟和黄镇统率的九纵队,孔从周和汪锋统率的三十八军,联合组成一个强大的兵团,由陈赓任司令员兼前委书记,于1947年7月下旬,在豫西一带突破黄河天险,直捣胡宗南的屁股。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对保障、支持刘邓挺进中原和配合陕北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陈谢兵团在豫西,胡宗南西面受敌,不得不在西安、潼关地区摆以重点,从而减轻了陕北的压力;也由于陈谢兵团在豫西,形成了陈粟、刘邓、陈谢三路大军经略中原的战略态势,形成了刘邓中央突破,陈粟、陈谢两翼配合的局面。把蒋介石的中原防御体系搅了个周天寒彻,一颓而不可振。

我军问鼎中原,蒋介石惊慌万状,调集重兵于中原地区,使我军在中原的坚持和展开遇到巨大困难。如果陈谢兵团当年不进豫西而去了陕北,中原我军的处境可能会更困难,中原战局可能难以开展,解放战争的进程亦可能受到影响。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陈赓在小河村的建议被毛泽东采纳后形成的三支大军齐进中原,客观上推进了战争局势的演化,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被历史证明的。用周恩来的话说:应当给陈赓记一大功。随后,陈赓正按照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准备南渡黄河。

1947年8月22日,陈赓兵团10万之师,一夜之间飞渡黄河天险、进入中原。这一伟大的壮举在黄河两岸人民中引起了种种传说。人们说:那天黑夜,大军刚刚来到河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黄河咆哮如雷,惊涛骇浪中涌出一条金色蛟龙。它朝着陈将军摇尾颔首,大吼三声。陈将军一声令下,十几万健儿便骑着这条巨龙,腾云驾雾,飞过南岸。只吓得隔岸蒋匪军目瞪口呆,一个个乖乖地当上了俘虏。这当然是神话。人民总喜欢以最美好的想象和愿望来赞颂他们心爱的解放军。陈赓兵团飞渡黄河,挺进豫西,就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面对解放军的战略反攻,蒋介石惊慌万状。他急忙调来了李铁军的第五兵团3万之众,直奔豫西而来,企图把陈赓兵团赶回黄河以北。1947年11月1日至5日,陈赓率部以机动灵活的战术,连克豫西的8座县城,共歼敌5000余人,初步打开了豫西的局面。郏县战斗之后,陈赓兵团刚进入南召、方城一带,李铁军就气势汹汹地扑了上来。打,还是不打?对于国民党军第5兵团的尾追,究竟应采取什么方针?必须当机立断,马上决定。这是关系着豫西根据地的开辟,也会影响整个中原战局的问题。11月8日,兵团在南吉店召开了党的前委扩大会议。当时,在领导同志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必须集中主力,就地歼灭李铁军,才有可能在豫西立足,否则只有进伏牛山。陈赓司令员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豫西根据地必须而且可以建立,但是,目前和李铁军决战的时机尚未成熟,贸然行动,不仅没有把握全歼敌人,而且可能使自己陷于被动境地。

最后,陈赓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果断决定:放长线钓大鱼,派一部队伪装主力,西向镇平、内乡、西峡口,斩断敌人的西(峡口)荆(紫关)公路,与南下开辟陕南的部队呼应,迷惑敌人,引诱敌整三师等部西援,把李铁军这条“大牛”牵走,把它拖疲拖瘦;主力则改为向北、向东沿平汉西侧展开,随时准备出击平汉线,策应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的我野战军主力在大别山的斗争,配合华东野战军的作战。一旦时机成熟,就一举歼灭李铁军兵团。这项由陈赓主持制定的“豫西牵牛”作战计划,立即获得党中央的批准。

“牵牛”的任务交给了十三旅和二十五旅。兵团司令员陈赓再一强调指出:要想法把敌人牵进伏牛山去,为主力争取活动时间,为更大的战役创造条件;同时把“牛”拖疲、拖瘦、拖垮,也为“杀牛”准备好条件。这个“牵牛”任务并不轻松。当时我军这两旅总共不过五六千人,而李铁军则是全副美械装备的3万大军。但是我军不是和他斗力,而是和他斗智;就凭这几千人,决心要把这条大肥牛牵走、拖垮。任务传达下去后,当天黄昏,部队便从南召出发了。二十五旅奔袭石佛寺,十三旅南下镇平方面。为了造成声势,部队分成许多路,浩浩荡荡地展开成一幅宽大的扇面向前推进,大路小路几乎到处都是我们的队伍。

初冬时节,山区的夜晚已经是寒气袭人了。战士们扛着枪抬着炮,一会儿爬上山岗,一会儿过小河,一会儿又穿过那光秃的栎树林子,飞快地向南行进。远处传来了一阵狗叫声,前面有村子了。“往后传,拉开距离,放慢脚步!”口令依次传下去。一反夜行军不准讲话的惯例,干部特意告诉战士,为了暴露目标可以放声说话,有的甚至唱起各种各样的家乡调来了。拉大炮的马匹不知是嗅到了村里的同伴的气息,还是和人们凑趣,也放开嗓门儿,引吭长嘶。村庄的狗叫得更热火了,老乡们想必也从梦中醒来了。半夜,“牵牛”部队离开南召已有40多里,但后面并没有发现敌人,只好住下来等,并且派出一部分部队,故意绕路返回到已经走过的村庄去驻,还在沿途的大小村庄都占上房子。部队一驻下来就马上动手垒修锅台,连里修,排里修,班里也修。有一个班就修了好几个,做饭的做饭,烧水的烧水,不烧水不做饭的也烧上一堆火,霎时间,满村子烟气弥漫,红火映天,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驻上几个排便热闹得不可开交。

第二天,老乡们便到处传开了:“老八路过来啦!光骡子、马就过了半夜!”“我们村夜黑住了好几千,村口路边修的尽是锅台。”“……”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快,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这天下午,部队进到了刘村镇,刚收拾了当地一小撮顽敌,一个侦察员兴冲冲地跑来向十三旅旅长陈康报告说:“旅长,敌人来啦!”陈康跑到山上,拿起望远镜一看,果然,敌人像一片黄蚂蚁,正沿着山沟往这里爬。不一会儿,山下便传来一阵枪声,后卫部队和敌人打响了。这时“牵牛”部队都松了一口气:这条“牛”鼻子总算给牵上了。战士们知道“牛”跟上来了,情绪立刻活跃起来。一些打仗劲头特别大的小伙子嚷着:“嘿,李铁军这小子真来啦,咱们回去揍它一顿再走吧!”有的战士说:“才牵上鼻子,就想杀牛吃肉,真是个馋死鬼!”休息时,几个小鬼放下背包就打着竹板唱起来:

李铁军,好大胆,一心想把便宜沾,陈赓首长指挥巧,将计就计把牛牵。牵牛牛就跟着来,把它牵进伏牛山,拖得它筋疲力尽,一刀杀死大会餐!正唱着,几个人把一个小胖子突然按倒在地,前面的扭耳朵,后面的拖大腿,牵起“牛”来。小胖子急着哇哇叫,战士们乐得一个个哈哈大笑。大家正在高兴,情况却又有了变化。当天晚上,部队刚进到大石桥,侦察员又赶来报告陈康:敌人在刘村镇吃了顿饭马上缩回去了。过了一天,敌人依然没有跟上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愿来李铁军率领敌第五兵团7个旅尾随我军南下,在临汝、郏县,玉丰及南如数度扑空后,徘徊不前。李铁军原籍是广东梅县人,黄埔十三旅旅长陈康,解放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军校第一期毕业,素知陈赓这位“同窗”的厉害(据他的参谋李英才被俘以后供称:李铁军在军中提到陈赓将军的时候一直称作“陈大哥”)。他在敌军将领中是老资格,为人狡黠,用兵谨慎。他在这次南下途中,一直在处心积虑地打探我军的虚实,地面、空中的侦察活动不断。打探结果,只有正在大张旗鼓西进的这支牵牛部队,被他侦知去向,他仍按住主力不动,只派一个旅远远地来盯梢。这个旅一赶上来,只见东一个箭头,西一个箭头,到处是我们的路标,岔来岔去;又见沿路各村我军使用的锅台多得无数,弄不清楚我军究竟过了多少部队;加之在刘村镇又挨了我军的一阵痛打,便断定我军主力在此,慌慌忙忙回去报信。然而李铁军仍未相信,又派出谍报人员四处活动,打探我军的虚实。得知这些情况,陈康非常着急。因为这时我兵团主力正向方城、叶县一带移动,如果不能迅速地把敌人牵走,让他们识破我们的意图,事情就不好办了。下一步,一定得把这个目前还在举棋不定的李铁军牵到预定的这条路线上来。陈康一面报告陈赓,一面连夜召集会议,进一步研究迷惑和引诱敌人的办法。第二天,陈康还在着急的时候,接到陈赓发来的电报:坚决打下镇平。镇平在南阳西面,是南阳通往内乡、西峡口的孔道,拿下镇平县城,南阳的背后就受到威胁,只要镇平一打响,李铁军定会硬着头皮闯过来“救援”。

陈康看过电报,仔细琢磨,越发觉得陈赓对敌人的情况真是洞若观火。“请将”不如“激将”,这一着正打中了李铁军指挥上的弱点,必然使他就范。于是马上行动,11月16日夜里就迅速包围镇平县城,大造攻城声势。围城以后,部队就拉开架势,布置火力。这个时候,十三旅有几门山炮,但是炮弹不多,一般是轻易舍不得用的。这一次,却把旅的山炮和各团各种口径的火炮,全都集中起来显示威力。次日拂晓集中在城周围的几十个司号员,一同吹起冲锋号,接着便是震天动地的炮火急袭。排山倒海的炮火,炸垮了城垛,摧毁了碉堡,掀掉了城楼,给敌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激烈的枪声,密得像成千上万家爆竹店一齐着了火。短短几分钟,镇平城便被一道硝烟与烈焰交织的火墙包围了。炮火如此猛烈,甚至我军那些趴在工事里准备冲锋的战士也猜疑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大部队真的来啦?至于城里的守敌,已被炮火轰击得魂飞魄散,惊恐万状。截听敌人报话的侦察员,这时跑来向陈康报告说:城里敌人正在声嘶力竭地地向李铁军求救,他们说“共军主力围攻镇平,几百门大炮正向城上轰击,万望火速增援……”听到这里,陈康和周围的人全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天明,我军攻占镇平,提了1000多名俘虏,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食。与此同时,向守芝旅长率领第二十五旅占领了石佛寺。果然不出陈赓的预料,这一仗终于使李铁军中计,当我攻城部队刚打开粮仓,把粮食分发给群众,宣传队、民运组同志们才开始到大街小巷向群众进行宣传,陈赓已经发来电报:李铁军的主部队整三师正急急忙忙向镇平赶来。但是,当敌人气急败坏地赶到镇平城下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已经补充了弹药,吃饱了饭,睡足了觉,又浩浩荡荡地西进了。

这样,李铁军兵团这条“牛”终于被牵着鼻子西进。敌人被引进迷魂阵中,还以为我们害怕它。李铁军用报话机指挥部队行军的时候,都用明语讲话。他曾非常嚣张地说:“我知道陈赓会听到我讲的话,他听到也没有办法,我一定要追击、歼灭他的部队。”国民党的中央社也吹牛皮说:“已把陈赓主力追入大山中去了。”这个时候,部队里传出一首快板:“李铁军,大笨虫,昏头错脑判军情:我军打下镇平县,消息传到他耳中。拍桌子,打板凳,气得双眼发了红,指手画脚下命令,明明上了咱们当,他在那里还逞‘能’!”从此以后,敌人就紧紧地尾随着“牵牛”部队。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十三旅等部队在前面牵,整三师在后面跟。我们的前卫部队追着土顽跑,扫清道路;后卫部队利用有利地形,边打边退,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和敌人相距经常远不过半天,近不过三五里,有时仅只一河之隔,简直像和敌人捉迷藏一样,反正总是叫李铁军可望而不可即。李铁军这个黄埔一期的“同窗”,虽已钻进陈赓为他布设的圈套。但他在报话机上曾经十分狂妄地自我吹嘘,陈赓听到李铁军的那些狂言(我已有监听台,可听到敌方的通信联络),当时一笑置之,毫不在意。李铁军的狂妄直言,使陈赓能够如实地掌握他的情况。因此,尽管李铁军异常狡诈,用兵谨慎,陈赓还是逐步摸透了他的行动规律。后来真的做到这样:他每天要走多少路在哪里宿营,我们都能够一一料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我军这次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陈赓组织、指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

喜欢《刀锋:开国大将风云会》吗?喜欢张洪涛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