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从春到冬谈养生 > 第2章 天人合一谈四季养生(1)

第2章 天人合一谈四季养生(1)

小说: 从春到冬谈养生      作者:徐宪江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阴阳转化,寒暖交替,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黄帝内经》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人与天地相应,养生务必使自己融入大自然中,适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因时制宜,自能保养正气求长寿。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人与天合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会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外部环境。一年中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形成的,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养生需要适四时而顺寒暑,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把握规律,才能获得健康的体质。

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相依为命,共同存在。人为万物之灵,没有人的自然界,是没有生机、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自然界;离开自然界,当然也谈不上人的存在。

人是宇宙的缩影,所以说人身虽小,暗合天地。人生存于自然界,应该认识自然,掌握生成之理;顺应自然,应天行事;适应自然,求得生存;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爱护自然,勿伐勿犯。

讲养生,就要弄明白养生的真谛。一个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就必须要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主张养生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即人生的规律应尽量顺应大自然。符合自然规律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人相应的思想用于养生,便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华佗、欧阳修)。“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自然,顺乎自然,即是最上养生之道”(王充)。《黄帝内经》中充满了天人相应的思想。陈立夫也说:“道法自然,以此养生则寿”。许多长寿老人总结自己一生的养生经验,都认为“顺乎自然即养生”。

人的一生,要经历儿童时期、青少年、中老年几个阶段,顺应自然,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越早越好,中老年时期就尤为必要了。

中医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的“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人与天地相应。头以应天,足以应地,天圆地方,故人头圆足方。天有日月,人应之有两目;天有四时,人应之有四肢;天有冬夏,人应之有寒热;天有风雨,人应之有喜怒;天有昼夜,人应之有起卧;地有高山,人应之有后膝;地有深谷,人应之有腋胭;地有林木,人应之有募筋;地有草莹,人应之有毫毛;地有九州,人应之有九窍。天有四时,地有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由于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以利养生。

顺应自然与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生活有规律,自身生物钟的运作一正点准时,与自然合拍、和谐,也就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倘若能把四季养生坚持做好,也就是做到了“天人合一”的顺应自然养生,也就会延年益寿。

在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出四季养生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遵循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人的养生也必须顺应时节,符合四季二十四节气更替变化的规律。

顺应四时变化

自然界的四时气候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变化,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地球上的生物大都延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人体的脏腑气血也随四季相应发生着变化,人的养生活动也应当顺应四时变化。

自然界春夏为阳气所主,秋冬为阴气所主,人的养生活动,在春夏应当注重养阳,在秋冬注重养阴。那么,怎样才能顺应四时之变而保健延年呢?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风和日暖,百花争艳,人应春而生,夜卧早起,散步于郊,或做舞剑,或做气功,宽舒气机,缓运四肢,做深呼吸,吐故纳新,量力而行,适当活动,开通毛窍,流通气血。当此之时,眼观旭日东升,耳听莺歌燕语,大地一片生机,自觉心旷神怡,浑身自会充满活力。

盛夏天热,万物繁芜,枝繁叶茂,生气勃勃,人应夏而生,无厌于日,步于田园,观万物之生机,练人身之活力。所以《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到了深秋霜降,阳气渐下,阴气上升,气主肃杀,万物凋零,早出外游,古道西风,衰草枯杨,令人感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此时燥气当令,易伤肺气。人体五脏中,肺居其上,名为“华盖”,司呼吸而主气,宜清肃而恶燥,更怕生冷,医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一有外邪,首当其冲,所以肺又有“娇脏”之称。老年人一般肺脏先衰,保养肺脏,至关重要。宜应秋而生,适当收敛活动,一般不宜早出、长跑。若遇天气晴和,即可日出郊游,甚或登高望远,观赏秋色红叶,欢度重阳佳节,当另有一番情趣。

严冬一到,天寒地冻,万物闭藏,进行修复,人宜应冬而生,固密腠理,保养精气,外不伤风寒,内不伤肾精,以保元气,否则就会“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或“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许多人立春前后容易发病,大多与冬季保养不当有一定的关系。在冬季是否应该早起跑步运动的问题上,向来存在着不少争议,有的人提倡晨练,有的人认为暮练更健康,结果有的人受益,有的人受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就在于,不分体质、不分季节进行锻炼,害大于利。

其实,《黄帝内经》所倡导的四时养生法,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具体到细节上,就要求人们凡是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做到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

例如,在精神调摄上,春季,应当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夏季,应当热情奔放,欢乐舒畅;秋季,应当收敛神气,安宁意志;冬季,应当意志隐匿,藏而不露。

在起居作息上,春季夏季,应当晚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以使情志抒发,阳气舒展外泄;秋季,应当早睡早起,适当减少户外活动,以使情志安宁,阳气内守;冬季,宜早睡晚起,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消耗体力,以使情志收敛,阳气潜藏。

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可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

日有日的规律,月有月的循环,年有年的往复。自然节律、四时变化与人体关系如此密切,做到上面这些,你就真正做到了“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了。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生活规律这一条却是共同的。有的人由于工作或娱乐一耗就是一个通宵,”甚至已经养成了习惯,表面上看没什么,但体内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血液出现了很大的波动,体内激素的分泌出现了紊乱,身体处于混乱状态。这样日积月累,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是生物钟“错点”了,长期积累下去,就会产生累积效应,患病就是必然的了。

顺应地域特点

人居住的地域有东西南北中、山区、草地、盆地、海滨、湖泽的差异,人体的生活习惯、体质、发病趋向各有不同,养生也要针对不同地域的特点有所区别。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养生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养生防病也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其民依山陵而居,经常处于风寒环境之中,多食鲜美酥酪骨肉和牛羊乳汁,体质较壮,故外邪不易侵犯,其病多为内伤。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平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湿热多雨,其民多食鱼而嗜咸,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病多痈疡,较易外感。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阳气,而温其内寒。

医生治病,同一病而治法各不相同,但都能治好,就是因为地势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异的缘故。这就是异病同治的道理。治病须因地制宜,养生也是如此。

就饮食调摄而言,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北方和高寒地区应该适当地增加肉食、油脂类食物的摄取以御寒;南方炎热地区饮食宜清淡、偏凉以清热。潮湿阴冷地区,需要适当增加味辛、性温的食物摄取以祛寒湿;潮湿炎热地区,应当适当增加味苦、性凉的食物,以清湿热。我国幅员辽阔,北方与南方相差几千公里,南方如广东人爱煲汤,在汤中加入一些中药,这样进补却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广东气候炎热,而且我们不难发现,生在南方的人嗓门较大,身体里的气、汗都从体表散发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进补是允许的。北方气候寒冷,只是夏三月气温稍热,到了冬天,室内有暖气,出门有皮袄,实际上容易形成一种热淤于中、热淤于内的体质。这样体质的人与其吃人参,不如吃萝卜。因此,一个正常人,平时正常饮食、正常消化即可。当五脏正旺时,再旺上加旺,等于火上浇油,本来大的火就会更大了。

另外,某些地区水土中缺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给予必要的补充。如在缺碘的山区,易患甲状腺肿大,需要增加海产品等富含碘的食物的摄取量。

就运动养生而言,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山区、丘陵可以攀援、爬山;平川适合跑步、踢球;江河湖畔适合游泳、划船;高寒雪域适合滑雪、溜冰。

因此,现代人养生要因地制宜,学会环境养生。选择优良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择地养生,也是促进人体健康、延长寿命的重要方法。高山地区,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气候寒冷,有利于阴精封藏,人易长寿。乡村田园,土厚水深,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环境安静,远离闹市,空气、水源没有污染,有利健康长寿,故依山傍水的山村田园是养生的好去处,宜人的海滨亦为养生益寿佳境。

养生还需根据不同体质及疾病的性质选择居处,如体质、病性偏热者,宜选高山寒凉地区养生,体质、病性偏寒者,宜选南方海滨地区养生;体质、病性偏燥者,宜选东南沿海气候湿润地区养生;体质、病性怕湿者,宜选西部沙漠干燥地区养生,这样可以达到最佳养生康复效果。

注重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

养生不仅要有广博的自然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要做到总揽全局,兼顾各方,注重整体,综合调养。

因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的所有活动都必须考虑这个整体性,顾全大局,维护整体。这也是保护人类的根本利益。养生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做到与万物同生存、共进退,否则养生效果会大打折扣。

人体自身也是一个有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四肢密切相关,但人体不仅是血肉之躯,还有着丰富的情感变化、思想意识和精神需求。因此,养生要涵盖生理、心理两个大的方面,既要有强健的体魄,又要有良好的心态。

中医学认为,整体的养生应当是形神共养、阴阳并调、气血俱荣、脏腑兼顾。形神、气血、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调养一方时,必须兼顾另一方。

我们以调补阴阳为例,在补益阳气的时候,不能忘记补阴精,因为阴精是化生阳气的基础,反之,在补益阴精的时候,也不能忽略阳气的进补,因为阳气是化生阴精的动力。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再比如,贫血的人要补血,为了提高补血效果,在补血的基础上,常常还需要增加一些补气的药物,因为气旺可以生血。

这里,我们重点说说形神共养的问题。中医学认为,养生需要形神合一。各种养生的具体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养形和养神两种。《黄帝内经》里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并提出了外辟泄气以养形、内养真气以充神的形神共养法,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那么,养形和养神是如何与四时变化相统一的?养形,主要是脏腑、气血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形为神之宅”,因此,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正常精神的产生。养神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如饮食调养、劳逸适度、谨慎起居、避寒暑等养生方法,以及体育锻炼、气功等,都属于养形的重要内容。养形必须与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的转换替代相适应。

养神呢,主要说的是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养神同样受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转换替代的影响。因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神”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益寿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超越了生理的调节能力,则会伤及五脏,影响体内的气血阴阳变化,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维护人的健康长寿。

阴阳平衡是健康之本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总纲,也是健康的根本。然而,由于四时寒署的变化,外感六淫导致阴阳失衡,很容易打破身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此外,七情内扰、人体的不断老化也会加速阴阳失衡。阴阳失衡是百病之源,换句话说,疾病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引起的。治病如打仗,打仗要讲究方法,治疗疾病也应该围绕调整阴阳,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来进行。

阴阳其实并不神秘

我们知道,中医的整体辨证思想,一言以概之,就是“阴阳”。所谓阴阳,其实并不神秘,就是阳光的向背,从阴阳二字来理解,还可以理解成为山的南北两面,山的北面背阳寒冷,山的南侧则朝向阳的一面,比较温暖,所以称之为阴阳。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对阴阳的定义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须臾不能离开两纲,这是中医辨证的整体观。寥寥几十个字,却涵盖了宇宙、自然万物和生命科学的根本规律。

身体要健康,就必须适应一定的规则。人体的结构是相当复杂和精密的,人也许是当今世界上进化最完美的生物,人体的规则成千上万,但这些零散的点都由一条线连着,那就是平衡。用中医名词解释,就是阴阳高度的平衡和与自然高度的适应性。

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在人体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阴阳、气血、脏腑的动态平衡,认为只有达到平衡才能实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养生追求的就是平衡,或者说是和谐。

在这里,要把握一点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总纲、大纲,其间的学问是非常丰富、深奥的。中医所说的阴阳是合乎辩证法的,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中医不科学。中医所说的阴与阳,与骗人的术士所说的阴阳,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身体——疾病——阴阳”之间的关系。

喜欢《从春到冬谈养生》吗?喜欢徐宪江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