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从春到冬谈养生 > 第5章 天人合一谈四季养生(4)

第5章 天人合一谈四季养生(4)

小说: 从春到冬谈养生      作者:徐宪江

所谓“虚邪贼风”,泛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来致病因素,“四时不正之风,皆谓之虚邪贼风”,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因为这六种邪气皆能致病,故须及时地躲避它。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所必须遵循的。

《黄帝内经》里提出,既然自然界的六淫邪气是人体致病的重要因素,那么,人们就必须重视对六淫邪气的抗御。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所说,圣人不主张病后才治病,而主张未病先预防。假使等疾病已经发生了,而后才去治疗,就等于口渴了才想到打井,为时已晚。

对于这些六淫之气,应及时避开它。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称为“娇脏”,是非常娇弱的脏器。而肺在呼吸过程中,与外界直接相通,外界的冷暖变化和各种致病微生物、灰尘等有害因素,又都时刻影响着肺脏。因此,肺脏极易发生病变,故对“六淫之气”应及时防范。

每日清晨(卯时)、傍晚(酉时)和每年的春分、秋分是阴阳二气的平衡时日,每日半夜(子时)、中午(午时)和每年的夏至、冬至为阴阳二气的转折时日。在这些阴阳转折交替的时日里,更要小心,应随之增减衣服。《理虚之鉴·知防》曾指出:“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中医常把六淫归为外感病的一类病因。

“风”是春季的主气,自然界的风邪侵袭人体就会得病,如发热怕风、出汗咳嗽、鼻塞的叫“伤风”。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的叫“风痹”(行痹)。发热怕风、头面浮肿或小便不利、全身都肿的叫“风水”。皮肤瘙痒,此伏彼起的叫“风疹”。还有与其他外邪合并的风寒、风热、风温等病都与风邪有关,特别好发于春季。

“暑”是夏季的主气,由火热所化,独见于夏令。暑犯人体,常见的暑证有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短赤的叫“伤暑”。头晕恶心、胸闷呕吐是轻度“中暑”。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渴、大汗出、手足厥冷的为重症“中暑”。还有寒热阵发、心烦口渴、胸闷呕恶、食少倦怠、便溏尿少的叫“暑湿”。

“湿”是长夏的主气,夏秋之交称“长夏”。此为一年中梅雨时令,是湿气最盛的季节,外湿侵袭肌肤,多见于湿痹(着痹),即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屈伸不利,或肌肤麻木不仁;风湿(表证),即午后发热加重,汗出而热不解除,怕风,头身重困,四肢酸楚。这些病症与湿邪有关,好发于“长夏”。

“燥”是秋季的主气,自然界的燥邪侵犯人体后,多见于发热,微怕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的叫“温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的称“凉燥”。这是由燥邪所犯的病症,好发于秋季。

“火(热)”也属于外淫,热盛则成火,此为一年四季均可侵犯人体的外邪,又以夏季为甚。常见于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的叫外感温热病。

“寒”是冬季的主气,其他季节虽亦见到,但毕竟不如冬令之甚。自然界的寒邪侵犯人体后,易成寒痹(痛痹),关节疼痛剧烈,得热则舒,遇冷加重,或拘急屈伸不利;寒伤脾胃,脘腹疼痛,呕吐食少,肠鸣腹泻,或怕寒身痛;风寒,即怕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这些病症与寒邪有关,好发于冬季。

除这六淫致邪外,还有一种自然界的不正之气,叫“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如白喉、烂喉、疫痢、天花、流脑等,实际上包括了现代所指的许多传染病。中医又称“瘟疫”、“戾气”、“疠气”、“异气”、“毒气”和“疠戾之气”等等。

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以及环境饮食不卫生等因素有关。所以除害灭病,搞好环境卫生,也是一种回避疫疠侵害的有效措施。

当我们了解了六淫的自然界不正之气有害于人体健康,以及疫病传染致病的情况后,对人体外环境天时六淫的“虚邪贼风”,必须要适时回避。这样才符合人类养生的法则,使之享受到人生应有的寿命。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为四时调摄的宗旨,它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状态特点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就不一样,只有在理论的高度弄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去“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夏养阳,就是指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生和长均具有发育向上的特点,在阴阳属性上属阳。秋冬养阴,就是指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收和藏均具有衰退向下的特点,在阴阳属性上属阴。所以,春夏养阳,就是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就是养收、养藏。

春、夏、秋、冬和日夜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根本。一般来说,如果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来进行调养,则健康长寿;如果在生活等方面违背了四时阴阳变化,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天亡。所以,“从阴阳则生”、“从之则治”、“从之则苛疾不起”。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养生时,必须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基本原则。

善于养生的人春夏保养心肝之阳,秋冬保养肺肾之阴,以顺应万物沉浮于生长的根本。如果违反了这个根本,便会摧残本元,损坏其真实的存在。所以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的终始,生死的本源。违反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重病。

我们可以从宋代真德秀的《四月歌》里寻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内涵:

春月歌

尝闻迎风如避箭,春风多厉须防患。

况因阳发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

夏月歌

四时惟夏难调理,阳神在外阴在里。

心旺肾衰何所防,特忌贪欢泄精气。

秋月歌

时到秋来病虐痢,浣漱沐浴宜暖水。

瓜茹生菜不宜飨,卧冷枕凉皆勿喜。

冬月歌

伏阳在内三冬月,切忌汗多阳气泄。

阳雾之中匆远行,冻雪严霜宜早歇。

实际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根本目的就是保养人身阳气这个人体生命的原动力。阳气就像太阳一样,万物生长靠太阳,人若没有阳气,或体内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新陈代谢缺乏动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中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阳气正常发挥其能动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功能,可见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是多么重要。

阳气不仅主宰了人的寿命,还决定着人体五脏六腑的机能强弱和运转状态。所以,不论是春夏秋冬,“养阳”都是重中之重。

你可能会感到不解:进入春夏,天气渐热了,为什么还要养阳,那不更热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甚至冻得人直打哆嗦,再要养阴,不是更觉得冷了?

实际上,虽然春夏时节,气温渐升,高温还会影响人体,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人体就会通过自身的体温调节机能来降低自身的温度,抵一抗暑热,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阳气;同时,天气酷热汗出,也会大量消耗阳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其性质为阴,如《素问·阴阳别论》里所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句话告诉我们,汗液的生成,必须在阳气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秋冬时节,气候渐寒,这也会影响到人体,当人感到寒冷时,人体也会通过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来调高自身温度以抵御严寒,同样也需要大量调动阳气;同时,秋冬季节,阳气开始潜藏起来,中焦脾胃烦热,容易损伤阴液。总之,主要还是阳气易于亏耗。因此,春夏之时常常阳虚于内,秋冬之时则会阴虚于内。这就要求养生保健必须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正如清代《素问集注》一书所说的“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

想要真正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说易,就是指只要做到处处与自然和谐即可,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知晓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的道理。但很多人往往不能把握住这个“度”,如春夏之季,本来阳气生发,盛达于外,而胃中虚冷,有的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贪一时口腹之欲,过多地贪食冷饮、冰镇啤酒,或过量地吃冰淇淋等,结果由于中寒而伤及脾胃之阳,引起腹痛、腹泻等病症;有的人则忽视了秋冬时节阳气入里收藏,轻易不可扰动的道理,一味爱美,追求时尚,即使深秋和入冬,仍然穿着裙子,美丽“冻”人得很,如此要风度而不要温度,往往给身体带来疾病隐患。人体为了保护自身机体不受寒邪的伤害,不得不调动正在闭藏的阳气来抵御寒邪侵袭,久而久之,阳气就无法得以正常地收藏。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在扰动阳气,消耗阳气。

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里的“养阳”、“养阴”不能理解为“补阳”、“补阴”,“养”字在此有顺应、调养、保护的意思。

要注意“五脏应五时”

顺时养生,要注意“五脏应五时”。《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一般又把人体脏腑的这种节律亦称为“五脏主时”节律。

《黄帝内经》“五脏主时”节律主要包括:周年节律中的五脏应六时、五脏应五时、五脏应四时节律;周日节律中的五脏应日四时段、五脏应日五时段、五脏应日十二辰节律。

脏所主之时,则该脏系统功能增强,该脏在全身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对外界的敏感性升高。以五脏疾病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也说:“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五脏功能盛衰的节律表现为:旺于同本脏阴阳五行属性相一致的时令,即该脏所主之时;衰于该脏所不胜之时令;在生我之时令脏腑之气得到加强而生长,使功能增强;在我生之时令功能逐渐低下。需要说明,这里的五脏,是指中医藏象学说中的概念,是以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5个功能活动系统而言。“五时”是指春、夏、长夏(立秋前后18天)、秋、冬。五脏应五时是指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其含义是说春天肝脏功能旺盛、夏天心脏功能旺盛、长夏脾脏功能旺盛、秋天肺脏功能旺盛、冬天肾脏功能旺盛。

一般而言,主时之脏易受邪发病,这就好比五脏在五时轮流值班,遇到了问题,首先就找值班的。五脏在五时值班专称为“气旺”,如肝气旺于春,春季肝先受邪,在春季常多发肝病,又肝胆为表里配属,还容易发生胆囊炎、胆结石,肝开窍于目,春季还容易发生各种眼病;心气旺于夏,夏季心先受邪。在夏季容易发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脾应长夏,长夏脾先受邪。在长夏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肺应秋,秋季肺先受邪,在秋季容易发生鼻干肤燥、大便秘结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肾应冬,冬季肾先受邪,在冬季容易发生急性肾炎。

祖国医学的这一独特认识,已在现代时间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一些佐证,如动物肝细胞储备的扩充,1月的量为7月的2倍。由于五脏在不同季节的功能盛弱不同,因此在养生上就要有侧重点,即春天要注意养肝,夏天要注意养心,长夏要注意养脾,秋天要注意养肺,冬天要注意养肾。

在换季时要特别注意养生

四季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节气日前后是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因此,做好交节前后的养生保健,亦是顺时养生的重要内容。一些急症、重症病人,往往在节气日前后发病或死亡,即使是无病之人,若不注意在季节更换的时候好好保养,也会感到身体不适。这里所说的换季,不仅指春、夏、秋、冬4个大季节的转换,即使是小的节气变换也要注意养生保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气候变化的经验总结。地球公转轨道的圆周是360度,所以每转过15度,便是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日左右,全年恰好是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有着大体固定的日期。

一般说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回大地(“立春”)以后,雨水逐渐增多(“雨水”),气温回升,土地解冻,蛰伏在地下的冬眠生物出土活动(“惊蛰”)。“春分”以后,太阳直射的位置从赤道逐渐往北推移,白昼时间也愈来愈长,气候由冬冷转温暖,草木开始繁荣、冬季萧条的景象已经消失,极目远眺,自然界的景象“清明”了。渐次,降雨更有增多,进入“谷雨”节气,雨后百谷,此时节更适宜谷物的生长了。往后,自然界的植物和农作物欣欣向荣,繁茂生成,麦粒已经灌满了浆,但尚未成熟,只是“小满”。再过半月,待到“芒种”,麦类作物才始黄熟,就要动手开镰收割了。“夏至”以后,还得播种晚谷、玉米等作物,所以这时候是夏收夏种的大忙时节。“夏至”以后,天气渐热,进入了炎热的夏天,先“小暑”后“大暑”,达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后温度开始降低,暑气渐消。“立秋”来到,进入“处暑”,这里所谓“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夏热消退,秋意渐浓,气温急降,低空的水汽于夜间清晨在地面的木、叶等物体上凝成“白露”,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白露”变成了“寒露”,继而又凝成霜,“霜降”后,低温将要危害秋收作物了。“立冬”以后,降雪始见,起初见“小雪”,之后是“大雪”,此时地面已可积雪,进入“冬至”了。再往后冬景更浓,“小寒”和“大寒”接踵而至,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总结,所以它的意义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着密切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是季节变更的转折点。春分和秋分,恰好是昼夜平分的两个节气,而夏至和冬至各表示炎夏和寒冬的来临。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是说明冷热的程度。白露、寒露、霜降一方面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气的凝结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温度下降的程度。节气中有关降水的是雨水、谷雨、小雪和大雪4个节气,而惊蛰、清明、小满与芒种节气,却是反映物候特征的。

上面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情况,目的是提醒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到来前后要注意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人、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提高警惕。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白露”节气后,病情一般逐渐加重;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死亡的高峰。季节的变换、节气的前后是易产生疾病的,那么,又应如何养生呢?

首先,在节气前后思想上要做好准备,应尽量避免情绪冲动,做到。情绪稳定和乐观;若平时患有“季节性情绪失常综合症”的,秋冬可用光照疗法,或调整膳食成分。即在早餐时多吃些含蛋白质成分高的食物,而在晚餐时多食用些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因碳水化合物食品有镇静作用,这种吃法与常规的膳食搭配相反。

其次,在生活起居上宜谨慎,如按时睡眠,不要熬夜;身体不好的,最好不要上夜班;不要太劳累,要注意休息;饮食上不过饱过饥,要有规律;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大便应保持通畅,避免大便干燥,但也要注意不要发生泄泻的情况,“好汉经不住三次稀”,何况又是在节气前后呢?

喜欢《从春到冬谈养生》吗?喜欢徐宪江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